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儿科护理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对于儿科护理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随着互联网+时代带到来,多元教学法得到了推广和使用,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多元教学法;儿科护理;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影响的学科,强调利用现代化的护理理论对儿童开展整体护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颇高。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于多个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护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给儿科护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资源。采用传统教学手法,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护理教学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下,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优化教学质量、丰富护理教学课堂。

一、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具有一定的特殊之处,对于护理人员的技能、责任心、态度、沟通能力等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只有彻底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为小儿患者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传统的儿科护理教学模式单一,理论灌输的形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多元化教学法是近十年来风靡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儿科护理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儿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实践研究显示,多元教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多元化教学法强调各种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和有机结合,改善了单一僵化的模式给医学教学带来的弊病。在儿科护理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锻炼自身的护理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各类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介绍给学生知晓,在课时的分配上,包括四个部分。1.理论知识的传达:主要为学生讲述儿科护理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发病机制。2.床边教学:针对小儿患者,让学生掌握病史询问、护理查房的方式,学会书写护理记录。3.临床护理操作:讨论与病例有关的内容,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分析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事项。4.归纳和总结:针对小儿疾病的临床特点来总结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二、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将枯燥的理论利用形象、生动的案例为学生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儿科护理学中知识点多、实践性强,单一依靠理论讲解,教学质量并不好,需要大量鲜活的案例来进行呈现。作为教师,需要精选教学案例,将其引入教学活动中,在实践中深化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缓解传统理论教学的乏味与枯燥,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儿科护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案例支持,作为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案例的时代性与适用性。在案例的讲解上,不需要拘泥于传统讨论+发言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网络中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发表见解,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由学生负责解决,教师只要适当的总结、引导即可。这种授课方式的应用弱化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能够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能,显著激发出了他们的参与兴趣。

(二)角色扮演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与责任。在角色扮演中,不仅包括知识与操作上的扮演,更强调思维之间的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上非常有益,这正是儿科护士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利用实战化的训练形式,在这种模拟的模式中,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为他们后续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如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中,可以创设儿科护士工作场景,让学生采用分角色扮演法,分别完成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并发症预防、健康宣传、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工作,通过配合操作与护理,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对于学生交流合作、表达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黑板+粉笔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时代。儿科护理教学的内容多样,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抽象,学生学习难度高。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动画、图像、视频、文字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趣味,提高教学观赏性与可读性,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如在关于“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理论授课中,仅仅凭借教材内容上的文字,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借助图片+视频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清晰的理解。在讲解操作性、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视频帮助学生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也是互联网+时代常用的授课方法,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愉悦、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利用PBL教学法,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他们的资料查阅能力、自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护理工作并不是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的授课模式,将师生联系在一起,在课后也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如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这一教学内容中,我先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患儿,10个月,诊断有中度缺铁性贫血,怎么样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提出问题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每个小组设置组长、记录员,教师负责指导,让各个小组分析“患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用药方式、不良反应等”、“在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铁元素含量丰富?”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教材、网络等渠道来收集资料,由各个小组组长负责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PBL教学方式的应用,调动起了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为了得出更加翔实、准确的结果,小组成员各展身手,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五)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将学生划分为7—8人的小组,由小组成员来推举小组长,每位成员负责不同的工作,大家合作起来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由教师通过微信、微博的方式来布置教学任务,小组成员配合起来完成学习任务。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模式之外,情景模拟法、系统讲授法、CPC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好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这是课堂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技能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儿科护理学中每个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教学)采用情景模拟、PBL法效果更好,而采用案例讨论会、系统讲授法则事倍功半,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有独特的优势;理论性强、需要系统思维的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模式则难以开展,此时CPC、PBL、传统讲授的使用则更适合。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根据儿科护理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创新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媛,雷迎峰,黎志东,杨敬,寇甜甜,丁天兵.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的比较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6,(04).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

作者:谢文柳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