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西医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西医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月一*年*月在我院五官科门诊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4±18.7)岁,病程(1.8±0.5)年。病变累及单支者22例、双支者19例、三支者15例。伴有面部肿胀15例、眼震颤7例、面肌抽搐20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X线平片、CT或MRI检查,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1]。

1.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先采用西药治疗,卡马西平0.1g,3次/d,口服;苯妥英钠0.1g,3次/d,口服;维生素B。20mg,3次/d,口服等治疗14d,症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反复或加重。此时给予中药辅助治疗,具体分型及治则:①肝肾阴虚(30例):面部阵发性疼痛,势如闪电,突发突止。痛发时患侧面部抽搐、痉挛。平日目眩头昏,眼睛干涩、视物不清,耳鸣颧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治则:滋阴补阳,镇肝息风,通络活血。基本方药:枸杞子、杭菊花、女贞子、早莲草、丹参、甘草各12g;白芍18g;生牡蛎、石决明各30g。面部抽搐频繁者加用白芷、白附子各9g;疼痛剧烈者加用珍珠母20g。②气滞血瘀(28例):面部阵发性疼痛,痛如刀割,兼有胀痛。患者病程缠绵,疼痛愈发愈重,发作频繁,痛苦日久。患侧面部皮肤色黯、粗糙、有敏感点,触之疼痛立发,心胸痞满,心悸失眠,面色晦滞,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舌下青筋粗大,脉细涩或弦涩。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基本方药: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全蝎、川芎、赤芍、柴胡、枳壳、五灵脂、蒲黄、甘草各9g,桔梗3g,蜈蚣3条。中药ld1剂,按传统方法煎煮,分2次服,疗程均为l0d。

1.3疗效标准

①治愈: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没有复发。②显效:用药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内有复发(>3个月),再用药仍有效。③有效:用药后症状缓解,但1~2个月内复发。④无效:治疗后疼痛没有改善或有加重。

2结果

58例中,治疗后痊愈33例,占58.3;显效18例,占30.0;有效4例,占6.7;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95.0%。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又称痛性抽搐,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继发者多有因可查,而原发者病因不清,病变部位也不肯定[5],病理变化也存在较大分歧。文献报道[6],62%的病例是由于三叉神经第一级神经元受累,可见于感冒、扁桃体炎、上颌窦炎等感染性疾病,或是由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引起的血运障碍;10%的病例则由于脑干中的第二级神经元,即三叉神经核病变,多因脑干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12%的病例则是因间脑内第三级神经元功能障碍等。由于目前尚难以精确地诊断病变部位,临床治疗存在较多困难。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封闭、手术等。药物治疗见效快,但其有效率较低(50~70%),疗效不确切,复发率高。封闭治疗也难以根治,且技术条件较高,有一定危险性。手术治疗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多不愿意接受手术。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其独到之处,通过辨证施治,方法灵活,治疗能切合个体病情。无论是何种病症,总有其外在表现,即使是内病,也是“有其内必形诸外”。中医治本病,正是根据其外在表现“证”,通过“辨”综合、分析手段,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提出一套与“证”相应、有针对性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可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不仅使患者主证得到控制,兼证也同时得到治疗。从本组辨证分型治疗可知,不管是哪级神经元受累,无论什么病因引起,均可归纳分型辨证施治。现代研究白芷有抗菌作用,细辛止痛,川I芎抗平滑肌痉挛用于扩张血管、蜈蚣抗惊抗菌作用显著,诸药合用,可使患者全身体质改善,因此康复较快,效果也令人满意。本组58例中,治疗后痊愈33例,占58%;显效18例,占30.%;有效4例,占6.7%;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94.0%。

4结语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相互取长补短,其效果优于单一治疗。西医以见效快见长,中药以疗效稳固为优,二者结合治疗,可使疗效巩固而不复发,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