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设计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设计管理的应用
作者:朱孟伟 付凤华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下面笔者从艺术设计管理在影视动画设计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进行浅谈解析,如何组织、协调、管理团队合作及如何控制、协调、完成项目制作流程中每一个环节。影视动画设计不管是二维技术还是三维技术,其制作流程从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都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在影视动画制作前首先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策划,这个策划实际就可以归结为艺术设计管理。对制作整个动画的目的、针对对象、主题创意、风格、时间、成本预算、收益、制作工期、预期效果、衍生产品、人员分工等进行详细的艺术设计策划与管理,然后严格按照此策划执行后续工作。整个策划越详细越完美,后续工作就越明确,便可更有效的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节约成本,体现出了艺术设计管理在行政管理上的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等作用。
艺术设计管理不仅在影视动画设计的总体策划中作用明显,且在后续整个项目工作制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总体策划,开始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在总策划中有了主题,或者是一个创意点子,不等于就完成了剧本创作,首先要将创意点子发展成一个故事,为了使故事更完整,还需要精心设计和观众的互动与沟通。了解针对对象喜爱什么样的潮流动向及审美情趣,在细节构思上尽量投其所好,满足对应年龄段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引起观众共鸣和喜爱,达到预期效果。这些便需要通过艺术设计管理来正确的定位,基本过程开始于创造性的头脑风暴,之后是细致和有选择性的观察、探讨及删减,由此慢慢整理出动画文学剧本。而文学剧本仅是针对对动画片创意将头脑风暴后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等做一个阐述,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动画制作。而具体每一个镜头如何呈现则需要导演来指定,这个指定的过程也是艺术设计管理的过程,是导演对整个动画片画面的规划过程,是根据蒙太奇手法将剧本分成若干个镜头画面,依次编上镜号,表明用什么景别,写明拍摄处理要求和音效对白、字幕等处理方法的文本,即文字分镜头台本。这个文字分镜头台本的画面感很强,看文字如看画面一样,是绘制画面分镜头台本工作及中后期制作的依据。
有了故事及文字分镜头台本后开始角色设计创作及场景设计创作。首先,动画角色也就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动画造型设计师根据剧本中的文字描述的抽象形象,通过想象完成绘制的。它们的生命由编导者给予,它们的性格、情感、心理等也是源自编导者的主观意图。动画造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各种类型,什么样的才是适合的,什么样的才是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及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这个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进行创意创新,如在外形特征上夸张一点、奇特一点,有个性一点、时代特征强一点,有特色一点。
当然动画形象也不是凭空乱画的,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形象进行筛选、提炼、概括、综合的创作过程,另外动画造型设计的创作还要考虑到衍生产品的营销问题。其次,动画场景设计,是随着故事情节的需求,按照一定的美术风格、围绕在角色的周围,与每个镜头的动画演员发生关系的一切景物,包括有动画演员在活动或表演的特定场所、陈述的道具、自然、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一些群众演员等。场景设计不是任意随便画的,而是为动画剧本及角色演员表演服务的,而是要根据需求完成它的使命,如:交代时空关系、营造情绪气氛、刻画角色性格、担当动作支点、强化矛盾冲突、叙事功能、隐喻功能等。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及设计好每一个场景应该如何来发挥其作用。动画造型及场景设计的过程体现了形象策划学、美术学、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在艺术设计管理中的交叉综合应用。
接下来是根据文字分镜头台本进行画面分镜头的绘制,动画影片中每个镜头都对应着一副样本图画,主要是表明镜头中角色与场景直接的比例关系,在图片的旁边或底部会有对该镜头的内容及镜头运动的处理方式、时间、对白、动作等简单陈述。实际也可以作为对整个动画中后期制作的艺术设计管理标本。在中期制作中,二维与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是不同的,目前基本都以水流线设计的形式,但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每个工种所需掌握的技能专长也不同,如传统二维动画中,原画设计师完成原画后要给动画设计师加动画,动检师进行动画动作流畅检查,再到上色师根据色指定完成动画的上色工作,最后将上色好的镜头填好摄影表进行渲染处理。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每个环节都有很多的设计师,如何协调他们有序工作,共同顺利完成创作,这就体现了艺术设计管理中有效的分工及协调管理团队合作的作用。最后观众所看到的影片效果都是通过后期特效及编辑软件来完成的。后期制作包括镜头画面较色、镜头特效合成处理、转场效果、片头制作、片尾制作、对白字幕制作、声音编辑、镜头剪辑与顺序编排、影片输出等内容,可概括为特效合成制作、非线性编辑和影片输出三大部分。在制作这部分时,在掌握技术后应该有良好的审美趣味,色彩感官强。这个过程与前期及中期制作的好坏关系很大。
例如,前期创作的分镜头紧密详细,中期制作严格按分镜头制作,那么基本上所有的镜头剪辑在之前已经全部定下来,因此在动画后期里则不再需要大量剪辑及考虑镜头之间的衔接关系,但对于画面色彩可以根据需求做相应的调整。但在反复斟酌及影片测试中可对一些微小的细节进行调整,使动画影片更流畅更能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这个过程为艺术设计管理中设计形态与色彩意识提高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整个动画设计完成后即将上映,通过票房来验收预期效果是否达到,以及后续衍生产品的设计与销售情况,产品专利、品牌标志等是否申请了专利,保护了知识产权。这就涉及到了艺术设计管理中的广告学、营销学、经济学与法律学等的交叉应用。
设计管理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研讨
一、市场环境变化下新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企业需要这样的人才,而大学是为企业提供设计人才的外部资源,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还并不完全结合市场,能够把市场和设计结合起来人才非常匮乏,因此革新艺术设计教育,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从而使企业获得战略性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拥有设计管理能力的人才,即,拥有了具备创意性的设计思维及有效率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如今许多企业不仅让艺术设计人才在设计部门工作,还把他们安排在企业其他部门工作,他们的设计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并取得了成功。
医疗机构MayoClinic在核心部门安排设计专业人才,快速的开发了新的系统和新产品,最终获得了成功。Jack&Jones把设计人才引入到市场部,让设计思维接近市场战略,强化了品牌形象。艺术设计也可用在企业内部过程的革新。美国最大的食品企业Kraft,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对公司的物流系统进行了改善,对物流公司运送货物的托盘进行重新设计,充分利用的几率提高了162%2。Google、PFG、Telenor公司的CEO意识到通过设计改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非常重要,于是在公司投入设计管理人才,对公司环境进行改善,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终上所述,设计管理人才能为公司带来创新的思维及革新的方法,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途径,而大学持续为企业输送设计管理人才起着关键作用。
二、以设计管理为中心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方向及教育内容
(一)教育目标: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和谐的自然环境、人类新生活的价值及明确的设计哲学,共同构成了以创意性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随着二十一世纪新时代人类价值观的变化需变化。信息知识的多样性与共通性,未来和谐的生活环境,都积极的反映出人类对未来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文化诉求,必须制定新的教育指标,追求以研究为中心的深入化教育。设计哲学重视人性与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之间有机的关系。首先,造型哲学的价值方法论追求政策性、多学科教育,把造型观念作为教育目标,运用到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当中。其次,分析适合人类创造性的造型思维,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创意性的概念化可以制定及开发出设计造型教育课程,让学生判断出什么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他们创造性的感官和独创性的表现能力得到了实施,并开发有依据的方法论。最后,理解设计造型要素和造型语言,连接创造性功能的方法,是明确设计教育目标的意识,实现设计造型价值的体现。
(二)教育方向:追求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开发独创的教育课程,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新时代背景下视觉设计分析
摘要: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一切都呈现出新的面貌。视觉设计作为艺术与设计的综合体,在新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美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的表现手法更加新颖,这就要求视觉设计师在新时代具备各项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数字技术;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具备双重属性,既具有实用属性,又具有欣赏属性。也就是说,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艺术设计还具有传播美的功能[1]。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对于美术观赏性的要求更高,与绘画创作有很多共通之处[2]。在传统二维媒介中,平面设计与绘画创作都是展现在纸媒上,二者对于画面的把控,都要从构图、视觉张力、色彩、线条等方面部署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播媒介不断发展,平面设计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再仅仅局限于二维媒介上的展示,而是演变成综合性的视觉设计。动态设计、三维设计、虚拟设计都被广泛地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笔者认为,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平面设计应该被理解为更广义的视觉设计。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介的发展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平面设计中的图形、文字、色彩都有不同的要求。新时代的平面设计更多地展示在移动终端上,而不仅仅是以往的纸媒,数字化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媒介方式的变革相应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就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平面设计要适应新的媒介。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技术革新
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3]。科学技术往往直接作用于人类生活,而艺术设计则是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艺术设计的发展,又或者说,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从来就是紧密结合的。工业革命之前的工匠既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又扮演了设计师的角色。社会不仅要求工匠具备产品制作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需要独立完成产品图案的绘画、色彩的搭配等。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制作与艺术设计逐渐分离,初期的平面设计与绘画创作紧密关联,更多地要求设计师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能够在产品上进行图案创作。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成为改变人类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的革新也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新型科学技术促使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型,同时,艺术设计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下,电子产品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的展现形式和设计师的设计手段相应地发生了改变[4],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由纸张转为电子屏幕[5],设计师的工作更多地需要在电脑软件的辅助下完成。这样,平面设计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但同时充满了挑战。另外,在美术创作领域,计算机数字绘画也越来越常见。
二、新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环境设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摘要:
艺术类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依据,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与创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导向,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为目标,并能在艺术设计的相关工作部门从事环境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字:
环境设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实践能力,能与项目直接接触,完成从课堂理论到实际操作的重要转变。更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教学,更能充分发挥专业与实际项目以及市场的对接能力。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的建立,有助于推动课程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的能力。为服务社会,对接实际工程提供大量有用的人才。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专业实训课程是艺术类设计专业的主要支撑,也是必然趋势。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设计千篇一律,环境设计领域创新性不强,需要输送设计创新人才,这也是现今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新型培养模式的引导下可以触及到非本专业的相关学科和知识。学生有可能和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合作,立足本专业,在知识结构上突破专业限制,取得环境设计的研究创新。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具备企业管理思维;具备实际项目操作流程和设计管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在环境设计专业趋于饱和、滞待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在培养环境设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掘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自学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培养环境设计专业高精尖人才,形成绝对优势和竞争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1、高校传统教育与社会的搭接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管理双语教学方法
摘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学科,知识结构愈加复杂。针对如何才能使设计管理课程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及如何开展设计管理双语教学模式等问题,本文从课程现状分析,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再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管理;双语教学
目前工业产品设计朝着科技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结合模式快速发展,这使得现代工业设计系统变得日趋复杂,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社会及心理学等领域,为了通过一定的组织、计划、协调、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协调和全过程的掌控实现设计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需要有计划的合理组织,进而使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设计必然是涉及管理的,通过设计管理将设计的各个阶段的资源合理的利用,有助于优化工业设计的资源,并可能促使工业设计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国内高校与企业对设计管理开始广泛重视,中国的艺术类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院都纷纷开设了设计管理的课程并计入学分的统计,同时一些大学开设设计管理主题相关的研讨会,“设计管理”逐渐成为设计界各类人员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设计管理》课程现状分析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学科,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集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及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管理能力。“设计管理”首先由英国设计师MichaelFarry于1966年首先提出,既“设计管理是在界定设计问题,寻找合适设计师,且尽可能地使设计师在既定的预算内及时解决设计问题。”由于西方的设计管理概念进入国内的时间比较短,并且涵盖了多维度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因此并没有形成标准的概念。国内外的企业、学术科研单位、设计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管理进行解读,促使了其定义与理论体系的多样化。在产业的实践方面,相关的论述相对比较匮乏。基于此,设计管理的专业课教师鉴于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在教学框架、教学方式、教学方案、教学大纲等课件安排和规划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设计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1.缺乏丰富经验的授课教师
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由于设计与商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已成为设计师未来工作诸多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设计管理理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设计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对设计活动的了解、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从而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计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文章从课程架构改革、授课方式改革和设计项目实践改革三方面进行探索和举例说明。
关键词:设计管理;工业设计;教育;教学改革
设计和商业的关系从来是密不可分的。制造企业通过管理和设计维护其商业环境,保证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工业4.0时代的到来,设计和管理的结合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走向国际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工业设计培养的是将工学和艺术进行整合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师,某种意义上设计教育和实践脱节。那么要培养优秀的设计专业学生,势必要在当前的学科间进行交叉融合,促进教学内容横向和纵向的衔接,使学生和企业或公司间形成完成的需求链,让学生毕业前形成思考意识、动手意识、系统思想、工程意识,实现和社会或市场的真正对接。
1当前工业设计教学中存在设计管理理念的缺失
当前工业设计教学中未从设计管理理念的高度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设计管理仅作为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出现,学生虽了解了设计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很少进行管理实践方面的系统操作和策略性指导。同时,学科间的交叉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远远超出自身的认识。因此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专业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设计技能和综合表现方面的造型训练,缺乏实际对设计本质的理解;2)工业设计专业在机械工程学科下,各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等缺乏相互间的协作;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虽都有涉及,但缺乏和专业课程间的联系,缺乏对工业设计中综合点的融合运用;3)工业设计注重设计的个性化,缺乏对设计过程的管理,缺乏对消费者、企业、市场、商业等的结合,缺乏对设计项目、设计沟通和设计评价的认识;4)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教学,不能按需调整教学思维,缺乏组织设计团队进行设计的运作模式,学生需要进一步在设计单位进行实习;5)设计管理教学中未训练使学生从设计者到设计管理者的角色转换;6)由于社会对设计管理教育的认知度相对缺乏,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设计管理能给企业和自身带来利益;7)目前的设计教育在课程构架、授课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安阳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立足安阳地区,学生以理科生为主,在开设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等机械相关课程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设计管理课程,在大四学习设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由于条件有限,未将设计管理理念引入整个专业教学中。但教师对设计管理理念的认识和教学探索在不断加强,通过在二年级课程中渗透比赛机制和设计项目机制等方式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设计的同时学会团队合作。同时,积极引进设计和设计管理人才,并运用到各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希望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使本专业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2工业设计课程设置架构与改革方向
从传统的认识上说,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往往从艺术或美学的角度去教育,认为设计工作是偏感性的活动,特别是一些艺术设计院校。对于理科学生来说,设计管理这种偏文科的知识常常被忽视,学生对管理不认可,持消极的态度,限制了设计的想象力,认为好的设计不应该被管理;在设计实践中学生也会把设计当做“狭义”的任务或造型的视觉表现,但是,设计活动作为一项服务也是需要被经营或管理的,设计过程需要管理的理念来指导。同样,工业设计教学这一过程也需要注入管理的理念,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中进行统筹规划。尽可能把专业和专业间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教学内容相互衔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各任课教师相互协调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式。以安阳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提出基于设计管理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根据教学计划实施针对性教学,以安阳某机床外观造型设计项目为依托,把学生学习的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设计构成、设计造型材料工艺学、产品开发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课程进行整合,在学习制图、手绘和软件技能的基础上锻炼学生从产品到产品即对某机床的测量→绘图→方案草图绘制→软件二维和三维的表现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修改方案直到方案的确定。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完成相关课程设计的目的,并把其作为课程整合系统设计环节的一部分内容。再如,以安阳某康复医疗设备的设计项目为例,学生通过学习机械电子相关知识和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够培养其从事医疗设备设计相关的能力。这样的过程,促使教师明确教学思路;促使学生了解系统学习课程的目的;促使工业设计专业在机械工程学科下健康发展。通过以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为主,其他相关课程学习为辅的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在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形成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意识,提高其设计水平和专业技能,满足企业对设计人才多角度的需求。
信息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一、信息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为测绘工作者工作提供的一种系统,该系统可以减少测绘工作者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是在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存储地理信息的数据及其属性,并且按照标准进行数据存储、更新、查询、输入、绘图、显示、综合分析及其应用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设计方面用到的功能有放大、缩小、全图、刷新、图层控制以及面积量算、距离量算。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适用于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环境设计的操作简化了不必要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CAD是环境设计的一个操作平台,环境设计人员通过CAD可以制作需要的图形,并且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设计中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行大量计算、选择最优设计方案。CAD能存储大量的图形,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编辑,首先通过草图,通过一定的设计变成其成型的效果图。效果图是计算机通过设计人员设计自动生成的。用户如果不满意,设计人员通过CAD可以进行修改,直到用户满意为止。CAD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艺术设计者设计图形的效率、设计图形的规范性及其美观性,为环境设计的人员提供了帮助。
二、电子信息技术对环境设计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世界生态环境是全世界的大事,现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严重,这是全世界人们面临的课题,环境设计是人类去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自然、人类、社会三者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设计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设计,要适合自然界的变化,美化环境,让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发展与生存,社会上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有关部门必须禁止,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人类在设计过程中,要把人类的感情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人类的美学观点,尤其人类的创新意识必须应用到自然环境中,用现代科学手段,去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全心全意的去改造大自然,用美学的思想去设计大自然,让人类能长期生活在和谐的大自然中。
建筑设计管理论文(共5篇)
第一篇:建筑设计的完善
一、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建筑设计缺乏生态设计要素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区性的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概念已经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建筑设计中还缺乏对生态方面的设计。尽管有的建筑建设单位在建筑设计中纳入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但是对生态建筑还缺乏正确的理解,实质上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目标是十分相像的,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生态建筑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使建设完成的建筑物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和作用。我国很多建筑建设单位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将生态建筑作为绿色建筑进行设计,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设计一定的绿化环境就是生态建筑,这种片面的理解完全曲解了生态建筑的理念,从而影响整个现代建筑设计的成果。
2.现代建筑设计缺乏创新技巧和理念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严格遵循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且能够在基本规律基础上根据社会对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创新设计,而真正的创新设计并不是仅仅建立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而是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设计学的原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调动自己的创作情感和欲望,大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从而设计出具有感染力的建筑物。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仅仅将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建筑学原理作为设计的主要参考,甚至有些设计师将所谓的时尚误认为是个性对建筑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物,只能满足人们对现阶段时尚的追求,只要过了这个时尚阶段,建筑设计便显得样式呆板、缺乏恶性,最终不被社会和人们接受。
二、现代建筑设计的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