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检验概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医疗美容基础医学概论教学
1突出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
笔者认为人体解剖学是美容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特别是与美容技能操作有关肌肉骨骼要重点讲解;讲解组织胚胎学时侧重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的讲解;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部分内容为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治疗、物理美容技术等多门美容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授课时采用与临床病例结合重点讲解。而遗传学、生物化学,这部分内容抽象,机理和计算公式复杂,可结合科普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宣教。因此,合理分配教学重难点,将繁杂的知识点整合,化繁为简,既减轻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压力,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模式
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知识面广,在有限课时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繁杂的知识点使学生记忆困难;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或产生挫败感。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授课时应用生动事例和简练的语言说明抽象复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时引用巴甫洛夫刺激狗产生唾液经典案例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在讲解重点难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动画flash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为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讲解呼吸解剖生理病理时,我引用科普短片或教学视频,把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生动的展现在课堂。此外,教师尝试以系统为专题讲述人体结构功能。遵循认识的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目前,滨州医学院对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采用系统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打破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从考试成绩的分析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笔者将问题导入法、作业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更好的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网站链接,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本门课程。
3加强师生沟通,促进教师之间学科交流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书面汇报、座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例如交谈中学生反映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难以记忆,希望老师多增加教学视频,例图表等形式加深理解。积极听取学生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既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是多个学科的整合,在内容上难免存在知识点交叉。为避免知识脱节或重复,各学科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尤其重要。我校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或讨论会等形式集中交流,这种形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才能,促进优势互补,能及时调整和解决教学存在问题。同时,各学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保证知识框架系统性、完整性,避免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精神,结合高职高专美容专业特点,编写教学大纲和对应内容的练习题库,由课程教学秘书汇总编辑成复习指导手册,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通过练习试题库检验学习效果及巩固重点知识,在复习指导手册的辅助下学生期末考试心理负担减轻,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立足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
摘要: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的开展,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皖南医学院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由生物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神经生物学基础等三部分组成。文章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物医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研究,使得人类对于生命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人体的正常机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现,并给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在此背景下,生物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利用生命科学的理论、方法来阐述人体结构和功能及其生命活动本质的学科,可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也可以看作是连接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2]。在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课程,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的医学和其他方向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3]。为此,我校已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为部分非医学专业试验开设生物医学概论课程。针对开设本课程的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医学特色的体现,本校开设的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为主体框架进行整合和设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生物医学概论的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有机整合了各部分内容,确立了整个课程的课程大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建立了综合性、以课程结束测试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评体系,为我校建立适应学科和特色人才培养发展的生物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在生物医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承担了生物化学基础部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工作。在此文中,我们将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突出一个“概”字,力求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整个生物医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挑战。以生物化学基础为例,目前医学专业类似课程的理论学时为80个。而生物医学概论课程中,需要在不到20个学时完成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课程设计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本课程和授课专业的特点,我们将该部分内容分为五个章节,保留基本的骨干内容,压缩、删除过于繁琐的理论,插入联系实际的案例,尽可能使内容“接地气”,使学生乐于接受[4];同时合理引入课堂思政元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5]。
1.1生物化学绪论
对于生物化学绪论部分,之前类似课程仅做简略介绍,学时一般为0.5个学时。在本课程中,将此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内容扩充为2个学时,让学生在一开始对生物化学的总体知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同时插入实例和最新进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之后内容的学习。在讲解生物化学的概念后,重点讲解了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叙述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中,穿插了可溶性催化剂-酶的发现等案例,激励了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动态生物化学阶段的内容,重点介绍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在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内容,着重介绍了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即发现双螺旋结构的历史故事;同时也介绍了重组DNA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组学等新进展,以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发展中的贡献,如吴宪提出的血糖测定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tRNA、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然后,再结合研究历史,介绍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在第三阶段阐明);第二阶段的研究内容是物质代谢(一些代谢的调节和合成代谢在第三阶段讲授);第三阶段的研究内容是分子生物学,其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一个主要内容。三个阶段正好对应生物化学的三部分主要研究内容。最后,再介绍生物化学和医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的促进作用。
专业课程体系下医学检验论文
1课程群的分类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四年制专业医学检验论文
一、回顾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简史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结合思索
作者:江建勋 单位: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及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0前言
在台湾,学生进入大学前在高中阶段,由于文理分科,科学教育与其他学门分流甚早,因此各大学理学院之外的学生在学校如想进修基础科学知识往往得由选修有关科学之通识课程著手,有些大学规模较小,并无理学院或其他相关科学学院的设立,通识教育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基础科学教育之机会,如果有关传播学系的学生并未在学校中加强学习科学学门,则毕业后如进行传播事业且于报导有关科学事件时,有时会出现困难、误解与错误,造成阅读大众之迷思,不但对社会发生之科学事件產生误会,并可能造成无谓的恐慌。这里所指的传播课程系所包括:大众传播学系、新闻学系、口语传播学系、公共关系暨广告学系、资讯传播学系、图文传播学系、广播电影电视学系、传播管理学系等,名称因各大学不同而略有差异。例如辅仁大学设立有传播学院及传播学院相关单位,而世新大学则有新闻传播学院,辅仁大学係全科大学,规模甚大,包含众多学门,通识教育课程由全人教育中心负责规划与进行,负责该校全人教育课程规划及教学等事宜,分为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及社会科学等三大领域。与生物及医学有关的课程开设有:生物医学、环保、能源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概论、内分泌与健康、当代生物医学课题、远络医学、生医科技与生活、职场安全与健康、健康与疾病、生命科学概论、人体的奥秘、常用药物概论、疾病检查与诊断、寄生虫与人生、基础生物学、动物行为概论、药物滥用、医学发展对伦理的影响、基础健康医学概论、从诺贝尔讲看生物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营养与保健、民生科技导论、自然科学概论、生物技术概论、环境生物概论、人体探索、近代科学发展等28门课。世新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开设有关基础科学之“科普经典导读学程”,包括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科学概论及资讯与工程等六门课。学生如在四年内选修这些课程则对相关科学知识获得基本的认识,对其将来毕业从事传播工作相关。
1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间之关连
大学中研读与传播有关科系之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部份工作皆与传播有关,亦即他们会将在学校所学知识应用于传播事业,不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等,主要将新闻或知识传送给阅听人,其传播内容之正确性极为重要,尤其以科学知识之传播是为首要,因为理解科学需较多基础知识,有最低之门槛须学习,此时在学校时期学得之基础科学知识则成为必要之前提,如科学家对某一科学事件产生不同意见而争论不休,传播者也对此一知半解无法查证,则社会上一般阅听人就更不可能分辨真正的科学意旨为何?此为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间难以衔接之处,传播者解决此难题之道就得考虑平衡报导,唯平衡报导亦需对此科学事件有较深入之瞭解,因此查证成为报导之前的重要工作,不但得利用多种途径与资源深入自行查询,更应多方询问真正相关科学家的意见做为参考,如限于时间压力或盲目听从所谓专家之言即将科学事件报导出,十分容易让阅听者陷于错误之思维而引发无谓之烦恼或恐慌,最近台湾社会所发生之狂牛症牛肉事件、莱克多巴胺瘦肉精事件与H5N1禽流感事件等均引发社会大众迷思,造成政府与民间矛盾,引起各界对食品安全议题的争论不断。就学习生物医学者(如笔者)的观点而言,这些科学事件已逐渐脱离科学本质,科学家间虽有不同意见,仍可协调解决,令人担心之处在于非专业人员以似是而非者之意见且夹带情绪参与讨论,而最后造成决策执行迟缓,因使得社会大众无所适从,不知危险真相如何?以下就禽流感事件依科学层面作分析探讨。
2科学事件之传播——禽流感事件
台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动植物防疫检疫单位于今年3月3日公布,在去年12月27日与今年2月7日,分别在彰化县、台南市两处养鸡场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同时也已扑杀将近5.8只鸡,这是台湾动物防疫史上首次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将疫情通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台湾首次于2004年发现禽流感病毒,当时扑杀20家左右养鸡场的鸡只,造成养鸡业者的巨大冲击,防检单位强调,两养鸡场半径三公里内周围,会持续採取临床调查与流行病学采样,至今都未发现其他传染感染情况。防疫官员报告,在彰化、台南的禽流感病毒株是2004年以来,在台湾持续传播的特殊病毒株,但两者却又不完全相同,显示病毒仍在持续变异,特别的是,这次彰化县养鸡场自去年12月通报后,鸡隻没有异常死亡现象且产蛋正常,临床症状属于低致病性病毒,但实验室检验结果却显示是高致病性病毒,经过专家会议开会讨论,依据流行病学风险分析,认定是高致病性病毒。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
摘要:本文在探讨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紧迫性及必要性基础上,明确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共建目标及途径,构建了共建双方的组织架构,完善了共建基地的管理制度。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实践基地;共建;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从业人员承担着为临床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愈后观察、药效评价等提供佐证的重要职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在疾病诊疗中,对医学检验技术等辅助科室出具的检测结果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这对检验机构出示检验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伴随着大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迫切,一批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检验试剂和检验仪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营销公司应运而生,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需求量逐年提高。高校急需为医学检验技术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实操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熟练的实际动手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以及运用基础医学和检验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尽快走上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要求医学检验人员不仅要精通检验规程和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能科学地分析检验测试结果,并进行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这就要求医学院校要培养出一批能在第一线直接从事检验技术操作的高级检验技术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标准》中规定,应当设置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室、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室、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室等,由我校医学实验中心统筹管理。由于我校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较晚,鉴于现代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及试剂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费用特别昂贵,我校还没有设置独立的校内医学检验综合实训实验室,只建立了专业课程实验室。而且,目前我校还没有直属关系的实质性教学附属医院,部分专业任课教师及实习带教老师实践经验不足,部分实验设备老化,无法在校内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因此,为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工作场景、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这为学生早期形成临床检验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本领提供必要保障。
2共建目标及合作基础
2.1共建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实践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的在线开放学习方式正在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2015年4月,我国启动了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济宁医学院建设了2门思想政治在线开放课程并面向校内学生开放,积极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通过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
1思想政治理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背景
1.1制定管理制度
2015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高校思政课等在线开放课程”[2]。济宁医学院紧跟教育部步伐,积极设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2015年12月,学校制定了《济宁医学院数字课程实施方案》,利用“清华在线教育平台”实施在线开放式课程建设计划,由此济宁医学院在线开放式课程建设拉开序幕。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领导下,将在线开放课程引入思政课教学中,并创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完善了课程验收审查制度,规范了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程序,并针对课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学视频录制场地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1.2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在线开放式课程是基于互联网和平台客户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种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新型教学模式,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视频是课程传播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同时,对学校的网络和平台的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结合思政课的特点,重视网络信息资源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学校建成了万兆3层汇聚校园网络,实现了万兆双核心交换,楼宇万兆汇聚,百兆/千兆桌面互联,并全面铺设无线宽带网络,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保证学生在校园每个角落网上学习无死角,为思想政治理论在线开放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运行的需要,学校还加强了教学信息化设备和平台的引入,更换了适合手机APP端的网络教学平台,改造多媒体教室为交互式智慧教室,逐步将适合混合式教学的智能产品引入课堂。这些教学设施集音视频、动画于一体,形成了立体交互的教学情境,增强了思政课课堂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应用
【摘要】为提高医学检验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作者分析了对分课堂、TBCL结合EBLM思维、BOPPPS结合基于案例、任务教学法结合临床见习、基于TBL的PBL和微信平台辅助PBL等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培养合格医学检验类人才。
【关键词】医学检验;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话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既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现代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既往研究[1]的基础上,再次分析现代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杨胜园[2]将其应用于《卫生检验检疫实验技术》实践教学,结果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归纳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课堂教学模式。
2TBCL结合EBLM思维教学模式
李敏等[3]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班102人为实验教改班,采用TBCL与EBLM思维教学模式授课;2班103人为普通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在英语四级一次性和总通过率、英语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二级一次性和总通过率、主持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参加社会调查人数、发表文章和核心期刊文章篇数优于普通教学对照班,两班大一总成绩和均成绩差异无显著性,但优秀率和及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大二大三两班总成绩、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实验教改班3年来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班;调查问卷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实验教改班每学年对教学效果以及能力提高方面的认知,第一年收效不明显,但随着入学时间增长,随着学习的深入大二尤其大三对教学效果和能力提高的认知更彻底。说明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应用TBCL结合EBLM思维教学模式优势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明显,能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