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舞蹈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民族文化论文
一、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创作的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传统形式,时代内容
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起步”,是“1952年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演出了大型歌舞《团结建设新新疆》,六军文工团创作演出大型歌舞《把旗插向祖国边疆》,可谓开大歌舞之先河。”。而起步时期的代表作是《万岁》,这部作品由新疆歌舞话剧院(新疆艺术剧院的前身)等十多个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联合创作,于1962年开始创作,并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于1965年在新疆人民剧场举行了首演。这部作品“主要运用了《乌夏克木卡姆》的歌舞音乐素材及其它木卡姆中的一些片段。采用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和民族乐队伴奏,从色彩和功能上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混合乐队的作用。舞蹈部分则以(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为基本素材,吸纳其它民族舞蹈的精华。此剧在十年后又以《好》为题被重新编排后搬上了舞台,但此次排演,内容有扩展也有压缩,如:加强了‘兴修水利’这部分内容的创作,并增加了民族大团结的内容,体现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除了上述作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新疆军区文工团创作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音乐舞蹈晚会。题材多是反映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火热场面和民族团结等内容。由于舞蹈音乐仍沿袭传统的木卡姆等,舞蹈语汇仍然沿用传统,多是在编排上有所凝炼。队形调度也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有一定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是比较自然而清晰的,以较为传统的民族舞蹈样式,反映时代的新风貌。这种创作倾向与《人民胜利大歌舞》、《三千里江山》、《东方红》等“大歌舞”的创作是互相呼应,既相对忠实地继承了民族音乐舞蹈的样式,又在表现内容上反映新生活。而与其它地区所不同的是,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结构本身相对完整、凝炼、统一,“再加工”的程度较其他地区歌舞要弱,这也成为日后创作的“突破口”之一。
(二)20世纪八十年代:“传统”与“当代”的双向深化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寻根文化”的兴起,“中国艺术家们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深入挖掘民族音乐舞蹈的宝贵遗产,努力探索和扩展音乐舞蹈的艺术功能与表现领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文字史料、古代服饰以及古代遗存的壁画、岩雕和墓室石刻中的舞蹈姿态,在悉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这一时期,新疆艺术界立足于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创作了一批向本地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音乐舞蹈晚会。其中以《龟兹古韵》为代表。自1982年起新疆歌舞团的舞蹈编导、音乐家、美术家们三下库车、沙雅、新和、拜城等原龟兹所在地,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在结合有关史籍记载、石窟残存壁画以及出土文物中有关西域乐舞的形象资料,以研究带动创作,创作了大型乐舞《舞乐龟兹情》,又名《龟兹古韵》,并分别于1983年、1984年在新疆人民剧场演出。这部作品以“复古”和“复兴”为旨归,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龟兹乐舞图”,可以说是对古西域乐舞一次模拟创作的尝试,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公演,历时近十年的时间,可谓“十年磨一剑”。同时,伴随着这一作品的创作,周吉等音乐、舞蹈编导还对新疆地区的音乐舞蹈史进行了深度研究与挖掘,形成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为后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奠定了一定的学术基础。这样严谨、慎重,对文化高度负责的创作态度,以研究带创作的创作思路值得后来者学习。而同一时期,舞蹈界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等方面有所推进,在“当代”审美的倾向比较明显,这也影响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之际,以新疆歌舞团的老中青三代编导为主,集自治区相关艺术团体的力量,创作了大型歌舞《天山欢歌》。这台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主题是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成就。这个作品首次采取分场创作,以“系列歌舞”的形式,汇集了相当数量的经典节目。这部作品后来在2001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创作金奖、演出金奖、舞美金奖等18项大奖。2001年赴朝鲜参加“四月之春”平壤国际艺术节,获得8项金奖。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这个作品对民族文化更倾向于“当代阐释”,当代新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状态成为主要内容。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编导和音乐家们以“当代审美”对传统音乐舞蹈有所突破。音乐“运用现代和声配器手法,运用旋律的发展、重复、变奏等手段和和声、复调等多声部技巧”。舞蹈除了以传统舞蹈语汇为素材进行编排,还运用“拟物”手法创作了《香梨舞》、《石榴舞》、《电子计算器舞》等,“利用舞台的推拉升降和现代灯光音响效果,使这部大歌舞色彩斑斓、气势恢宏、紧凑严密、千姿百态,给人强烈的时代感和美的享受”。这部作品代表新疆大型音乐歌舞在“当代”方向上的突破性进展,虽然创作倾向是“当代”,但创作者并没有全然舍弃传统,传统音乐舞蹈仍然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如《木夏吾莱克木卡姆》等。从两部代表作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新疆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创作向“传统”和“当代”两个向度不断深化,这一方面受到国内不同创作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新疆本地编导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思考。《龟兹古韵》在选材、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以实践体现了本地编导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挖掘“传统”的方向与深度等方面的思考:一是可以通过挖掘文物、文献、田野中的音乐舞蹈资源,使创作在内容上达到“对话历史”的深度;二是继承民族文化,并不等于只继承现有的、“田野”的民间舞,可以通过历史纵向的挖掘,丰富创作内容;三是在继承传统的大前提下,研究“复古”与“复兴”的方式与方法,其实质是推进民族文化沿着传统的脉络继续发展。《天山欢歌》则在创作的理念与方式上体现了本地编导对“当代”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是由于作品主题是反映当代,因此“当代”是这个作品的主位,在这个主位立场下来思考传统在当代的呈现;二是在创作手法上,吸取了80年代的舞台创作经验,使传统音乐舞蹈在特定创作手法中呈现出当代的气质。这两部作品体现出的创作理念、手法与水平可以说开辟了新疆大型音乐舞蹈作品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上的两条“路径”,在日后的诸多作品中均有体现,是新疆音乐舞蹈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三)20世纪九十年代:创作方法的新探索
1990—2000年这十年时间,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大型音乐舞蹈晚会的表现层次更加丰富,而民族文化的“传统”与“当代”仍然是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有两点突破,一是在创作上,意识到了作品结构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强化作品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主题的表达更加统一而有层次;二是编导“继承与发展”的关注点仍是音乐和舞蹈,但开始探索“传统”与“当代”两个向度在大型音乐舞蹈晚会中的融合。这一时期涌现出《万紫千红满天山》(1992)、《天山彩虹》(1994)、《走向辉煌》(1995)、《我们新疆好地方》(1999)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天山彩虹》、《我们新疆好地方》。1994年,新疆歌舞团创作演并出了大型民族音乐舞蹈晚会《天山彩虹》。晚会首次采用篇章式的结构,分为上篇(历史篇)和下篇(现代篇)。上篇(历史篇)包括序:天山之泉;一、西域古风;二、龟兹舞韵;三、丝路明珠,表现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先民寻求美丽富饶土地的理想,展示了古代西域乐舞的艺术魅力。下篇(现代篇)包括一、大漠劲舞;二、草原柔歌;三、绿洲欢潮;尾声:天山腾日,充分表现了新疆各族人民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斗争中萌发了美好真诚的爱情,在丰收中洋溢出欢愉和自信的内容,讴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理想。音乐运用了《潘吉尕木卡姆》中的音乐素材,舞蹈部分有《顶碗舞》,《迎新娘》、《刀郎舞》等,“整部作品贯串始终的是西部人的坚韧顽强、奋发进取和乐观开放的精神,洋溢着阳刚之美。为了完美地表达创作意图,仅用写实、渲染、集纳、抽象等手法已远远不够,便大胆采用象征、写意的手法。总体上虚实结合,把情与景、动与静、音乐与舞蹈、继承与创新、再现与表现有机地融为一体,相辅相承,相得益彰。”这台晚会还获得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文华音乐创作奖”。1999年3月,由新疆歌舞团和新疆军区文工团联合创作演出了当代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该晚会浓缩了20世纪以来新疆歌舞艺术的精华,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将多部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重新编排、配器,并运用了现代化的包装。在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歌舞系列活动的首演。10月,再次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献礼活动。晚会反映了新疆各民族人民,在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人们幸福和睦,安居乐业。以奔放的舞姿和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新疆各族人民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出他们对走向新世纪的自信与豪迈。这一时期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基本沿袭了上一时期“传统”与“当代”的两个向度,但由于创作方法的新探索使得在这两个向度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融合。例如,在《天山彩虹》第二场中,周吉运用了黄翔鹏先生解读的宋传唐曲的龟兹大曲《舞春风》中的《瑞鹧鸪》曲牌作为音乐素材。而舞蹈则以“(在序和尾声)男子刀郎舞与现代手法编织的有象征意义的女子群舞巧妙糅合,传达了历史在与现代的衔接与契合中进入了新的纪元”。《我们新疆好地方》则是保留了传统的内容,但强化了视听效果,使得“传统”有着“旧貌换新颜”的呈现。不管是以“当代”为主位,还是以传统为脉络,“融合”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
学前教育音乐舞蹈教学论文
一、音乐对舞蹈教学重要性探讨
(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犹如鱼儿和水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在高职学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离开了音乐,舞蹈教学就失去了其内在的魅力,显得形单影只。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以其优美的旋律,始终引导着舞者思维的发散,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陶冶舞者的情操,同时把舞者的思想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进而创造出更好的舞蹈作品。如果没有音乐,舞蹈课堂教学的形式就会过于单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降低,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二)音乐可以诱发舞者的灵感
音乐具有缓解疲劳,放松心情等方面的作用,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情,而激情澎湃的音乐则可以让人热血沸腾,满怀激情。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舞者可以随着音乐或强或弱,或重或轻的优美旋律产生更多的联想,诱发舞者的灵感,使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舞蹈动作更加完美,舞蹈的课堂教学气氛将会十分和谐,进而将舞蹈教学提升到新的层次,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音乐可以促进内在情感的展现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老师要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并通过舞蹈外在动作表现出来,使其成为“有感情色彩的舞蹈”,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表现力。表现力强就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并在音乐的指引下,把优美的舞蹈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更多的乃是内心情感或情绪的释放,音乐可以唤起舞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舞者强烈的情感欲望,达到身心、形体和音乐三者相互交融的境界,对于我们的幼儿教师来说,情感丰富、动作优美的舞蹈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实践
【提要】现有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但缺乏专业针对性,在内容、编排结构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的需求。音乐舞蹈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要力图选择能满足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求的语言文字材料,在关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应以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和为其专业服务为目标。本文在笔者编著音乐舞蹈院校专用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的目标和意图、框架结构、选文规则做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创新能力;服务
对于一般大学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其他通识课程,其设置更多地是要求学生培养语言感知、口语交际表达和写作等能力,凸显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体现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如今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多是体现上述通识教学的理念,多数教材统一,可适用于多个高等院校,供多种专业学生使用。此类教材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但缺乏针对性。因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差异性非常大,他们对大学语文学习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在使用时,教材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有错位情况,因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很有可能不高,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要想改变上述局面,大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在教材方面进行改革,要根据专业需求,编著针对性很强的教材。据笔者调研,全国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使用通用教材,只有少数音乐院校使用自编教材,其教材虽主要为文本选录,后附有论文写作指导,但其选文内容范围广,与音乐舞蹈相关的选文较少。可见,针对性很强、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大学语文教材尚且奇缺。因此,编著一本满足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求的大学语文教材是非常必要的。但针对音乐舞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该如何定位?其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体现?结构框架如何?选文遵循什么规则?笔者在着手编著一部《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同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做以下思考。
一、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当今信息时代要求高等教学实行智慧教学,智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音乐舞蹈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为其专业学习服务。音乐院校大学语文智慧教学的手段暂且不予讨论,但就教学的基础教材而言也应该体现智慧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大学语文》(音乐舞蹈专业适用)教材的编写应当由在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多年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编著,此教材是专门为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编写的高等母语学习教材,应选用与音乐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材料,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和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音乐舞蹈专业学生需提升听、说、读、写、研、创、演的能力。听、说、读、写属于语言运用能力;“研”能够培养和升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前期阶段;“演”是行为。培养学生读、研、写、演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从认知角度来讲,演、写和创是表达思想,研和读是理解、分析文本。上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或引导、或实践呢?首先教材选用的适合音乐舞蹈学生的选文本身就为听、说、读提供了良好的语言材料,同时为学生与音乐舞蹈相关的“写”和“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其次,教材中选文之后的导读部分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再次,教材每篇之后的思考与练习部分是“演”和“创”能力培养的体现,此部分的设置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唤醒学生应有的激情,积极动手实践,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与音乐舞蹈专业有关的艺术创作。最后,教材标注二维码,对其扫描,可进入相应网络平台进行延伸阅读和欣赏,进一步丰富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空间和知识面,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刺激。这样,整个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都能体现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目标。
二、教材结构框架
现有大学语文教材有多种框架结构,多数教材以主题为纲,还有以文学体裁(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为标准划分板块,有的以文学史时段划分,有的分为选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部分等等。每一种编排框架各有侧重点,也各有优缺点。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该考虑到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中西音乐思潮和文学思潮,音乐史和文学史往往交相辉映,难以区分,故音乐舞蹈专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可以文本选录为中心,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下篇为外国文学语言材料部分。在选文的编排顺序上以时间为纲,兼顾不同文体材料的选录。选择这种教材框架结构既能呈现中西方文学和音乐思潮的流变,又能展现中西文学的文体特征。教材的每一节可包括作者简介、选文、注释、解析、辅助图片、导读、课后思考与练习,以及二维码(用以拓展延伸阅读)。其中,导读和思考与练习两个部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需精心撰写,确保符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喜欢,为其所用。导读部分为帮助学生把握选文创作背景、重点和难点,亦起到了拓展延伸学习的作用。思考与练习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作用。本教材注重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训练,虽未单独设计写作板块,但并非忽略实用性文体的写作练习,而是采用以选文示范写作和口语表达,以导读、思考与练习带动语言运用的方式。因此本教材在每一篇选文之后,设计了适合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开放式的思考和练习,以此激发学生拓展阅读,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引领学生大胆尝试写作或与其专业相关的艺术创作。
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以民族音乐教育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核心内容,阐释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示范,分析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的成果体现,最后提出了在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本文的阐释,为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示范
1.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当地人们在生活、劳动的过程中精神内容的展现,长时间以来不同的民族相互吸收、相关消化,不断地对音乐和舞蹈内容积淀、筛选和过滤,进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精神,牵系着不同民族的情感,是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完美展现。不断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其最终目的是要传承优秀文化,创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打造为高雅的文艺艺术,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学校作为培养艺术的主要阵地,它在文艺教育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来达到文艺教育的最终目的。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该院校地处民族特色鲜明的云南地区,浓郁的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为艺术学校民族文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历史较为悠久,极富传统云南民族特色,但是这些音乐和舞蹈大部分都是反映当地群众集体的劳动和生产,一般都是即兴表演和演唱,缺乏艺术性和抽象性,并且在舞蹈方面缺乏对生活性舞蹈的加工和提炼。为了使云南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完美结合,形成独具云南特色的歌舞文化,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老师们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们认真研究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壮族以及藏族舞蹈,并深度挖掘这些民族舞蹈的特点,将其引入到舞蹈教学中。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一边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进行传承式教育,一边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已有并单薄的舞蹈语汇进行整合和变通,进而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除了上述的例子外,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民族舞蹈在教学实践被广泛的引入、挖掘和应用,通过教学实践的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传承和并将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得以展现。2.注重民族特色的《乐理与视唱》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关于民族音乐的教育,阎伯林教授说世纪型的音乐教育体制必定以传统民族的音乐为基础,并且积极融合世界上所有音乐文化的精华。他认为中国当前的音乐教育体制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某一部分。要想真正的创立民族民间舞蹈和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必须要具有一个循序渐进、集思广益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民族音乐在我国被称为“国乐”,它是一种集聚民族神韵和气质的文艺艺术,是我们国家的“民族之声”,展现着我国从古至今的审美习惯。当前的民族音乐主要指的是中华民族上千年来经古人和今人所创造的一切经过世代流传,为人民喜闻乐见,合乎国人审美习惯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以及创作音乐作品总称。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中外音乐、古今音乐撞击的时代里,我们应当提出积极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落实到具体实践教学中。民族音乐是祖先们智慧、精神的结晶,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国外学者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生代对于优秀的民族音乐陌生、不感兴趣,实在令人担忧。因此,作为文艺学校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乐理教师在教授《乐理与视唱》这门课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和基础概念,也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乐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进而为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带着兴趣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或者通过悦耳的视唱练习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其中的音乐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此外,民族音乐往往伴随着民族舞蹈,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时附之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将舞蹈的动作技巧和民族音乐的律动相结合,让学生既学习了民族舞蹈动作,又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其教学成果十分显著,有助于学生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的学习
二、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族音乐与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较为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所以在演唱民族音乐和表演民族民间舞蹈时需要掌握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而大部分音乐学院在进行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都直接将演唱的方法和表现方式教给学生,而缺乏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文艺艺术的研究、归纳和总结。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只进行形式教学,而没有将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体悟不到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的精髓,对其理解也仅限于表面,那么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就没有真正发挥其自身价值。第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部分艺术学院在开展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时基本都采用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有时教师也会带领学生练习音乐唱法或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不利于音乐和舞蹈的创新,也不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掌握。单调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可能会使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第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不足。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先人们的智慧结晶,它体现着几千年来我国民族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然而,部分学校没有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对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
三、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 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是探索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实现民族文化活态保护的迫切需要。课题组通过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文化的双语教育、民间美术教育、民间音乐舞蹈教育、民间体育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形式的研究,初步探索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挖掘 转化 开发 教学 评价”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使民族文化有了存活的土壤,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小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代表,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支撑着人类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然而文化多样性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珍贵,我们在失去多元化的文化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些文化对于人类未来的深远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第三十一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在世界范围内,承认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保护文化的生存权、选择权和自由权,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探索适合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
1、双语教育
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反映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一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刻上民族感情的烙印,将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放在同等地位,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双语双文”教学,依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教学策略。如果汉语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厌学、弃学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落潮井完小、塘桥小学、沟梁小学以及三拱桥完小等地区多采用苗语和汉语的双语文教学。由于有些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可放宽他们汉语汉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允许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使母语成为沟通的主要媒介,而不应成为学生能力展示的障碍。充分利用双语双文教学的优势,运用好语言工具,通过母语的听、说、理解来带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会运用本民族文字(拼音文字)记载民族文化历史、故事传说,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2、民间美术教育
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运用
摘要:针对徽州本土舞蹈中的民间舞蹈内容,结合徽州地域历史地理情况,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其文化特色,运用舞蹈生态学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探索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运用及价值研究,以期将徽州民间舞蹈纳入高校舞蹈教学体系,建构徽州民间舞蹈教学模式,从而科学地保护和发展徽州民间舞蹈。
关键词:徽州民间舞蹈;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当前,各高校注重产教一体化,课堂教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亦需跟随时代的进程,民间舞蹈教材内容的丰富值得循序渐进的探索。[1]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运用及价值研究独具传承特色,针对黄山学院艺术学院现有的音乐学舞蹈专业需要开设的《徽州本土舞蹈》课程,应着眼课程建设并结合实践教学深入研究,放眼当前民间舞蹈进高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考察本土舞蹈和高校舞蹈课程建设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应用,系统规范地将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将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徽州民间舞蹈概述与现状
来源于生活的徽州民间舞蹈共有30余项,舞蹈蕴含了多种文化元素,它用艺术表演手法将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加以转化,既体现了人们歌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也表达了人们追求平安、和谐、欢乐、祥和的愿望,折射了古徽州人对文化生活的精神追求。田野调查中笔者以安徽黄山市为辐射点,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分析舞者的形态与心态,将徽州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进行收集与梳理,将其分为生活劳动舞蹈、岁时节令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礼仪习俗舞蹈等。其中渗透驱鬼逐疫人文理念的祭仪祁门傩舞、融合宗教民俗意识的游太阳、独特漫长发展历史及信仰风格的跳钟尴主要分布在黄山市的歙县、徽州区、休宁县等境内;具有规范性的采茶扑蝶舞、渔翁戏蚌等取材于日常生活故事,体现生活情趣的传统时节、神酬祭祀节日期间开展民间舞蹈和舞龙、舞狮等生活习俗舞蹈遍布全市,其中较有发展历史的祁门傩舞、采茶扑蝶舞、得胜鼓等徽州民间舞蹈演出频率较高。但近年来,一些民间舞蹈为满足旅游市场需要陆续被复活,但渐渐远离其初始目的,演变成一种热闹的娱乐活动。祁门傩舞、采茶扑蝶舞、跳钟馗、麒麟舞、稚山凤舞等徽州民间舞蹈有传承人,游太阳、打莲湘等徽州民间舞蹈传承人已经缺失,面临濒危。在全国高校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中,徽州民间舞蹈课程也未纳入教学计划。
二、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课堂的理论运用及价值研究
(一)徽州民间舞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理论建设运用研究
音乐文献学下花儿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中国知识期刊网自1979年至2018年发表的花儿研究文献内容为分析对象,从音乐文献学的视角出发,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花儿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呈示。从数量看2001年是分水岭,数量比之前陡增十倍;从内容看,花儿研究动向与国家大政方针密切相关,也体现出音乐文献学对花儿研究方法的导引价值。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花儿歌种;发展趋势
“文献”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生活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他对学生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是现存资料关于“文献”一词的最早记载,也是孔子感慨文献不足而无法深入去考证夏商之礼。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是如此,缺少文献的支撑使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处于滞后甚至空白状态,文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音乐文献学在音乐领域的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文献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文献学是通过对音乐文献的研究,揭示音乐形态变化、社会流传和发展规律,并为音乐文献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需求,音乐文献学本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产生于明代的花儿作为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音乐形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花儿的研究近年也越来越得到学界专家的重视。
一、1979年—1989年花儿研究发展趋势
从1979年1月1日到1989年12月31日,检索到有关花儿研究内容的文章共113篇,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的比例差异明显,以普通刊物为主。(一)文章研究的对象花儿音乐分析、花儿演唱、创作的花儿剧、花儿音乐民俗文化、不同地域花儿的相互关系、花儿的历史形成以及花儿音乐审美等方面。(二)文章的叙述内容从民俗学的角度对花儿、花儿会的民间传说、口头故事等进行介绍;从文学的角度对花儿歌词的语法、方言、词式结构等进行分析。(三)文章作者的学术身份1.花儿演唱名家有朱仲禄、苏平等,他们对花儿音乐的类别、音乐表现和演唱技艺等进行了介绍。2.高校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的学者有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柯杨。他在1980年与雪犁合编《花儿选集》;在1981年香港的《文丛》第3期发表了《西北高原的一颗明珠——甘肃莲花山花儿漫记》,把花儿音乐介绍到了海外。此外,还有郗慧民、屈文焜、卜锡文、魏泉鸣等学者。3.专业音乐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于1987年在《中国音乐学》发表《甘肃、青海花儿会采访报告》一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花儿音乐的形态从音乐材料的分析到其历史成因和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一时期总的来说,对花儿的研究还是以文学性研究为主,对花儿的曲令音调的研究较少。
二、1990年—2000年花儿研究发展趋势
从1990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这十年内发表的花儿研究文章为106篇,这一时期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心期刊中有关花儿的研究比上一时期明显提升。1.民俗学、文学角度的研究,从介绍、描述型发展到较深层次的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系统研究。如柯杨于1997年发表在《中国典籍与文化》第3期的《花儿会——甘肃民间诗与歌的狂欢》一文。2.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如杜亚雄1997在《民间文学论坛》发表的《“洮岷花儿”与生殖崇拜》已经涉及社会学方面的问题。3.文章研究涉及的内容与前一个十年大致相同,但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调整,花儿研究中音乐旋律分析比例有所增多,逐步由文学性研究向音乐性研究倾斜。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正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时代的要求与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如何在给定的学制内培养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是目前各艺术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课程结构、教学理念、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重大变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强调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长模式,使专业不同、志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之路。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以及评价的方式不尽相同,势必形成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施在一所高校同时出现是理所当然且十分必要的。比如,美术类专业可以实行专业工作室制和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方式,根据工作室风格设置特色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创新意识、理论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积极探索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类专业尝试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进行实战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索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画专业将书画教学统一互进,以中国画为主,书法、设计为辅进行宽口径教学,通过“修为、作文、习艺”综合协调发展,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类专业以学术交流为手段,以艺术实践为检验,突出技能训练、理论提高、本土音乐融入,探索音乐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类专业将重大演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各种艺术实践载体,结合舞蹈专业特色和现代市场需求,进行舞蹈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优化以重实践、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课程结构突出综合化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最基本单元,设置什么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学科发展、培养目标、学生发展的关系,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综合化。在课程结构上,以课程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群。 如设置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与提升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素质拓展通识课程、专业知识性课程等,将学科课程、实践性课程、科研创作课程紧密结合,保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设置高度融合,使学生在知识、素质、技能、创新实践等层面都得到系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艺术理论素养、艺术创作水平、艺术创作能力技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上,应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开设数量足、水平高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及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质量上,既应重视单门课程的质量,也应关照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发挥课程整体质量。学校应分层次抓好课程建设工作,以此带动课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凸显素质与能力 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以“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为主导,遵循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多元、结构互补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总体上提升课程内容的质量。按照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以素质拓展为指导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质量。公共选修课既有通识性课程,也有能力训练课程,还可开设一些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训练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例如,可要求音乐舞蹈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美术类课程、美术设计类学生至少选修l门音乐类课程,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渗透,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二是突出实践性课程内容,融人民族艺术资源。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与学分,在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实训课时、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还可将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为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及富足的创作素材,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舞蹈类专业可尝试“取材于民间、应用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课程开发思路,将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创作表演,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体现精讲多练。在总学分、总学时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例如,可将每课时50分钟调整为每课时40分钟,变更教学工作作息时间表,每天可净腾出1~2个课时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这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从事科研创作、社会实践提供宽裕的时间。 三、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之根在实践”H1。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要体现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多种实践活动的相互融通与相互促进,以创新为导向,形成教学体系。 (一)拓展实践教学渠道 1.依托课堂,加强课内实践。积极探索研究性实践教学,创新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及参与式教学,构建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教学模块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利用多维的活动形式,拓展课外实践。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全国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为契机,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承接的大型社会工程项目以及直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艺术实践项目,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开幕式、“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旅游品设计、会展设计”等,为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高更广的舞台。#p#分页标题#e# 3.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是保障实践教学得以高效运作的关键,没有平台的支撑,再好的内容、方法、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艺术高校首先应优化校内实践基地,根据音乐、美术、设计、舞蹈、影视等不同专业教学需要,建设先进、科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应探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与工厂、企业、演出团体、公司、媒体、风景区等单位紧密联系,形成布局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走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之路。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年本科教育,应当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成长。在完成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同时,可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内容提升到课程层面,把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主题实践、艺术考察、教育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融入各教学环节。这对推进实践教学实施是极其有效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的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激励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参与度、效果等方面制定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期检查,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终结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考核,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总结与表彰,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四、践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环节考核机制毕业环节是以强调综合能力考察为基础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环节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还应改革毕业环节考核机制,以专业为基点建立一套毕业环节考核方式并严格实施。 (一)选定适宜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环节形式 我国学位条例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环节形式是多样的,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显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论文形式来突出科研能力的培养;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可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形式来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改变千篇一律按照普通人文学科的毕业论文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合的一种或几种形式,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环节方案。例如,侧重理论类的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侧重设计类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专业可采取毕业设计形式;侧重创作表演类的绘画、舞蹈、影视表演等专业可采取毕业展演形式。 (二)严格践行毕业环节考核机制 首先,强化开题报告工作。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毕业展演,都应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应根据本专业毕业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拟定工作方案,在二级院系范围内组织召开毕业环节开题报告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开题: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审核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一审核小组讨论审核提出意见。其次,重视答辩评分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一直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如何成功开展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评分工作。 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的答辩会场可设在作品展览厅、音乐厅等,与作品的展示同步,要求学生从创作主题、作品分析、创作成效、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作品陈述,接着是问答环节,最后由评分组老师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展演文案综述、作品质量与水平、答辩情况等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五、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引入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含“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实践学分”、“管理实践学分”四个板块的创新学分认定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设立一个大学生创新活动资助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一支大学生创新活动导师专业辅导团队,搭建一个校内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将科研创作、专业竞赛、行业服务、社团活动等引进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此外,还可将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评价机制与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改革结合,把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学分高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当然,种种路径的实施还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学校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实行弹性学制,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试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全程管理,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度的评价,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与条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