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1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背景
1.1培养目标的改变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仍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但是实际上,我国一、二、三级各级医院并没有检验医师这一职位。2007年秋季,卫生部第一次下文举办本区域乡镇检验医师培训,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委托在我校举行,近年来,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和工作目标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专科、中职毕业生并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检验医师的临床培训,所以往往很难适应检验医师的岗位;同时,随着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现在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现有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显然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临床实践和医学检验学科发展的需求。
1.2课程体系落后
现阶段,我国医学检验教学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既较为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去的20多年里,课程体系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学人才。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该种课程体系不仅不利于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也无法突出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落后,是医学检验教学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
1.3实验教学弱化
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医院的检验工作仍然离不开手动操作,所以,手工检验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几年来,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临床实习的手工检验作用在逐渐削弱,进而造成了实验教学的弱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利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中西融合急诊医学教学探索
作者:钱义明 钱风华 张微微 赵雷 夏一春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急救、危重病、ICU医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交叉最多的综合学科[1]。急危重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力量[2]。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用以指导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救治与现代急危重症医学密不可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根据急诊医学临床治疗的特点,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中西医急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解决急诊医学临床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在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其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直接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就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科承担了我院急诊医学教研室的工作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急诊医学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发现目前教学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固守中医不能治疗急危重症的观念。急诊医学是运用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及救护措施的一门学科。急救意识的强弱和急救能力的高低是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乃至某个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和标志,而中医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被人误解为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疗急症、危重症,这样就限制了中医急救治疗的发展。从临床教学角度看,如何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急诊思维、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4]。第二,中西医不同医学体系的混淆。尽管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两个基础,一个临床”,但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讲授的重点也因此不同[5]。每个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大多是讲课的难点,学生容易将两个不同医学体系的发病机制相互混淆,甚至相互排斥。如何将中西医教学内容整合,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2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的实施
2.1合理安排中西医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首先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中医、西医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认识上不能混淆;其次,根据临床经验,以中西医两个体系对疾病的疗效来分配内容和课时[5],旨在达到中西医之间的相互衔接、有机联系,使急诊医学成为中医、西医兼容结合和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结合。例如,脓毒症的治疗就很具有代表意义,该病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属于中医学“热病”范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则属于“厥证”“脱证”,主要病机为阳气来复,邪热炽盛,正邪交争,阴津耗损;若进展至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阶段,正气严重耗损,常表现为正虚邪盛。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与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关系归纳如下:前驱期(卫分证)-急性典型期(气分证)-各器官系统感染(各脏腑气分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营分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分证、血分证)(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多器官功能衰竭(内闭外脱证)-炎症介质正常释放[6]。这样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掌握西医的客观化指标和科学研究方法学的思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认知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
2.2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急诊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而不能因为强求中医治疗却违背医学伦理道德,所以中医急诊阶段仍以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为方向。例如,在抢救重症“中风”昏迷的患者时西药“甘露醇”的降颅压的作用优于中药,而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作用则优于西药,把两种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时,既让学生看到了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很好的临床疗效,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所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是培养临床急诊观念的重要方面[4]。
急诊医学见习教学探索
作者:王长远 秦俭 孙长怡 樊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越来越重视,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医学专科升本科(专升本)教育是顺应这一要求的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专科毕业的医学人员提供了继续医学教育、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理论、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能力的良好机会。由于专升本学生入学前的专业素质存在差异及具有与普通本科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对在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进行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本院采用计算机模拟教学结合中心教学方法(PBL),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本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升本学生,2009年4月至2009年6月87名(观察组);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60名(对照组);两组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和急诊医学理论学习。
1.2研究方法两组在开始急诊医学见习前,进行急诊常见疾病如多发伤、急腹症、心肺复苏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观察组采用“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每一种疾病设计1个病例,如心肺复苏技能操作采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进行培训。具体做法如下:把87名学生分成12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发伤、急腹症与心肺复苏病例,根据此病例信息进行讨论,提出最可能的情况,即提出假设。每个学生选择1个或几个问题去查找资料,1周后,集中讨论,对第1次的假设进行论证,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的课程学习,最后一次课由教师进行总结。计算机模拟教学采用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见习方式,最后进行理论和2技能考试,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别。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观察组学生对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的评价。发放调查问卷87份,回收87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科医学教学案例教学探讨
【摘要】
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之一,经过深入研究制定的案例教学法,有益于全科医学的学员整体医学统一疾病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全科医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适合该专业教学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全科医学;案例教学模式
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开始出现并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欧美,是整合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生物医学的一门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西方整体医疗体系中,全科医学已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平台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作为新兴学科开始引入我国,我国于1997年1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制定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的决策,使我国的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有了重大突破[1]。
1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努力提高全民的基本医疗质量,具体措施之一就包括全科医生的培养,期望可以满足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全科医生是全科医学体系的主要执行者,能够满足基层医疗队伍发展的需求,并为基层医疗队伍提供综合、经济、便捷、有效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所以充分施展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全科医生也因此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只有全科医生的整体队伍合格,才能有合格的“守门人”,优秀的全科医生是我国卫生事业长远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人才,医学教育应紧跟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2]。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健全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及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使命。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综合解决方案的临床学科,培养能够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是其最终的培养目标。其对学员应用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求全科医学的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急诊医学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陶晓根 何宗保 刘宝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边缘学科,同时涉及多门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诊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危重症的及时快速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临床综合学科。强调鉴别诊断与治疗,强调时间就是生命,强调医生对复杂抢救工作应激性[1]。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及急救新理论新技术,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难度大。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能深入了解基础理论知识,正确掌握各种急救技能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做好急诊医学教学,我们在理论大课和临床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报道如下。
1理论教学
1.1学生情况的调查
目前我科承担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急诊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等待毕业的期间内,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相关教学医院急救医学科(中心)实习,接触过急救医学;急诊医学是选修课,且一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学生旷课的情况。为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我们以实用性为原则指导教案与授课方式的选择,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开课班级学生上课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时也提高了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1.2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
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了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渴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是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的较适宜时机。且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遇到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突发急症,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我们以集中大课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并以多媒体教学。
医学云计算教学运用
本文作者:谷绥庆 高伟芳 夏建春 蔡艳芳 郝庆卯 高绍芳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无线云计算是云计算中的尖端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解决许多医学教育领域困扰多年的一些问题。本研究就试图运用无线云计算PBL中如何高效的收集学生的学习问题的难题。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简称。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一些西方国家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环境的优化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学生规模,向更多的公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个问题的提出把教育创新摆到了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应运而生。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组织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PBL中如何高效的收集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实现这一教学方法的关键,本课题试图用无线云计算去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讲,大多数已经随身带有手机,接受手机上网的训练非常容易。因此,创建一个完整的无线云计算系统,让学生利用手机做终端,课前进行课堂内容的讨论,教师可以随时得到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进行PBL教学,提高PBL教学水平。近些年虽然也有一些医学学生学习反馈的软件系统问世,但是最先进的系统也只是使用Web标准设计,只能使用互连网和计算机登录。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条件随时使用计算机,或者并不方便上网。本系统的终端使用无线云计算技术设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学习反馈,解决了学习反馈中时间、地点、人员分散的问题。有巨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1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的教育应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云计算在医学教育上的运用是全新的课题,目前报道很少。本文谈到的云计算是一种云计算的无线网络应用,主要是通过编写网络程序将网络上的软硬件资源加以应用,学生用手机或电脑作为终端方便的运用网络“云”提供的计算服务。实际编程采用B/S架构编程体系,系统服务前台是基于WAP无线网络,“云”端采用asp编程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使用这种技术设计的网站当前大多数普通手机在通讯运营商处开通手机上网功能后都可以登录,也可以使用上网的计算机登录。系统的使用非常简单,普通的学生只要会使用手机很快就可以学会。
2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我们运用尖端的无线云计算技术,初步自主开发了一套医学生实习教学无线网络平台。我们选择自主设计开发系统,目的是为将来的正式开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开发的平台实现了文字、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料的无线网络传输、实现了医学实验室资源的无线数字传播、选择题等题型的无线交互、病历和诊断信息共享和云备份,学员意见的实时无线反馈交流等功能。系统总体划分为“云”端和终端登陆界面。“云”端为所有用户提供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终端登陆界面,使用WAP标准编程,保证了程序的通用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进行有关操作,也可以电脑上网操作。
我国动物医学教学思索
本文作者:刘光辉 赵雪丽 单位: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动物医学是由兽医学发展而来的,中国动物医学教育始于1904年在河北保定创建第一所传授和研究西方兽医学为内容的“北洋马医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兽医专科学校。动物医学教育主要教授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迅猛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畜产品市场也逐步与国际接轨,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畜禽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高之势,动物医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因此,目前对动物医学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要求也有了重要的转变。
1动物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1.1学科地位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动物医学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习惯的根深蒂固,在一些地方还尚未真正确立兽医的学科地位。在我国设有独立兽医学院的大学仅有4所,即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在其他院校则以动物医学和畜牧共同设院或被合并取消的形式存在。另外,目前对动物医学类研究生和本科层次上仍然授予的是农学学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对动物医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依然不是很清晰,这对我国动物医学教学、科研以及动物医学类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1.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临床兽医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动物医学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动物医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目前,有大部分院校以“深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为人才培养目标,还有部分院校把“培养合格兽医师”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体现了各院校对动物医学重要性在认识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差别。
医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
【关键词】医学检验;竞赛;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医学应用学科,其专业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外,还必须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1]。我们以检验技能竞赛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1以赛促改优化教学设计
1.1调整教学计划
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理论教学课程明显多于实验课程。而全国检验技能竞赛已经明确了医学检验人才应更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促进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规范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为此,我们进行了专业课教学计划调整,使实验与理论的课程比例达到1:1。在基础性实验内容之外,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设计和实验后案例分析课程。每一章节理论课程学完之后,用实验课程进行思路总结与实践应用,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并且学有所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2统一实验操作
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检验技能竞赛的标准来统一所有科目的实验操作。以白细胞计数项目为例,过去使用一根微量吸管完成同一标本的吸样、稀释和充液,但按照竞赛要求,则改用两根吸管分别完成;在擦拭吸管外标本时,我们也将过去使用的棉签换成了竞赛规定的棉球,两者在使用方法和效果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以革兰氏染色的冲洗步骤为例,过去须在隔离水池中用自来水冲洗完成,但按照竞赛要求,现改为在染色盘中用洗瓶冲洗完成,不同操作,步骤也是截然不同。我们始终用竞赛的标准来规范实验操作,更新实验方法,真正做到将技能操作与基础理论充分结合,基层教学与竞赛标准相统一,使学生实验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