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科技创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摘要:探讨构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医科”;医学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科技创新是医学高校引领医学科技发展,转变传统医疗模式,发挥科技引领与创新辐射能力的源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新医科”的发展[1]。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高校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素养成为很多研究者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我校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介绍我校依托“三园一中心”、医学转化研究院和徐州市东湖医药创新港等平台,通过构建医学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和完善医学专业“产—教—研”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构建医学专业多方协同育人机制
以医学专业学生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搭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我校以临床医学、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龙头,以其他硕士学位点为侧翼,在传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面向“新医科”,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医学类人才培养特色,依托淮海经济区的区域优势,探索与医院、医疗企业、科研院所等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积极拓展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依托我校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园和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三园一中心”协同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首先,“三园一中心”是依托徐州医科大学学科群的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融合了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其次,“三园一中心”具有开放性、低成本性、便于协同合作创新、便利化的全要素服务体系[2],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补充,从而实现理论课堂与实践基地相协同的教育模式;再次,“三园一中心”包含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的全要素,对于手握理想和技术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平台;最后,“三园一中心”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以创业导师的角色介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能提升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2)依托我校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联合共建的转化医学研究院,通过探索两方合作新模式、新机制,以在校大学生实践训练、课题兴趣小组、暑期见习等方式,积极探索转化医学研究院在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作用方式,探索医学类大学生医工结合、联合实验室、学生培养、平台申报与共享、产学研结合、校所联动等新机制:①共同开展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②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与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对接,密切医学专业学所学知识与新兴技术的联系。
临床医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1依托“挑战杯”竞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安徽中医药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并以此试点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参赛作品在校内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安徽省特等奖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三等奖四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
1.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赛促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中医与西医的知识、理论、技能,又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因此在知识结构上强调“复合”即中西医并重,要求较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应用”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两大关键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除了注意知识结构的培养外,还应注意能力的培养,即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我们将创新教学改革与“挑战杯”竞赛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第一,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将“挑战杯”竞赛渗透到教学环节,改变传统观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正如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这种深刻体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第二,在选题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在“挑战杯”竞赛中获胜,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至关重要.而创新性科研课题的选择就是一个创新思维过程.选题时,应紧跟时展要求,要能提出自己新理论、新方法,题目不一定大,但一定要新.因此,选题过程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项目内容确定以后,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评议讨论,指导老师对他们的方案作点评,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
1.2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然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依托于有目标、有体系的培养模式,应注重培养过程中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在实施“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第一,搭建科技创新宣传平台.在班级中组建科技创新小组,宣传、组织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相关赛事.学院层面着重介绍和宣传大赛目的、意义和实施内容,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观摩以往参赛录像和发表的论文,对同学的疑问和意见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让同学们了解、清楚和明确自己会在该项目的实施中需要掌握、了解和补充的知识和能力.在学校层面整体部署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站,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第二,建立具备专业知识特点的科技创新载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一是结合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将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医学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与地方卫生部门合力育人,探索了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社区卫生实践模式.在社区卫生实践中,不仅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更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二是将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教学引入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学习、资料收集整理、语言表达、总结回顾的过程,以若干名同学和带教老师组成专题宣讲小组,若干宣讲小组与实践顾问组成大学生健康知识宣讲团的形式立足社区,以基层、社区、学校、工地、农村广大群众为宣讲对象,围绕宣讲专题开展宣讲实践、专题研究的教学探索实践,使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1.3建立参赛三级指导体系,保证科技创新成果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当代医学本科生乃至所有本科生,都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日后所从事的工作实践性、创新性比较强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而言,更是如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民办高校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在校生,调研了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进而分析出能够提高其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的有效对策。这不仅可有效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本专业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科技创新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被科学技术频繁刷新的时代,学习、工作、生活正在被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医学也不例外,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一个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交叉和融合的学科,受科学创新技术的影响比其他医学学科会更大,全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式的仪器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这在节约人力劳动的同时,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如若从事本行业的人员意识不到本行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意识不到自己如果不与时俱进地增加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头脑和能力就会被淘汰的局面,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很可能会滞步不前、无所作为,没有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可能面临择业难、新工作无法胜任。因此,要想避免以上不良状况的发生,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做好应对本行业高科技化、高智能化环境的准备。在未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紧跟行业、时代的前沿,在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用科技创新能力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具备一定程度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才会在工作过程中从容不迫,才会有一番作为。然而,根据笔者从教以来的观察和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有所欠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和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从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来看,对自己本行业没有危机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都很欠缺。因此,作为担负着向社会输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重任的高校教师,笔者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到本行业目前是一个怎样的高科技行业,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在毕业面临择业时和参加工作后有更雄厚的实力。本研究针对本人所在高校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在校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影响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提高其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问卷调查情况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校医学检验技术2016级、2017级、2018级在校本科生,共301人。由于2019级刚入学一个学期,对科技创新了解尚浅,故未纳入研究。
1.2调查方法
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
作者:姚秋月 孟庆超 毛向阳 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
“名医兴名科,名科兴名院”,医疗市场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医院工作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而创新是一个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多的医院认真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以培养、吸引和使用好创新人才为主线[1],最大限度地开发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为医院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医院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对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的涵义及特点
高层次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极强的问题意识、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对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才群体,其学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相对较高,其核心表现是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和非凡的创新能力[2]。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行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特点:
1.专业性强。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需要掌握大量、前沿的医学知识,由于其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性强而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
2.职业风险高。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所从事的职业为医疗、护理等,与影响人民群众建康的疾病做斗争,在工作中极易引发自身感染、创伤及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具有很高的职业风险[3]。
3.知识范围广。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涉猎的领域较多。
康复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实践
我国的残、伤、病、老人群规模庞大,康复需求日益旺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不断推动康复事业发展。本文围绕康复学科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康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康复大学建设,以及康复科技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康复学科发展的中国实践。当前,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应对快速增长的康复需求、提高康复服务可及性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有康复需求的总人数达24。1亿(95%UI:23。4~25。0),较1990年增长了63%[1]。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颁布《世卫组织2014~2021年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增进所有残疾人的健康》,旨在改善残疾人的健康、功能和福祉。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2030”倡议,围绕发展康复、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等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全球范围内尚未满足的巨大康复需求。《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为12。4%(1。68亿),预计2040年将增长至28%(4。02亿)。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约80%死于非传染性疾病,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至少增加40%[2]。全国残疾人总数,1987年约为5164万[3],2006年增长至8296万[4],2010年增长至8502万[5]。随着人口老龄化,预计2030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将增长至1。3624亿~1。3674亿[6]。由残疾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及其他有康复需求人群构成的康复对象,分布于全人群、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全方位康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代人民健康福祉,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康复领域,提出“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体现了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和大国担当,书写了新时代康复事业发展的中国答卷。
1康复学科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指导性意见,为康复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指明了方向。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调整优化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大康复治疗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信息系统学、制造科学等多学科人才聚合创新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设立康复辅助器具方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措施,对康复辅具、康复工程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7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规定,国家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设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科学研究和应用。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建成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康复大学,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康复人才;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推动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逐步推进康复与临床多学科合作模式”。2021年8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养,强化康复工作人员岗位培训,推进残疾人康复相关职业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科技创新,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质量。上述政策法规,为包括康复学科建设在内的康复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2康复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现代康复医学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国内开设康复治疗学(代码101005;2012年以前,代码为100307W)的本科院校共154所。2012年以来,一些与康复治疗相关的专业也应运而生,在医学技术类下开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代码101008T)的本科院校10所,在体育类下开设运动康复(代码040206T)的本科专业院校62所,在教育类下开设教育康复学(代码040110TK)的院校7所,在生物医学工程类下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代码082602T)的院校6所,在中医学类下开设中医康复学(代码100510TK)的本科院校4所,开设针灸推拿学(代码100502K)的本科院校55所。这些康复相关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顺应了康复服务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已有83所院校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研究生,18所院校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研究生。2011年,“医学技术”(含呼吸治疗学、听力学、康复治疗学等)成为医学类一级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康复医学创新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康复评价与干预、康复基础研究、临床新技术研发、主动健康和疾病预警、康复设备研发等方面形成了多层次的研究体系[7]。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家层面设立了多种科技攻关课题和重点研发项目,如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组织器官再生修复、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智能机器人等重点或重大项目,均包含康复医学相关研究领域;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设立康复医学专业代码(H20),针对康复机制、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相关基础科学问题进行资助,科研立项逐年增多,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康复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各级奖励项目和激励政策日益完善,专利授权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家科技部从2018年开始设立“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康复领域科研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动了康复医学研究的发展。
3积极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康复大学建设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康复学科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先后将康复大学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开启了成建制、系统化发展康复高等教育的新局面。康复大学建设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发展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康复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夯实康复资源供给侧基础的关键之举,对于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康复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作为办学建校的重中之重,坚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推动康复学科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康复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具体来说,就是积极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实现医学康复、工程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多领域全覆盖,促进医学模式由“被动健康”向“主动健康”、由“疾病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变。
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研成果、交流科学思想的载体和平台。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共有5020种,含中文科技期刊4672种,英文科技期刊302种,其中90%以上的科技期刊均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1]。几十年来,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文科技期刊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增强,优秀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使英文科技期刊的意义凸显,中国逐步加大对英文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国外学术出版机构也开始拓展对华业务,合作办刊或独立办刊,争夺内容资源。中文科技期刊不具备完善的国际学术传播交流功能,在学术推广和首发权确认上均不占优,在出版机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后发劣势也依然存在,同时还受到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其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基于CSCD的统计显示,被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刊均载文量由2011年的252.19篇降至2016年的215.72篇,降幅为14.46%;基于CSTPCD的统计显示,被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年均载文量在2011年至2016年间持续下降,平均降幅2.20%[1]。如何体现自身价值是中文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颜帅等认为,科技期刊要充分发挥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创新基本靠中文科技信息的传播,中文科技期刊应扎根基层,苦练内功,并重视双向译介[2]。李殷等建议中文科技期刊找准定位,着眼于传播科研成果和普及科学知识[3]。严谨等对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中文科技期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发展环境亟待优化,评价体系可向中文期刊倾斜,并加强对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期刊的全面支持[4]。牛换霞对科技期刊服务区域经济创新体系的路径进行了探讨[5];周海鹰等对科技期刊服务浙江区域创新资源的科普化进行了研究[6];代艳玲等对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总结[7]。中文科技期刊体量庞大,学科分布较为广泛,兼具母语优势,在传播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服务生态,可视作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子生态系统。本文尝试从系统观的角度,分析该服务生态的构成要素,探讨提高服务实效的系统运作模式,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1中文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关系
作为记录、传播、交流科技成果的平台,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支撑部分。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具有发现、引导、激励、监督、评价、传播等作用[8],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为科技期刊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主体一般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技术创新主体一般为市场导向的各类企业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国内在技术和工程应用领域的进步其实相当依赖中文科技信息的传播。长久以来,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下,知识创新成果较受重视,而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服务显得不足。科研人员对我国科技期刊在记录科技成果、培养人才、反映国家科技实力3个方面所起作用的认可度并不高[9],即中国科技期刊与中国科技并不同步。这种不同步也体现为3个方面:一是英文科技期刊未能向外全面展示中国的学术产出和学术贡献,二是中文科技期刊未能向内及时传播国内外的科研进展和科技成果,三是中国科技期刊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培养功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强化对前沿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大众创新创业等的支撑。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促进万众创新,鼓励产学研用协同等。中文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的数据,科技类中文核心期刊共1241种,其中自然科学类期刊344种,医药卫生类期刊250种,农业科学类期刊133种,工业技术类期刊514种。中文科技期刊拥有一定的刊数基础和质量基础,学科分布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在国内的传播具有语言便利,应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有效地支撑国家建设和科技进步,也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源头。
2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中文科技期刊是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通过知识服务支撑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由科技期刊及其发展环境协同作用的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信息、平台、服务是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知识信息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也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基础;数字出版平台可以有效集成和实现中文科技期刊报道科研成果、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引领学科发展等4大功能,提供服务科技创新的技术手段;知识服务是中文科技期刊革新发展模式、整合信息资源、助力科技创新的重点。期刊政策、科研评价和经营理念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期刊政策决定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科研评价直接影响到优质稿源的去向;经营理念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先级之争也会左右中文科技期刊的价值实现方式。面对平均载文量逐年下降和稿源流失降级的现实,如果能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吸引优质稿源的回流和反哺,会有力地促进中文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增强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经营理念贯彻于中文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需要健康的经营理念,平衡好读者、作者、社会和期刊从业人员等各方的需求。而科技创新也会给中文科技期刊以正向的反馈,为其输出内容资源和专家人才。
3系统运作模式探讨
在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的大势下,中文科技期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故鼎新,集群化管理、多媒体融合、多种经营方式并举等发展模式渐成常态。本节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有效提高中文科技期刊服务实效的生态系统运作模式。
推动大学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探析
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要自觉承担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身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紧密对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高质量大学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形成“乘数效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贡献。
学科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科技创新又会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高校要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把握学科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做精适应战略需求学科,并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眼于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打造有利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把握基础学科建设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重点支持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学等发展壮大,推动基础领域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发挥主动性,超前谋划布局,着力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协同创新链条。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勇于发现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营造耐得住寂寞、宽容失败的氛围,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依据国家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面协同建设一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创新高地和高质量大学科技园区,主动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改革科研评价导向,积极培育科研新范式,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围绕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开展联合攻关。主动加强与高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对接联系,善于从现实生产需求、市场需求中总结和提炼科学问题,转化为实验室的攻关课题。同时,积极促进实验室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推广,切实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上担负着重大使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高校应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不断提升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专业教育要精深并重,通识教育要交叉融通,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夯实学生创新基础。有效利用高校科研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积极打造高校、企业、社会育人联合体,提升科教、产教协同育人实效,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广泛宣传学校科技创新事迹,弘扬优秀科研人员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心怀科学梦想、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聪明才智。
作者:严纯华 单位: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
科技期刊出版传播功能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期刊作为承载科研成果的载体,是传播创新成果、传承创新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凝聚学者群体的重要阵地[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15年《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目前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还不够清晰,在论文学术质量、信息传播时效性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2]。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仅关乎科技期刊的存在价值,也关乎其能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尝试从科技期刊出版传播基本作用的角度,探索科技期刊质量提升之道,使其成为我国学术影响力的象征,更高效地助力科技创新。
1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选题、方案制定、项目立项及实施、成果发表及应用等方面,这些过程均离不开科技期刊的支撑。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所利用的全部信息中70%来自科技期刊,可见科技期刊通过基本的发现、记录、传播创新成果来支撑学术研究;而科技创新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源头活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繁荣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目前两者的发展水平极不匹配。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1)”显示,2001—2011年我国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2个学科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其中化学、数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4个领域排名世界第2,表明学科发展水平较高。然而,一项针对我国科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数理、化学、生命和医学4个领域科学家选择投稿国际刊物比例超过70%。可见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水平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主要问题有刊物内在质量有限、学术影响力低、刊发周期长、发表语言的限制等。笔者看来,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离不开发现、记录、传播科技成果,其中发现功能推动科技创新的效果最明显,而记录和传播功能往往易被忽视。因此,本文从科技期刊出版传播这一基本功能出发,探讨提升刊物质量、助力科技创新的途径,为办刊人选择适合本刊的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2出版传播功能助力科技创新的具体途径
据统计,我国科技创新知识的发表,80%首选科技期刊,甚至相关学科领域科技创新知识的发表率高达92%。没有记录也就没有知识的积累,科技期刊的记录功能为信息连续传播奠定了基础,形成学术交流的连续和持续[6],从而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同时,科技期刊作为科学共同体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增强公众理解科学的渠道,随着科技期刊报道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能激发受众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路,使得同一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避免多走弯路,并在前人基础上快速推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然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在传播自主科技创新成果方面还有许多欠缺,在发表成果的首发性、时效性等方面还不够[8]。鉴于创新成果的出版传播受记录方式/载体、时间以及效率等多因素影响,科技期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出版传播效果最大化,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2.1改进传统出版方式,迎合科技创新需求
科技创新的时效性决定了科技期刊在记录研究成果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发表时间。缩短出版周期或加快发表周期是重要的优化途径,发表周期短的科技期刊能更快地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消息,更易吸引高质量稿件,实现良性循环。从缩短出版周期的角度来看,刘雪立等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医学期刊随出版周期的缩短,即年指标呈增大趋势,但不建议盲目缩短出版周期。笔者认为,在科研创新活跃度大、成果创新性与发表时间依赖性强的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类期刊,可尝试加快出版周期,主要体现在稿件送审、退修以及排版环节: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每一环节中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另一方面,普及应用在线投审稿系统,实现作者、编者、专家之间的即时交流。《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自2012年实现无纸化在线投审稿系统操作后,专家审稿时间较之前缩短一半,发表周期小于180天的稿件占比超60%,缩短了优秀论文的发表时滞。科技创新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通常会带来新学科的崛起或者衍生出新的分支研究方向。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创办新的杂志或者在已有刊物基础上设立新的栏目,能以目标性、集中性更强的记录形式突出报道创新成果。例如,2008年《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创刊,其紧紧围绕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报道。随着近年大数据研究的兴起,2015年《IEEETransactionsonBigData》《大数据》等杂志创刊,刊登大数据研究成果;为鼓励生物学假设性研究探索,《Cell》杂志推出Theory栏目,针对一个特定的生物过程,综合已有的实验数据作出一个新的、可测试的假设理论[12];《中国天然药物》开设“思路与方法”专栏,刊发院士对主题文章的评论,兼具创新性、前瞻性和可读性。这些新杂志和新栏目的创办,从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受众的思路,引领了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