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五年制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堂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五年制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和人文关怀理念,并注意课堂教学与临床工作有机衔接,多途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浅谈五年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堂教学反思,为相关教学工作给予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儿科护理;教学反思
儿科护理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临床课程,不仅是核心课程,也是必修课程,还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儿科护理与社会学、儿童心理学知识互相渗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观[1]。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儿科护理专业人才,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理念转变,社会也对儿科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儿科护理授课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浓厚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五年高职护生”)初中毕业,年龄较小,未学习系统的高中课程,自我约束力和学习力相对薄弱,普遍缺乏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存在[2]。医学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更需要学生有效将所学知识处理临床问题。其中,儿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课程,研究对象年龄跨度大,知识点覆盖广,涉及新生儿护理、健康儿童保健、患病儿童护理等多个方面,常需学习者联合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笔者在前期教学中发现,五年高职护生普遍认为儿科护理理论知识点较多,掌握起来较困难,多数护生对儿科护理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保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兴趣培养,是儿科护理教学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乐学才能善求,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很难产生有益效果,学习兴趣或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因素[3]。通过各种方式激发护生学习兴趣、点燃护生学习热情,让其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2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能体现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根据学习者特点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新生儿护理知识点较多,护生容易混淆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生理特点,教师可采用图表法直观展示,让护生对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形成直观记忆,再通过小组讨论和列表,让护生讨论、归纳总结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生理特点以及护理的异同。通过螺旋式、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帮助护生掌握知识,提升护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对儿童保健知识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护生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对儿童疾病可采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组织护生探究式学习,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寻找儿童患病原因,制定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完成案例分析,培养护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理念,有效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绎推理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护生参与度。
3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顺应就业需求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简称“护考”)是我国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考试,是检验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五年高职护生与三年大专护生以及护理本科护生相比,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归纳能力、评判性思维欠缺,护考通过率略低。目前,医学院校办学层次多样化,整体学历水平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多数三级以上医院对高职护生的招聘人数逐渐减少,五年制高职学历缺乏就业竞争力,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对五年高职护生来说十分重要,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复习迎考阶段面对较大压力[4]。助力护生顺利通过护考,找到一份满意工作是教师的职责。提高护考通过率非一日之功,需日积月累,师生共同努力。目前护考已全面改革实行机考,考试接近临床,命题更加细化。教学中可通过一点多题、演绎推理、知识拓展等策略培养护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多题一点、总结归纳、化繁为简等策略培养护生的聚合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虽然五年高职护生理论课堂参与度不高,但他们在课堂测试环节表现活跃,尤其题目标注有“护考链接”时,多数护生踊跃发言,回答正确时表现喜悦,他们渴望得到教师肯定,对较难的知识点不会作答时表现出沮丧和担心。随堂检测能促进护生重视课堂学习,及时评价和鼓励,让护生在赞许中获得自信,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检测题十分重要,要求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认真分析护考历年题目,结合儿科临床工作特点和儿科研究热点,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既要适合五年高职护生的实际能力,又要严格控制题目数量,避免题目过多,护生完成时间较长,压力过大,也要避免题目过少,漏掉重要知识。若每次测试都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进行,也可能出现课堂前大半段时间护生不听课,最后测试时只顾翻阅资料查找答案的现象。教师可采用递进式随堂检测,将检测题穿插到相应知识点,全课堂动态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将测试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保证护生有效参与。检测形式不拘泥于PPT显示,护生作答的传统形式。教师可设置一些小游戏,让护生闯关,获得虚拟财富值用于换算平时成绩,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护生愉快学习。
4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铸造高效在线课堂
当代学生--“网络原住民”,对互联网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非常欢迎,如何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课堂效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5]。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工作,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可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在“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先后尝试将蓝墨云班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APP引入教学实践,发现护生学习互动性、课堂注意力、学习成绩均有明显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软件依靠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作为信息载体,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软件后台控制,规范护生的上网行为,有效避免护生上课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鼓励护生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制作PPT、小视频,进行课堂展示或上传学习交流平台,锻炼护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视频录制软件进行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护生课堂表现,同步上传学习平台,引导师生发现各自在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共同进步。
5重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儿科护理工作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儿科护理课堂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授课,知识点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机衔接。人文关怀理念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一名患儿由四位家长甚至八位家长陪伴住院时常出现,患儿稍有不适,家长表现出担心,临床中不乏因医务人员对患儿及家属缺乏关怀、沟通不当,导致家属暴力伤医行为。加强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既符合当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趋势,又符合护理专业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6]。护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其将来执业能力的基础,养成的专业素质是其将来职业素质的基础[7]。教学中增加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临终关怀知识,通过播放视频,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临床工作场景,让护生提前熟悉儿科工作环境,了解今后岗位所需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儿科护理教学不仅应该在每堂课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也应在儿童节日、儿童疾病防控日组织护生举办相应主题的小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等活动,潜移默化培养护生爱婴观念。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儿科护理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点和人文关怀理念,并注意课堂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有机衔接,多途径提高护生课堂参与度,为培养护生职业核心能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启立.中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课程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7):97-99.
[2]韦立宏.五年制高职课堂“教考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3):170-171.
[3]赫玉芳.浅谈如何提高药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41):217-218.
[4]陈晓敏,赵萍,周丽荣,等.“双证融合,螺旋递进”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模式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3):3669-3670.
[5]蔡明烨.试论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68.
[6]陈睿,刘义兰.护理人文关怀课程设置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49-1253.
[7]刘芳,姚洁,李安琪.护士人文关怀知识储备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10):1272-1275.
作者:陈旭 郑国燕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