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调查报告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饮食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饮食调查报告

医校健康教育学中的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03年,德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把项目教学法引入职业教育中,自此,项目教学法开始盛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以课程实践任务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师生主动参与的创造与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学目标与内容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项目教学法是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具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传统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考虑的是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项目教学法选取教学内容时,则根据工作实践要求而定,具有针对性、应用性。②教学手段与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被动的,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从一开始就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转为了双向的互动交流。③学生能力培养不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目标与内容自己制订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计划,最后评价项目成果并反馈,是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因而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项目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项目,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这些。

2、项目教学法在健康教育学课程中的应用

2.1分解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

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的项目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趣味性、挑战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学课程虽不像技能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可挑选学生已有经验和贴近学生生活或热点社会问题的话题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层层分解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解第八章传播与传播技巧时,本章内容较贴近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因此学生对此内容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项目主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求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观看视频,分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自己的倾听习惯与课本上的倾听技巧存在哪些差异?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这样既有助于自身良好倾听习惯的掌握,也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养。总之,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项目任务要与课堂目标贴合,理论学习要与实践运用结合,突出项目设计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成立项目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明确教学内容和项目要求后,项目任务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一般6-7人一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课程编排的差异,教师在分组时既要关注团队整体水平,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小组成员协调均衡。小组根据组员兴趣选择话题,细分任务,分工准备,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位组员。

阅读全文

歌谣文化传播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路径

“刘三姐”这一形象源自于壮族的传说故事,她受到壮族人民的热爱。相传,刘三姐既长得美丽又歌声优美,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她的历史记载,她也被人们誉为“歌仙”。刘三姐歌谣在广西地区被人们相互传唱,其内容涉及民俗传统、社会生活、地理风貌、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刘三姐歌谣凝聚了古人的真情实感和处世哲学,可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透过刘三姐歌谣,人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学蕴意和文化魅力,这些都充分展示着刘三姐歌谣文化在社会学、美学等领域存在的价值。刘三姐歌谣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将刘三姐歌谣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将有助于歌谣的传播,同时也能够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潘琦编写了《“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一书,该书收录了“刘三姐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对刘三姐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粗略构想”、“刘三姐品牌与城市形象策划”、“论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及其旅游开发和应用”以及“刘三姐品牌与民歌”等29篇论著或调查报告,对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形成、定义、特点、保护与传承、旅游开发价值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可以帮助读者对刘三姐歌谣文化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览该书,可以提取出如下观点:

一、树立品牌理念,充实山歌文化

当前,“品牌营销”理念在旅游营销中成为了主流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事实上,旅游品牌集中体现了两点:该旅游产品的特点和个性优势;消费者对该旅游产品的认同。为了促进刘三姐歌谣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度结合,同时为了推动刘三姐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我们首先需要将“旅游品牌”的塑造考虑在内。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虽然也会适当融入刘三姐歌谣文化的要素,但这种浅层面、低质量的融合无法真正有效推动二者的发展,因而我们需要树立品牌理念,塑造特色化的刘三姐歌谣文化品牌。《“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多个篇章就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品牌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如篇章“关于‘刘三姐’与民族文化品牌研究的若干问题”的第五节“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的主要环节”探究了“品牌定位”、“品牌创造”、“品牌推广”、“品牌发展”、“品牌保护”这五个方面,而第六节“对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几点建议”则提出了建设歌城、充实山歌文化、创办歌舞晚会、鼓励民歌创作等建议,这对于刘三姐歌谣文化的传播以及乡村旅游的品牌化运营而言的确有所助益。

二、创新旅游项目,融入文化要素

传统的旅游项目缺少亮点,项目内容比较老套,容易给游客带来审美疲劳,进而无法促进游客的二次消费。对于刘三姐歌谣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来讲,旅游项目的创新化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在内。事实上,为了增强旅游项目的独特性、创新性,设计者需要对刘三姐歌谣文化进行全方面分析和研究,将其中的文化蕴涵融入到旅游项目的设计之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篇章“论广西旅游对刘三姐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游、娱、购、食、宿、行”这六个方面分模块地探讨了旅游项目的优化与设计,其中的具体论述对于旅游项目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比如在游览项目的创新上可以将山水风景与文化景观融合起来,同时开设水上游览项目、影视游览项目等;在娱乐项目的创新上则可以设置山歌对唱、民俗风情、农家乐等内容;在购物项目的创新上可以制作一些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等,同时还可以邀请游客亲身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在饮食项目上,要将当地的特色小吃、经典菜肴呈现在游客面前;在住宿的问题上,则可以增设一些民宿类旅店,也可还原刘三姐家乡的民居场景;在出行方面,可以采用游船、竹筏等取代常规的交通方式,凸显出当地的特色风情。

三、挖掘旅游价值,推动文化保护

除了以上两点外,开发者还需要充分挖掘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旅游价值,并将这类因素运用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之中,这样游客就能够从中感受到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一书中的篇章“刘三姐文化调查报告”就宜州历史、文化名城、生活习俗、婚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另一篇章“刘三姐文化初论”则对刘三姐文化的基本特点、历史走向以及调节机能等进行了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到刘三姐歌谣文化中蕴藏着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这些因素都值得旅游开发者加以重视。如果运用得当,这些旅游价值因素将会使乡村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大大增加。当然,开发者在对刘三姐歌谣文化价值进行挖掘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只有开发与保护并举才能够真正推动刘三姐歌谣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该书集中呈现了刘三姐歌谣文化领域的重要篇章,主要围绕着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品牌化”开展研究,这对于当前刘三姐歌谣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

阅读全文

替牙期儿童龋齿饮食及口腔卫生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小学4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同时对全部儿童饮食以及口腔卫生习惯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儿童龋齿指数同饮食口腔卫生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儿童中食用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儿童的乳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以及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均要大于冷饮、水果的学生的乳牙dmft以及恒牙DMFT,食用甜食频率低于每周3次的儿童均要低于频率高的儿童(P<0.05);进食甜食之后刷牙的儿童乳牙dmft以及恒牙DMFT要显著低于漱口以及不采取任何口腔保健措施的儿童,刷牙频率每天3次的儿童要明显低于每天1次、每天2次的儿童(P<0.05)。[结论]饮食当中摄入甜食量以及频率、口腔卫生习惯会给替牙期儿童龋齿带来影响,家庭、社会、学校都要重视预防龋齿,指导替牙期儿童培养良好的饮食与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龋齿出现率。

关键词:替牙期;儿童龋齿;饮食;口腔卫生习惯

儿童时期龋齿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这样的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对儿童生长发育以及将来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龋齿的致病因素也非常多,不但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而且还与患儿饮食习惯以及口腔卫生紧密相关。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降低牙面受到牙菌斑或者食物污染的时间,从而良好地防止龋齿产生。乳牙龋齿具备发病比较早、范围较广、发病迅速等特征[1]。另外,乳牙龋坏给患儿恒牙正常发育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或者恰当地进行治疗将对患儿正常发音、咀嚼等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危害患儿健康。所以从乳牙萌出开始就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以及口腔卫生习惯,从而良好地控制龋齿出现概率,保护儿童健康良好成长[2]。本研究通过调查400例儿童替牙期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为儿童龋齿预防工作带来帮助,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小学4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280名男孩,占70.00%,120名女孩,占30.00%,年龄7~11(8.0±1.2)岁,其中7~8岁100人,占25.00%;8~9岁90人,占22.50%;9~10岁120人,占30.00%;10~11岁90人,占22.50%。全部儿童均拥有完备的资料。

1.2调查方法

阅读全文

中医营养学的特点及前景

作者:杜鹃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1(略)

1.1(略)

1.2(略)

1.3食疗以轻病为主食物和药膳所起的作用主要为养生保健,治疗疾病时有其局限性,只能治疗比较轻缓的病证。食疗因为涉及到亚健康和疾病,应由医生来制定方案。在食疗过程中,要通过辨证论治进行食物、药膳的配伍组方。食物和药物的性质分为温热性、寒凉性、平性。在食疗的辨证时,要注意人体的阴阳、虚实、寒热。根据病证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物或药膳治疗,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食疗的配伍组方一般按君、臣、佐、使要求进行,在食物和药物的选用上应以药物为主。

1.4饮食禁忌中医营养学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药膳中。据统计,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的大约只有60味。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基本原则[3]。食忌食复理论是中医营养学的特色。据食物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特性,以及食养或食疗的需要,避免或限制食用某些对食养或食疗不利的食物,即为“食忌”。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饮食不当而导致疾病的复发,称为“食复”。不同的病证有其不同的饮食禁忌。

2发展方向

阅读全文

慢性病人饮食管理与健康素养关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阅读大量有关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状况、对慢性病病人的健康饮食指导的文献,并就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健康素养;健康饮食;慢性病人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许多疾病是饮食不当所致,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积极的作用。[1]有研究报道[2],低健康素养在慢性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因此,改变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认知程度对慢性病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素养是指个人在进行与医疗卫生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相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和运用这些健康信息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3]如何提高慢性病患者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能否在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良好的饮食管理,改变其不良饮食习惯,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一、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一)研究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在一篇题为《将健康教育视为社会政策》的文章[4]中首次出现了“健康素养”一词。研究表明[5]人群健康状况可以用健康素养来预测,与社会经济、年龄等预测因子相比,健康素养这一预测因子更强。而健康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人群的健康状况,健康素养低的个体,无法运用正确的健康信息,不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而高健康素养的人群,会有意识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

(二)研究工具

阅读全文

幼儿家长微信学习平台建设

摘要:幼儿家长学习幼教知识主观愿望强烈却时间不足,互联网学习资源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针对此状况拟提出:构建由幼儿园推介的、以微信平台为主体的新媒体学习环境,平台分为两个版块:家长学习中心和幼儿素材中心,通过平台的不断优化,为幼儿父母提供省时、高质、科学的手机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其学习需求。

关键词:家长学习;幼儿保教;新媒体;微信平台

一项调研显示,幼儿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愿望强烈,但学习时间有限;发达的“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虽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家长们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资源。

一、构建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意义

(一)满足家长的学习心态和现实需求

1.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年轻一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新的期望和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较之祖辈更具科学性[1]。本文前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调查以扬州市区及郊县5所幼儿园中160名作为幼儿主要教养人的家长为问卷与访谈对象):受调查者中79.8%认为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家长仍负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上班族家长还认为,虽然祖辈在大部分时间里接触孩子,但祖辈的角色定位是协助养育子女,起着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作用,教育孩子的重任当由自己担负;幼儿父(28%)母(55%)表示,反感祖辈“隔代亲”的溺爱情结,也不认可祖辈的教育方式。时展也令父母主动去寻求科学育儿的知识经验指导,对老人口耳相传经验持不认同、不信任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去获得育儿知识,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1]。

阅读全文

扬州素饮食文化的发展

一、素食饮食的现状

非典疫情过后的这几年,北京的素食餐饮忽然成了“阳光产业”,经营素食都十分成功。在香港有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郑州、石家庄、太原等地出现了一大批素食爱好者,一批素食餐馆、素食连锁店火爆开业。杂粮、野菜重新受到青睐,家常菜又被端上了饭桌,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吃素菜保健康已逐渐成为风尚,可以预见素食将成为人们的饮食主流。据《中国经营报》报道:2011年,我国餐饮营业额约为20635亿人民币。业内人士预测,中国餐饮业将成为未来永不饱和的黄金产业。另据报道,在欧美及中国港、澳、台等生活富裕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餐饮习惯已发生改变,吃素的比例明显增加。所以,选择有佛教、道教文化景点或氛围的附近地区开设素食餐饮特色街,经营宫廷素食、寺院素食和民间素食,并有意识形成旅游的一个特色项目,应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二、扬州素食的现状

素宴作为淮扬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盛世。而在素宴烹制过程中,由于素宴菜点具备了“素菜荤做,素菜荤名,素菜荤味,素菜荤形”四大特点,使淮扬素宴一直倍受海内素食爱好者的推崇。据介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扬州先后于2006年掀起一场以素食为代表的绿色消费高潮,尤其是2013年5月的中国扬州两岸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将扬州的素食文化推到高潮,素宴中纯素菜点及清真菜点,受到不少饮食男女的追捧。地处北温带的淮扬地区,气候温和,水源充沛,为各种果蔬的生长和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蔬菜品种中,有些种植历史已达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所谓素菜“四大金刚”的“竹笋、香蕈、豆腐、面筋”,在历史上均为淮扬名食。早在夏代,扬州竹笋即是入贡美味,宋代吴僧赞宁撰写的《笋谱》,就总结了吴地扬州食笋经验。“扬州鲜笋趁鲥鱼”、“家家户户剥春笋”就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等名家描写扬州食春笋之诗句。豆腐在扬州也有较悠久的历史。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始自淮南王”。古代扬州长期以来是淮南药府,由此可见,豆腐始于扬州,扬州是豆腐的故乡。相传,后来唐代高僧东渡时,将扬州豆腐传到了日本。扬州人食蕈菌,食面筋的历史也由来已久。至于野蔬,淮扬人历代均有人开发,到了明代,高邮人王磐著有《野菜谱》,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扬州先民开拓素食原料的丰富经验。扬州瓜雕,更是扬州素食中的一绝,为筵席增辉添彩。

三、扬州素食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消费市场而言,大众饮食文化存在许多误区,素食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局限于小众的消费人群。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指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但是在我国,多少年来,动物蛋白意味着健康、强壮、进步乃至文明和希望,这一“迷思”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为不言自明、天经地义的常识。因此,素食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还处于“成长期”,素食利益的推广尚未成熟。而大众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去慢慢渗透和积累。其次,从供给市场而言,素食经营者存在许多误区。在国内,因为素食产业本身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素食产业较弱的盈利能力,使得几乎所有的素食企业都离不开宗教背景,导致了大部分从业者管理水准营销能力整体处于弱势,在经营选址与店面布置、成本管理、厨品选择与开发、营销推广与营销技巧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与实战经验。第三,扬州的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并未与扬州的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扬州与佛教旅游资源紧密联系仅有一家——大明寺素食坊,其实扬州也有许多佛家寺庙的祖庭,代表寺庙有大明寺和高旻寺,但是真正将素食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结合的仅有大明寺一家。

四、扬州素食文化的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阅读全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摘要:本研究以武汉远程区马赛村的留守儿童为调查样本,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提出了下一步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人格

当前,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不断涌入城市务工,我国很多农村中产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这些留守儿童,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体、智力、情感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享受和得到来自自己父母的呵护、教育以及引导,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三观上的偏离以及个人人格、心理发展的异常情况。所以我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选择样本:我们通过前期调查与研究,我们决定选择武汉市侏儒镇马赛村来作为我们的调查地点。马赛村位于武汉郊区侏儒镇西端,全村辖7个小组,人口1600人,其中有9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有几百名留守儿童在村中与老人为伴。而村里的一所名为“小春燕”的幼儿园,承担了村中大部分留守的幼儿的保育工作。我们的研究样本都选自这所幼儿园的孩子。访谈与问卷调查:马赛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具体通过访谈的调查方法,主要针对该村的留守儿童以及在家留守的老人和部分教师进行访谈,通过逐一访谈来了解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问题、学习问题、心理健康等问题。此外,在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我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抽样的问卷调查,还召开了一些小型的座谈会,认真倾听了他们的心声。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通过构思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被试儿童的教学以及游戏活动,并在这些开展的项目中做好各类数据分析,分析可能给他们心理反应带来负面性影响的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性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汇总、整理分析后,这里平时念小学的有150多人,幼儿园的有50多人,在所接触到的100多名儿童中,其中有80%的儿童是留守儿童。据调查问卷统计,在马赛村春雷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年龄都普遍偏小,主要分布在10岁以下,其中4-10岁的留守儿童占全部幼儿园留守儿童的70%,而且在性别构成上,留守儿童男生也是多出女生12个百分点。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