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

摘要:文章探讨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方式。将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学生同时开展儿科护理学教学。期间对照组仍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而观察组则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观察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满意度。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研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儿科护理学学习效果,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对培养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学;应用效果

传统教学法是一种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1]。对于儿科护理学教学来说,传统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其教学需求。在传统教学法之下,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限[2]。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法必须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3]。案例教学法(CBT)是一种显著区别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助一系列的经典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就读于笔者所在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中选取120例,以上学生按教学法分组,包括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60例学生,男3例,女57例,年龄19岁~24岁,平均年龄(22.3±1.4)岁。对照组60例学生,男2例,女58例,年龄20岁~23岁,平均年龄(21.8±1.1)岁。二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二)临床方法。两组学生同时开展儿科护理学教学,期间对照组仍沿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而观察组则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如下:①选择案例: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本节课程教学的核心知识点,选取典型的病例,病例要满足以下几点:其一是病例简洁但能够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其二是病例能够明确突出教学目标,其三是围绕病例可提出一系列有教学意义的问题,其四是学生能够根据病例通过多渠道获得相关知识。教师要在课前将病例资料发给学生,并围绕病例提出2个~3个相关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思考,并根据预习、查阅资料来找出答案,整理出一份病例讨论的发言提纲。②病例讨论:在课上每组选出1名发言代表,将本小组课前讨论的成果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主导课堂走向为主,并收集各小组发言。对于发言存在错误的学生,要进行及时地纠正,并对其合理的部分给予肯定,而对于见解独到的学生要给予赞赏和鼓励。③总结:当全部小组发言完成后,由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将本节课最核心的知识点进行精讲。

(三)统计学方法。用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和t检验,计数数据用“%”和X2检验,当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观察对比结果

(一)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观察组学生考试中的记忆题、理解题、病例分析题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记忆题得分(26.25±2.95)分、(22.06±3.05)分,t=7.7834;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解题得分(36.13±3.72)分、(31.55±3.39)分,t=7.8536;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题得分(28.28±3.09)分、(23.75±3.18)分,t=7.8642;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总分(91.74±3.38)分、(81.22±3.19)分,t=8.0362。

(二)两组学生的教学法满意度比较。①教学法能够增加学习兴趣: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1.67%&71.67%);X2=4.0725;观察组包括5例不满意、7例基本满意、48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7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35例满意。②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5.00%&68.33%);X2=4.8473;观察组包括3例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47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9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33例满意。③教学法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1.67%&70.00%);X2=5.1674;观察组包括2例不满意、11例基本满意、47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8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34例满意。④教学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6.67%&73.33%);X2=4.0837;观察组包括3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49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6例不满意、9例基本满意、35例满意。⑤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6.67%&76.67%);X2=4.0725;观察组包括2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50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4例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36例满意。⑥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满意度(93.33%&71.67%);X2=4.2754;观察组包括4例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46例满意;对照组包括17例不满意、12例基本满意、31例满意。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宝贵时间和分析能力。且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不是老师主讲,而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由教师引导启发,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况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求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基础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教授得到。并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学生理解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有助于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备的学习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叙述的只是实际发生的事件,没有分析报告,只有事实。案例讨论的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没有唯一答案,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处于决策者的角色中,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病史收集,学生与患病者及其家长交流,掌握交流技巧;按步骤查询,提高动手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若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个难题。案例教学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当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在各个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之间的转换。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教师讲授课程前,需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和临床资料,精心编写有讨论价值的病案,有助于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在课后总结学生讨论结果,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较大帮助,同时也可以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与见解能力,掌握课程进度,使其熟悉当前学科发展新动向。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自引入我国以来,在近几年在各类教学中的开展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获得了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在一些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理论知识繁冗的学科教学中,其优势作用更加凸显,案例教学法在借助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知识点的教学,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被动式的知识传授,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5]。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这与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分不开的。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其记忆题、理解题、病例分析题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P<0.05,这一结果充分地说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6]。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儿科护理学学习效果,并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

作者:童艳霞 单位:天门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