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教育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教育中跨专业教育的发展研究论
一、背景知识
传统医学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化人才,并不能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团队合作的机会,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专业人员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会导致医疗差错,降低患者照顾质量,并导致低估其他专业对患者照顾贡献的现象。IPE能促进团队协作必需技能和知识的获得,提升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成员间相互信任与尊重,消除成见,从而间接提升照顾质量。
二、发展概况
1、全球开展概况1950年,美国Washington大学首次提出了多专业家庭保健途径。1960年,北美、欧洲的痉挛事件引入了多专业团队。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0年人人健康”战略中推行IPE概念。1987年,英国CAIPE建立,旨在为全球教育者提供一个讨论关于IPE新想法的中心平台,为IPE的定义、开展模式、测量工具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后,IPE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国现已成立5个IPE中心,分别是Washington大学、Minnesota大学、ThomasJefferson大学、SaintLouis大学、Creighton大学;1个IPE区域模型,由20所大学和学院、研究生教育项目共同开展。2002年,明确定义为跨专业教育(IPE)。2007年,加拿大跨专业健康合作中心(CIHC)成立,致力于共享IPE和合作实践的最新知识和经验。2007年,加拿大政府延伸了跨专业教育概念,将病人纳入医疗卫生合作中,此计划被定义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协同实践的跨专业教育(IECPCP),即一起学习以促进合作的方式,目的是促进患者和卫生工作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结局。目前,全球已有42个国家相继开展了跨专业教育的项目或研究。中国香港大学也于2010年首次开展了IPE项目,研究对象是护士和社会工作者,采用PBL式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进行了4次研讨会,结果显示IPE在提高专业角色认知方面有积极作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也于2012年秋季率先在中国内地开设跨专业教育项目实践,采用讲授、TBL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医学专业本科生提供情景监控、沟通、领导力、相互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2、理论发展没有可靠理论支持的实践等同于没有实施[19]。健全的理论框架对巩固实践活动很重要,不仅提高了课程设置的质量和实践的价值,还能向怀疑者解释IPE课程和价值。近10年来,全球教育者、研究者积极探究IPE的理论基础。目前,公认IPE理论有两个层次,分别是微观水平和宏观水平。微观水平理论主要应用于个人学习,分为行为主义论和构建主义论。①行为主义论侧重于学习的产出结果,故在文献中多被描述为跨专业能力,包括挑战性环境下的工作能力,管理改变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谈判能力。②构建主义论侧重于学习过程,分为认知构建论和社会构建论两部分。A认知构建论中,认知结构和高阶技巧(如问题解决能力、洞察力发展等)的建立是关键。认知构建论包含发展论和成人学习论,发展论目前停留在理论阶段,提示在IPE实施过程中,学习者吸收、过滤外界信息时,已知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并影响新知识的获得。成人学习论则应用广泛,在文献中多被描述为一系列教学途径,包括自主学习、经验式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但成人学习论目前仅用于描述如何实施IPE课程。B社会构建论侧重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包含社会文化论、社会冲突论等。为了对IPE有更宏观的理解,利于课程框架设置,社会构建论发展出行为论、拓展学习论和实践共同体,即宏观学习理论,目前仅有宏观理论应用于IPE评价的研究。
3、介入时间目前普遍认为跨专业教育应在学生(即未获取职业资格)阶段开展,具体介入时间尚存在争议。一些研究显示IPE应在早期介入,最好是在学生入学2年内。在健康专业预科中加入跨专业教育,将会导致学生态度、兴趣、专业精神的深刻改变。英国的纵向研究显示,为了使负面偏见和认知最小化,健康专业学生的跨专业态度应早期定型。Horak等建议早期的分享学习经历会使团队合作更容易。Bradley等选择了2年级医疗保健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跨专业教育相关研究。然而,Petrie研究表明,卫生专业人员应首要确保自己在本专业的能力,Mariano及其同事的研究显示,透彻地掌握本专业知识很重要。有学者提出早期干预也许不合适,应在大四或研究生水平干预。Wahlstrom等则建议将跨专业教育贯穿本科期间始终。
4、评价工具目前,公认的评价工具有两个,即跨专业教育知觉量表(IEPS)和跨专业学习准备状态量表(RIPLS)。IEPS主要用于测量参与IPE后,学生的感知和态度的转变,用Likert6分量表回答,6分是强烈赞同,量表共18个条目,分4个因子:能力和自主性,合作的感知需求,实际合作的感知,对他人价值的理解。RIPLS用于评估学生对与他人互动的准备状态,用Likert5分量表回答,5分是强烈赞同,1分是强烈不赞同。量表最初只有19个条目,现已发展为29个条目,分3个因子:团队合作,专业认同,角色和责任。其他量表如跨专业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IOSCE),跨专业引导技术(IFS),跨专业社会化和价值量表(ISVS)等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做以下几点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渗透以健康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必要性,同时就其创新问题做以下初步探究,以此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创新策略
近些年来,临床医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持续的生态恶化导致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涉及的范围广,属于全球性医学问题。鉴于此,医疗卫生机构应转变服务模式,将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渗入到临床医学职能和服务中,从而使医疗卫生服务由以诊治疾病为主的个体医疗服务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从而达到兼顾全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临床医学教育目的。
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疾病预防知识,其基本模式包括以下两种:①将流行病学、“三大卫生”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教材方面,则选择全国统编规划的《预防医学》教材。②将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大公共卫生”教学模式,在教材方面,则选择全国统编规划的《卫生学》教材,其实质属于“三大卫生”的改编版。就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育现状而言,不管是何种教学模式的选择,其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编排均不再适应当前的医学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与用很难得到有机融合。另外,过去的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很少涉及甚至没有提到健康管理学、社会医学、循证医学等相关医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预防医学群体观、疾病防控意识观念以及疾病诊断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此外,传统医学教育多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实验活动的开展以及案例的分析和社区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少,存在较为明显的重临床、轻预防教学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很难从以诊断、治疗疾病为主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会进一步影响其对课程学习的信心。于是,许多学生往往抱着为了修完学分的目的而学习,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2.医疗机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预防医学理念以及健康教育理念难以融入临床诊疗和实践中,更谈不上有机结合,进而导致医疗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或极少出现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许多医生认为治疗和诊断疾病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健康教育的相关预防措施实施和推广与自己的工作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临床医师并未意识到自己有向社会大众提供整体医疗卫生服务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导致医疗机构在实现综合卫生服务功能(防治、诊疗、保健、康复等为一体)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也是我国在对某些慢性疾病进行防控时与欧美等先进水平国家产生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1]。相关数据资料表明,我国80%肿瘤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阶段,在胃癌患者诊断中,仅30%患者确诊时为早期,而日韩国家的早期确诊率高达85%。可见,我国的慢性疾病防控水平仍比较低。另外,我国的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知晓率以及控制率也相对比较低,进而严重降低了以上疾病的预防、控制、治疗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教育理念缺失,导致相关的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
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
“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人才质量观;重视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凸显人文情怀,促进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相应侧重于:更新医学人才观,提高教师教育哲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发展医学人文素养,坚持德艺双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在2012年启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随后,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势推开并初见成效。同时,为深化改革,2015年部分医科院校开始实施五年本科医学教育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连贯的“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应以此为契机获取更多成效。本文试图探析有关问题,以企抛砖引玉。
一、“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的“三个重心”
(一)凸显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适用型人才质量观。医生岗位胜任力是指“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柳叶刀》杂志于2010年公布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报告指出,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与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严峻;医学教育改革应以系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最终改善整个卫生系统的功能[1]。由此,医生岗位胜任力作为医学教育目标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是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在我国,由于医学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过分依赖于实践经验,缺乏学习目标的论证与设定[1],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单一,加之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学制多轨并行,这些均严重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凸显医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也强化了改革要以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前瞻性诉求。袁贵仁在2014年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以及教育质量体系建设[2]。综上,“5+3”一体化医学教育改革凸显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适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观。
皮肤病专业生推行转化医学教育初探
一、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培养
1.门诊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病种繁多,仅常见病、多发病就达数百种,且患者多在门诊就医治疗,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在门诊,门诊临床技能实践时间安排相对要长。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迅速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我们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带教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鉴别形形色色的皮疹。看过一定数量的患者后,要求研究生练习书写门诊病历,描述基本皮损特点,提出自己的诊疗意见,并由导师进行讲评,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皮肤性病门诊诊疗流程。掌握皮肤性病检查的基本方法;准确辨认和描述基本的皮肤损害;采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书写完整的门诊病历;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包括如何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何根据皮损类型选择药物剂型,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时间、次数及疗程等;了解皮肤病急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皮肤性病科初级医师的工作能力。
2.皮肤性病相关检查和治疗能力的培养:皮肤性病科相关检查和皮肤病理技能的学习是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重要环节。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取材,掌握皮肤活检技术,了解皮肤组织病理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参加每周1次的系统讲课和皮肤病理阅片学习,逐步掌握常见皮肤性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将临床与病理知识相互结合,提高其自身的临床诊断水平。在真菌室、激光室、治疗室和性病实验室各轮转1个月,掌握真菌镜检、培养及常见真菌菌种鉴定的方法;了解淋球菌、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衣原体、支原体、蠕形螨、疥虫和其他特殊细胞学等的检查方法。掌握换药、皮损内注射、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光动力、光疗、激光美容等门诊常用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治疗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等。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使他们能迅速提高对皮肤性病的诊疗水平。
3.管理住院患者的临床能力培养: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认真学习15项核心制度、医师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主管患者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书写完整的住院大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记录、抢救记录及其他各项记录。甲级病历达到90%以上。通过主管患者,掌握病房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皮肤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要求研究生轮转部分内外科病房,扩大知识面,提高对皮肤病相关系统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带教制度,加强研究生临床思维训练
规范的临床带教制度是提高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的重要保证。教研室指定教师选择典型病例或疑难病例,进行每2周1次的教学查房,通过汇报病例、床旁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和讨论总结,做到知识与众人共享、互相取长补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方法,以及和患者沟通的能力。
三、完善和加强临床技能考核
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
【摘要】目的探讨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加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的护理人员48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理论知识的优秀率为52.1%相对较高,个人素质的优秀率为35.4%相对较低,操作技能以及个人素质均存在未达标的情况,在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工作态度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无差异性(P>0.05),但是个人素质方面自我评价以及护士长评价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培训加考核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
心健康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医护人员要提高护理技巧和专业的护理知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水平,使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护理技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参加高等医学教育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实习的护理人员48名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影响
【摘要】医学教育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也是医学自身价值的体现。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作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职称等级测评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实施必要的措施是实现医学教育影响价值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医学发展的作用,并就发展中问题进行相应分析,为医学教育改革并更好的体现教育价值提供借鉴。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医学教育;影响;对策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化大教育条件下,落实教育任务到医师和个人,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深刻体现,也无疑彰显着教育与考试的深刻关系,而从现行的资格考试中,衡量考试对教育的影响,并通过路径创新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从直接程度上将带动卫生资格考试技术的进步,同时更好的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水平[1]。
1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1.1正面作用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进步,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教材与教学的正面结合及使用工具联通,在直接程度上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进步和改革。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中,明确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正面影响,同时结合岗位的执业资格考试也满足了社会化需求对卫生事业的要求。据专业数据统计结果,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正面影响具体如下:
1.1.1检测学生能力和水平
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医学与药学密切相关,医学知识是学好药学专业的基础。目前,全国高校中有药学专业的大学基本含有医学专业,其医学的学科优势与课程建设成效为办好药学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文章提出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建融化学、生物学、医学为一体的新型药学教学模式,辅以中心化、规范化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培养医学知识背景较好、有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面向医药领域的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已渗透到医药科技的各个方面,药学正由传统的化学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现代社会的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检验及使用,随着当前社会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世界医药科技发展与中药现代化对药学人才需求等因素的变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调整和改革现有药学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二、树立创新教育的“方法”理念,践行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围绕素质与能力中心,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课堂教学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此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使教学活动不断深入进行下去,并适时给学生的思维留下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变换角度、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将传统的维持性学习转为主动创新性学习,利用开放实验室、野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尽早融入社会、进入科研,促使学生主动求知,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者[2]。
三、利用医学教育资源与优势,优化课程体系
疗养院实施医学教育的建议
一、疗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困难
1.如何使不同专业课程设置做到合理科学
我们在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方案中都会安排院大课,邀请院内外专家进行授课,但是由于全院专业众多,统一组织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分专业组织人员太少,难以实施。所以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往往是左右为难。课程安排不合理,往往会导致学习组织流于形式,医务人员为了混学分而被动上课,不但达不到教育预期的目的,甚至会给医务人员造成集体教育只是走形式的误导,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失去兴趣。
2.如何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真正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陈旧、教材不能及时的更新,考试题目方面没有合理的规范,只会重复前几年的考试内容,这些都是军队疗养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知识,如果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就会导致医务人员学习缺乏积极性。如何使教育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灵活,使医务人员更加愿意接受,是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实施的又一难点。
3.如何通过量化考核,真正反映医务人员学习效果
量化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检验继续医学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对医务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引导和督促。但由于继续医学教育实施过程的复杂性,量化考核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以我院为例,继续教育学分的部分计算项目都难以真正反映学习效果,如院大课到课情况、业务学习笔记情况、业务考核情况等,都只能反映数量,而不能反映质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