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课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音乐课程革新的反思
当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反思新世纪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时,发现改革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认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多与国民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相关。认识上有偏差,实践中就会出现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论述:对课程改革背景的梳理,音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相关问题的反思。 一、关于课程改革背景的梳理 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到基础教育改革、再到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一个连环套,而其核心都是为了国民思想认识的统一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举国上下因贫穷而进行经济建设时,“数理化”等科学学科登上了教育的制高点,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实惠,与此同时,国民的精神家园却渐趋荒芜。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唤久违的人文精神之回归,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但对人文教育之重要性在认识上存有不足,人文精神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加以科学的认识。因此,在改革与发展的路上总要走或多或少的弯路。 其实,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历史,教育之初始阶段并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分,更多的是对多彩世界的整体反映。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学科成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是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及自然科学推动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为前提的。后来,受工业文明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系统化之影响,教育才日趋专门化、技术化了。而重理轻文,技术至上,作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认识观,在学校教育中理所当然地凸显出来。“这种缺乏人文内涵的科技教育,往往使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片面狭窄,对本专业以外重要的社会、伦理、环境、生态、文化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知和重视,结果是社会理想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淡漠;同时,也使改造自然、控制社会的过程给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①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少学者已发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努力建设新的文明。在此前提下,国外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 从本质上讲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它们是形成人的思想情操、聪明才智的基础,中国古代的教育向来都是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周代的“六艺”②之“礼、乐、射、御、书、数”便是这种教育内容高度融合之体现。故,当下的教育体制不必人为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设置障碍。观察上世纪国内外的多次课程改革运动,“都是深刻的文化矛盾和冲突的反应”③,60年多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学校课程结构,经历了巨大变革和不断调整的过程。正如王安国先生所言:“作为学科课程教学指导文件的中小学各科目课程的教学大纲,从1956年全学科系统地颁布执行,到2001年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科课程标准的实验试行,在这45年左右的时间里,各学科教学大纲曾一度兴废、数次易稿,大部时间都处于‘试行’或‘修改试行’的过渡状态”。④学校教学指导文件的动荡和过大、过快的变更,反映了教育思想、课程体系和学科发展的不稳定性,也说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尚处于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探索时期。十多年的课程改革,足见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其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笔者以为,这是对人文与科学在国家层面上的重新诠释。在会上就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⑤之后,素质教育成了统辖一切教育的目标总括,美育作为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改革正是基于以上背景。 二、音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从2001年推出《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⑥,这10年,2001年7月推出音乐课程标准之始,一线教师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晰,在模糊状态下,慢慢步入课程改革的大潮。从此,反映新课程理念的一些概念,便成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时髦代言开始流行。各种观摩、比赛课引领下的音乐课堂至今仍然很有市场。但由于音乐课程观念之表述不确定,使得一些教师在具体操作上,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音乐课程在实施中走向全方位的学科综合。音乐成为音乐课的点缀,这种状况的后果是:将会动摇音乐课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在此期间,虽然课程标准的研制者在各级培训中多次强调标准之要义,要求课程实施者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但从十多年的实施状况看,无论是2001年7月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还是2004年12月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因总体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各级教育之实施难以达到国民素质普遍提高之总体目标要求。所以,我们以为,一般性问题可以矫正,但关键性问题则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分析如下:一般性问题:一是各级教育管理层及教师在对改革的认识上,因短期内不能达成一定共识,而产生上下交流的渠道不畅,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二是基础教育中注重“升学率”的思想认识,作为潜规则,仍在基层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头脑中形成定势,音乐课程标准难以真正有效推行;三是在课程标准里体现出的地区适应性差等因素,已涉及到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等棘手问题,使得音乐课程标准在大多数地区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四是因音乐课程标准表述的不确定,教育的功利性目标使然,出现基础教育失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模糊等现象;五是国家层面的调控不得力,使得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严重脱节,这种局面在十多年的大学扩招中多有体现。关键性问题:一是新音乐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缺乏能够支撑该课程观念的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二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缺乏科学实证的情况下,过分地夸大了音乐教育的功用。#p#分页标题#e# 音乐教育在人的成长中作用固然重要,但绝不可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下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音乐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笔者在2004年曾就我国的音乐教育状况,写过一篇名为《我国音乐教育缺什么》⑦的短文,并指出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四缺”:一缺服务意识,二缺人文关怀,三缺特色,四缺理想。那是针对当时基础音乐教育打着“课程改革”的幌子,实走“形式主义”路子的现实而提出的。现在看来,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对音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的若干反思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大范围实施,以及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2006年“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结合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大量调研基础上⑧,通过比较、分析后,笔者对音乐课程改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有以下反思: 1.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质就是对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教育体制之改革,而体制的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某些利益冲突。故,教育体制的改革就是对改革者及其参与者之自身意志及认识能力的考验。孰轻孰重,孰是孰非,关键在于国人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 2.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体制的可持续性。笔者以为,经过论证与实施,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改革我们要积极实践,对改革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切不可因个人认识的偏差而错过改革的大好机会。在60多年的教育实施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从近处着想,似乎有点效果,但远观之则有问题。故,在教育决策上,要有“头痛医脚”的远见。 3.课程改革与大的社会背景不可分割。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政治经济,对教学之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特点的,同时也会制约课程的改革。音乐新课程改革也受具体的历史文化及政治经济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回到历史中找答案,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行动。 4.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分析以为,素质教育中最欠缺的是人文精神。然而,在极端功利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完成人文精神的修炼。故,学校教育培养不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板子则不能全打在教育者的屁股上,整个社会舆论的导向及体制环境影响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华优秀文化之精髓,自古以来就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统一,而非二者之割裂。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失去了许多民族固有的精神,如何将探索、进取精神与“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泽被于青年一代,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财富保障。 5.教师要有剖析自己的勇气。从深层次看,课程改革是一场竞争,它会触及到具体的人的生计。课程的综合就是一个实例———课程综合将影响到以往授课教师的去留问题,即,给哪些老师饭吃。故,每当这时,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就要站在理性的高度,战胜情感因素,剖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重新评估自己,规划未来。
高中音乐课程革新
2002年,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新的教学方式、手段不断地涌现,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不少“公开课”“优质课”“展示课”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最近,我校正在围绕高效课堂教学这个全新的课程,展开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实践。应该说,这是课程改革进入关键阶段的理性选择。 新课程的标准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为前提,“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学生本人”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变“我们要学生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而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就音乐教学而言,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兴趣为前提,体验是中心”。事实上,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环节就是体验。没有学生的悉心体验,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兴趣,审美教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由此可见,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声中进行体验,就成为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求新知识的内在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新,教师就必须以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替代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技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要突出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便于他们深入地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为根本,为他们提供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例如,欣赏谭盾《永恒的水》这部作品,它并非用管弦模仿流水的效果音乐,而是通过盛水的装置,以水的滴落、流淌、碰撞的声响作为独奏乐器。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音乐,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所有听到的音乐都是来源于生活,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他们注意到身边的各种音源,乐器,音响,音乐。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模仿,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鼓励学生自己创编一首“纸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智。我们尽量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不去过分据实求真,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 突出主体,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参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很难有真正意义的音乐教学。显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参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真正有效的并且起作用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以往生硬的教学说教丰富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体现了新课程的“以人为本”,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理念。不断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为终身热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高中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节《生活之音》的学习中,让学生想象打字机和盖邮戳的声音,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律动、拍手跺脚或打击乐器等等来模拟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引导学生用节奏及力度的变化,来体现这一想象中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身体的各种感官活动,充分运用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来体现两种声音。经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都很快的融入到课堂当中。这样,情感也充分表达出来了,为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了我们新教学理念的最终目的。中学生对生活对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他们渴望了解更多他们的经历体验无法感受到的东西,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活动真正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创造的热忱,帮助学生提高一个正确的审美水准。“课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只要教师注重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前提,真正地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他们参与、合作、探索的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索音乐、表现音乐,我认为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一定会博得学生的喜爱,而且大家还能在音乐课堂中真正的享受到快乐。
小学音乐课程音乐赏析教学
摘要:
音乐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我们的音乐教育更多的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同。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音乐,这给小学音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已经成为了诸多的小学音乐教师讨论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此,通过分析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音乐赏析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提出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策略,以供小学音乐教师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程;音乐赏析教学;策略
新课改以来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注重音乐赏析教学,这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需要。新的形势,新的需求都要求我们小学音乐课程加强读学生进行音乐赏析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的小学音乐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赏析教学还比较少,学生的赏析能力,审美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和需求下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本文立足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强调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
小学生的基本定义是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个阶段,一般认识是从七岁到十二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自身的情感发展中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按照洛克的白板说,我们的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还处于空白阶段,我们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重要的作用的,特别是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个阶段形成的审美能力会伴随学生一声,对于学生的品质、情感的培养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从小进行音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胎教的道理就在于此。
高校音乐教育流行音乐课程思考
【摘要】
流行音乐,它是一种新生的音乐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增设流行音乐课程是一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
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大学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大部分院校一直以西方古典音乐教育体系为主导,无论是艺术价值评判、学术标准还是审美尺度都以此为标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都是以此为标准建立起来的;大部分任课老师都是受过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教育,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结构都保留着应有的习惯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上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院校的音乐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古典音乐教育体系设置相关课程,如:基础乐理、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等等。高等学校艺术类课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其中音乐类的课程有“基础乐理”、“音乐简史”、“音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在开始阶段,这些音乐类课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活跃了学校的艺术氛围,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这些学校的音乐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西方音乐,一类是中国民族音乐。这些是人类流传下来的音乐精华,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已经不太喜欢上音乐课,甚至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但是可喜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部分音乐艺术院校已经开设了与流行音乐相关的专业。如沈阳音乐学院在1993年设立了通俗演唱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在1994年成立了中国现代电子音乐中心等等
二、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下音乐课程教学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美育教育,通过开设各艺术类别的欣赏式课程(如交响乐赏析、歌剧赏析、油画品鉴等),大幅度增加了大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认识了解,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心理学、社会学、音乐人类学、文化理学等后现代哲学思潮对艺术教育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维度再解读。具体在音乐艺术类课程的表现是对高校音乐艺术创新型课程的发展及对传统音乐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建设。而这些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都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紧密相连。本文将以“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为例,看看在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下的课程新发展。
【关键词】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于2010年在复旦大学开设,做为上海市美育精品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融合的音乐文化观,把音乐置身到其特定的文化时代、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和体验。与传统的就音乐作品谈音乐分析的学习目标不同,本课程将先从文化的大视角出发,再看音乐本体,然后再从音乐中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正所谓走入人们生活世界中的音乐景观。2018年,笔者申报复旦大学本科教学与研究发展改革项目:“审美与实践”双螺旋音乐课堂教学研究。以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课程为例,在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两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借用一种新的音乐人类学观点下的“认识音乐的模式”,并加入“实践课程”教学课时,探索“人本——交往”取向的课程范式。俗语说:“知彼,方能思己”。如何用世界性的眼光去看待全人类的音乐文化传统,从而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为出发点,寻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文化观,是本课程教学探讨前行的方向。
一、项目实施基础
(一)哲学观基础: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美育教育,通过开设各艺术类别的欣赏式课程(如交响乐赏析、歌剧赏析、油画品鉴等),大幅度增加了大学生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认识了解,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随着21世纪的到来,心理学、社会学、音乐人类学、文化理学等后现代哲学思潮对艺术教育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维度再解读。具体在音乐艺术类课程的表现是对高校音乐艺术创新型课程的发展及对传统音乐艺术课程的多样化建设。而这些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都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紧密相连。“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是当代北美主要的音乐教育哲学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一种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范式在孕育,其主要观点是:“那些热爱艺术并对他们自身处于社会边缘的现状极为不满的人不应该成为富有洞见的文化消费者,而应该结束艺术的分离,并在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取得一种新的融合”。[1]简而言之,就是指艺术不应该脱离大众生活,音乐课程的建设不能够“为音乐而音乐”。
(二)学科基础:音乐人类学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作为未来幼儿音乐教育的主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本文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儿音乐教育人才,更好对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
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幼儿师范学校要改革现行学前教育课程和师资培养方式,并主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音乐需求的增强也使得需要及时完善幼儿音乐教育的设置。作为未来幼儿音乐教育的主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因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置在这一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点,将着重分析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其音乐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课程设置的概念
农村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摘要:我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程资源相对缺乏,为农村小学持续培养音乐教师、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帮扶机制、精准教育扶贫以及让优质演出走进农村小学是解决农村小学缺乏音乐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除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较为淡薄之外,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也是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的一大原因。正确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好可支配的资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学校音乐课程是学生系统地接触优秀的音乐,培养审美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优秀的音乐课程,作用于人的内心,关乎人的精神,能构建起儿童美好的精神世界。然而因为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音乐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音乐课程的价值没有被正确认识,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音乐课程似乎总是成为被牺牲掉的对象,这样的状况在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中尤其应该受到重视。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现在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展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不乏还有一些这样的情况存在:缺乏教学用具、不上音乐课、其他学科的教师代上音乐课,除了要参加活动外没有任何课外音乐活动等。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提升音乐课程的地位,还不能脱离相关音乐教学资源的支持。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持续不断地培养优秀师资
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优化策略
摘要:目前高职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学生所学与幼儿园音乐教学实际有很大脱节。为此,我们必须以幼儿园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设置整体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趣味性的“视(视唱练耳与乐理)、弹(钢琴即兴伴奏)、唱(声乐表演唱、弹唱)、舞(载歌载舞、舞蹈编创)、教(模拟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各科教材,创设各科教学贯通的模式,实现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与幼儿园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机融合,培养出社会需求综合实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优化;幼儿园;融合
一、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高职学前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胜任幼儿园岗位需求的幼儿教师。幼儿园需要的是集钢琴儿歌即兴伴奏、新歌视唱、儿歌弹唱、儿歌表演唱、儿童舞蹈编创、载歌载舞、美工制作、游戏创编等等一系列技能于一身实用性人才,不需要每门都精通,但需面面俱到,需要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职业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具有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职业特点的、系统高效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高效、高能培养出具有“视(视唱练耳与乐理)、弹(钢琴即兴伴奏)、唱(声乐表演唱、弹唱)、舞(载歌载舞、舞蹈编创)、教(模拟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各项技能的符合幼儿园岗位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幼教人才,提高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课程现状
(一)国外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对日本、德国、美国、俄罗斯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音乐教育的专业技能课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大都有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较为固定的、系统的教学模式[1]。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音乐方面训练学唱歌、跳舞、培养节奏感及美的启迪等等[2]。在日本的幼儿教育中,许多经典传统的内容在传承,如童谣、纸板剧、手游戏等,注重幼儿探究欲望和心灵教育。美国学前教育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设置层层递进的儿童教育的理论、教育方法、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其实践基地、实践方法都有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