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烧伤病人病情程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烧伤病人病情程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探讨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烧伤病人病情程度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接收的病人56例,其中男的36例,女的20例,平均年龄在36.12±1.52岁。年龄上无统计学的意义。已排除了烧伤前有肝病史和口服抗凝药物病例,同时设正常健康对照组56例,平均33岁,经健康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并无其他血栓及出血性疾病,检测前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

二、研究方法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很多,本文按照被检测物质的性质不同H与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相结合的物质性质不同I介绍几种主要的测定方法,其中包括:与红细胞结合的方法、与乳胶颗粒结合的方法、与酶结合的方法、在与荧光染料结合的方法及与胶体金结合的方法。

2.1检验方法

D.二聚体测定原理:免疫过滤胶体金显色NycoCard反应法采用同种抗体夹心,即以包被的抗体捕获血浆中抗原(D.二聚体),加入偶联有胶体金的同种抗体显色。因此也是以抗原为中心,抗体为三明治两侧,但为同种抗体。因抗体特异性高,可与含D一二聚体的多种片断结合使试验灵敏度增高。虽偶可与D片断结合,但不发生挂钩现象。均清晨空腹取血用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l:9抗凝,血样要求3r/min离心15min以上得到去血小板血浆测定,参考值≤O.3mg/L。使用贝克曼ACL一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磁珠凝固法,原装进口配套试剂,定标状态良好,选用N、P两种质控血浆,按说明书严格操作。标本抗凝使用武汉致远公司生产的109mmol/L枸橼酸钠商品管。标本采取后轻轻地颠倒数次,立即分离血浆,上机自动分析。

2.2评定方法

我医院d-二聚体水平正常范围0-500单位,重度烧伤病人一般升高至600至900左右,极重病人可达1400以上。监测重度烧伤病人伤后1、3、5、7、半个月及一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伤后1、3、5、7天水平持续升高,半个月开始下降,一个月左右降至正常。

三、讨论

D.Di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原理为Fbg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依次脱去多肽A和多肽B,形成纤维蛋白I和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在因子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并被活化的纤溶酶裂解而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Di。D•Di可同时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故可作为血栓形成的明确标志。

大量临床试验表明,肺部感染性疾患不仅是单纯的局部炎症反应,由于缺JIIL缺氧导致m管内皮受损和组织凶子释放,形成高凝血症和纤溶亢进,易形成微血栓及并发DIC或DIC前期。血浆FIB、DD是血液发生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是血栓或溶解的标,为继发性纤溶之特有代谢物。DD是凝血酶及因子Ⅻ作用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以作为无创伤性的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同时由于非交联的纤维蛋白(如蛇毒类凝血酶作用时)和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降解作用下所产生的降解产物为非交联的碎片E、D、X、Y,而不形成交联的DD,因此,DD的检测又可以作为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的鉴别实验。DD的降解产物还是血小板激活的特异性物质。检测DD比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检测更为敏感,更具有可靠性,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动的首选监测指标,诊断DIC时,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可达100%,故被视为DIC早期诊断的首选分子标志物。大面积烧伤后机体凝血机制紊乱是烧伤救治中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APTT、PT等时间延长,FIB浓度异常变化,凝血机制异常还可引起DIC等严重并发症。本研究重点探讨对重度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DD、FIB、PT、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变化最敏感的指标是DD,随着病情的变化DD的水平随之明显变化,但不稳定。FIB变化虽没有DD敏感,但是比较稳定,随着病情发展持续稳定上升。PT、APTT在烧伤早期有所降低,随着病情进展,PT、APTT时间逐渐延长。PT、APTT是反映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障碍的指标,因此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检测PT、APTT等指标,可以观察到可能出现的血液低凝状态和由重度、特重度烧伤后引发的DIC,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这在烧伤患者的救治中有重要意义。烧伤尤其重度烧伤PT、APTT的检测,还可为烧伤患者手术前止凝血状态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