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落实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儿科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后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管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风险管理措施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规避儿科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儿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期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护理期间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发生。儿科属于每个医院中必不可少的特殊科室,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自身器官和功能发育并不完善,缺乏一定的表达能力,无法保证其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再加上儿科护理内容更为繁杂,工作量比较大,会增加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风险管理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程序,能够满足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更高需求[1]。为此本文选择对照研究的方式,探究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儿科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13岁,平均(7.42±0.58)岁。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13岁,平均(7.42±0.6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方法
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严格进行患儿体征监测、给予用药指导等。⑵观察组展开全面护理风险管理:①风险管控小组建立:由责任护师、护师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共同组成风险管控小组,根据自身岗位合理分配护理任务,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汇报,加以评估[2]。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②强化知识培训:风险管控小组成员需要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自身操作技能以及护理知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护理技能[3]。③健康教育指导:以儿科收治对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健康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传播,针对患儿存在的恐惧、陌生状态采用更为有效且温和的交流方式。④设备定期维护、加强药品管理:对于儿科中常用的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所用药物进行定期检查,同时需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儿科中所用的医疗设备需加强消毒处理,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⑤环境干预:改善患儿住院治疗的环境,在确保室内温湿度适宜的同时需要保证空气清新,室内布局处于整洁状态。此外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展开细菌检测,确保环境干净,同时根据患儿心理特征进行室内环境的适当美化,例如可在墙壁上黏贴贴画,使用气球进行点缀,从而改善患儿对于医院环境的恐惧感。⑥工作流程细节化:以儿科科室的特点为依据,进行工作流程以及细节的完善,加强对护理工作中各项操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护理工作中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提高护理操作内容的科学性,确保患儿生命安全。⑦家长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尽量解答家长存在的疑问,加以正面引导,以患儿为中心,充分体现护理措施的人文关怀,通过讲解成功案例、应用现身说法等方式确保护理期间能够积极配合。
1.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质量。①患儿家长负性情绪借助于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家长心理状况评估,分值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护患纠纷、投诉、管道脱落、意外伤害等。③护理管理质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评价考核,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内容包含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理想。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长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管理前家长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后家长负性情绪评分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工作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护理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基础护理管理、病房管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儿科收治的对象年龄较小,患儿自身保护、自控能力不足,在治疗期间缺乏依从性,导致儿科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为此在护理期间需要采用更加理想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期避免发生相关风险事件[5]。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维权意识的逐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儿科护理操作中存在高风险行为以及不安全隐患,加强风险管理对于降低医疗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减轻医疗危害具有积极意义[6-7]。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管理后患儿家长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管理、病房管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具体原因:全面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风险管控小组,进行护理工作的具体化,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范围以及责任,根据患儿病情发展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处理能力[8-9]。针对儿科中的风险事件进行综合评估,给予对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风险事件复发,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能够避免出现跌倒、碰撞等不良现象,在发生上述不良事件的同时做好相关应急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降低对患儿的伤害。针对儿科中应用的医疗设备以及药物的严格保管,避免在治疗期间应用存在质量问题的设备仪器,对保证患儿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0]。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管理期间落实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护理管理效果,有利于保证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题 谢映红 林雪梅 单位:阳江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