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印刷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创一流科技期刊形势下新刊筹办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在创一流科技期刊形势下,从不同侧面探索新创办科技期刊的策划、申请、筹办等流程,在明晰服务于科技创新责任和义务的同时,探索更适合科技期刊发展的道路,为科技期刊的创办和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创新新刊筹办
一、引言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现,科技论文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也是科技评价体系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改进科技评价体系中以论文评断一切的局面,重点关注高质量、有实际影响的论文,关注基础学科研究,以避免重复率较高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假、大、空”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科技论文成果斐然,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高质量论文数量列居世界前茅,高被引论文和高热点论文数量均在世界排名第二,增幅明显。[1]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科技期刊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发力,通过不同渠道推进科技期刊改革,支持科技期刊的发展,鼓励科技期刊转型升级,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在科技期刊高速发展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时机、做好新刊的筹备工作并成功赶上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浪潮,就成了摆在期刊工作者眼前的切实问题。
二、策划阶段
(一)政策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数为4958种,比上年减少了15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总数为4429种,英文科技期刊总数为359种,中英文科技期刊总数为170种。英文科技期刊近三年新创刊总数为50本,新创办期刊更倾向于基础学科,英文科技期刊总体占比略有提升,但仍只占科技期刊总量的7.24%。[2]从政策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为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更大的扶持力度。此外,地方政策是否有利于新刊的创办也在应被纳入创刊前的研究论证,所在的区域是否出台了相关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及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相关方案。不少期刊的创办是依托于院校、研究机构的,这些院校和机构有没有积极响应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期刊未来的各级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否支持和鼓励新刊的创办都是在筹办科技期刊时最先要考虑的。
(二)办刊条件。首先,期刊的创办要满足基础的办刊条件,包括办公场所、准备资金、人员储备、办公设备和软件等。办公场所应具有完善的手续,设置合理,足以进行编辑生产加工活动。资金方面应做足预算,并充分考虑到出版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尽量准备充足。工作人员首先要人手充足,可以满足编辑出版的需要。其次,要设定工作人员的准入标准,考核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最后,要有所侧重,找准对应的岗位。办公设备应充分考虑编辑出版的实际需要,必备软件、硬件设备要准备齐全,各种设施完善,不打无准备之战。
管窥现代文学概念的发生与终结
一、文学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便在不同空间,不同的时间段内形成了互相有异的文学观念。这些文学观念之间彼此有别,但又互相交融。基于人类共同的情感以及情感表现方式,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文学有一种魅力,可以超越时空、种族而存在并且有别于非文学。实际上,诸如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们也持有类似的观念,他们提出了“文学性”这个词来解释人们对于文学永存的“信仰”。无论是对于普通的文学读者还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来说,“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回答也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伪问题”。在人类近两千年的文学的追问中,人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例如文学是语言的“突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等等答案,但这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人类以西西弗斯式的毅力不断地尝试对这一命题做出回答,由此构成了反本质主义者所称的“本质主义”的思维“迷途”。人们由此开始拒绝给文学下定义,拒绝对文学观念、本质做出阐释,只是反思性的提出文学乃至文学观念是历时性,地域性的存在,但这并不能掩饰文学观念的存在以及更加深层次的内在影响力的传播。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曾经就“文学是什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就像花园里的植物一样,园丁是可以分辨出什么是杂草,什么是鲜花的。此时的“园丁”即存在于社会环境下的人决定何为文学。“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认可可以算着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简言之,就是当时人们认为是文学的东西就是文学。卡勒很机智地回答了文学是什么的命题。当人们带着这个答案回到现实的环境中,我们发现这个回答解决不了人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的疑惑。正如有的学者提出的那样,就全球范围而言,我们世界所处的时代环境并不是发达代替落后这么简单,而是“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并置的一个时期”。根据卡勒所指陈的“文学观念”区分原则便可如实的拆分,并存在着如下三种文学观念: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文念。这三种相对稳定的文学观念并置于同一时空中,导致了人们文学认识上的困惑和障碍。一方面,我们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差异性,很容易惯常地站在一种文学观念的立场上来评说,建构自己的“文学史”脉络,对其他两种文学观念持排斥的观点甚至于视而不见。这种求同排异的做法容易形成文学观念的“一元论”。另一方面,面对于新的文学观念的冲击,我们习惯于做保守的抵抗。这是因为自身的文学教育的使然,也是新的文学观念,文学事实的形成不是朝夕可就的,必须经历相当漫长的演变。我们处在多种文学观念杂糅的时期,无法看清文学的演变形态和趋势。只有在充分认识了文学观念的演变和演变的内在动力后,我们才能有效地运用和创新文学理论去阐释新生的文学及文学现象。
二、现代文学观念即“文学是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卡勒指出,“如今我们称之literature(著述)的是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二百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从卡勒的考证中可以得知,现代文学观念的诞生到盛行于世,才不过200年的历史。无独有偶,英国学者彼得•威德森在其著的《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一书中也为我们仔细勾勒了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演变。威德森在文中写道,“到19世纪初,在浪漫主义内部对诗人的角色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由于受到这一重要变化的刺激,文学原先的意义也就转而演变到《牛津英语词典》中文学这个词的第三层含义(第三层含义指‘应用于声称在形式美或情感效果领域思索的写作’)”。纵观欧美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和盛行时间大概为200多年左右。同时,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文学观念的变迁?当然,这里有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影响。在借助于媒介学的观点下,我们认为,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和印刷媒介的出现和大范围应用是密不可分的。美国传播学大师罗杰•费德勒曾经把传播媒介的形态演变分为三个时期: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数字语言。
费德勒指出,口头语言的媒介形态不仅在传播力上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地变化着传播的内容,难以形成稳定的思维范畴,而且局限于某一地域内。他不无遗憾地写道“当故事从一个族群传递到另一个族群或是代代相传时,他们势必丢失了原有的意思和来龙去脉,最终变得不可理解或成了隐喻”。古登堡在公元1500年左右改进了印刷机之后,印刷技术经过漫长的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1810-1970。新的排版技术,廉价的纸浆让“书面语言”成为了主流,代替了原有的、贵族式的思维和书写习惯。印刷文字,印刷思维便逐渐地施展魔力控制人类的新的思维。根据加拿大著名的媒介理论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的改变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的更替,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意义。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中介质,只负责传递信息,同时媒介也是一种信息,甚至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讯息。他写道“人类在创造一种工具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人类自身”。他曾经对印刷文字的“魔力”进行了最为深刻的描述。他指出,“人们如果仅仅把印刷术看作一种信息贮存,或者是快速检索知识的一种新型媒介的话,那么它的作用就是结束狭隘的地域观念和部落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印刷术对于心理和社会的影响,“印刷书籍将古代社会和中古世界溶为一炉,并因此而创造出了第三个世界,即现代世界。
而现代世界现在又与一种崭新的电力技术发生了撞击:其急剧程度和印刷术改变中世纪的手写本文化和学术文化的程度一样”。印刷术不仅带来了知识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同时,从心理上讲,印刷书籍延伸了人的自我表现的可能性,印刷线性思维使人的自我主观意识得到了增强。印刷媒介本身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它善于培养富于理想思维,线性思维的人群。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印书文字改变了作家的角色,手写书条件下的作家和行吟诗人的角色相仿,自我的表现并不重要,而“印刷术创造的一种媒介使人放声吟咏、直抒胸臆。同样,它使人能神游于过去禁锢在修道院的书的世界中。醒目的及其印刷产生了狂放的表现手段”。表现主观,想象性的文学便在印刷术的推动下应运而生了。
新时代学术期刊办刊创新路径新探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仍存在实力薄弱、规模小、分散性分布、缺乏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弱等问题。因此,促进学术期刊的革新和发展成为了学术期刊业内的共识。文章以新时代为背景,综合分析学术期刊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学术期刊;创新路径
一、引言
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的编辑选择了使用投稿检测数据库的一些相关程序,根据程序的检测结果,判断其是否有剽窃或其他学术性的作弊行为,进而科学的避免期刊的重新发行和学术侵害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依靠编辑的个人经验,剽窃、抄袭文章的问题很难解决。学术杂志选择与学术性热点密切相关的话题,挖掘作者的潜力,通过利用从期刊获得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来进行学术性开发。由于技术条件和认知手段的限制,落后思维的一些数据一般情况下都集中在一起,然后使用抽样和典型数据的结果来判断数据。如果根据如今大数据判断,那个判断结果比较全面,不过难以确保可靠性,所以,大数据都重视数据的集中性,并且“与其依赖于少数数据样本的分析,还不如分析所有相关数据”。学术性期刊通过贡献,学术性会议交换、网络检索等渠道,广泛地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作者信息数据库、连接到评论专家信息数据库与读者信息数据库,所以期刊资源数据的使用价值常常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大多数学术咨询数据库,它可以逐步建立基于数据的较大数据资源,即使用后,他会产生不同的分析和处理的再利用价值吗?当然会,但是大数据的思考也需要注意避免大数据的迷信和数据倾向。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通信具有质量和分段的特征。我们的网络媒体的繁荣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因素,如不均匀的信息传播,很难从假中区分真相。所以,针对网络上很多的信息和一些数据库资源,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加强自身的网关能力,而不是盲目服从大数据。例如,检查文档引用时,编辑器不能信任所有类型的学术搜索数据库,根据需要,他们会尽力寻找原创的作品和论文,并用单词确认单词。另外,在期刊编辑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必须在15条以上、文本的内容必须有至少3个部分、文章中的各部分必须有3个等级而且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等。这个数据的过度强迫观念不仅关系到新的刻板论文的形式主义,而且还很难推进学术创新。
二、学术期刊的评价路径:数据化评价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评估系统的相关标准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数据库评估趋于一般化。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三个核心评估系统为重点,这些评估系统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评估指标上,所以它们都拥有明显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它们都强调数据指标的评价。数据评估的重要指标是论文的引用率,所谓的引用率是指期刊发行后其他论文引用的论文的概率或频率。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评价论文的学术影响。许多国内学术性的成就奖也需要作为评估指数的纸质引用率。另外,论文的引用率直接影响学术杂志水平和学术影响的一些测定,在著名大学进行研究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系统的研究,认为杂志的评价系统是非常关键的评价指标,同时,不同的期刊引用率也是不相同的。自然科学杂志的引用率一般情况下都高于社会科学杂志,经济杂志的引用率一般高于文学杂志。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通过实施著名作家和著名贡献战略,为寻求著名学者的贡献而采取了主动措施。著名作者的论文往往更具学术价值、更有创新性、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当然,引用率的促进与期刊的多频道合作和普及密切相关。当今时代,在大量的期刊和海量信息的大数据充斥下,如果作品不被积极的推荐与宣传,那么学术团体也会无视,不通过多个渠道普及,著名作家的原稿也可能无情地沉没在纸海中。数据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再版率。所谓的再版率,是在其他杂志再转发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比率。每年在其他杂志上刊登的转载用纸的总数被称为再版量,印刷的文章数量相对于被刷新的论文总数的比率是再版率。通过再版率和转载量,可以看出学会和学术期刊所认识的学术论文的程度,从不同的层面显示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编辑水平。如今有100种以上的刊物中,收集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每年在4000多家国内的杂志和报纸重新印刷,覆盖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一级领域。在学术论文排行榜被刷新的同时,期刊和新闻数据中心定期更新学术论文数据,进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杂志、教育、研究机构的统计排名。自2001年以来,《中国出版》《文学与艺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每年3月发表了“转载排行榜”。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杂志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状况,杂志、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人文社会科学广泛受到一些关注。另外,《新华文摘》《红旗文摘》是中国最重要的学术纲要,作为期刊编辑,如果希望其编辑的论文通过这些文摘杂志再版,得到更高的再版率,首先,编辑必须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和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其次,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可以对现有转载论文的再版率和主要印刷杂志的再版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在重新印刷得分数据的过程中,“报纸资料的复印”具有排除会议新闻、报告、书评等非学术论文的原则。根据本研究结论的应用,如果避免非学术论文、学术性有弱点和没有著名学术创新的文章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可以提高出版论文的转载率。再引用率和再版率是数据评估的定量分析的一个方面,很难称为综合客观评价系统。从中国三大最具影响力的期刊评估系统的角度来看,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期刊评估系统重点分析了引用率数据,并分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核心期刊评估系统的再版率数据的焦点。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中心的人文·社会科学系核心期刊的评价系统中,正在讨论自我引用科目数、发行数、引用率、领取率、接受率等评价指标,比较全面。因此,综合定量指标分析是数据评估的发展趋势。如果学术期刊想在数据评估中取得好的结果,他们不仅要注意努力的一个方面,还要全面发展引用率和再版率的索引。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术期刊的综合性强度。
三、学术期刊的传播路径:现代新媒体融合
期刊编辑技术和现代文化传播
一、引言
众所周知,文化传播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化传播的深刻含义绝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与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有一个前提必须明确,那就是无论是哪一时期的文化传播,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文化都必须要充分借助不同类别的载体形式进行传播与传递。期刊,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字载体,其不但能够对各类科学知识与文化成果进行记录与传播,并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期刊也能更加彰显出独有魅力与重要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类先进信息化传播技术与传播工具提供有力辅助和支持,期刊编辑技术也相应地在不断提升与创新。客观而言,编辑技术每一次的创新与进步,都对现代文化传播事业起到了极为深远且悠久的影响。不但从本质上让文化传播的时空距离无限缩短,并且让我国现代文化事业全面进入了一个开放化、科技化、先进化的领域之中。
二、期刊编辑技术在传统期刊中的应用更注重时效性与广泛性
回顾整个期刊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期刊的起源时间不但晚于各类书籍,并且也晚于报纸。据较为权威的报道:17世纪的法国诞生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期刊。19世纪的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具有一定现代意义的期刊。据权威资料查证,19世纪初期,由英国传教士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期刊,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二是宣传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期刊数量不断增加,中国人开始自己进行期刊的创建与办刊。举例说明,早在1904年和1908年,商务印书馆便先后创办了《东方杂志》以及《教育杂志》等专业性较强且针对特殊读者群体的几类期刊。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图书类型的革新与不断升级,加之后期各类期刊与报纸的大量涌现,在客观上堪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所产生的结果。虽然我国期刊起步较晚,但其特点极为鲜明,注重实效性与广泛性,能够及时反映各类先进科学文化以及中西方知识观念,并且流传较广,受众面极大。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近代各有识之士探求救国之路的最佳理论武器与思想支持。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期刊出版业在一段时间内可谓是历经坎坷与曲折,面临重重考验。但经过调整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期刊行业重获青春,重新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具体体现在期刊发行数量逐年迅速增长,并且期刊内容更为个性化、多元化、先进化,其中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许多优秀的期刊得到健康飞速发展,日益成熟,已经成为各高校文化积累、传播与更新的一片思想沃土。客观来讲,这一时期我国期刊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进步,与期刊编辑的优秀编辑理念和编辑技巧密不可分。这一时期,期刊编辑更为重视期刊内容的文化性与传播性。无论从选题、策划、审稿、编辑、发稿还是校对,都能够做到精心、精细、精准。在整体的期刊编辑技术上来进行分析,由于当时受到各类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不利因素所制约,期刊编辑通常都是按部就班的利用现代铅活字印刷技术进行排版、制作与编辑,整个流程比较耗时、烦琐且冗长,并且经常要多次往返与印刷厂和编辑部两地修改之后才能够让期刊正式出版,整个期刊编辑工作的辛苦程度与复杂程度可见一斑。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科技不断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整个期刊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帮助与辅助,也让期刊编辑技术与手段产生诸多创新,传统编辑与印刷之间的关系被打破,全新的编辑模式与编辑程序正式诞生。
三、电子期刊的出现让期刊编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评判权
实事求是地讲,在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心中,“编辑”和“印刷”二者之间总是产生着紧密的联系和不同程度上的化学反应。然而在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期刊编辑无疑拥有了更多编辑技术选择权。传统意义上的期刊编辑纸笔修编、伏案审读的场面逐渐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键盘操作与影印扫描等先进方式。期刊编辑的核心内容与方向就是要通过自身编辑理念与思想,结合较为先进的编辑技术与手段,让各类文化知识与思想能够得到有效的、广泛的传播。尽管随着各类科技不断发展更新,加之作者群与编辑主体意识都在不断变革与升级,已经赋予期刊更为多元化的趋势特征以及全新定义上的文风语境特色。总而言之,期刊虽然也在不断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进程,但期刊的最终发展方向还是与期刊编辑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广义上来讲,文化传播可以概括为两大类:自然传播与自觉传播。从概念上来分析,文化的自然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交流过程,也就是说,只要这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存在不同集团和不同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那么文化的自然传播就必然存在。平心而论,人们在整个现代社会中无疑更为追求文化的自觉传播。鉴于此,针对现代期刊而言,策划选题各项工作对于编辑来讲变得极为重要且需要优秀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站在审稿角度来讲,一般学术期刊所载稿件专业性非常强,然而相当一部分编辑人员由于个人能力以及视野有限,在稿件价值的评估与预判上还是存在许多随意性与片面性。而互联网时代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快捷、准确的检索到各方面的文章资料来源,进而对所选稿件能够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评审与定量,并且能够进行恰当取舍。当今社会,文化传播速率之快、范围之广超乎人们想象,期刊的整个出版周期也随之不断缩短,大大提速。众所周知,以往传统期刊出版过程中的铅排状态之下,期刊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作者的原稿进行精细化的书面编辑与深度技术加工,随后稿件发往印刷厂进入排版阶段,但在这一环节中,印刷部门承担了从拣字到版式设计再到铅印等多项工作,而编辑全程与传统排版过程处于一种脱节状态。这种状态既浪费和拖延应有的出版时间,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编辑思想与版式设计的大相径庭,无疑会对最终印刷质量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在正式步入计算机排版时代,期刊编辑的编辑技术与编辑策略则完全创新化和升级化。编辑完全能够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方式和互联网技术全程参与整个期刊印刷过程,并且能够在板式设计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灵感与思想,在文字录入过程中更加准确、合理、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期刊编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胸中有丘壑。重要一点是,在当前期刊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加注重带给读者与受众美的享受,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在期刊装帧设计加大力度,下一番苦功。众所周知,计算机排版能够让期刊的版式设计更加灵活、自由且美观,并且能够迅速缩短整个设计与制作的出版时间,期刊编辑充分利用各类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够提高个人编辑水平与编辑技巧,并且能够为期刊带来不同风格、不同款式的形式美,获取读者和受众青睐与喜爱的同时,让整个文化传播朝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网上编辑出版技术创造出更加多元化的文化空间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
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成果、推进学术信息交流和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在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经营规模与国外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相比差距较大,其中办一种科技期刊的出版单位2253家,办两种的单位341家,办3种的单位111家。而国外知名出版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数字化出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海量文献数据库,并基于文献信息提供各种完善性的数据服务。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近3000种期刊,它是最早将纸版期刊做成电子版发行的出版商,其SpringerLink于1996年正式推出,是全球第一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与这些大的国际出版商相比,我国期刊出版单位这种小、弱、散的不足阻碍我国学术期刊向集团化发展。本文提出我国学术期刊在目前生存环境中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进而为今后的集团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期刊支持。
传统的纸版印刷学术期刊,由于其学术定位的不同,致使读者群范围有限且相对固定,发行量受到很大的局限而难以提高,出版周期较长阻碍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这都不利于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满足不了信息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是必然趋势。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全新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理念,使传统学术期刊在载体与容量、内容与形式、撰稿与阅读、编辑过程与手段、出版传播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包括管理的数字化、内容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我国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90%以上的学术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网站,具有网上投稿、采编、审稿、网站等功能,但在内容数字化方面,大多数学术期刊仅仅是把纸版的科技期刊的电子版原样照搬到网络上,和纸版无差异的内容,同时期刊出版者为了扩大期刊的传播而不得不以低廉的合作费用将期刊的电子版提供给大型数据库或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这种简单的数字化出版不利于期刊自身的长远发展,无法将优质的期刊内容转化成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充分挖掘数字化出版的优势,和纸版期刊形成互补是当前期刊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从学术期刊制作成本上看,由于数字化期刊节省了印刷、纸张等基本费用,所以成本远低于纸版期刊。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科研成果图片除了一般的曲线图外,还大量增加了类似功率谱图、镜像图等彩色图片,这些图片能够更清晰地展示研究成果,方便读者了解更多信息,但对于办刊经费紧张的期刊,为了节省成本,仍然采用的是黑白印刷。数字化期刊可以帮助期刊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弥补纸版出版的不足,依赖数字化技术,图片还可以通过放大倍数,让读者更清晰地浏览图片,了解科研成果。
(2)从学术期刊内容展示形式上看,数字化期刊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集合显现出可视性、多样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全新的多媒体杂志已可以不再依赖数据库的销售,单本的品牌营销越来越突出。Nature提供了可让读者聆听和观看的杂志社及科学家对于科学动态和研究工作评论的播客;Cell网站提供Podcast,能随时收听下载至iPod的科研进展内容。国内学术期刊中,《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提供手术演示、视频专家讲座等内容。2011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中国科协期刊数量增加至70种,论文质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而同年,对中国科协732种期刊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种期刊在网站上提供了与论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在国内学术期刊以进入SCI为发展目标的情况下,期刊本身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数字化的今天,在严把期刊内容关的情况下,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成为目前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数字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由于刊登的论文研究方向比较广,导致某一方向的论文在一期中往往所占比例不大,容易给读者造成大而不精的感觉。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能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将纸版期刊的内容分类,将其做成一本本的电子期刊,读者即可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购买不同本的期刊,而避免在众多论文中查找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论文。数字化期刊很好地弥补纸版的不足。
(2)优质的内容是期刊生存发展的主要内因,刊登的内容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验研究,既有仿真模拟也有数据处理。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比如采用视频技术将研究内容展现,视频可以包括实验环境、试验方法、实验设备等,作者可以提供程序代码或者软件使用心得与读者进行交流。这些都是对论文内容的深度挖掘,提高读者对信息的获取程度。
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
《装饰》杂志原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该刊成为由清华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报。《装饰》杂志生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设计的本土特征,是我国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也是本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阵地。《装饰》以“装饰”为名,既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交流阵地,也反映了办刊者装饰美化大众生活的愿望。该刊以“深化工艺美术、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服务”为办刊宗旨,始终以高水准的学术定位和高品格的文化格调为标准,对我国艺术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
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
《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
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
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
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科技期刊不仅是收录、保存和传播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发展、学术交流讨论等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保证科技期刊的高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推进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科研学术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提高我国学术平台服务创新的能力,增强我国科研学术团体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一、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原则
1.准确定位,打造特色。科技期刊的定位,主要在于明确办刊目的、办刊宗旨,在保持期刊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明确办刊理念,与时俱进,确定读者对象及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清楚期刊处于行业领域中的位置[2]。科技期刊的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方向,科技期刊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定位,才能发挥出科技期刊自身与众不同的优势,使期刊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进而才更有利于期刊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固定的作者和读者群体,保证期刊的稳定发展,使期刊得到更高质量发展。期刊一经定位,要本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思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塑造科技期刊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着眼于长远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效果[3]。
2.内容为王,质量第一。科技期刊的质量问题是决定其发展最核心的根本性问题,是重中之重,科技期刊的质量与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互为因果,科技期刊没有过硬的质量,一切都无从谈起[4]。科技期刊注重社会效益,在于以发表学术内容为主,为科技学术文献传播途径,为专业学者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为科研理论成果转向实践搭建桥梁纽带,为学科理论发展创造了学术积淀环境,所以,每一期的内容及其所刊载论文的质量都是优秀科技期刊生存基础、是科技期刊的生命、更是决定科技期刊能否健康优质发展的关键因素[5]。科技期刊要以内容来统领一切,这要求期刊内容是有创新性的、健康的、正能量的,能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所接受,对读者有教益的,要实现内容为王,首先要做好期刊的策划、选题及组稿工作[6]。科技期刊要想有自己的品牌,最应该体现在其学术论文的质量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它的选题应位于学科领域的前沿,所阐述的观点更是要具有创新性,论述不仅仅需要科学严谨,还要能够解决重大的关键性问题。这要求科技期刊根据期刊定位精心选题时要高瞻远瞩,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期刊获得更多最好的稿件,使期刊论文处于学术前沿性的领先位置,再结合高水准的编辑质量,才能使科技期刊保持较高质量的发展。
3.服务读者,培养作者。科技期刊主要为各类读者服务,因此,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非常主要的工作,科技期刊要通过读者调查,了解出版物是否适合读者需要,读者是否喜欢。掌握这些数据后,科技期刊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除了被动服务,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将期刊介绍给读者,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科技期刊内容精髓和学术价值,以更好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时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力[7]。作者是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最主要的决定者之一,没有固定的优秀的创作者团队,就很难保证出版物持续保持高质量的内容。优秀的作者队伍和高质量的出版内容是科技期刊的立身之本。因此,做好科技期刊需要认真负责地回复每一位来稿作者,无论在稿件返修过程中还是拒收稿件时,在将稿件评审信息反馈给作者时,都要指出作者所投稿件的不足之处,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耐心帮助作者优化稿件,增强作者的论文创作能力和的写作水平,让作者在此过程中取得进步,通过作者的逐渐进步,不断壮大科技期刊稳固的、高质量论文创作的作者队伍,并逐步形成成熟的优秀论文创作团队,使稿件质量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准,增强出版物质量[8]。
4.扩大交流,增进合作。科技期刊工作不仅需要编辑锲而不舍地辛勤耕耘,还需要编辑积极开展宣传与交流。交流和经营也是科技期刊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交流,期刊编辑既能学习国内外优秀兄弟期刊的先进经验,又能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从而促进自身更好发展;通过宣传与交流,还能使科技期刊扩大知名度,提高自身影响。科技期刊通过与学界广泛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科学文献、参与该领域的学术讨论,可以实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从而形成创意,进而体现到科技期刊的选题范围中[2]。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交流合作,逐步实现编委、审稿专家、作者群体及读者群体的国际一体化,以使科技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促进科技期刊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科技期刊在国际同行中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世界名刊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9]。科技期刊的经营不仅仅涉及科技期刊的日常运作,还与期刊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科技期刊通过主动与国内外知名检索机构联系,不断宣传推荐期刊,以及早进入知名检索机构,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通过经营,科技期刊可以找到自身的强项和优势,努力发展强项,将强项朝国际需求发展,了解其他国家的需求,发展国际化的运作经营,要有现代的国际化设计和营销理念。
5.融合媒体,推进发展。随着网络媒体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发展趋势,科技期刊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将传统学术期刊的书面载体拓展为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多种数字化格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术期刊为读者服务及向读者呈现学术论文资源的方式,为用户个性化内容定制奠定基础。通过数字编辑出版方式,使作者所投稿件的发表周期大大缩短,使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与读者见面,更好地保证了科技期刊论文的时效性,使得学术科研研究通过更为快捷、便捷地利用学术文献,从而能够取得更快、更高效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效率,也推动了学术成果的发表与共享,方便了作者和读者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10]。飞速发展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环境,为科技期刊所刊载学术文献的传播提供了数字化发展的新渠道,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促进了科学学术成果的发展和普及,为各类学术期刊在数字化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此外,新媒体环境下,高度数字化的科技期刊学术文献资源可以达到高度的共建共享,这种高度的共建共享可以使科技期刊更好地实现其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社会效益,使其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数字化阅读下的期刊发展
阅读是人类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人们从文字、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名言影响了几代人,读书有史以来便是人们坚守的信念和爱好之一。培根在《论读书》中阐述[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说明阅读对于人们心智成长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几年,捧着纸质书籍寻找“黄金屋”的现象似乎有所减少,而地铁中、公交车上捧着手机等移动终端阅读的人随处可见,数字阅读成为了现代人的“新宠”。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发出论断:“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深刻阐述了媒介技术和媒介本身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们建构认知和理解环境的重要价值[2]。从简牍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从纸张再到屏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出版形态的与时俱进,同时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深刻的改变,伴随经历了纸媒时代、电子媒体时代和数字网络出版时代的变迁。时至今日,不必舟车劳顿访书借书,备一部电子阅读器或智能手机,相当于携带着一座“移动图书馆”,随时随地可进行“指尖上的阅读”。
1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出版形态的变迁
北宋年间,布衣毕?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腾堡将活字印刷术变革为更加高效实用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复制能力和信息传播速度,书籍、报纸和杂志等印刷品得到普及。随着工业革命成果在出版印刷方面的应用,印刷工艺持续改进,出版效率极大提高,开启了传统出版以纸介质为载体、以文字传播为主体的真正繁荣。20世纪中期,以电磁介质为载体、声音图像传播为主体的传播方式丰富了出版的形式。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出现多媒体出版物,主要是以光盘为出版介质,集音视频、数据库、软件为一体的数字化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中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与信息社会相适应,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数字网络出版阶段,这一时期以网络为载体,集成了电子出版物的功能,融合图书、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等模拟电子媒体的长处,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在网络中实现数字化,打破传统时空的界限,以其“高普及、低成本、移动性、互动性、音画性”的特征开创一个新的阅读时代。通常所说的数字化阅读包括阅读对象(文本)的数字化和阅读工具(载体)的数字化,前者是指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后者是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本研究中泛指读者借助数字化阅读工具获取知识和意义的一切行为。在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中,有一项数据颇为显眼。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图书阅读率则为59.0%,与2017年(59.1%)基本持平;报纸阅读率为35.1%,较2017年的37.6%下降了2.5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23.4%,较2017年的25.3%下降了1.9个百分点[4]。网络、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因方便快捷、易于互动等优势,上升为现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数字化阅读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甚至在悄无声息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2数字化时代主体视角的阅读特点
数字化环境下,阅读方式从可触摸的感觉式方式向虚拟的电子方式转变,从单一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变,从物理固态的方式向移动的方式转变[5]。这些转变使应用性学习增强,跨界学习成为可能,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使碎片化学习、远程化学习得以实现,在内容上为定制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今天的阅读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已经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一是,阅读选择更加灵活多样。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纸书阅读器的发展,数字阅读的终端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阅读感受也越来越舒适。读者可以根据阅读和思考的需求自行确定阅读的媒介选择,利用零碎的时间和一切可能的形式进行选择性阅读,例如在网络上付费阅读某本期刊或一篇论文,获得这本书或文章的电子阅览资源,与纸质期刊在装帧、设计、内容等方面完全一致,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即时阅读。尤其是当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片刻不能脱离的延伸器官后,移动阅读成为新的更灵活的阅读途径,进一步拓展了阅读时间和空间,成为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二是,阅读需求更加个性化。虽然传统的图书、期刊在传播知识文化方面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兴的数字化出版形态在信息传播、沟通交流方面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读者的阅读需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法则把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提高到空前重要的地位,使现代阅读成为一种基于内在需要的、以寻求知识和提高竞争能力为导向的活动,人们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是什么,可心无旁骛地为自己认可欣赏或满足刚需的期刊或学术科研热点而来,寻求专业细分的期刊领域来满足自身具体、现实的学习工作需要,有望催生更多“小众”、“微众”期刊,获取个性化期刊更便利。但这种便利的诱惑性太大,促使人们喜欢直奔主题、更具理性地阅读,在过去看来这未免急功近利。三是,阅读形态是一种浅阅读。数字阅读的最大特点是“短、平、快”,当人们阅读手机或电脑屏幕时,人脑就会自动进入浏览模式,搜索标题或跳跃式阅读,以便眼睛扑捉更多的信息,与此同时大脑却很难进行深度的思考,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它更适合进行浅阅读。而且,数字阅读多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简单、浅显的信息提取,并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信息,它对知识的掌握是浮光掠影式的、表面的、肤浅的[6]。如何为读者最大程度地提供有效信息,就成了争夺阅读流量的重要支撑点。四是,阅读行为具有共享性。在数字化阅读时代,“读者”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是“共享阅读”的分享者。读者可在阅读期刊的同时,点评期刊内容,与作者、编辑或者其他读者沟通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反馈将其意见提交网站、杂志平台。读者还可以将某一部分的内容通过个人聊天工具直接发送给自己的朋友,把某一篇文章转发至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读者主动的人际传播使期刊传播呈现裂变式的传播态势,对期刊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3数字化阅读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应对策略
3.1树立“大出版”理念融合发展,满足多元阅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