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治疗输液危险性,并提出降低输液危险性的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儿科60例接受输液治疗及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输液危险性,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儿科护理治疗中常见的输液危险主要包括漏针、药液渗漏、用药混淆等,针对常见的导致输液危险的原因,需要加强儿科输液管理、提升儿科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强化护患沟通,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儿科患者的输液安全,减少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结论儿科患者输液中发生危险性的概率较高,对此应当加强对输液危险因素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全面提升儿科输液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关键词:儿科;输液;危险性;改进对策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医疗需求逐渐增多,同时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是比较特殊的临床科室,收治的患者中很多都年龄较小,沟通能力较差,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输液中,常常由于护患沟通出现障碍而增加输液风险,这也是导致儿科护患纠纷最常见的原因[1-3]。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儿科患者的输液安全,加强对输液危险因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便针对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危险性做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儿科患者100例,其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54例、46例,年龄3-7岁,平均(4.6±0.6)岁;身高95.3-125.4cm,平均(109.1±3.8)cm;体重18.6-24.5kg,平均(21.1±1.3)kg。所有入选患者所患疾病种类均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总结输液中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

2结果

经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主要有漏针、用药混淆、药液渗漏等。

3讨论

3.1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

3.1.1漏针

儿科患者相较于成年患者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他们通常年龄较小,自理能力以及自制能力均较差,同时心理脆弱,面对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时有较强烈的不安全感,且在看到输液针时会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到他们配合的依从性,这些都增加了输液护理治疗的难度,使得发生漏针的风险性增加[4]。另外,儿科患者在输液护理治疗中容易出现哭闹不安、随意乱动等现象,这些会加重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更加紧张,从而使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的稳定发挥受到影响,导致无法准确定位穿刺点、不能及时找到血管等,从而使漏诊的风险进一步增加[5]。

3.1.2用药混淆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同时对于孩子的健康也更加重视,孩子稍微有一点不舒服会马上到医院就诊,这也使得儿科患者数量庞大,输液室的人员流动性大,且很多患者存在重名、名字相似的情况,使得容易发生家长取错药的情况。而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有时疏于核对,或是工作不仔细等,都有可能导致儿科患者用药混淆的情况发生,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使得护患关系紧张,阻碍了各项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6]。

3.1.3药液渗漏

一些儿科疾病起病迅速,或是反复发作,而由于儿科患者常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不能准确描述病情、感受、需求等,导致护理人员常常将精力集中于穿刺操作中,而忽视了对患者病情的细致观察,如恶心、头晕等穿刺不良反应,从而使护理治疗的质量受到影响[7,8]。而受到病情的影响,加之对输液存在抵触、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儿科患者常通过哭闹、拉扯输液管等行为表示抗拒,这些都使得儿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药液渗漏的情况,从而使输液的危险性增加。

3.2改进对策

经过对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护理,从而使儿科患者输液危险性降低,总结如下:

3.2.1加强儿科输液管理

儿科患者人数众多,且很多患者有重名、名字相似的情况,加之输液室人多的时候环境嘈杂,一些家长可能会听错名字、没听清护理人员交代事项等,从而导致用药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杜绝用药混淆的情况出现,儿科必须要加强输液管理,在换药、取药以及其他各项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并妥善保管患者资料,避免出现混淆情况。另外,医院方面应当不断完善输液管理制度,规定严格的输液护理流程,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防止用药混淆,最大限度保证儿科患者治疗安全,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提升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减少医疗纠纷。

3.2.2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养

儿科患者具有特殊性,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为此,应当保证儿科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尤其是输液穿刺技术,应当保证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持证上岗,从而避免因穿刺失败、反复穿刺等增加患者痛苦,引发患者家属的不满。另外,对待儿科患者应当充满耐心和细心,对于有沟通能力的较大患儿应当引导他们正确描述感受、需求,对于沟通、表达能力较差的患者则应当更加细心地进行病情以及临床表现的观察,同时对容易发生的输液危险加强关注,以便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输液危险性。

3.2.3提升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为医院工作中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应当通过培训,使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具备较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中,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较小的患者以及不能积极配合输液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做好患者情绪的安抚,使他们能够在家长的安慰与陪护下缓解紧张的情绪,提升输液治疗的依从性。另外,一些患者家属由于紧张孩子的病情,常常有焦虑、不安、烦躁等表现,对此,护理人员应当表现出充分的理解,并对他们做好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家属进行孩子病情以及治疗方法、治疗过程的介绍,使他们能够缓解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共同护理好患者。

参考文献

[1]陈之瑜,吕华华.儿科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2):158-159.

[2]候燕,靳小萍.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输液室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2):351-354.

[3]候燕,帕提麦•马秉成,赵美.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减少儿科输液室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14(12):1155-1157.

[4]黎雪霞.儿科护理治疗中输液的危险性探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160-161.

[5]何娟.输液泵临床应用提高儿科输液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6):150-151.

[6]王瑞娟,张志敏.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评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6):92-93.

[7]何玲,施丽斌,符宗敏,等.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534-1535,1538.

[8]吴慕玲,林佳玲,李哲明.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13):2120-2121.

作者:杨友梅 单位:云南省文山州砚山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