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艺术创作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艺术创作的生命衍生
历史发展到当今,文化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积累,尤其是我们这个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更使我们现今的艺术工作者拥有得天独厚的殷实家当。这一切都赋予我们现今的艺术创作与生产极大的优越条件,也从另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当今的子孙如何应对,创作与生产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经典,国人和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一、原创———艺术生命的新生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以“软实力”的表述形式出现,足见文化艺术生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生产力是经济生活中最活跃和最基础的因素,那么归属于“软实力”范畴的艺术生产也同样应该是洋溢着勃勃生机。在当今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伴随科技的高度发展,复制包装等手段日益精致丰富,但人们已不满足于这些新瓶装老酒的形式改编,更期盼艺术创作中新质的产生。艺术要发展、要传承,就必须有新生命的诞生,如同人类要繁衍延续一样,就必须促使新生命的诞生。任何强大的事物都有其走向衰落的阶段,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能够接替之的只能是新生的力量,否则就类似于某一物种的消亡。 同样我们当今的艺术生产尽管面对的无比丰富的艺术资源,但如果没有新的生命因素的注入,总有其枯竭的时候,就会造成我们艺术史的停滞和断层,形成我们这个时代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的空白和粗浅。更影响了对今后艺术发展的传承和延续。 “原创”,这个在当今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为有识之士所不断强调的创作意识,正是对新生艺术生命的真诚呼唤。 如同一个新生婴儿洋溢着神圣的生命活力来到这个世界一样,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也正是期盼着艺术工作者经过艰苦挖掘、深刻思考和卓越表现,为这个时代和世界诞生充满生命感的新生作品。这种新生性是无论多么高超的机械复制或无论何等奢华的改编包装都产生不了的。因为这种新生的生命感需要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挖掘,需要艺术家灵魂的纯真和全身心的投入与感悟,需要远离浮躁的沉寂、孤独和考验。也许正象新生儿一样,作品诞生之初并不完美,但顽强的生命力会使之走向辉煌,这就是生命感的无穷魅力所在。 “原创”,也并非是对现有文化资源完全断裂的绝对创造,这从理论和实践中都实现不了。就象人类生命的新生一样,下一代的生命中总会包含着先辈的遗传因素,但对于上一代来说肯定是一个独立的崭新生命。同样道理,艺术生产的原创也是在对历史留下的优秀资源基础上,通过直接间接、浅层深层的继承和创新,实现质的发展和超越,从而产生富有生命力的新作品,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其中必须有新生的生命因素蕴含其中。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优秀影片《五朵金花》、《阿诗玛》等是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诗歌为艺术元素创作的作品,《阿诗玛》本身就取材于民间流传的长诗。但这两部影片的创作生产不是简单地“原料加工”和粗浅的“包装改编”,而是倾注了创作者巨大的热情和才智,是一次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她们脱胎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但展现给观众的是全新的新生作品。这是成功的原创,为现今的艺术创作生产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借鉴。如果是充分吸收各种艺术资源作为自身的内在素养,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生作品,则是更为彻底的原创。 如同马克思在揭示经济领域的规律时所阐释的,商品价值的产生源泉是人类劳动。以此为理论借鉴,艺术作品的价值大小也取决于艺术家所倾注的创造性劳动,艺术作品生命力的强弱也有赖于艺术家的投入程度。艺术家只有胸怀一份责任和良心,倾注热情和才智,不辞艰辛与孤寂,潜心生活,溶入时代,才能创作生产出焕发“生命”色彩的原创作品。 二、精品———艺术生命的强健 原创作品的魅力在于它艺术生命的新生性,它蕴含着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鲜元素。这些作品能否获得应有的成功,就看艺术生产与创作者如何打磨它们,让那些新鲜元素绽放异彩。这就需要艺术家们不仅需要原创意识,更要具备精品意识。这种精品不仅仅局限于制作精良上,更应该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艺术作品的厚重感和艺术生命的强健性。就目前的艺术创作现状来看,艺术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很多,但经得起回味的精品不多。许多作品除了艺术包装的奢华外,在令人炫目的即时“盛宴”之后,,留给人们的是平淡和苍白。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已经不满足于肤浅的艺术感官娱乐,而更注重于深刻的心灵体验。 这些需要艺术家对艺术素材进行精加工,赋予其强劲的生命感。如同期盼一尊雕塑作品的成功一样,形式和技巧的追求之外,内在的精神性和生命感是至关重要的。 在西方艺术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中世纪艺术质的区别就在于艺术创作中的“生命”意识。在艺术作品完成原创之后,也许在其诞生之初是幼稚的、粗糙的,但只要其中有崭新的生命元素存在,就应该是顽强的。不能让这些可贵的东西自身自灭,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去培育与呵护它们。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曾经只是民间一位落魄盲艺人的内心倾诉,解放初期为挖掘音乐资源的音乐专家发现抢救,后来经过专业地配器打造,将其中所蕴含的一种人性深处的苍凉、悲怆、凄美的艺术生命原素充分表达出来,使其成为一首流传久远,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名曲精品。 艺术精品的产生不仅需要原创者在创作之初就本着“期乎上”的意识,创作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思考人生、思考命运等的精深之作。如一位作家曾说过:你的心有多高,你的作品就能走多远。意指艺术创作者要有高远的创作目标,要有深刻的人生体验,这样才有获得作品成功的可能。不仅如此,除了创作者个体的努力外,同时还需要艺术生产、艺术管理、产业运作等相关部门协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保证作品艺术生命的强健。就象一个生命的诞生是母亲赋予的,但这个生命日后的健康茁壮还进一步有赖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社会的现代性越强,这种综合作用就越大。文化艺术的创作生产也是如此,文艺创作领域以及社会各届都要用一种呵护生命的理念来培育我们的艺术精品。#p#分页标题#e# 三、经典———艺术生命的永恒 如果说,艺术精品是留给当代受众的,那么经典之作则不仅是留给现今,更是留给历史和后代的,经典之作是精品之作的进一步发展,是艺术生命力在强健之后的永恒。就如同我们的前人曾经留给我们丰厚的艺术遗产一样,作为当代的艺术工作者也应该为将来的子孙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录,为后人留下一些文化的积累。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大浪淘沙、泥石俱下,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沉淀下的都是具有厚重感的东西。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都是经过时间与空间的筛选与积淀,在岁月的侵蚀与地域的辗转中奉献给后世永恒的经典,流传久远。这种经典之作在创作生产时不仅要成为现实时代的精品之作,更要关注人类共同的深层命题,在艺术上追求极致与创新,同时还要承担传承历史延续艺术生命的重任,使艺术作品中涌动的生命元素递结为永恒。这种艺术的生命意识在创作时可立足于特定的具体题材,更应该具备超越时空的视野和深度,在艺术追求上要有超越先人的探索意识。只有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进行思考与创作,才有接近经典的可能。永恒的经典之作往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需要经过客观历史标准的检验和选择。 作为当今的艺术工作者首先要有这样的气魄和意识,在赋予艺术作品强健生命的同时,更要期盼这种生命能够获得永恒,让我们这个时代为历史和将来,为整个人类留下一笔财富。当今后的艺术史回溯我们这个时代时,还能发现许多辉煌耀眼的印迹。这需要我们的艺术创作者具有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技艺和超越时空的生命意识,如同中国的先哲文人留给我们的诗意境界、古希腊罗马戏剧带给我们的生命追问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所展示的人文关怀,甚至于毕加索等现代派艺术所渗透出的生存思索。这些都是特定的时代为历史所留下的无价之宝。我们当今时代的艺术工作者也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势,每一个时代都是历史的明天和未来的昨天,只有立足于历史长河和人类范畴来探索追求,才能获得艺术生命的不朽。 生命因素是不可以随意被复制的,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生命感。尽管当今科技的高度发展带来的“克隆”等手段已不足为奇,但那种带着工业和技术色彩的东西永远也满足不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生命呼唤。每个时代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而不可模仿的精神特质,这需要我们的艺术工作者在进行艺术生产与创作时以生命意识全身心地去体验,去感悟,去思索,不断涌现崭新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和经典永恒的作品,为当今的文化繁荣服务,也为将来的文化发展服务。 艺术生命的新生、强健和永恒是辩证相联的,新生的艺术作品才更有培育强健的价值,否则一味的包装只能是老调重弹,也只有成功的艺术精品才有获得永恒的可能。也许这其中也会出现看似矛盾的现象,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些作品在当时或许并不成功,创作者也不被当时的时代认可,在他们身后许多年,人们才发现了他们作品的可贵之处。这其实并不奇怪,正因为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深义过于超前,不能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但其中的艺术生命则是任何力量都消蚀不了的,这种永恒的力量终究会显现辉煌的,这就是不朽的经典。从原创、到精品、直至经典,艺术的创作生产要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贯穿始终。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目标,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面对极好的机遇,我们应该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服务当今、留给历史、惠及人类。
油画艺术创作面貌探索
作者:胡玉森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图式与创作心理
视觉图式,涉及图像、图形、图画等关系的组织与匹配,是视觉形式范畴中,被画家广为传用的动态视觉认知结构或整体的认知模式。视觉图式语言,作为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另一种话语方式,随着画家创作心理的变化不断发生着改变。因其有助于将画家的视觉经验与形式语言、心灵感受与画面意象互动连接,促使画家自觉进入深层创作思维状态与知觉心理结构,有助于画家实现视觉真实与心理真实的“完形”突破。画家凭借着个人视觉图式语言的把握,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完成形式语言与风格系统的构建,实现视觉形式与精神形式的互动合一。
“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展”的参展作者张弓的《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其图式语言的运用显得较为突兀:在个人与经典、传统与现代的多重关系中,显现出波普风格的视觉图式语言状态,具有较强的文化针对性。作者通过对西方美术史中15世纪末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经典之作《维纳斯的诞生》进行卡通式语言图式的置换,包括构图的挪用、容貌的仿制,以及对形象元素的全盘篡改,延展了经典艺术在当下语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嫁接出对古典艺术的反叛态度,诠释一种全新的文化立场。然而,这种反叛传统艺术形式的话语方式,早在西方现代美术时期,已经被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使用过,用以强调现代艺术的非理性与无意识。达利在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面部与手部进行视觉改装,将自己的头部与双手挪移到名画之中,用以体现个体艺术家对于传统美术的反叛。从语言学意义上讲,张弓的做法仍是对传统艺术的无谓重复。利用传统视觉图像资源,进行视觉图式语言尝试的画家,还有岳敏君,他的作品《阿尔及尔妇女》,大胆地将德拉克罗瓦原作中的人物形象挪空,仅剩阿尔及尔室内民俗风格的场景环境,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式化主观处理,产生诡异心理与视觉期待之悬念的内心胜景,继而使人心生近似于中国京剧空场中的意境,传达出“有无相生”、“计白当黑”的传统美学思想,使移植的图式语言出现新的可能性,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文化内涵。很明显,张弓与岳敏君的创作方法,带有不确定性的模仿痕迹,体现出画家将视觉形式语言向思维模式转换的良苦用心。这种意欲脱离现代绘画的视觉规律性的话语方式,原本是可以肯定的。但当我们面对历史,我们发觉在模仿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彻底进入西方话语场域之中,而国际性语言及语义并非特指西方话语方式,纵然挪用手法有其史学的合理成分,但是,面对纷繁多变的外部世界,我们仍需坚守发展自己艺术的决心。
文化观念与创作趣味
文化观念的介入,促使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由审美层面向观念化方向转化,从而激活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内在生命,同时,也促使油画艺术创作的表现技巧发生了质的位移,产生技巧的相对简单化,并趋向趣味性、多义性及边缘化的语言表现倾向。较为突出的形式范例首属北京宋庄艺术区的油画创作群体的创作实践。“人间烟火———第二届视觉艺术展”的参展作者,大都在创作中显现出个体通过多种视觉方式,对人类不同精神层面的学术关注与探讨:国际经济竞争、消费暴力、世界和平、人类欲望与未来梦想,均成为画家们的创作内容。
刘玉君的作品《独白》,采用平涂手法处理背景,使其通透辽阔,将近似于鱼儿一样的时尚裸体女性进行插画法的处理,使其侧仰于的蓝色境遇之中,包围她的这蓝色仿佛是天空,又好似海洋,浮游于画面中的人物状态,喻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命状态与生存境遇,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2011年“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的参展作者庄重的作品《影之舞•九》,在文化观念的融合上,则进一步尝试顺应和挖掘当代人生存心理与内心现实,在语言形式方面深化学院方式,充分展现了油画语言的当代性人文色彩。作者精心营构画面意境,在笔触与非笔触的运用,意识与下意识的交杂,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实现内心与外物的通和。刘玲的作品《夜语》,表面看,借用了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形式,但根本上是由西方文化衍生出来的设计观念摆布出的画面结构关系,是中西文化观念撞击、融合的结果。文化观念的介入,不仅使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视觉语言及话语方式,向符号化、抽象化方向迈进,也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画家们的创作思想与创作趣味。
情感表达及艺术在绘画艺术创作实践
摘要:情感表达、艺术设计与绘画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辅助完成绘画创作过程,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变化,有助于提高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该文将绘画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情感表达对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艺术设计与绘画艺术创作的关系,提出情感表达与艺术设计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期望对创作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感表达;艺术设计;绘画艺术创作
现阶段,在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影响下,部分绘画艺术创作呈现出表现力不足、感染力缺失、价值观念模糊的问题,未能凸显出绘画艺术作品应有的艺术价值。为改善这一现状,画家要认清情感表达对艺术作品的重要性,通过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融入丰富的情感,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赋予艺术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同时,画家还要敢于突破常规的创作手法,借鉴先进技术和成熟的设计手法,助力绘画艺术创作的发展。
一、情感表达对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1.增强绘画艺术创作的表现力
画家既要用绘画技法描绘客观事物,又要通过作品表达思想情感。情感表达受到画家主观心理的影响,会影响绘画创作的全过程,画家情感的差异性能够直接反映在绘画艺术作品的内容、手法等方面。画家在创作绘画时将情感融入作品,能使绘画作品与情感表达相辅相成,增强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绘画作品的思想内涵,使观赏者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1]。
2.增强绘画艺术创作的感染力
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的意义
作者:张静洁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在艺术学科门类中,艺术理论学科存在的有无问题一直为艺术界所争论,直到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文,(《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把艺术理论作为艺术学科体系中的一级学科来对待,这个争论方告一段落。但是,尽管艺术理论学科的存在有了合法性的依据,但在合理上并未因国务院的一纸文书而终结。艺术理论学一级艺术理论在艺术学或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仍然被许多艺术人认识不清。甚至,否认艺术理论学存在合理性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对艺术理论学的质疑实质上就是对艺术理论修养在艺术创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质疑。对这一问题的存疑,对促进艺术学的发展、对提高艺术修养水平会造成诸多不利,因而有必要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从哲学角度对艺术理论的本质、艺术理论在修养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会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艺术理论的本质
任何一种理论都源于实践,作为一种具体的理论形态,都具有理论二重性:第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反映,都包含着对事物运动的一般规律的思考与认识;第二,作为一种特殊的理论形态,又应当反映和揭示出特殊对象的运动特点与规律。因而对一种理论的学习掌握既要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又要有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对一般运动规律的体会与理解。理论的二重性决定了理论的本质在于:理论首先是实践主体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升华,而对理论的认识与把握又反过来会提高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理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理论的实践使命。即:一,理论的抽象性决定了理论存在的价值—理论可以解释与反映事物的一般规律,因而通过理论学习与研究人们能够打破学科壁垒,掌握事物的基本性质与一般规律;二,理论是实践主体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事物运动规律的概括,理论形态的建构与理论体系的完善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实践能力与审美境界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深化对事物运动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并进而推动实践的进程。笔者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深切的体会到这种感受,也为此曾撰写过一些相关论文。
正是基于这种感受,有时笔者认为对“艺术理论的功能或艺术理论学可否存在”问题的争论是一种伪问题,因为艺术理论本身的存在就是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又何谈什么“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但当沉下心来,认真反思这种争论的时候,也许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此,对艺术理论存在合理性进行追问的背后,内蕴着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既然艺术理论存在是必然的,那么在艺术实践中它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也就是说对艺术理论的自觉学习可以对艺术创作起到作用?如何这种作用可以用其它方式来替代,则对艺术理论专门的学习与研究也就不再成为一种必须的活动。有学者认为,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历史与理论,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的艺术理论研究,艺术理论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具体艺术门类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即使要做出努力,建构一门艺术理论学,也会因为却反专门的研究对象而流于破产。其实,对艺术理论性质与功能的种种争论与非议,如果仅仅局限于在领域范围内进行,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出统一的结论,正所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跳出艺术的视域之外,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这一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实践矛盾的抽象反映,都是实践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对艺术理论的哲学性质的论定表明,艺术理论以及专门研究艺术理论的艺术理论学的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的各类艺术现象的分析与思考,旨在从各类艺术现象中探寻艺术的普遍规律。并通过这种研究,推动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服务。说艺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的繁荣需要建立于艺术各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各种艺术之间才能相互吸收、相互借鉴,才能激发出一代又一代精湛的艺术。我国是一个武术大国,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几乎每一种武术派别的创立与形成都是不同拳种互相交流的结果。武术界中的门派之争、正统与边缘之争都曾对武术事业的发展造成桎梏。而艺术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对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问题的研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从艺术理论存在的相对价值中考虑;第二,从艺术理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考虑。因为文化从来都具有阶级性,应当为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服务。相对于各种艺术门类而言,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各种艺术现象,力求对发生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各类艺术现象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与概括出艺术行为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艺术理论研究中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就使其自身区别于单个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立决定着研究自身的基本地位。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艺术学理论说成是“空洞”的学科。当然,也不能说从事艺术理论研究活动就比具体门类艺术活动要高贵。它们之间是相得益彰的关系。艺术理论关注的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联,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具体艺术门类则专注于各自门类内部的基本历史、理论与批评。这就比较明确地论定了艺术理论研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地位。
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摘要: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已有时日。随着微软“小冰”的问世,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艺术开始逐渐走向普罗大众,并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艺术的诸多探讨。基于此,本文从当代AI艺术的本质与作者归属性、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关系的批判性角度进行理性反思。虽然人工智能目前尚且无法脱离人类进行绝对独立的艺术创作,但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与人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智能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关系反思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艺术家弗瑞德·纳克(FriederNake)就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类艺术的创作。经过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已从计算机学科中脱颖而出,并在艺术创作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由微软研发的人工智能“小冰”与人类歌手共同创作并演唱的歌曲《HOPE》,再次把人工智能推到了全新的高度。人工智能究竟能否称为艺术家,是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计算机之父艾伦·图灵(AlanTuring)从创意定义的缺陷性角度提出,机器毫无例外与人一样具有创意的能力。英国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JonathanJones)却认为,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智慧甚至比不上影印机偶然程序错误产生的图像。尽管颇具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当代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并逐渐把人类带向一个全新的人机协作的社会当中。
一、人工智能艺术的作者归属性与本质分析
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目前主要有两种形态:第一是通过大量深度学习人类艺术家的作品从而独立完成艺术创作,例如微软“小冰”在学习历史上400年间236位知名人类画家的绘画风格后,独立创作出7种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并集结成书出版。第二种是人工智能协同人类一起完成对作品的加工,例如华裔艺术家钟愫君(SougwenChung)与机械手臂一起,运用画笔在图纸上创作。钟愫君在采访时提道:“协同创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对于创作者身份提出了新的质疑。究竟谁才是控制者?又或者说,这种控制权的探讨真的重要吗?”于雯雯针对人机协作模式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著作权法上的权益归属问题提出,虽然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是人类依然拥有对这套过程的启动权、修订权以及审核权,因此这依旧属于人类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的创作活动[1]。人工智能本质上和其他人类发明的工具并无太大的区别。由此可见,两种创作形态背后的人工智能,都无法脱离人类的参与而实现完全的独立自主。因此,作者归属性都当为人类所有。此外,在本质性方面,杨向荣认为,尽管人工智能艺术的出现极大地挑战了大众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但艺术依然应当是艺术家主体观念与自由意志的展现[2]。人工智能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像人类一样独立表达情感,也无法从纯感性的角度出发,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自然效果。人工智能基于算法,可以批量生产看似精美的艺术作品,微软“小冰”每3分钟就可以根据命题创作一副绘画,但是这样一来,艺术的稀缺性就丧失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艺术的“光韵”概念,并认为这是艺术作品最宝贵的品质,使艺术作品展现出了“神性”的一面[3]。而被批量复制生产的艺术品恰恰导致了这种“光韵”的消失。我们在理解当代AI艺术时,不妨将其看作缺乏艺术“光韵”的作品,只是当时的机械复制变成了今日的智能算法。因此,到目前为止,所谓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而是缺乏真情实感的注入,仅仅具有形式美感和模仿本领的表层艺术品。
二、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
如果说,人工智能模仿人类作画是对传统绘画领域的一次挑战,那么对于影视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则彻底将其带入一个“幻真电影”时代(薛峰语),完成了由现实主义向虚实主义的美学转向[4]。从电影《阿凡达》开始,电影创作者逐渐认识到,伴随着互联网、游戏、动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其产品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已经形成了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起来的世界观、视觉观和美学观。在面对电影《头号玩家》里出现的各式各样的虚拟游戏人物以及人工智能形象时,观众并不觉得奇怪,而是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乐在其中。电影不再严格追求写实主义,而是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营造一种亦幻亦真的虚实影像。除了对美学风格的改变外,人工智能同时也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电影电视的制作环节中。来自科技巨头IBM的沃森(Watson)人工智能平台就曾编写广告剧本,并获导演麦克唐纳(Macdonald)的大力赞赏,“假以时日,机器一定可以构建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或是一个伟大的角色”。在拍摄环节,人工智能+MotionControl(运动控制)技术+GPS遥控定位技术已经被大量采用,各种传统拍摄手法无法完成的镜头在这里都可以轻松实现。在后期剪辑方面,IBM的沃森机器人就在深度学习电影预告片的基础上,为《摩根》(Morgan)剪辑出了精彩的预告片。在这里,引入人工智能电影的概念,以进一步说明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的关系。王坤宇在《人工智能电影概念:一个亟待厘清的元命题》中指出,在当前的语境下,人工智能电影是指人类生产的有关人工智能的电影[5]。早在1927年人工智能概念尚未被提出的时候,电影《大都会》就塑造了玛丽亚(Maria)这一机器仿生人的形象。后来的《银翼杀手》(BladeRunner,1982)、《终结者》(TheTerminator,1984)、《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超体》(Lucy,2014)等电影一再将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而由于技术发展的缓慢性,我们当前面临着艺术想象先于现实科技的错位局面,这种局面反过来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想象力支撑与反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具备独立生产电影的能力。除了电影这样复杂的艺术形式,人工智能在其他艺术创作方面也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微软“小冰”2017年授权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起了各界的巨大反响。除了上述提到的音乐与诗歌,“小冰”还在主持节目、撰写新闻、视觉创作和视觉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的尝试。现如今,“小冰”已经过7个代次的更新轮换,越来越出色的拟人能力与学习能力将使它在艺术创作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问题对策
一、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人员比较业余
大多数的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作训练,因此,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事件。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主要是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听说的事实,或者亲身经历的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因此,艺术作品通常带有鲜明的生活痕迹。群众文化艺术的创作者在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时,通常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创作时间存在不固定性,这就阻碍了文化艺术创作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群众需要付出比专业创作者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二)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个人倾向性严重
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者大多是人民群众,他们的职业不同,所处区域也不同,而各个区域和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点,因此,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时,创作者通常会把不同的理念和喜好在作品中进行展现,这就导致文化艺术作品中存在严重的个人倾向,不能体现客观事实。
二、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创作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对群众艺术文化馆的建设
艺术创作形式语言在服装设计的运用
摘要:在服装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形式语言承载着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与再现,交织着艺术家的理想与情感。本文通过对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三种艺术创作形式语言的梳理、研究,来探讨其在服装设计中的意义。
关键词:服装设计;艺术创作;形式语言
随着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手段也随之得到发展。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本着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表现语言,进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态。
1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性
艺术创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精神产物,其诞生与发展也必将融合于时展轨迹。不可否认,服装的艺术创作是现代设计中对社会思潮反映最敏锐的领域,而香奈儿则是这一专业领域中最能体现其专业特征的重要服装设计师之一。香奈儿是最早以其独特艺术感受和创造,为女性时尚提供的美学标准的服装设计师之一。其崇尚“简洁、优雅、纯粹、自由、率性”的服饰美学,反对繁复缠身的装饰和夸张的线条,塑造女性不受拘束、自由活泼的形象,宣示一种新的艺术主张。可可•香奈儿女士曾一度被认为是生性解放、追求自由的代名词。其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发现女性对于舒适的迫切需要,她坚持以女性的需求和自我感受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时代女性需求的服装。在香奈儿之前,女性高级时装设计主要是为贵族阶级或上流社会服务,其更多的是为了展示阶级地位和如何加强对异性的吸引力的审美追求,进而也不过多的考虑实用性与舒适性。香奈儿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挑战男权社会构建的女性着装标准,她为现代女性时装的变革树立了典范。香奈儿设计的女装敢于摆脱女性身体受束腰、长裙、繁缛装饰的束缚,让女性的身体在自由中彰显活力,设计了更具实用性、舒适性、方便性的服装,从而开启了女性服装大众化、平民化的历程。香奈儿擅长用黑、白、灰为女性打造优雅、端庄的时尚感,黑白交织的经典配色设计,常出现在香奈儿的粗针呢面料上。即使时代变迁,但香奈儿的服装一直延续着这样的配色传统。“香奈儿代表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风格。”她精于用独特的艺术手段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2艺术创作中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是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是指设计者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寻找设计中标新立异的切入点,其核心就是打破常规,创造出新颖的、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使用功能的艺术作品。亚历山大•麦昆是21世纪初极具个性的英国先锋时装设计师,他的设计充满着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对传统美学的不屑一顾,极具戏剧性和反叛精神,是时尚圈不折不扣的设计鬼才。叛逆、颓废、恐怖的气质在麦昆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哥特式的元素。麦昆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元素,他思考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反思人类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2001年春夏时装会,他带来了一场以“VOSS”为主题的时装秀,是麦昆秀场场景设计的巅峰之作,其灵感来源于希区柯克的电影《鸟》。观众被麦昆安排在巨大的玻璃盒子内观看这场时装秀,模特们面色苍白,头部裹着绷带,身着羽毛装饰的造型夸张的服装,痛苦的展示着美丽的外表下藏着受伤的躯体,带给观众以一种“人在笼中,鸟在笼外”压抑的体验。模特们退场后,麦昆呈现来了一位全裸的女性雕像,她体态肥硕,头戴灰色金属面具,口中插着输氧管,斜靠在破旧的牛角躺椅上,身上爬满了飞蛾。麦昆借这个垂死、丑陋的女性形象与模特们形成对比,向世人展示了颓废与活力、浮华与萧条、美艳与粗陋共存的社会现状。亚历山大•麦昆以其敏锐的时尚感知力,独特的艺术角度审视世界,借助狂野的艺术创作形式语言来表现对自然环境、社会现实的思考,敢于挑战传统设计思维,具有革新性。
审核目前艺术创作的原创力问题
作者:宋生贵 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如今,所谓“原创力”、“原创性”等概念,为许多领域所运用,且显然都在煞费苦心、不惜气力地“广而告之”。这至少表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原创”确实重要;二是事实上恰恰缺乏真正的原创—根据具有一定普泛性的经验来看,通常在某一时期或某种语境中,哪方面被叫喊得最响,往往可能是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据笔者的判断,如今许多领域对于“原创”的高调标举,多半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其中,艺术领域(包括文学)在此方面“呼叫”的调子也不可谓不高,所见较多的如“某某大型原创舞蹈诗”、“某某某原创歌舞剧”、“某某某某原创系列小说丛书”、“某某原创在线”、“某某某某原创版”等等。这些高调标举且广而告之的名目,听来或看来确实显得很响亮,也似乎很诱人,但仔细想来却会发现其内里确有问题—抑或可视为简单的形式逻辑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独创性(笔者以为,独创性本身即应含有原创或创新的要着在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生命力与美学品质的重要前提—没有独创性的艺术即无存在的价值。这是为艺术实践所一再证实,并早已成为艺术原理中最一般的,同时也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常识。那么,现在专门在某一艺术创作或作品前冠以“原创”之名,至少从学理常识方面来看,是多余的,甚或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若继续追问一步,那么,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难道还有不讲求原创或没有原创性的艺术创作吗?这恰恰是触及了当下有关问题的关键点上。原创力的缺乏恰是当下艺术(含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病症。对此,有理论家已作出明确的指认与中肯的分析。有论者认为:“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称原创性作品繁荣到了过剩程度的,显然是假话,因为‘原创’这个词广为流行本身就足以说明,原创力的匾乏正在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实,而文艺创作中的复制化,批量化,拷贝化,克隆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已经使得原创力危机无所不在,甚至已成为时代性的精神焦虑。”(雷达:《原创力的匾乏、焦虑和拯救》,载《文艺报》2008一10一16。)的确,当艺术创作在商业化潮汐的涌动下,开始追逐时尚化、消费化,以及几乎无处不在的所谓“利益最大化”的潮流时,真正对艺术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与超越的审美原创性就成了镜花水月,那种在大众媒体上泛滥的对于所谓“原创性”、“原创版”、“原创在线”之类的吹捧,则往往不乏广告化的商业标签。因此,一些有责任感并富有文化良知的人们开始思考并讨论与之相关问题。关于因原创力或原创性缺乏而造成当下艺术创作中的缺失种种,以及有关原创力、原创性缺乏的原因等,已有理论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与阐释,并形成一些颇有见地的学理成果。笔者拟以此现实问题为触发点,回到艺术创作自身规律体系中,继续进行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一、不过时的老话题:为什么要创作?
“为什么要创作?”这是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个很老的话题—应该说,人类自有艺术自觉之始,即有相关的思考与追问。但是,老话题却并不意味着其一定会过时,更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笔者看来,恰恰是这个曾被人们关注过的老问题,在当下有必要再次特别提出,并需认真对待之。因为当下艺术创作中出现的许多病症,若深究一层,便可以发现其多半与这个问题有一定关系;另外,有关理论上的混乱,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仁智有殊是必然的,因此会有许许多多不尽相同,甚至大不同的答案出现。笔者的答案是:创作是艺术家以艺术的方式寻求或营造精神家园,主要是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而创作的真正动因与潜能—亦即艺术家创作实践的内在驱动力也在于此。而真正的“原创力”或“原创性”也必然是由此而来。不过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寻求或营造精神家园,并非只是艺术家的一己之需,而是具有普适性、有的甚至是人类意义上的,是有超越性的。我们知道,人生有向往,有追求,但同时也往往有限制,有波折,其中便不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缺憾。憾事有时会使一些人消沉或失望,而更多的则是刺激人感奋起来,去战胜那不利的因素,继续指向美好的境界。这甚或已成了驱策人类不断向前奋进的一个契机。
当然,憾事会使人有感慨,使人有寻求与追求理想的愿望。作为具有特殊感受能力的艺术家,对于现实人生中的憾事更是异常敏感,甚至对那些别人尚无觉察到的东西也会体察人微。同时,他们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基点上,用审美的眼光审度那些自己经历过和感受过的人生,或将现实中的痛感转化为审美中的快感—创作便是一种寻求感情上的托寓与共鸣的行为,亦即不断寻求和营造理想的精神家园。一般来说,凡艺术家真诚以注的创作,往往都会体现其对于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这种境界可能与艺术家所处的特定现存状态是有距离的,甚至有很大的逆差,在一定时期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的缔构,将那美好的憧憬以及对世态人生的合理构想,得以托寓和表达。当然,这既不是要逃避现实,也不是去粉饰现实,而恰恰是艺术家获得了有关现实人生的一种体验、一种领悟、一种理解后而作出的审美传达。因为,艺术切人人生,关注人生,原本是以追求完美的人生为目的的。所以,优秀的艺术家在面对现实人生币的缺憾,甚至自己因拥抱现实人生而遭受伤害或不幸时,不会以灰色的情感色彩涂抹人生,而是依然去召唤美好的东西,给社会和群体带去人生的温暖和信念。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精神家园的追寻或营造,其表现方式与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或外显,或内隐;或弥散于整个艺术境界,或落实于交织中的某个局部;或是于不如意中幻化而出,或是干脆含泪吟唱而成。无论表现情形如何,艺术家的精神取向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意脉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搏动,直至影响到作品的总体取向。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同样是以真实的人生体验为依托,以深刻的社会感受为依据,是创作者心灵世界的呈现。我们知道,发自衷曲的歌哭是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灵魂的战栗,精神的苦闷,情感的执著,更是孕育伟大作品的基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中间潜藏着一个契机—心理的不平衡强化着艺术家的创造张力。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张力理论。他认为,当人关注或关心某一对象并因而产生某种期盼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张力。如果人的期盼很快得以实现或满足,其心理张力就会趋于松弛;反之,当期盼受到现实的阻遏,乃至现实状态与心理需求形成较大逆差时,这个张力系统会长期保持,并且促使人产生旨在满足特定意向的意志活动。这种心理机制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中是十分突出的。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期盼受特定的现实生活的阻隔,他们因某种情绪所诱发的心理张力不能在现实人生中获得满足而得以疏导或消解,因而积于心中,最终转化为创作实践的强大驱动力。它一方面从内部迫使创作者用最大的注意力关注现实,同时也使创作者不断强化探索与创造美好人生境界的愿望。艺术创作中,包括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活动,正是在这种心理张力的催动下展开的。艺术创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形:艺术家在现实感受中的遗憾或不幸越多,心灵遭受的压抑越大,却越是要去想象和幻化其所倾慕和向往的东西,而且幻设出来的境界总是那样富有情趣和魅力。得此张力的推动,艺术家不囿于现实的苦痛,不沉酒于生命的压抑,而将情怀寄托在希冀新的生命、新的境界的诞生上。#p#分页标题#e#
人世间既有分明的笑,更有不分明的泪。艺术家既接纳欢笑,更要直面血泪,只是各自创造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表现上必有千差万别。屈原在政治上受排挤受陷害,终遭放逐,但仍然坚持理想:始终不变,常以追求志行的高远、精神的自由为归属。他在放逐途中所作《涉江》中写道:“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虫L兮骏白璃,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至若借香草美人而托寓曲折幽深的人生感慨和渴盼中的理想追求,那更是自屈原发端,而后几乎成为一种传统。宋玉《神女赋》、蔡琶《检逸赋》、曹植《洛神赋》、陶潜《闲情赋》等等,都从不同体验出发,通过创作寄托了各自的精神期盼。被称作“扬州八怪”的八位画家,在封建社会世俗的困扰下,经历了名的失落、政的挫折、生的挣扎,心灵上已经伤痕累累。可他们找到了一方精神的乐土,使人格得到伸展,心灵获得自由,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可以在澄澈如天空、纯洁如处女地的画纸上得到。他们画兰草,画修竹,画冬梅,画顽童,画高士,实则都是在画自己,是自己人格理想的折射。以上所述,是笔者对艺术家“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创作”的回答,核心即是其表现精神追求的需要。与之比照,看看如今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中,有多少是与之相适的?将此创作动因的追问与创作结果联系起来分析,或许更能看清有关“原创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