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本土音乐文化对音乐学专业的应用
【摘要】本土音乐文化是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与课程设置有机结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瑰宝,同时打破学生就业范围的局限性。本文旨在为少数民族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资源开辟新思路,并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资源
地处湖南西部的吉首大学,凭借其少数民族的地理资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地方性综合院校。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少数民族特色课程,为课程设置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一、本土音乐文化
本土音乐文化是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当地人代代相传的传统音乐,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当地群众生活相关,有着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土家族大多分布在龙山县、永顺县等地,苗族多聚居在凤凰县、花垣县等地,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多年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寒暑假一直坚持着到土家族或苗族聚居地采风的习惯,了解当地的民俗尤其是音乐文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土家族所特有的一项极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打溜子是土家族的民间乐器,属于湘西民间打击乐的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土家族打溜子走向了世界,这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将湘西民间打击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土音乐文化在民族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土家族打溜子的表演形式为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众多,演奏方式独特,表演力丰富,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湘西民间打击乐是音乐舞蹈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中的专业方向任选课,开设时长为两个学期(一学年),每周两节小组课,课程的开设已有十多年时间。开设课程之前,学院把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人田隆信老师请到音乐舞蹈学院亲自讲学,带领一批老师学习土家族打溜子的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直到老师们可以自己编配作品,最后从中选出优秀的教师为任选课的学生授课。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对土家族打溜子这类本土音乐文化进行总结与思考,又可以弘扬和保护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目前,土家族打溜子节目已经成为学院的特色品牌节目,不仅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也可以自由组合上台表演。
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训练
舞蹈课一般在音乐教育专业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会开设二年,有的学院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还作为选修课开设。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七八十年代,每天带着黑框眼镜、穿着运动装的只知道学习、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的大学生了。作为90后的大学生他们更加的注重自己的气质、形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更加注重这一点了,毕业后要为人师表,大多数的人会成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师,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兼任的。那么这些舞蹈课都是由谁来上呢?只能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把舞蹈课做为必修课纳入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这两年的学习中会根据他们专业自身的特点,每学期会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的来帮助他们能够适应今后的工作。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主要是将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们引进门,改变他们自身的一些形体习惯,培养他们的形象气质。我们常说人们平时的身体形态是自然状态,我们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自然体态慢慢转变成舞蹈体态。
1.地面练习。主要是在地面上做勾绷脚、慢抬腿、吸伸腿等动作的练习。一方面改变上半身的形态,另一方面来训练腿部的肌肉。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在站立时自身的一些问题有所好转,比如驼背、架肩等毛病慢慢的消失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地面的这种形态,不自觉的就融入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腿部的训练我们会发现两腿肌肉的线条变得修长,不再是以前的块状肌肉了。
2.软度练习。软度练习有肩、腿、跨、腰等部位的训练。当然第一学期所有的软度练习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其实软度训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以后跳芭蕾或者民族民间舞时能够更加的优美、好看。
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慢慢的让学生由地面练习到站立练习,这里所说的站立练习不是完全的站立,而是依靠把杆来辅助我们做一些训练。即要加强第一学期的身体的体态训练和软度练习,还要加入芭蕾形体的基础练习。①借助把杆的软度训练。有了上学期的地面训练基础,这学期的软度练习就轻松一些了。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般年龄都在18、19岁了,骨骼已经定型,错过了软度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的训练目的就要改变了,不是要把他们训练成专业的舞蹈老师,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方法,以便他们以后在教学生练软度时,能够帮助学生们练习。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造成拉伤或者更严重的后果。②中间练习。中间练习其实就是脱离把杆的训练,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芭蕾手位和脚位的训练。手位、脚位的训练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芭蕾舞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慢慢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和脚。为下一学期开始跳舞做准备。控制自己的手和脚正常的人都能做到,但是在舞蹈当中来控制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在舞蹈中四肢、头、眼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还有和音乐的配合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表现的协调、优美。第三学期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再进一步加深芭蕾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始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由简单的组合开始,每学期开设两个舞种,每个舞种一至两个组合。芭蕾形体训练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态气质,那么民族民间舞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加强舞姿的训练。
1.把杆练习。把杆从双手扶把开始慢慢向单手扶把过渡。从最基础的一位擦地、蹲到五位擦地、小踢腿再到控制、大踢腿,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习到把杆上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把杆固定的九个动作,都是通过无数的前辈们通过长期的训练摸索出的一套完整、有效的训练方法的。
2.藏族舞。之所以把藏族舞作为学生第一个接触到民间舞,是因为藏族舞的踢踏组合,上半身的动作少,主要脚部灵活性的训练。由于学生刚开始跳舞,身体的协调性差,所以先加强脚部的训练是非常可行的,刚好藏族舞的踢踏类组合就符合这一要求。第四学期的训练就是加大民族民间舞的训练,藏族、蒙族、东北秧歌从基础的动律组合到步伐组合,使学生慢慢找到舞蹈的感觉,从而喜欢上舞蹈,为高年级的舞蹈选修课打下基础。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训练,不一定要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基础的芭蕾形体训练和简单的民族民间舞组合,能够在改变自身形体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接触到多种形式的舞蹈。音乐、舞蹈是姐妹艺术,所以音教专业的学生学起舞蹈应该更加的得心应手,也为他们的音乐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作者:王莹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摘要:音乐教学是幼儿师范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幼师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素养也是幼师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鉴于此,本文将分析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推动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教学方法;音乐素养;唱歌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将幼儿园音乐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高度,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幼儿音乐教学的开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究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及完善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幼儿师范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框架是在建国初期阶段形成的,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大纲基本结构。面对新的幼儿课程纲要和素质教育新形势,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幼儿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口径狭窄,他们缺乏对音乐教学的理解,教学水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学的需求。从整体上来说,幼儿师范专业的音乐教学大纲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大部分课程的内容理念都很落后,无法反映音乐专业的学术热点和最新程度,课程内容综合性差,尤其是缺乏与自然、社会、人文等学科的交互。在专业音乐教学方面,无法紧跟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先进的理念指引,这就导致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教育时代感不足。
(二)教学方法方面
音乐专业学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学计划内的活动,一种是教学计划外的活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1)组织的对象不同。前者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后者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后者是为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开展的活动。3)特点不同。前者大多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有比较固定的实践平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后者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必要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外很多高校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国外许多学校并不设置德育课程,而是强调隐形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较早、成效显著的是美国。在美国社会实践活动叫社会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殊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社区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随着后期的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高等学校的各门学科。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点有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服务组织各方面的实力较强,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欧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定期去养老院演出,如室内乐及声乐表演等,参加教堂唱诗班演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演出,电视传媒演出活动等等。
我国社会实践可以追溯到1980年。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提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这一号召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社会实践活动很快扩展到全社会。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标志着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化。我国音乐学院及各大院校每年都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周及其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由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看来,国外的社会服务与我国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和社会的作用是相似的。我国在发展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社会服务学习理念和策略的可取之处,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推荐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参加由内蒙古团委、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各大院校联合举办的“红红青春”大学生青春励志选秀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本次活动是以“健康、智慧、向上、美德”为主题,展示内蒙古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精湛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青春梦想的追求。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递了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艺术实践、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本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三种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有的学生是参加比赛的选手,有的学生是现场比赛的键盘乐手,还有的学生是比赛现场导演助理。通过问卷调查及对个别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本人进行了总结及研究。音乐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团委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及鼓励。参赛选手从选择比赛曲目、音乐表现力、演出服装的设计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积极充分地准备了这次比赛,通过和其他选手的竞技和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展现自我的目的,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增强了今后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的欲望。键盘伴奏的学生通过这次比赛伴奏,专业技能得到了评委老师及导演的肯定,大大增强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自己对音乐感觉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担任比赛现场导演助理的学生,通过一些琐碎的协调工作及帮助导演配合现场顺利比赛的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这些是在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性格,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
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一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认识的偏离,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宝贵机会。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往往是被动响应社会实践活动。二,音乐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有表演欲望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显得茫然,对活动的具体任务、目的、意义、要求等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三,音乐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勇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源于大学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自信心与实际的差别,对人生前途的迷茫,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来困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摸索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变化,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所学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人性化的引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去启迪每个学生的内心心灵,有效释放学生的本质潜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激励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2)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的觉悟。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国情,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思想。通过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学生增强勤奋学习的责任感。3)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发现了自身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5)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1世纪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艺术教育又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观,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把自己活动中的感悟和感想积极主动地运用到自己的各项学习中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音乐专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进作用.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尽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有利于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娜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民族民间音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成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艺术院校在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开始注重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促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实现质变层次的飞越。对此,本文首先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合的更好路径,形成科学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而为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民族民间音乐
一、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重要性
基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形成了风格多样的风土人情,不论是在本土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上,还是在音乐演奏和歌曲情感演绎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地域广袤辽阔,大气豪放,更是孕育着独具西北地区豪放多样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风格。本土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重要财富,对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探究和开发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更为多样化的本土民族音乐,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之间的互通交流,促使本土民族音乐在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不断创新改变,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土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第二,随着日韩和欧美音乐文化潮流的不断涌入,如何更好地推动和传承本土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成为大众讨论话题,而高校作为音乐文化知识传递和学习重要摇篮,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在保留本土民族音乐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扩展本土音乐的表达形式,促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实现量变到质变层次的飞越。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结构失衡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采用了西方音乐理论结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则处于辅助教学地位,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本土民族音乐专业课程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不科学现象,同时很容易造成整体教学结构失衡,从而严重影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优秀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展开分析,分别从教学改革意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问题、优化措施三方面详细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学结合;声乐教学;音乐文化;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帮助高职院校改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综合能力差等问题,同时优化教材编写,提高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质量。当然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音乐专业教学还在改革创新阶段,对此,应展开深入研究。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意义
所谓工学结合主要是将工作与学习结合,是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明确工学结合模式宗旨,服务宗旨指导下遵循就业导向,锻炼学生实际音乐演唱表现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声乐专业与声乐知识。尤其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当前存在中心不明确、实际能力与理论知识不协调等问题。工学结合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双向发展,凸显技能知识实用性的同时,精炼理论知识,为声乐知识学习赋予综合浓缩型,并且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前阶段工学结合模式还属于初步探索,缺少系统课题研究体系,必须结合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发展现状,梳理两者发展逻辑,理出全新发展思路,帮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音乐人才。
二、高职音乐专业教学问题
高职音乐专业教学中,学生存在演唱功底不扎实现象,并且缺少综合因素素养,没有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导致在学习中不能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对音乐专业缺乏正确认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专业教学目标设立不明确,导致教学方案与音乐市场发展不匹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是本科艺术院校教育模式的压缩,但是实际教育中缺少匹配的教学材料,影响声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编制出与声乐教学相匹配、与音乐专业学生相适合的教材。再者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结合不够全面,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实践之间缺少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适当的教学契入点,不能相互渗透。最终学生技能学习与职业教育不相符,确实应用型、技能型特点。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不够,教学方案设计中,过于注重课堂教学比例,造成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不足。
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培养
【摘要】钢琴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钢琴伴奏与独奏技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与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顺应时展潮流,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既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也要侧重于学生听觉、读谱、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基于此,高校音乐教师要深入探索钢琴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将学生的钢琴基础练习及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进行有效融合。借助钢琴演奏时音乐表现力的培育,可大力推进学生音乐素养与钢琴演奏水准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
钢琴是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有血有肉的艺术表演。基于学生视角,每个学生的钢琴基础是不同的,且个人的音乐天赋也有差异,这是长期困扰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一大难题。面对钢琴基础良莠不齐的学生,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为出发点,通过钢琴基础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音乐感受是指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根基。以前人们认为乐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实践表明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片面的。唯有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于演奏中,才能真正地表现乐曲,为钢琴演奏赋予浓重的感染力。天赋诚然可贵,但是后天培养则更重要,学生通过后天训练与累积所得到的乐感才更稳定。基于此,钢琴教师要借助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深挖学生潜能。
1.培养倾听能力
学生首先要学会倾听琴声。钢琴演奏的特色是双手同时弹奏,且双手要弹奏不同的曲调,这样才能将和声与旋律完美结合。倾听时,学生必须要集中注意力,用心去听。学生练琴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感受脑海中钢琴的声音,然后再倾听弹琴中钢琴发出的声音,通过两种声音的对比,辨析钢琴发出的轻重音、长短音等能否表达作品内容。音色的优美与钢琴触键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有的学生练习弹轻声时不能发出声音,或者是声音较虚、较飘;而练习弹强音时发力过猛,从而产生噪音。对此,学生应注意要保证琴音圆润有力,音质幽远。
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条件不完善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也就不同,有很多地区的教学条件还是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差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对声乐方面的学习。
(二)教师专业素质缺乏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者,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水平,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师资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三)教学方法落后
音乐专业的声乐作为一门学校的传统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讲课、做题练习、下课的传统模式,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