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教育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训练
舞蹈课一般在音乐教育专业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中会开设二年,有的学院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还作为选修课开设。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七八十年代,每天带着黑框眼镜、穿着运动装的只知道学习、不修边幅、不顾自身形象的大学生了。作为90后的大学生他们更加的注重自己的气质、形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更加注重这一点了,毕业后要为人师表,大多数的人会成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师,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兼任的。那么这些舞蹈课都是由谁来上呢?只能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把舞蹈课做为必修课纳入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在这两年的学习中会根据他们专业自身的特点,每学期会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的来帮助他们能够适应今后的工作。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主要是将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们引进门,改变他们自身的一些形体习惯,培养他们的形象气质。我们常说人们平时的身体形态是自然状态,我们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自然体态慢慢转变成舞蹈体态。
1.地面练习。主要是在地面上做勾绷脚、慢抬腿、吸伸腿等动作的练习。一方面改变上半身的形态,另一方面来训练腿部的肌肉。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在站立时自身的一些问题有所好转,比如驼背、架肩等毛病慢慢的消失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地面的这种形态,不自觉的就融入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腿部的训练我们会发现两腿肌肉的线条变得修长,不再是以前的块状肌肉了。
2.软度练习。软度练习有肩、腿、跨、腰等部位的训练。当然第一学期所有的软度练习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其实软度训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以后跳芭蕾或者民族民间舞时能够更加的优美、好看。
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慢慢的让学生由地面练习到站立练习,这里所说的站立练习不是完全的站立,而是依靠把杆来辅助我们做一些训练。即要加强第一学期的身体的体态训练和软度练习,还要加入芭蕾形体的基础练习。①借助把杆的软度训练。有了上学期的地面训练基础,这学期的软度练习就轻松一些了。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般年龄都在18、19岁了,骨骼已经定型,错过了软度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的训练目的就要改变了,不是要把他们训练成专业的舞蹈老师,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方法,以便他们以后在教学生练软度时,能够帮助学生们练习。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造成拉伤或者更严重的后果。②中间练习。中间练习其实就是脱离把杆的训练,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芭蕾手位和脚位的训练。手位、脚位的训练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芭蕾舞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慢慢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和脚。为下一学期开始跳舞做准备。控制自己的手和脚正常的人都能做到,但是在舞蹈当中来控制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在舞蹈中四肢、头、眼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还有和音乐的配合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表现的协调、优美。第三学期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再进一步加深芭蕾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始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由简单的组合开始,每学期开设两个舞种,每个舞种一至两个组合。芭蕾形体训练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态气质,那么民族民间舞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加强舞姿的训练。
1.把杆练习。把杆从双手扶把开始慢慢向单手扶把过渡。从最基础的一位擦地、蹲到五位擦地、小踢腿再到控制、大踢腿,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习到把杆上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把杆固定的九个动作,都是通过无数的前辈们通过长期的训练摸索出的一套完整、有效的训练方法的。
2.藏族舞。之所以把藏族舞作为学生第一个接触到民间舞,是因为藏族舞的踢踏组合,上半身的动作少,主要脚部灵活性的训练。由于学生刚开始跳舞,身体的协调性差,所以先加强脚部的训练是非常可行的,刚好藏族舞的踢踏类组合就符合这一要求。第四学期的训练就是加大民族民间舞的训练,藏族、蒙族、东北秧歌从基础的动律组合到步伐组合,使学生慢慢找到舞蹈的感觉,从而喜欢上舞蹈,为高年级的舞蹈选修课打下基础。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训练,不一定要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基础的芭蕾形体训练和简单的民族民间舞组合,能够在改变自身形体特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接触到多种形式的舞蹈。音乐、舞蹈是姐妹艺术,所以音教专业的学生学起舞蹈应该更加的得心应手,也为他们的音乐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作者:王莹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音乐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研究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技能型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授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授课者几乎是照搬专业院校的训练方法,但地方校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条件和专业基础强的学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与专业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授课形式要量体裁衣、灵活多样,以便学生开展更丰富的排演活动。提高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管理,培养其创新能力,切实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避免走形式主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成材为核心,是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可以说,决定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如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现在叫“音乐学”专业)中声乐课的教学在四年级学生因为要工作,频繁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都不多;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和实施多种唱法并存的声乐综合教学理念,演唱也不能只学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了,因为科学的方法只有一种,所不同的是演唱风格的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和教师在学术领域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应避免“重技轻教”的误导,要提出“横向优化知识结构,纵向实施因材施教”的声乐教学改革方案,“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固然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而将声乐课分为“声乐理论大课、声乐技能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和组织能力,更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合理发展,突出“师范性”。要提高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质量,必须从教学入手,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及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积极性。 二、注重差异教学,填补常规教学中的缺失 音乐教育专业嗓音条件一般的学生,可以说上舞台独唱的实践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这样不但要求施教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重唱、表演唱和自弹自唱等,还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大胆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体现公平的学习。那么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更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招收入学时,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经历并不完全一致,有一部分的学生在报考音乐教育专业时盲目性很大,存在各种利益驱动和片面的社会引导,觉得这是“热门专业”,而且毕业之后经济效益也不错,相比其他专业的报考,文化门槛略低,容易招收,家长们要求自己的子女只是为了生活而读书奋斗,期望子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即可,并没有在理想方面给予更崇高的引导,有很强的功利性;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舞属于技能性很强的专业,有限的四年时间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话,能学的东西可谓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没有一些基础的训练,每门功课都要从零开始,学习真的很被动,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甚至厌学,出现逃课。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关注、尊重由于生活境遇,特别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学习知识时的认知框架和行为的不同,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地方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无论从师资、人才需求、学生素质等来看都是不允许的。 三、加强和实施分级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随着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招收入学的学生音乐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课堂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再是职业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代喜爱音乐的大众,实施分级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从这个切入点,使学与教都能积极配合,降低门槛,先易后难,变“苦学”为“乐学”,改变“混学分”的学习状态,逐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喜好。更应提倡从进校的第一年开始就不间断地参加实习见习,将平时的学习以音乐会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向基层学校或其他部门汇报演出等,以演促学,激励和鞭策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与信心。另外,对艺术实践活动要及时整理、总结、查漏补缺,让每个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想到入职,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大学的学习比中学的学习更重要,大学是通向职场的一个过程。 其次,在音乐学师范专业声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把专业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声乐主修学生以“传帮带”的模式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让学生彼此学习,双方都有更多的机会在专业上提高和锻炼,学生之间没有权威,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一种更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碰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测试、考核和诊断学生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等方面把学生分成的2人一组或4人一组的小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弹歌曲伴奏,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课堂上演唱时对老师的依赖;特别是在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只弹作品或进行技术训练,不能单一按照专业院校钢琴专业的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数码钢琴变复杂为简单,摆脱困境,注重学生的视奏、合奏能力的训练,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毕竟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习音乐的学校提供合格的音乐师资,与专业院校培养音乐家教育(专业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人才)的目标是有差别的。从教育实习中我们就发现,在校的音乐学生和毕业生只会奏不会弹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包括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如此。特别是钢琴即兴伴奏这一环节明显薄弱,由于即兴伴奏调的问题、不同键盘位置的问题、自身技术水平的问题、伴奏音型、伴奏织体匮乏的问题、和声学的问题等等,在面对钢琴的五线谱或简谱进行伴奏也同样感到束手无策、呆若木鸡,和实际的演奏或演唱判若两人,基础再差,想想四年的精心学习为何不能弹奏一首完整的即兴伴奏歌曲,实在令人疑惑。有些同学会抱怨没开这一门课程而导致自己的即兴伴奏不行,其实,这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思想观念意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能力展现。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习科目,要确实把艺术实践当做一门课程,光说不练、或者只是在综合测评上加加分。#p#分页标题#e# 再次,受全球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生存压力和多元文化语境的冲击(如图),扩大招生,两校合并,学校规模逐步壮大,从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等等诸多原由推诿,制约着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谋职的艰难和真才实学的重要性。更由于“市场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人们的眼光容易过于实际,难免会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过于功利化,但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不能一味针对人才市场、迎合市场需求,面向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教育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能力人”、从“个体人”到“单位人”、从“自然人”到“职业人”的转换。 最后,受市场经济中厂家对产品“保质期”的规定及“售后服务”的启示,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作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训基地,要积极配合中小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社会力量,应该及时掌握和做好毕业生毕业3~5年内的工作反馈信息,这样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培养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工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以纯粹的学问、纯粹的教育,沿着实践观点的指引方向,扩展和促进地方院校音乐教育迈出更稳健的步伐。让我们的实践更自觉、改革更到位、人格更完美、校园更和谐。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研究
【摘要】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因培养音乐教师的属性使然,除了一般的钢琴弹奏技术和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全面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它不只是钢琴演奏的知识讲授与弹奏技术的传授,它需要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思想内涵,更具人文内涵,更具教育内涵,更具理论研究的内涵。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教学内容;教学需要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专业的钢琴教学在演奏属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因为在培养目标上学生是做为未来教师而培养的,不是以舞台演奏为目的的教育,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除了一般的钢琴弹奏技术和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全面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更偏向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提高,强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就不只是钢琴演奏的知识讲授与弹奏技术的传授,钢琴教学需要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归纳如下。
一、艺术哲学的内容
一般来说,艺术哲学是指用哲学的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还有另一个定义是作为美学的别称而被人们所熟知。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艺术哲学主要是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教育的内容,钢琴演奏教学是以表达音乐审美为终极目的的教学,审美意识决定了演奏者和教学者的艺术水平。二是美学要回答的音乐哲学的根本问题,既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的目的是什么,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关系如何理解。艺术哲学的内容,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实践指导的作用。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部门的改革也在不断落实。人们越来越注重艺术类的学习,因此,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对钢琴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琴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不仅是一门专业课,还是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
【关键字】音乐教育;钢琴专业;教学实践探究
一、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地位越来越突出,钢琴学习对大学生有多方面的帮助。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二,在钢琴教学中,大学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钢琴的意识。通过钢琴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钢琴专业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第三,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想要学好钢琴,首先要有良好的基本功。需要学生慢慢的积累经验,慢慢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学生的潜力。第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节奏在音乐表现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把节奏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钢琴弹奏,学生会加深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第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现在国家对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所以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着很好的就业机会,但是需要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钢琴演奏技能就是学生毕业可以选择的一个重要出路,在当前就业紧张的环境下,这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二、现阶段钢琴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
1.大学生的钢琴基础欠缺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才开始接触钢琴,由于高中的钢琴教师专业素养比较缺乏,学生的钢琴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上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对钢琴的基础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上,学生更注重的是可以弹奏高难度的曲子,或者是钢琴级别的考试。因此,学生还是没有解决钢琴基础薄弱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学生以后不能很好地胜任一些钢琴教学工作。
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革新途径
一、戏剧表演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教材设定与专业教学方向不符 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通常开设1—2个学期,周学时2节,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要求在较短的学时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表演课的基础理论更要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故而更侧重于舞台艺术实践的训练,教师通常是安排学生通过对一些短小剧目的演练和角色塑造包括对一些区域和地方的戏曲、舞台小品的练习模仿。所以对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设定要求既要精炼又要包括一些不同风格的剧目脚本,让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有的放矢。而现实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库很难找到符合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教材,更多的是供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传媒等专业适用的表演课教材,教材内容侧重更深刻的表演理论,与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培养方向不符,更不能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从业方向实现对接。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专业的戏剧表演课程是从表演基础素质着手,从演员的创作素质训练着手,从表演基础训练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到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塑造,主要培养学生适应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专业表演创作需要。而音乐教育专业的表演课程主要侧重舞台艺术表演,即如何从舞台角度展示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历练综合的编、排、演能力素质以达到适应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从业方向的目标。教学内容更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到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弹一首曲子、跳一段舞蹈,大到如何编排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表演作品,参与策划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等,教学内容更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打破按照表演专业的授课内容、方法、模式,逐步建立规范更为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戏剧表演课堂就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 二、分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培养音乐教育 专业学生表演素质的目标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发,系统建立了幼儿园、中小学课程目标评估体系,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的改革也必然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目标要求开展,实现课程改革与培养目标的对接,提升培养的实效性,让学生毕业后更好把握教育教学的着眼点。 (一)目标领域一(教育信念与责任)——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的目标要求的理解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领域一(教育信念与责任)就是针对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师信念与责任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就是对培养师资的的标准和要求,课程设置也必然要围绕目标展开。对每一门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必然要求对照标准目标逐步渗透。音乐教育专业的戏剧表演课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要通过对一系列儿童少儿作品的演练学习,对系列挖掘教师教育人生、教育理念的剧目实施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对儿童青少儿的成长特点加以了解,才有可能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教师观。而不能停留在对中外、地方的传统经典剧目花费大量时间教学排练,学生真正站在教师岗位上必然会盲从而无从下手,不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不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戏剧表演课的课堂效果必然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学改革也是必然。 (二)目标领域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目标要求的理解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领域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即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培养对象的知识与能力,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具备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从戏剧表演课程的角度而言,就是应从分析、欣赏、观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儿童体裁的剧目、影片,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儿的个体发展与差异,获取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特征,并可以模仿性的进行角色塑造和剧目排练。让学生在角色片段的演练中潜移默化的理解感知幼儿园、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主题活动和组织课外活动,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总结规划,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汲取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分享使用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实现自我转化。这就要求戏剧表演课堂上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做到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从剧中来到剧中去,才会逐步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即和培养对象的从业方向实现结合,又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一致。 (三)目标领域三(教育实践与体验)——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目标要求的理解 目标领域三(教育实践与体验)即培养学生毕业后掌握课堂教学的规范过程、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取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针对这项评价体系,音乐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的优势更为突出,我们完全可以把戏剧表演课堂设计成模拟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模式,以不同类型的教师形象塑造、不同类型的学生形象塑造为主题,让每一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戏剧表演课堂上塑造教师形象,让每一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塑造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角色。一节戏剧表演课就是一节学生的角色塑造课。学生通过角色的塑造即把握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特点,又在学习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实践锻炼。通过戏剧表演课让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进行角色转换。当然,课堂内容的设置可以是幼儿园、中小学的音乐课,也可以是一次班会、一次家长会、一次主题团会等。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戏剧表演课的教师自然成了学生们的配角,主要实施指导、观摩、评价、引导,在模拟现实的课堂气氛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增强积累学生研究教育实践的体验和经历。 三、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改革 (一)实现更为适合音乐教育培养方向的戏剧表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p#分页标题#e# 针对目前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向的差异,结合教师课程改革目标体系,首要的就是对戏剧表演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传统的以歌舞剧、话剧、戏曲等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侧重于戏剧表演课程基础理论和儿童剧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并进一步拓展以教育为主体的剧目讲解、排练,也可以对部分教育影片的改编,比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一个也不能少》可以改编成以舞蹈形式为主的情景剧等。我们大可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塑造《白毛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人物角色。当然也可以通过观摩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自行创作改编他们教学课堂的小脚本,实现日常课堂的艺术化,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不断的积累必然会让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在大学期间了解把握自己的从业方向、从业岗位的特点、从业对象的特点,也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进步,能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 (二)实现戏剧表演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传统的表演课堂完全以教师思维为主,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学生准备,集体融合的方法和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考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和专门的表演专业学生特点的差异性,我们既要注重学生整体对课堂任务角色的完成,更要强调每个学生个体的自我发挥,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与每个学生的专长相结合,针对声乐、器乐、舞蹈等主干课程中学生的主修方向实施个体与整体的结合,即注重整体课堂教学又与学生的课程优势并轨,让学生针对自我专长设计舞台艺术效果,实现整体观摩评价模式,这样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客体,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还可以磨练每个学生的艺术品质增加舞台表演经验。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社会技能大赛和主题活动,形式可以是以个人艺术角色塑造,也可以是多人的结合,教师作为指导者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和编排,实现课堂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对接,必然会对每个学生的表演素质大大提升,实现“1:1:1”和“1+1+1”的双重效果。 (三)实现戏剧表演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 传统戏剧表演课堂实践环节大多在实训课堂进行,不能充分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业岗位充分结合,前面提到的模拟幼儿园、中小学课堂教学场景的上课模式效果应该很好,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到学校见习并参加各类型演出和比赛,实现专业与实践的结合。戏剧表演课教师应该从这一角度对个别学生和学生小组等艺术表演形式进行细致认真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各类型的竞争比赛中找到实战的感受,不断积累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打破传统学生停留在课堂上的小舞台,无法验证真正的艺术效果,艺术价值无法体现,故而,实践的多样化,形式的多样性应灵活多样,实现表演课堂的社会化。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各类教育类课程改革将在不断实践中实施,戏剧表演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也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本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业方向,本着社会的市场需求,本着改革发展的眼光实现科学发展,戏剧表演课程的教育教学也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摸索更为符合该门课程的新模式,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
音乐教育专业生创业分析
一、创业方向分析
1.乐器的销售与维护
从事乐器销售与维护行业是音乐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模式,这个行业中钢琴销售维护是核心内容,众所周知海南地区不产钢琴等乐器岛内所有的钢琴均是外运而交通发达的海口和三亚已经不是当下乐器销售和维护创业的首选之地,中西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是渴求的,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在未来乐器的发展中会是有所偏向。中西线城市的交通问题是此行业创业的难题,不降低乐器运输成本那么利润将大大降低。国家政策在调整一些基础建设更多惠及到海南中西部地区比如西线高铁的开工建设,中线海屯高速公路的开通等等这对与未来的中西部城市发展是一个大的契机。
2.音乐培训机构
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传统的创业不仅是乐器的销售与维护还有音乐专业教学方面。音乐专业培训组成分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对音乐艺术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艺考,当然除去这两个主要的方面还有业余喜爱等等共同组成音乐教育市场。艺考热近几年一直是社会中热议的话题而艺考热的实质是高等院校在艺术院系方面招生人数的增加,海南地区高校在近几年中也对艺术专业招生进行了调整。
面对海南各地学生音乐培训机构笔者个人认为倾向于围绕艺考进行办学或者开设音乐培训机构,音乐的兴趣爱好者是不能支撑和建立培训机构它的市场定位应该是辅助艺考而进行的,艺考无论是考级、高级中学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还是艺术高考都是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的所以稳定下一定的艺考生源后再开展兴趣培训,这样培训机构的运行模式才能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音乐培训机构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是稳定生源,稳定生源首要的明确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目的,如果培训机构定位是围绕音乐高考为办学目的那么为了稳定生源办学地点应该选择在海口或者三亚等发成城市,招生的范围是面向海南本省各地进行招生以确保生源的稳定,在招生过程中确保宣传到位是关键。
3.学前教育事业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优化
一、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及时将音乐学科前沿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等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在相关课程中注重将小学音乐教学的优秀课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多元的教学方式,扭转原来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较为严重的学术化和理论化的倾向,改变原来陈旧、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的职业化和实践化,全面提高毕业生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仰仗于教师的具体行动,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课程实施的保障。在教师中开展研讨活动,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像专家一样思考,设计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科学制定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编制课程纲要,将所有教学终极目标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将教师的着眼点由一节课转向一门课,明确课程的全貌,以及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二、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
面对国际上教师教育回归实践的思潮,世界各国均在教师教育中凸显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教师教育中,按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课程编制和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所学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固化为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进而转化为合格教师应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的系统化的师范课程和教育模式,是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构成的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既要体现各自的功能,又要协调配合,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的实现”在新的课程结构上,我校音乐教育专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教学场所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分为课堂教学的课程实践与集中实践;校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
(一)“5421”教学能力实践:
“5”——即教学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创新和教学评价等五项教学能力培养;“4”——即说课、音乐课件制作、教案设计、一节公开课等四项教学技能达标;“2”——即注重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1”——即一篇教学研究论文写作。“5421”教学能力实践使学生由乐教到会教,由会教到善教,由善教到研教的过度,最后达到站得讲台、教研有方的培养目标。
(二)“4441”音乐技能实践:
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究
摘要:素质教育视域下,大学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如今仍有一些高校没有过多关注学生艺术教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导致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得不到发掘和体现,如何加快大学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仍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对大学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与拓展的意义和策略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
引言
大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大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教育领域的主要教育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客观,很多教师对音乐教育都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对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大学音乐教育快速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现状
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结合实践来看,我国大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在以下几点问题使教学效果被大大削弱:(1)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首先,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更强调自身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重视和沟通,致使音乐教学的实质意义没有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会更注重对应试内容方面的讲解,教学目标也都是围绕考试来设计和制定的,对教学成果的专注程度远远超出了教学过程,这也是音乐教学中存在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很难学到真正技巧性的东西,对音乐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最后,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没有融合或者融合效果并不好,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强行消化音乐教学方面的知识内容,缺少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虽然在表面上看学生已经完全理解并吸收了教师讲解的音乐知识,但是学生本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同样使大学音乐教育的实际意义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音乐教育和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增强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进一步的提升。(2)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现如今,有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学音乐课程只具形式化而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首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学校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造专业的音乐教师团队,导致如今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都不甚理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另外,教师没有注重对音乐教学的设计,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乏严谨性和合理性,这样在实际教学阶段就容易出现错误,无法体现教育专业性和规范性,教学水平也迟迟得不到提升,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校和教育职工必须对音乐教育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合理化的教学途径来增强教学效果。
二、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和拓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