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师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病理医师继续教育探索
【摘要】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局限、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促进疾病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病理医师的精准诊断是MDT治疗决策制定的关键之一;同时,MDT讨论又可促进病理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通过病理医师积极的、主动的参与MDT讨论,加强与临床医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从病理取材的规范化、病理诊断的全面性、加强对新病种或少见病种的认识、提高分子病理水平等方面促进病理精准诊断,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诊疗;病理医师;精准诊断;继续教育;个体化治疗;分子病理
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是指以病种为单位,由两个以上专科医学专家共同讨论,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治方案的诊疗模式[1]。这种综合诊疗模式,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局限、整合各学科优势资源、促进疾病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1]。MDT模式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英国更是以白皮书立法的方式强制推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1-2]。MDT的专家团队常常由相关内外科、医学影像科及病理科等科室专家组成。其中,病理科医师综合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得出的精准诊断是MDT治疗决策制定的关键之一[1]。同时,MDT综合讨论又促进了病理医师诊断的规范性和知识更新。本文将结合国内外进展及我院MDT开展实践,探讨MDT模式下病理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促进病理学科及相关临床学科交叉发展,最终促进我国个体化医疗水平的提高。
1病理医师在MDT中的作用
随着疾病特别是肿瘤研究的深入,新的检测技术、治疗靶点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决定了疾病特别是肿瘤精准诊治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病理医师作为MDT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承担着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具有充分信息的综合病理诊断报告职责。病理诊断报告内容包括详细的组织学诊断、危险度分级和分子遗传学特点等,为MDT的临床综合诊断、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靶向治疗、疗效及病程监控等提供病理依据。因此,在MDT模式下,促进病理医师的专科、交叉学科培训等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利用MDT进行病理医师的继续教育
2.1利用MDT促进病理医师取材的规范化
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研究
摘要:探索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新模式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改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手段,研究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住院医师的知识结构,培养住院医师多方面的素质,提高了住院医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口腔教育;住院医师;规培
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得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成为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作为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口腔住院医师,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这就需要口腔住院医师具备处理各种紧急状况的素质和能力。口腔住院医师规培的发展呼唤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口腔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口腔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模式。传统的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其弊端为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现代的口腔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不仅是一门技术、工艺。它涉及学科极为广泛,以医学为背景,同时结合材料学、工艺学、力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目前的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口腔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口腔住院医师规培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模块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课程门数繁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脱节,住院医师负担过重,知识陈旧。优化口腔住院医师规培课程体系,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口腔临床专业、预防医学[2]。这种课程体系,充实了基础,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临床专业知识的三维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把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适应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符合现代医学的重点从个体疾病的治疗向群体疾病防治、健康促进转移的特点,体现了医学的服务性、社会性。同时对每一模块中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合理安排交叉内容,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及时补充学科发展中的最新动态,从而让住院医师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
2开设口腔住院医师规培相关选修课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比重大都在80%以上。选修课作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医师的知识结构,培养医师多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医师个性的发展,创建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结合口腔医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设置三大类选修课:第一类是早期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如文学艺术、心理学、摄影、法学类;第二类是科研类选修课,主要包括:临床科研设计、实验动物学、循证医学等;第三类是专业选修课,如牙合学、口腔生物学、美容与整形等。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及工作日晚上。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在初进临床时培养临床科研意识。在进行临床轮转的同时,将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为基础课结束后学生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通识教育在泌尿系统卓越医师教育的应用
【摘要】通识教育既“通才教育”,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历史悠久、育人效果良好的教育形式。医学教育的专业性强,学习负担较重,探讨通识教育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的意义和方法,是医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卓越医师教育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通识教育理论与卓越医师泌尿系统教育的分散融入,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他们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倡导“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通识教育;卓越医生;教学方法;泌尿系统;素质教育;医学教育
卓越医师教育的重点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机制体制。目的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重医学、轻实践,知识领域狭窄、人文精神欠缺、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1]。而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是广泛的接触社会各种人群,包括健康与不健康的个体;学会如何很好的与人相处、与患者沟通是每一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技能及服务技巧。通识教育既“通才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3]。基于这种背景,在泌尿系统卓越医师教育工作中,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遵循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竭尽全力促使医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效果和质量。
1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卓越医师教育
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其教育方式重在“育”而非“教”,它没有硬性的专业划分,只为学习者提供选择的多样化,例如: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等。学习者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成长。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注重于独立人格的培养,倡导学习者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瓦解车间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发掘不同个体的潜质与气质,“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这正好切合了卓越医师教育“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教育目标。卓越医师除牢固掌握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学会批判性思维,科学探讨,伦理考量,承担应急处理及团队合作等工作,同时还要具备卫生体系的领导能力[4]。医学教育,尤其是卓越医师教育中更需要强调学生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整独立人格,多元化思维模式,和善与人相知、相处。在卓越医师泌尿系统教育中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狠抓通识教育,将人文、社会及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始终贯穿于医学教育之中,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以张弛,形成独立的人格,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多临床、早临床让学生累积社会经验
以往临床教育工作仅仅局限于灌输性教学,只强调专业知识及理论的实用价值,忽视了对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临床教学的薄弱环节[5],与卓越医师的培训要求不相符合。卓越医师教育倡导多临床、早临床,让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更早的融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增加对临床疾病的感官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临床工作能力。我们在泌尿系统教学之前,首先带学生到相关科室参观,让学生初步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种类及治疗的最新进展,增加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查房及对真实患者的诊治,学生观摩带教老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体会老师与患者交流经验。在带教老师的协助下,鼓励学生亲自接待患者,与患者沟通,对其进行初步的问诊及体格检查,认真倾听各型患者的病情及诉求,利用所学的医学及人文社科知识,深入、全面、细致的为患者解析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重燃生活的勇气,提升医学生的个人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最终使医学生成为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健康情感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和国家公民[6]。
医学教育在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模拟医学教育(SBME)在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28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模拟医学教育前后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掌握情况。结果模拟医学教育后,28名住院医师产科四步触诊检查、骨盆内测量检查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产钳助产考核成绩提高不明显。结论模拟医学教育在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产科
模拟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MedicalEducation,SBME)是一种借助多种仿真模型、现代化智能模拟技术,参照临床模拟病人和相关场景,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与医学模拟培训中心,进行各种临床技能培训、临床教学的教育方法[1]。20世纪60年代,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模拟医学教育,到了90年代模拟医学教育已经渗透在医学教育的多个领域[2]。目前,在国内各教学医院,SBME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特别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培养)。众所周知,产科是一个急危重症高发的临床科室,诊疗对象为孕产妇,如何让住院医师快速投入到急危重症的救治当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无疑是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方法[3](理论教学、操作练习、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实习等),显然已无法满足产科住院医师培养需求。产科急危重症的发生无法预测,临床病例无法使住院医师进行有效且系统的训练,SBME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SBME可以让住院医师身临其境,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模拟急危重症抢救,提升临床应急能力。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的住院医师为培训对象,观察SBME前后,住院医师产科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和适宜技术的学习效果,探讨模拟医学教育在产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教研室2017—2019级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含“5+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12人,2018级8人,2019级8人,共28人。
1.2方法。1.2.1SBME前由教师进行产科临床技能理论教学,每次两学时。之后,教师提供若干病例,如:(1)妊娠39周孕妇,28岁,G2P1,孕期产检正常,请为该孕妇测量宫高、腹围并进行产科四步触诊检查。(2)妊娠38周孕妇,30岁,G2P0,主诉不规律下腹痛3小时余,一周前B超检查估计胎儿体重3.8kg,请为该孕妇进行骨盆内测量,评估孕妇骨盆径线能否试产。(3)妊娠39周孕妇,32岁,G2P0,行无痛分娩,现宫口开大接近4小时,先露头,S+1,胎方位LOA,请为该孕妇产钳助产。要求住院医师在模拟器上单独操作,教师观察并记录其操作时间,根据操作时间、人文关怀、无菌操作、操作步骤等进行评分。两位教师评分的平均值为住院医师最终得分,满分100分。1.2.2SBME后28名住院医师分批次进行产科临床技能模拟培训,每个培训内容均进行5次训练,由两名教师记录操作时间及该项目得分,评分标准与SBME前一致。1.2.3SBME内容依托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开展产科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括产科四步触诊检查、骨盆内测量检查、产钳助产。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
临床病理科青年医师继续教育实践
【摘要】青年医师是医院竞争发展的生力军,是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是持续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临床病理科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从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实行责任导师制、开展精品课程、开展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开展微课等方面提出加强临床病理科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临床病理;青年医师;继续教育
1临床病理科青年医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随着医学知识、技术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飞速发展,临床专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对临床医师的专业化要求和医学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继续教育凸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病理科的病理诊断涉及医院各个临床科室,已成为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病理诊断是医院病理科的核心工作,而病理诊断又是公认的诊断“金标准”。现阶段,思考临床病理科如何做好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2临床病理科青年医师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2.1重临床知识及技能,轻人文教育
医学本身就是富含人文内涵的学科。医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国内医学界进一步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对医学人才技术、能力的培养要求、对整体医疗行业的“人性化”及“全程化”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想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生活信仰和职业操守,同时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医学教育中绝大部分内容传授的是医学知识,人文教育只占很少一部分,这就导致了医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临床工作中,在医生-患者沟通模式和医生-医生沟通模式中表现欠佳。由于医疗工作的繁重,在医生和患者交流中,可能会出现忽视关注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情况,不能很好地做到治疗与关照并重;在医生和医生的交流中,若不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就诊患者病情交接不清,信息沟通不全的情况发生,为进一步医疗诊治带来风险。
规范化医师培训中药学教育探讨
1规范化医师培训的意义
1.1规范化医师培训对于医师(医科学生)的意义
医学教育由3个不同阶段组成,包括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一个医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知识只够满足毕业后需求的10%,其余90%要靠医学继续教育取得。所以,毕业后的医学教育是继医学院校基本教育以后的重要阶段。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培训对象是当年毕业未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应届医学本科生,他们面临着培训后的再就业问题。职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要求的工作能力,它由多种能力叠加复合而成,主要体现在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逐步提升,而这几种能力是择业的基本参照和就业的基本条件。
1.2规范化医师培训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意义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机构在床位数、硬件设备、医师教育背景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准,然而真正能反映出一个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的是看其是否拥有安全、有效的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手术、药物治疗标准及能否被全体医务工作者掌握与执行。规范化的医师培训能够帮助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工作者系统地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医疗的诊疗思维模式。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效率,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形象,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个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卫生资源。
2药学教育在规范化医师培训中的作用
随着药物品种和药害事件的日益增多,医师对药物性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国内外用药规范的需求就越发迫切。然而,目前的规范化医师培训往往忽视药学知识和合理用药能力的培养,致使医师用药信息多来源于药品说明书或者医药代表的“指导”,导致医师在药物治疗中随意化、尝试化和无序化严重。例如,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治疗或联合用药、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方法不当、给药次数不正确、重复给药、药物的溶剂选择不当、过度使用高档进口药品等,高昂的药费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滥用药物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某些事件甚至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首都医药》记者曾就“看感冒需多少钱”对北京市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暗访,发现感冒药价格最多可相差达15倍。对于药物自身的副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药物对同一种疾病的敏感性、相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治疗作用差异、医师在治疗病患过程中对病程进展的观察如何做到规范化、把医疗过程中的失误减少到最小等,都可以在规范化医师培训中通过药学教育得到最优化解决。一个医疗卫生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临床诊疗水平的高低,其中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则是诊疗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报道显示,导致全球死亡患者的原因中有1/3并不是由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有1/7的患者住院不是由于疾病本身的需要,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为此,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降低医疗卫生机构不合理用药现象最有效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加强规范化医师合理用药方面的药学教育。此外,在药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年代,如何帮助临床医师找出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廉价且适合患者个体化治疗的药物,是摆在所有临床医师面前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因此强化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药学教育非常有必要。
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构建
【摘要】本研究根据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的质量与安全教育现况和需求,基于“整体质量观”,对质量与安全教育目标、内容、对象、途径和效果评价进行整体规划和实施。针对不同层级的住院医师,建立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反转教学、检查反馈的多维教育模式,将质量文化和质量改进贯穿于医学教育和实践的全过程。通过以上措施,住院医师质量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上升6.4个百分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率稳步提升。形成了一套质量与安全培训课程和考核体系,促进临床科室质量培训和管理体系成熟健全,塑造医院质量文化,提升医师质量意识,人人参与质量改进,切实保证整体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疗质量;患者安全;整体质量观;核心制度;反转教学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指导医务人员建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遵循正确的服务准则、提供正确的医疗服务[1],这贯穿于医院服务全过程,是提升服务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的底线。根据国家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当事人中,低职称、低年资人员占比高达61%。住院医师处于医疗工作的第一线,往往由于经验受限、意识淡薄,成为决定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质量文化构建方面欠完善[2-3]。主要原因有质量安全教育与传统医学教育脱节、继续教育效果甚微、科级管理长期缺乏等。本研究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质量观”,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住院医师质量与安全教育模式,加强薄弱环节管理,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1质量与安全教育现状调研
选取医院136名住院医师(包括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医师、全院轮转的新入住院医师、科室住院总医师、医疗质控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质量安全教育现状、缺失和改进方向(表1)。根据调查结果,83.82%的住院医师接受过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培训,但一半以上的医师认为既往学校阶段的培训及工作期间科室的培训不足,并且现行的培训体制存在教学内容枯燥、知识获取不便捷、缺乏实操性、缺乏长效机制的不足;被调查人员希望通过实操指导、网络学习、讲座等方式,在病历书写、医疗核心制度、医疗纠纷和人文服务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培训。
2多维度教育模式构建
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质量观”,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途径和效果评价进行整体规划。医院住院医师有62%为规培医师、轮转医师和研究生,其流动性较大、专业背景混杂、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层级的教育对象,开展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反转教学等多种教育模式。(1)针对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和卫生管理相关专业开设“品质管理”课程,内容包括医学人文、医患沟通、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在患者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将质量安全教育融入医学传统教育,弥补在校医学生质量文化的缺失。通过理论授课和考核,对研究生质量安全知识水平进行测试,评价授课效果。(2)针对轮转频繁的规培、轮转和进修医师,增设相关岗前培训课程[4-5],下科前必须完成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质量管理理论和工具、病历书写与患者安全、输血与临床用血安全、医院感染与用药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等内容的培训[6]。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医院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用生动案例,为“准医生”敲响质量安全的警钟。将病历书写和核心制度落实情况,与专业技能等同,作为轮转目标考核内容[7]。(3)针对低年资住院医师,开展“反转课堂”实践教育,医师反转身份,担任“质量监督员”,通过病历质量评审、现场追踪检查,以“问题导向”为教学目标,对病历书写、制度落实、指标完成等查找问题[8],直面质量薄弱点,反思自身工作弊端,并设身处地思考质量安全改进途径,鼓励“主动发现问题、无惩罚性纠正问题”。以上实践教育每月开展,发现的问题具体到住院医师、轮转医师、研究生等,让低年资住院医师体会到工作责任。(4)针对各科室固定的住院医师团队,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抓手,构建“培训+检查+分析+改进”的教育模式,逐一科室深入体检,应用《病历书写环节质量查检表》《围手术期质量安全追踪查检表》《危急值报告质量查检表》《会诊质量查检表》《知情告知制度查检表》和《临床用血质量查检表》等数十个制度查检表,剖析质量与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9]。由医务、质控、统计、病案等专业管理人员组成团队,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协助科室进行分析和改进。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人文教育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进行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化培养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通过3个月人文教育培养,以两组医生医疗救治的满意率、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上述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住院医师医疗救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就上述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研究组住院医师自我人文素养评分(服务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每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就上述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在医生住院医师培训期间进行跟踪随访,研究组和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加强人文教育显著,能够明显提高住院医师的人文素养和患者的满意率,更有利于医患和谐关系的发展和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人文教育;效果观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患者的要求是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文关怀逐渐应用于医学教育培训中,而研究证实,提高医师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因此人文精神的研究近年来得到各领域研究者极大的关注[2]。建设和谐的人文精神环境的呼声也与日俱增。本文着重就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化实施人文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进行轮转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化培养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本研究征得医师及患者的同意,且研究过程中无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28±2.88)岁,本科30例,硕士2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26岁,平均年龄(23.97±2.81)岁,本科34例,硕士1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
1.2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