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本院收治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措施)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肢体语言沟通),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配合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各项护理中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干预;小儿护理
儿科是临床重要地就诊科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以及繁杂性,给护理人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由于小儿处在成长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差,属于特殊服务的群体,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增添了难度。而护理在整个治疗中相对比较重要,对此护理人员要充分的掌握沟通的技巧,避免风险。正确的采取肢体语言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1]。本文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1)年龄<14岁。(2)无任何恶化疾病。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者。(2)无法确定监护人者。对照组中男性130例,女性7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38±2.31)岁。观察组中男性131例,女性69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8±3.29)岁。两组患儿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本的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为:所有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嘱操作,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对症护理,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以及掌握患儿的基本病情,针对患儿出现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肢体语言沟通[2],具体内容为:(1)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若患儿出现哭闹的现象,则应及时的和家属进行沟通,并让家属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2)护理过程中要开展肢体语言方面的沟通,密切观察患儿各方面的情绪,尤其在心理以及生理方面上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和患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取有用的信息。(3)认真倾听患儿内心的声音,有耐心且温柔,增加患儿以及家属的好感。(4)确保仪容仪表整齐,在和患儿进行沟通时,则应保持眼睛的平衡。对于听话的患儿,则进行鼓励和表扬。治疗过程中出现痛苦时,对患儿进行抚慰。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配合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总配合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
2.2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
3讨论与结论
儿诊属于护理风险高发地,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患儿处于成长阶段,自我约束方面还相对比较缺乏,且表达能力存在着不足,而这样会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此患儿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很难将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患儿的具体病情,从而耽误患儿病情。对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护理干预能力,充分的配合医生的护理,与家属共同积极的进行护理。肢体语言是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通过肢体方面的信息向患儿传递语言和信息,可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患儿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3]。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的总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在当前的护理过程中,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采取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同时也使得患儿的依从性大大增加。综上所述,将肢体语言沟通模式应用到儿科患儿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儿就诊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之间的理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梅.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8(2):305-306.
[2]王雅宁.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西藏医药,2015,9(1):72-73.
[3]郑星星.在儿科护理中用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3(6):93-94.
作者:王菁 宋亚洁 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