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培训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培训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培训论文

高校艺术教育教师培训创新模式

摘要:数字时代给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培训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也开创了更加优越的培训环境,更多的创新模式也引入到了教师培训活动当中。论文从艺术专业教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对于数字时代教师培训采取的模式进行了介绍。论文认为,数字时代实现了培训活动的个人化、自主化,因而未来的专业教师培训创新模式应当围绕教师自主学习而展开。

关键词:数字时代;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作为最重要的课程实施者,其专业发展将成为课程改革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要顺利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养高的教师队伍。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培训也不仅限于按部就班的课堂培训、外出培训等活动,更多丰富多彩的创新模式也逐步体现在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当中,可圈可点。纵观目前的教师培训形势,在数字时代信息量大、平台多元化的时代,展开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主要以调动教师自身积极性为主,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学,培养自主培训意识和能力,是未来展开培训的关键[1]。

一、教师培训资源整合——教师自主培训的基础

数字时代,互联网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甚至可以用“信息爆炸”来形容。然而,对于普通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来说,寻找展开培训的资源比较困难,而作为培训的主体来说,就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这样的资源,奠定教师自主学习和培训的基础。高校作为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组织的主体,可以转变培训形式,将集中在一个空间中、内容确定的培训活动转变成为教师分散在各地、根据自身的需求展开学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让教师针对自身的弱点各个击破,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而做到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则是为教师提供这样的学习资源。高校的艺术教育专业培训组织者,需要利用学校的官方网络和设备,对于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培训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数据库之后对于全体教师开放,在集中培训的时间里让教师自助获得资源并且展开学习。这一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从网络上购买培训资源、数据库资源、图书馆资源,也可以将往年来教育培训活动展开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充实数据库。数据库建立起来之后,教师自主培训活动才有了实施的基础[2]。

二、碎片化时间的培训——微课培训体系的建构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好处是,其内容针对性较强而体量又相对较小,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求展开自学活动。微课培训体系的构建,可以集纳微课教学数据库,在平台的拓展方面,可以借助微信、微博平台来展开,展开的方式是这样的:培训的主体通过搜集大量的艺术教育活动的段视频、微课资源形成数据库,再按照整体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微博、微信发送出去,教师通过关注微博、微信的方式接受到相关微课,然后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同时,利用微课培训体系的交互性功能,能够实现学员与平台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各个时间段的培训需求、培训要点也能够体现得更为鲜明。

阅读全文

教育期刊如何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期刊+”是利用和参考“互联网+”思维模式提出的一种期刊发展新思路,是新时期的期刊转型和融合创新实践的成果。由于作者是促进出版事业良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培养作者队伍新路径,应该说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利用新的理念、思维来培养作者队伍的一种创新行为,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帮写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阅读全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摘要]该文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54篇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作为定量研究工具并绘制知识图谱,辅以定性分析,分别从载文量、关键词、文献时间分布特征、作者、机构、期刊、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对研究态势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基于上述分析,归纳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建议:(1)缺乏主体合作;(2)缺少跨界研究主题;(3)研究的系统性和持续性不足。最终得出研究结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高职;可视化分析

一方面,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体内容[1]。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具备显著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只有厘清现有理论成果,对理论研究进程予以回溯与总结,才有可能找到兼具高职特色、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规律,在教育实践中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梳理。

一、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包含期刊、国际会议、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五个子数据库。检索式设为:TI='高职'*('设计类'+'艺术设计'+'艺术类'+'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实践教学',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2020年,手动逐页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检索得到154篇有效文献。

(二)研究工具。本文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2]。CiteSpace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在文献计量、探测学科发展前沿、发现研究热点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3]。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领域中,该软件的应用还较为少见。

二、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阅读全文

谈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思考

摘要: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设计实践能力具有指导作用,但因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庞杂性、知识覆盖的广泛性、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现阶段艺术院校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该文作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寻求最合适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思考;艺术类院校

一、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设计学科的公共课程,在综合型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均有开设。其课程名称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中外工艺美术史等名称[1]。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同行的交流经验,发现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进而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学生来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术学校。这类学生接受过长期正规的美术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文化课成绩相对薄弱。第二类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在这类学生中,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将美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定期参加美术培训机构的培训,进入高中后,因文化课成绩不够优秀,鉴于自身的美术基础,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集训,进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兴趣淡薄,没有参加过美术专业技能培训,但因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升学选择以美术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高中后期阶段才参加专业的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经过长期或短期的美术培训或集训考取相应的院校,在大环境下接受艺术氛围熏陶,对艺术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广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较为活跃,逻辑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理解与掌握复杂、系统的艺术史论知识,久而久之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艺术史论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2.课程课时设置少,导致轻视态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我国小提琴艺术理论探索

作者:武慧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回首1980年,当胡坤首次突破了中国人在世界重大小提琴比赛中“零”的记录———获得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五名时,人们在惊喜之余,还以为这是个别、偶然的现象。然而自那以后,中国优秀小提琴选手陆续几十次赢得了各种国际比赛大奖,让世界乐坛刮目相看:王晓东在1983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英国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吕思清和黄滨分别于1987年、1994年摘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桂冠等等[1](第202-206页)。如今,当我们再听到中国选手“国际比赛获奖”时,高兴之余,已不会再感到特别意外和惊奇了。诚然,我们不能自吹自擂,夸赞中国的小提琴艺术有多么辉煌;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蓬勃兴旺的整体社会环境,使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活跃、开放的国际交流和学琴热潮造就了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腾飞,涌现出薛伟、钱舟、陈曦等多位中国小提琴演奏家。

经过几代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优秀的中国小提琴教育家对西方小提琴艺术已经有了相当深度的理解,并掌握了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被国际著名小提琴教授迪蕾盛赞“超过欧洲所有的学校,包括历史最悠久的巴黎音乐学院”[2]。在学习、借鉴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小提琴艺术已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显示出可贵的特色。中国小提琴艺术由中、西两大音乐支柱所支撑,涵盖了小提琴的教学、表演、创作、制作及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涉及古今中外多种音乐关系,属于内含多种学科的复合性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音乐水准的提高,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也达到了最活跃的时期。研究形式既有集中论述某一问题的专著、文集,如钱仁平撰写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洛秦主编的《小提琴艺术全览》等著作,也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还有一些研究生以小提琴艺术方面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1](第191页)。与专著和学位论文相比,音乐期刊上的文章不仅具备一定的学术性,还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特点。其中,《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这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刊载的论文更有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对于考察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欲以1978—2008年在以上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论文为蓝本,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数量、内容、研究趋势以及作者构成等方面的统计,尝试分析与总结三十年来中国小提琴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78—2008年核心音乐期刊小提琴论文概况及进展

据统计,1978—2008年在七种核心音乐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小提琴的文章共计358篇(包括部分短讯和信息)。其中,《音乐研究》刊载18篇,《中国音乐学》9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5篇,《中国音乐》18篇,《人民音乐》148篇,《音乐艺术》59篇,《黄钟》31篇。关于音乐家演奏会、艺术成就、纪念及研讨会等内容的论文共140篇。其中约有近三分之一(共44篇论文)是关于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文章多角度探讨了马思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对小提琴演奏、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马思聪在我国小提琴艺术史上所占有的独特地位。有关其他中国小提琴家,如刘育熙、胡坤、吕思清等人的文章为46篇。在介绍外国音乐家的50篇文章中,对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关注最多,有9篇文章以他为题。另外还有关于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穆特、西琦崇子等杰出小提琴家的文章,主要涉及来访演出、讲学、回忆和怀念等内容。

研究小提琴教学和演奏理论的论文共78篇。在探讨教学方法的42篇文章中,有6篇介绍了被誉为“冠军教授”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的教学方法,将富有特色的林氏教学法从理论上进行了较系统、简明的总结。其他教学文章还谈到基本功训练、中外专家的讲学、选择教材和教学法等内容。研究小提琴演奏的36篇论文,讨论的方向集中在演奏姿势、动作、音准、发音和技术训练等具体问题上。分析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论文共有62篇。研究中国乐曲的为40篇,其中又以对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研究为主,占17篇。另外,还有6篇论文对备受赞誉的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技法和中西结合风格进行了探讨,对杜鸣心、王强、夏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专文介绍。在仅有的研究外国作品的22篇文章中,既包括演奏解析的译文,又有从主题因素、和声调性、曲式结构等创作角度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的论文。

在有关小提琴比赛的34篇文章(包括简讯)中,记录历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中国作品演奏比赛的文章为15篇,另外19篇是对国际比赛及获得国际比赛大奖的中国音乐家的介绍与采访。关于小提琴艺术史、小提琴学派的文章共18篇,涉及世界小提琴文化及其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影响、中国乐派如何形成等内容。此外,还有10篇文章主要介绍小提琴基本常识;6篇文章专门研究提琴制作;书评、声学问题等其他内容为10篇。与改革开放前仅有《音乐研究》和《人民音乐》上刊载的四十余篇小提琴文章相比,以上统计的358篇文章,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有质量上的突破,体现在对小提琴艺术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极大拓展: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宽,使小提琴艺术理论的研究目光从基本演奏知识和有限几首小提琴乐曲的普及性介绍,扩大到表演教学、作品分析、国际交流以及提琴制作等各个方面。关于演奏方法的文章,除了研究左手揉弦、右手运弓等一般问题和介绍大量中外小提琴家的音乐会及演奏经验外,出现了《演奏好中国小提琴曲所需的补充技术训练》[3]《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4]等文,对演奏西洋乐器与中国风格的实践结合进行了初步而有益的探索。教学方面,从左右手训练、发音音色等常见普遍性问题的探讨,到多位具体小提琴教育家,如马思聪、张世祥、林耀基等以及外国大师教学方法的记述和总结(参见[5][6][7]),为小提琴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为详实、可行的经验。

阅读全文

高中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摘要:该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法对高中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中的教师行动研究(自我反思时间、教研活动、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和半结构式访谈中的问题,得出行动研究现状,并对行动研究中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师;行动研究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再生产文化,是创造文化的源泉。“外语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1]有的教师只机械地教授知识,眼里只有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和新课改中提出的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念大大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中教师是引领者、促进者,角色从权威型转到服务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终身的学习化过程。”[2]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对《新课标》在教师心中的地位不高;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晰;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有了丰富的教学理论,更能促进教学实践。教师要把教和学相结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当代英语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教师还应掌握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寻找英语学科规律,掌握高效教学方法。教师如何更有效学习呢?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学习的最有效方式。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研究文献得知有的专家认为“实践性”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高中英语教师实践性大于理论性,高校教师正好相反,如果高校教师与高中英语教师合作研究,更能有效指导高中英语教师的实践;有的专家认为“反思”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在实践中产生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还有的专家认为“合作”是主要特征,行动研究中的合作是在资源基础上平等的合作,没有地位的高低,合作者之间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形成自然的“合作文化”,而不是缺乏沟通的“人为合作文化”。[3]行动研究从广度上存在失衡:通过近十年的文献梳理,对口语、词汇与阅读的行动研究明显多于翻译、语法。研究深度不够:对学习策略和人格的研究比较少。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

阅读全文

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教育部2014年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根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与农村美术教育改革趋势,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积极分析现有“国培计划”培养方案的优势与问题,大胆创新,推动课程结构合理化和课程内容多元化,落实差异化的课程实施方式,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增强参培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阅读全文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服务转型路径

【摘要】智能化应用到图书领域,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对图书馆员的服务和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围绕“培养馆员新型能力”和专业知识竞赛两部分进行,旨在提高馆员的综合水平,提升馆员的业务素养,拓展馆员的服务层次。开展自上而下的多元培训模式,设立奖惩机制,培育数字人文馆员,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实现服务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馆员新型能力;科研水平;专业知识竞赛;服务层次;馆员培训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挑战,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都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习能力的文献信息开发和服务队伍,这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馆员知识结构老化,信息组织能力落后,服务手段单一,不能满足时展带来阅读需求。笔者以安徽省图工委在安庆师范大学举办的2017年安徽省“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暨馆员专业知识竞赛作为切入点,探索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员服务转型的路径。

一、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

1.论坛举办

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旨在探讨智能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服务层次。论坛围绕如何提升高校新型馆员能力进行。2017年5月19日上午,各高校馆长极其本馆参赛人员参与高校馆员新型能力论坛的举办,这次论坛有来自各高校图书馆工有53篇论文参赛,参赛者的论文内容涉及到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的方方面面。会议派遣代表上台论述新型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模式,其中获奖一等奖6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15人,优胜奖若干。由此可以看出,论坛的举办深受欢迎,馆员们积极思考,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献言献策,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2.馆员专业知识竞赛及文化考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