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危险因素管理下儿科护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男47例,女28例,年龄0~4岁,平均年龄为(2.9±1.2)岁;观察组患儿男45例,女30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3.4±1.1)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的常规护理,医护人员需定时为患儿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注意保持病房的清新、安静、舒适,每日为患儿病房进行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危险因素分析
①社会因素: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行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的基础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随着时会各阶层对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护患信任也逐渐下降。②护患关系:患儿由于其年龄小,对家属的依赖性强,同时儿科护理需要较强的技术性,工作繁重且护理压力较大,部分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要求过分苛刻,极易引发纠纷。③药物的使用:针对患儿的体质应谨慎使用药物剂量,尤其是对于利尿药类型的难以确定使用剂量,治疗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发生。不仅如此,患儿天生好动,床位的不确定性也很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在查对时发生错误,增加了用药风险。④医护人员自身问题:一些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慎独精神和护理经验,在患儿治疗时没有做到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也没有给予及时的应急措施,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治疗。⑤意外危险:患儿年龄较小,很多组织发育尚不成熟,平衡力较差,好奇心较重且喜好模仿,不能很好的判断出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1.2.2护理防范措施
①加强危险因素的防范和管理: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并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医护人员需加强自身的护理技能操作、专业知识、药物知识以及沟通能力。通过培养医护人员的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严格做好各项药物的检查、规范记录病例、仔细并精确测量体重,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率。②正面指导:充分鼓励并理解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意识到医疗卫生护理的高风险、高压力,规范自身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③健康指导:医护人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疾病知识宣传和讲解,提高治疗依从性,并讲解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性,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④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对儿科的医护人员应提高面试要求,避免操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对在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并定期检验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医护人员多学习儿科心理学及营养学,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建立护患信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检验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医疗和护理安全,其与患儿的切身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儿科由于其年龄较小,身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认知能力及治疗依从性都相对较差,病情变化反复,其自身的依从性也相对较差,若给予患儿常规的护理管理,由于医护人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责任心,加大了护理风险,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因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优质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患儿治疗的前提。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及防范,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且观察组患儿的危险事件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充分显示出对儿科的护理管理加强危险因素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还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在冯霞的研究结果中,患儿采取加强危险因素管理的护理满意度为96%,危险事件发生率达到了0.6%,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在儿科应用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可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用自身熟练、到位的操作水平建立护患信任,为患儿的生命健康提供进一步保障,极大程度上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风险。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姚淑一 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