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音乐教学教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儿童初级钢琴教学的思考
1通过教学实践把握教学现状,指导教材编写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过程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等国外优秀教材的编写都是经过其编著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去粗取精并对教育相关学科领域充分研究之后的结晶,因此要把钢琴教学实践活动看作为我国钢琴教育者及教材编撰者的必经环节,首先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当前我国儿童钢琴教学的不足,了解当前我国学琴儿童及家长的总体需求。业余钢琴考级制度在我国实行已有20余年,这一度造成中国钢琴的“考级热”,许多钢琴教师及教材出版商受到功利化影响在教学与教材出版上急功近利,因而导致严重偏离了业余钢琴考级制度为了使业余钢琴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初衷。近年来随着考级问题的日益显现,众多钢琴教育者及琴童家长开始重新审视教学目的,不再盲目跟风考级而更注重教师教学及教材的全面性、趣味性及科学性等方面,促使我国钢琴教材编写开始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教育者积极开展儿童钢琴多样化教学模式如钢琴集体课实践,及时更新教学思维并指导教材编写的发展方向。总之,钢琴教材作为钢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钢琴教育者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兼容并蓄并结合其他相关学科领域如心理学、教育学、音乐美学等理论知识所编写出来的集合。 2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及教材的趣味性导向 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兴趣具有广泛性、个体差异性、浮潜易变性等特点,并且以直接兴趣为主。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巴斯蒂安钢琴教程》《菲伯尔钢琴教程》等国外优秀儿童钢琴初级教材均将学习趣味性与培养学习兴趣放在首位,以“快乐”学琴为教材编写出发点,并利用儿童阶段对外界事物视敏度及颜色视觉的感知特点从教材印刷排版等直观上引起儿童注意力与学习兴趣。相较之下,目前我国的钢琴基础教育模式更注重弹奏技术的训练,教材形式较为呆板,学生通常采用机械性的模仿与不断练习的学习方式而缺乏主动思考,导致其学习兴趣在学琴初级阶段便急速下滑。因此,我国在钢琴教材编写方面应首先将教学思维从培养“钢琴匠”向培养具有活跃思维能力的“钢琴演奏者”转变,如在初级教材的编写上增加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与发现的教学环节,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的自我价值并获得更多的自我肯定,从而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其次,针对儿童阶段主要以感性认识与直接兴趣为主的特点,教材排版可以更加色彩化与卡通化以符合儿童审美观,吸引其注意力;在曲目选择上,除了熟悉的儿歌以外,还可以将儿童喜爱的卡通片主题曲等纳入其中,从而保持儿童对于钢琴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语言上,尽量使用儿童容易接受与记忆的语言,避免语言表述上过强的理论性。再次,一些儿童在学琴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好动、稳定性不够等现象,在教材编写与教学活动进行中可以设立一些具有奖励机制的教学模块,以此达到规范学生学习态度并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3注重教材教学进度与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 近年来我国儿童钢琴学习方兴未艾,中国俨然成为了世界钢琴教材的最大市场之一,国外经典优秀教材的不断引进占领了钢琴初级教材的主流市场,与此同时我国钢琴教育者和一些出版商也争相出版各类打着“自主编写”旗号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但通过对市面各种本土儿童初级钢琴教材的考察发现,相较国外成熟的钢琴教学体系及教材编写模式,本土儿童钢琴初级教材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普遍不够科学且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一类是受到各类钢琴考级制度的影响,以训练手的弹奏技术为纲,在教材进度安排上一味急于提高儿童的弹奏技术,忽略了儿童在此年龄阶段的接受能力与认知能力拔苗助长;另一类教材则空有其表,华而不实,过分追求教材的纸质、排版等教材外在层面,忽略了其作为传授知识媒介的内在本质,教学内容空洞且过于拖沓,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逐渐丧失对于自主教材的信任度,不得不转而选择经过各国教学实践验证较为成熟的外国教材,最终导致我国在自主教材编写发展道路上的恶性循环。当前我国儿童开始学习钢琴的年龄段集中于4~7岁,此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认知能力尚处于“前运算阶段”①①,其生理条件处于骨骼发育阶段,手掌大小以及手指力度都远不及成年人,不能承受过度的钢琴弹奏技巧训练。因此,我国钢琴教育者在自主编写儿童初级教材时应充分考虑教材的循序渐进性,借鉴国外优秀教材在教材进度安排上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当代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加以考量。 4加强对于钢琴民族性的教学 上下五千年丰厚历史底蕴积淀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传统民族乐器百花齐放的同时,还形成了以宫、商、角、徵、羽为主的民族音乐调式,使得中国传统音乐独具魅力。但随着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愈来愈密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逐渐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制约,促使众多音乐教育者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发展与外来音乐文化交流共融上达成了共识。1995年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研讨会中“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论题被提出,加强音乐教育的民族化成为了众多音乐教育者更加关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个论题的内涵不仅包涵了对于我国传统器乐、声乐等本土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民族化教育,还包涵了另一层面即对于诸如钢琴等外来器乐的民族化教育问题。钢琴作为“舶来品”在进入中国的百余年历史中,《二泉映月》(储望华改编)、《粤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陈培勋)等民乐改编成了钢琴曲,《春思曲》(黄自)、《牧童短笛》(贺绿汀)等用西方作曲技法来表达中国音乐魅力的钢琴曲等,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音乐家们将钢琴“洋为中用”的意识。但中国钢琴教育尤其是中国儿童初级钢琴教育中,对于中国民族化音乐思想的教学却始终发展缓慢,我国现行自编的儿童钢琴教材在编写定位上较为模糊:有以西方七声音阶等教学模式写作的基础教程,如《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也有以综合类曲目形式出现的教材,如《钢琴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众多音乐教育者尚未对中国化的儿童教材风格有明确把握,我国仍缺乏较为完善且具有中国音乐民族性教育思想的儿童钢琴初级教程及教学体系。诚然,编写一套符合中国民族化需要的儿童钢琴初级教材是我国钢琴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西方社会经过300余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其较为完善的钢琴教育体系与教材编写体系,说明建立一套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钢琴教育体系及教材体系也绝非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有步骤地逐步建立。首先,在各方面鼓励我国作曲家创作出更多既符合我国儿童身心特点又能引导其了解中国民族调式及民族意识音乐思维的基础钢琴作品,使中国儿童能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便奠定一些具有民族意识及乐感的音乐基础;其次,在教材民族化编写中除了乐曲经典性、地域性有机合理选择以外,中国钢琴作品基本演奏技法的教学在教材中也应有所体现。 5重视教学法在钢琴教材编写中的运用 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是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现阶段的儿童钢琴初级教学仍以一对一为主的小课方式进行,通过一周一次的上课,老师对上一周作业进行回课检查、指出问题并布置新的作业,以此循环往复,单调乏味,缺乏对儿童的吸引力。在我国自主出版的儿童钢琴教材中,也体现为老师“讲”为主、学生跟着做的传统讲授法与练习法。儿童对于音乐其本身尚处于不了解不熟悉的阶段,在初学阶段一味地为提高某种演奏技巧进行一对一“精细教学”对于培养儿童钢琴学习兴趣及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帮助甚微,在教材编写与教师教学中更关注教学法的多样性势在必行,国外音乐教育领域已有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从音乐行为习惯、节奏旋律与基本动作形态、音乐素质、情感表达等不同方面培养儿童对于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教材内容对于教师的教学有引导及指向作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结合适当的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与活跃。另外,通过定期组织小型音乐沙龙加强学生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促进,也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总而言之,儿童钢琴初级教学与教材编写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发现,这其中不仅包括单一钢琴演奏技巧的传授,还包涵了教师对于儿童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对本民族音乐的融会贯通、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及时掌握等各个方面。通过更多深入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在日后我国自主编写儿童钢琴初级教程的道路上,应从培养儿童音乐素养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编写符合中国儿童特点的初级教材为目标,不断提高儿童初级钢琴自主教材的编写质量与教学水平。 作者:邓璞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钢琴技能教育培育音乐基础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不足,导致钢琴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院校的老套教学模式(演奏与手指技巧)的训练,也同样没有适合的钢琴教材来针对学前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钢琴教学。实际上这已完全不能满足学前专业学生钢琴学习的需要。过分强调演奏手指技巧,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更很难适应未来幼儿教师市场的竞争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我校学前教育钢琴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逐渐确立了较完整的钢琴教学体系,并创编了适应学前专业学生钢琴学习的基本教程———《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程》(以下称《教程》)共三册。在这本教材里我们编入了钢琴简易基本功练习,在和声和伴奏特点上选取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音乐基础很强的钢琴练习曲、钢琴小品风格的乐曲以及民族性的中外著名儿童弹唱曲。这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体系的统一性。〔1〕因此,注重从音乐基础培养入手来进行学前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这不仅体现了目前学前专业钢琴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更能有效而快捷地提高学生钢琴技能水平,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可持续发展。那么音乐基础训练包括哪几个方面呢?一是音乐感觉,即音乐的敏感性和感受能力;二是音乐表现,即感觉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与体现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下面具体阐述这两方面能力在学前专业学生实际钢琴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一、音乐感觉 有的人一听到音乐响起就本能的哼唱并伴有准确的节奏感,而有的人则表现平淡甚至无动于衷,这是先天对音乐敏感性的差别产生了音乐感觉的不同。学前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是成人后才开始学习钢琴的,他们的音乐感觉不像专业院校的学生那么敏感,作为钢琴教师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对他们的音乐感觉进行后天引导和培养,实践证明也是成功的。〔2〕 (一)经常让学生感受音乐 学习钢琴要求学生对音乐有较敏感的反应,不仅要培养他们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而且还要感知这些音乐特点所表现出的音乐内容、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来更好地表达音乐内涵,充分利用这些感受到的音乐能力进行和声伴奏织体的编配和演奏,胜任未来幼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和儿童歌曲弹奏能力。〔2〕在钢琴课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通过音乐欣赏、多媒体的教学设备经常使学生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小曲,比如听一些抒情温馨的摇篮曲、活泼幽默的小乐曲、坚定有力的进行曲、中外优秀的民族小曲、优雅古典的钢琴曲、交响曲等等,然后教师在教材里选择各种风格的钢琴曲教学生弹奏,这样就能激起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喜欢贴近音乐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能创造音乐,对于平时枯燥的钢琴课也就都有了兴趣感。 (二)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音乐的特性 抓住音乐特性就把握了音乐的整体风貌,比如在很多钢琴曲中都会用音乐术语来标记是激动有力的还是活泼天真的,是忧郁沉思的还是明快欢乐的,是热情高昂的还是浪漫抒情的,音乐特性不同,表现音乐内容与情感就不同。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些特性标记是置之不理的,弹起琴来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感。《教程》里收集了各色各样风格不一的钢琴小曲,每首曲子都能让我们及时抓住音乐特性把握弹奏风格。比如第一册中奥斯的《在泉边》左手分解和弦伴奏型与右手单音旋律进行描写幽静浪漫的泉边景象,表达优美抒情的情绪;《印第安战歌》以激昂的战斗节奏和粗犷的音调刻画出印第安人战斗的场面;第二册中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左手版分解和弦,小快板的速度,有力形象地把队伍行进的坚定步伐和飒爽英姿展现出来;莫扎特的《风笛舞曲》右手十六分音符的连奏均匀流畅,八分音符的跳音轻巧明亮富于重音语气,表现了风趣欢快的乡村舞曲。第三册中胡适熙的《牧民歌唱》包括引子和尾声的ABA三部曲式,音乐欢快自豪、深情优美,表现牧民对新中国伟大领袖的深切感情与敬仰;约翰逊的《杜鹃圆舞曲》欢快明朗的右手跳音旋律变化进行,左手充满活力的三拍子伴奏描写了杜鹃鸟蹦跳腾越的形象。这些生动的钢琴小品从物到人,从景到情不仅包含了明确的技巧手法训练,还充分表达了不同音乐的不同特性。教师如果能用更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引导学前专业学生积极贴近音乐、感受音乐、抓住音乐特性,我想他们就会逐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进而表达音乐。 二、音乐表现 《教程》中提到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基础一定要使学生明白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特性、力度、对比、乐句四个方面,如果学生懂得并习惯用这些基本要素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钢琴技能会得到很大提高。 (一)特性是关键 这里我想从表现音乐角度谈什么是音乐特性。音乐特性指音乐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的音乐的细部特质和总体风貌。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手段、情感去表现音乐,是领会把握音乐风格最重要的基本要素。〔3〕学前专业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底子薄,如果教师不从引导音乐特性作为钢琴教学的切入口,很多学生就会把一首欢快活泼的作品弹奏成抒情曲子,或者把一首进行曲弹成舞曲,这样的例子在实际中屡见不鲜,不利于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我们可以把音乐特性分类为抒情类、活泼类、精神类、激情类。我们在《教程》第一册、第二册前半部分里收录了如钢琴曲《五月里》、《印第安战歌》、《雨点舞》、《月牙五更》、《划船歌》、《粉刷匠》、《理发师》、《新年好》等音乐特性单一,一个曲子只有一种特性的短小钢琴曲和儿歌;在《教程》第二册后半部分和第三册里随着程度的不断提高,曲子篇幅大,音乐特性的表现力就越来越丰富,如《土耳其进行曲》、《牧歌》、《剪羊毛》、《小燕子》、《七色光》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直感、标题、标记、分析等角度对音乐进行辨别,这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音乐创造活动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力度是重要手段 在很多钢琴小曲中都会有力度符号的标记,这个音乐的外部形态我们必须使学生掌握,因为它与内容紧密相关。加强学前专业学生自身对音乐作品弹奏力度处理的能力是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钢琴作品中有强弱对比鲜明的、有纯粹强的、有纯粹弱的还有渐强渐弱的,如果无论什么曲子都用一种力度来弹奏,那么明显会失去弹奏的审美度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强弱处理总是同音乐表现的内容、刻画的形象、传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连在一起,能够教会学生理解分析钢琴作品中的力度标记,明白用音乐的自然走向和音乐发展的自然趋势来弹奏曲目,〔4〕这是学前专业学生钢琴技能课中必须得到体现的,也是提高钢琴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运用对比是重要原则 对比是一切艺术创作表演都要遵循的美学原则,音乐中的对比形式丰富多样,有强弱对比、力度对比、情绪对比、风格对比、段与段句与句曲与曲的对比等等。〔4〕如《教程》中收录的二段式、三段式、小奏鸣曲、变奏曲、圆舞曲中都可清晰在体现这些对比手法。稍难点有时间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更细腻的奏法、调性、调式、和声色彩等来进行音乐特性内部的对比,如在《剪羊毛》这首儿童歌曲伴奏中,二段式的结构,第二段的高音部分我们可以用分解和弦的连贯来体现旋律高潮的歌唱性,这样在结构上同第一段形成对比,也可以改变左手伴奏的节奏型与前面进行对比,还可以变化前面的伴奏型与后面形成对比等等。这样一首快乐活泼的曲子,既可以用明亮的跳音来表现欢快活泼,也可以用抒情性的旋律来表现欢快的歌唱。这样的乐曲在《教程》里很多,我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当然教师需要辅导学生们真正掌握的是对音乐对比性的认知与运用,这是钢琴课堂教学中的的重要原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使钢琴弹奏变得风趣有味,活灵活现。 (四)恰当处理乐句,丰富表现音乐 当我们充分把握了表现音乐的前三点要素后,就必须着手对音乐的基本动机、乐句、乐思进行理解和分析。音乐的表达也像说话一样,要让别人明白音乐语言要表达的内容,就必须用正确的乐句结构、情绪、语气这三方面来表现音乐。〔5〕 1、结构。在很多钢琴作品中作曲家都会把音乐的主题乐句第一个写出来,在乐句中构成最小的单位并贯穿全曲,这个最小的单位我们叫动机或叫乐汇,理解这一点我们划分乐句、弹奏曲子就很清晰。用连线划分乐句无疑是好办法,但有一点要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连线都能作为分句的依据,我们还要通过哼唱来了解音乐的走向与和声结构,这样乐句结构就会更加准确无误。此外,要能够把划分好的乐句结构弹奏得既清晰统一又优雅完整,我们还要掌握会用手腕的提、吊、落、滚的简易弹法,如乐句收尾的地方力度收缩把手腕轻轻提起来,像说话时换气一样留一个气口,然后接着进行第二句。 2、起、承、转、合与力度处理。文章写的精彩通常要采用这四字法来使人感动,文章朗诵的精彩通常要进行声音的音量处理。音乐旋律的处理也一样,这就是我们弹奏时怎样把握从起句-发展-高潮-结尾的协调与衔接。当然做到这一点对学前专业学生较难,但还是要强调弹奏要像歌唱、像舞蹈那样有韵律地把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体验同音乐联系起来,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合适的力度表现不同的音乐和不同的音乐段落。 3、音乐语气。音乐的乐思即“中心思想”需要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同说话、朗诵、歌唱时一样抑、扬、顿、挫,懂得什么时候平缓、什么时候激昂。“抑、扬”语调强弱,“顿、挫”语调缓急,它们有时甚至体现在一个乐句中的不同音符。特别是弹奏儿童歌曲伴奏,伴奏的不确定性就更要强调在旋律走向中运用这四个字,这是目前钢琴技能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需要长时间和开设课程的全面而使学生逐渐掌握。 总之,对于幼儿教师教育而言,钢琴技能的学习并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深的演奏能力,也不要求将高难度的练习曲和肖邦、贝多芬等大师们的作品演奏的如何娴熟。但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即兴视谱弹奏能力,具备边弹边唱的能力,具备对于常见的儿歌用五线谱和简朴进行弹奏和根据幼儿们的实际音域需要即兴移调转调的能力。这就迫切需要系统、全面、认真的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训练。〔6〕《教程》中编入了很多有利于音乐基础训练的曲目,它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细、教学形式更多样,钢琴技能也会像讲故事、做游戏、跳舞、唱歌、绘画那样使学生的学琴兴趣得到提高,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扩展,有效快捷地提高他们的钢琴技能水平,相信这是学生们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也是我们培养学前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实用
【摘要】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非常实用,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用到钢琴即兴伴奏,因此,本文从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现存问题及原因、科学训练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技巧的方法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幼儿歌曲;即兴伴奏
让小朋友参与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同时,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为幼儿情感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人格更加完善。幼儿园几乎每天都会有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技巧,可以为其音乐教学活动带来极大便利。
一、研究现状述评
学前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一直是幼儿园教学研讨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我们可以搜索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数十篇,比如谢健飞发表于2019(07)《戏剧之家》的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张维娜发表于2014(09)《音乐时空》的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张世莲发表于2014(06)《科学咨询(科技•管理)》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贺满彬发表于2017(Z6)《艺术教育》的论文《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和训练研究》等。谢健飞在论文《幼儿师范学校钢琴即兴伴奏的问题》中,主要从幼儿师范院校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国内幼儿师范钢琴伴奏教学薄弱环节的实践办法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作者从教师钢琴演奏水平较低、基本功欠缺,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和声配器法等理论掌握不够,学生对伴奏织体、伴奏音型无法灵活掌握等角度,对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强调,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需要掌握扎实的钢琴伴奏基础,并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提高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的理论水平。这篇文章还从柱立式、半分解、全分解、和声密集音型、和声节奏音型、和声分解音型等角度对即兴伴奏经常采用的伴奏织体进行了简要阐述。在论文《浅谈高职幼教学生的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张维娜从钢琴即兴伴奏当前存在的问题,幼儿歌曲具有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幼儿歌曲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钢琴即兴伴奏从业者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钢琴读谱困难、视奏能力不强,钢琴即兴伴奏人员对实际演奏中涉及的和声、曲式不熟悉,对伴奏音型的掌握不够。这篇文章同时分析了幼儿歌曲具有的一些特点,总结出幼儿歌曲内容简单、思想单纯、篇幅短小、节奏感强,并进一步阐述,要想提高从业者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就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形成校本教材。张世莲的论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之我见》,分别从明确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优化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创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技能训练方法、加强钢琴即兴弹唱课程的教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作者认为,在制订明确的钢琴即兴伴奏培养目标时,需要重点考虑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考虑幼儿的特点,突出幼儿教育的规律,突出基础性与师范性。这些论文大多从学前歌曲的特点,常用的伴奏音型,即兴伴奏的具体步骤,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方式等角度进行阐述。部分论文的写作点是明确的,比如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目标的制定。学前歌曲不同于成人歌曲和大学生演唱的艺术歌曲,学前歌曲一般音域狭窄、音区不高、节奏简单,重复节奏较多,在制定钢琴即兴伴奏的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学前歌曲的和声进行以及伴奏织体的训练都不能过于复杂,而要在最简单的和声功能进行框架之内,包括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这样的和声进行培养目标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简单,有利于激发学前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积极性。但是,从上述期刊级别和论文写作深度来看,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更多停留在实践层面。
二、学前歌曲即兴伴奏现有困难原因分析
一方面,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几乎每天都会用到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研究深度和高度都还不够。钢琴即兴伴奏涉及演奏者的技术功底,和声选择、伴奏织体设计、简谱和五线谱的快速读谱与视奏能力,以及自弹自唱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协调配合,这对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际上,依据本课题研究者多年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经验,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时会遇到困难,就算是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在对一首乐谱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大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不仅是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手脑协调、反应迅速,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在面对旋律时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和声。我国现行高校的和声体系深受苏联的影响,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高校在内的高校,在长达几十年的和声教学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作为教材,虽然后来陆续出现了由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和声学教材,但这些教材也都是脱胎于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但斯波索宾的这本《和声学教程》规模庞大、内容复杂,总共包括六十章内容。基于音乐下属各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时安排,几乎没有学生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把这六十章内容全部学完,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大多又是由这些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承担,因此,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没有掌握学前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更不用说这些专业的学生了。
学前教育专业葫芦丝器乐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陈述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类比葫芦丝教学特点,试图阐述葫芦丝器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并且对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葫芦丝器乐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在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器乐教学尤其是葫芦丝器乐教学的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葫芦丝;器乐教学;学前教育;实践研究
葫芦丝是流传于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簧管类吹奏乐器。因其音色柔美,简单易学、极具普及推广等特性,成为了我国民族乐器普及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影响覆盖面积最广的一种乐器。在音乐普及教育和群众音乐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非常重视,在2011年新版《音乐课程标准》中,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葫芦丝这些特性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高度契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葫芦丝器乐教学,可以使葫芦丝成为学生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载体。
一、民族器乐教学在普通高校中的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量民族器乐的专业人才在普通高校中任教,提高了普通高校中民族器乐教师的专业性,缓解了普通高校器乐专业教师匮乏的现状。很多普通高校开设了竹笛、古筝、琵琶、二胡等专业课程和各种民族器乐兴趣班、选修课,为我国民族器乐和民族文化的传播、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受民族器乐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民族乐器学习的基本规律,学生的音乐素养、学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也呈现普及受众面窄、教学成果不突出等窘境。
二、葫芦丝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普及推广的重要性
葫芦丝音色优美、简单易学等特点决定了在普通高校学生中易普及、易出教学成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时是民族音乐的学习者,毕业后将是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因此葫芦丝传播受众面广、简单易学的优势相比其他民族器乐更适合在这一专业中展开。学前教育专业目标为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以游戏化的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幼儿对于音乐的认知主要以音乐欣赏、韵律活动等体验式的方式,个体参与度不高。普通器乐教学开展尤为困难,葫芦丝是为数不多的适合幼儿学习的乐器。不但可以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辅助教具。
国内外钢琴音乐教育比较
一、钢琴教育课程设置与安排
就大学阶段的钢琴艺术教育而言,俄罗斯在钢琴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除了开设一些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课外,还设有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以及室内乐这四种课程。同时,由于受到学生所在的不同年级、不同程度水平与不同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这四门课程相互之间的设置安排也有所不同。比如,学生在大一上学期主要以钢琴独奏课程为主;大二上学期在钢琴独奏方面的课程安排上基本是侧重于对套曲和组曲的学习,而下学期则主要是以浪漫派的音乐作品为主;大三上学期是在原有钢琴教学课程基础上增添四手联弹与双钢琴,下学期在钢琴独奏方面主要弹奏难度较大的练习曲,如类似肖邦练习曲或更高程度的乐曲。此外,从大三开始,俄罗斯在开设原有钢琴技巧演奏课的同时,还专门为学生设置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与钢琴教学法等理论性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日后绝大部分即将要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学生至关重要。相对于俄罗斯钢琴课程设置而言,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其钢琴课程的设立安排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也相应增加了一些辅助性的钢琴演奏和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其运行的质量与成效上却不尽如人意。以室内乐为例,在国外是选择一些比较专业的管弦教师或者是在歌剧院具有丰富经验而且是专业的演奏员同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配合;而在我国,通常是选择一些在校数量有限且演奏能力不高的管弦专业学生同钢琴专业学生进行配合。不言而喻,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出的艺术效果通常显得枯燥乏味、杂乱无章,不用说要呈现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感觉,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术水平也会受到限制,很难再得到进一步的历练与提高。
二、钢琴教育方式与手段
俄罗斯音乐院校学生所接触的音乐课程几乎全部是由主管音乐教育的文化部统一制定的,在这一点上与我国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在这些音乐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由俄罗斯本国作曲家编创的音乐作品。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从小就对本民族音乐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将本民族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从乐谱转换成现实中的音响效果创立一定的艺术条件,从而使俄罗斯音乐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在演奏方面,一些钢琴教育者在其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常常过多强调钢琴的演奏技巧性训练。对此,俄罗斯钢琴教育者十分关注这一点,尤其是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钢琴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进行技巧性训练,而是更多地让学生去学会如何聆听、鉴赏、领悟与体会音乐,从而培养与塑造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学生日后的钢琴学习奠定良好的艺术前提和基础,才能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实质。受到学生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在教材的选取上也是有差别的。如钢琴基础教材主要有依里耶夫、契奇阔夫等编创的练习曲集《教师曲目必选》《小小练习曲》等。此外,俄罗斯音乐院校教师非常注重和提倡学生举办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如“肖邦之夜”“巴赫专场”等。学生通过在音乐会现场的全身心演奏,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而且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全面把握。
而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与实践中,本国的钢琴作品常常被人们忽视,钢琴学习者在日常的训练与演奏中所涉猎到的中国钢琴作品比较少。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教材体系,但我国有许多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与努力。如谢耿的《幼儿启蒙钢琴教程》,李裴岚、李钢锐的《幼儿钢琴教程》等,这些教材虽然针对的对象是幼儿,但其中也有许多作品可以为我们初级程度的学习者所用。此外,在钢琴的演奏上,斯图加特高指学派的炫技思想与维也纳的手指学派对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我国早期的钢琴教育形成了一种只重视演奏技能,却轻视音乐表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而且教师还经常鼓励学生演奏技术难度大且音乐表现力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以显示其演奏水平和才华。同时,部分钢琴教师选用大量的练习曲作为钢琴教程,而对相应的一些音乐作品的运用却显得有些不足,造成了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演奏本国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演奏技术技能和对本民族音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培养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乐感与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吴吟音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职学校钢琴教学
一、钢琴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钢琴基础课
在钢琴教学初期,学生由于初学,会对键盘课产生很大的心理障碍。很多人都喜欢听人弹钢琴,但真当自己进行钢琴弹奏时,就会觉得很困难而产生消极心理。所以,在钢琴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钢琴入门的第一本书是哈农指法练习,每一个学习钢琴的人都会选择它。在按照书中的指示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慢练指法使手指的灵活性增强,时间长了就能达到弹奏快而均匀的效果。但是这个过程简单却十分枯燥,学生很少会进行自主练习,所以这里就需要钢琴教师尽量改变哈农指法练习的弹奏方式,例如,使节奏改变,用小附点代表全十六,或将全十六换成前十六加后十六来弹奏,使枯燥的指法练习变得有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练习。将初学者指法和练习曲结合的教程是拜厄教程,但是其练习过于枯燥,而且缺乏技巧性,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但是拜厄教程中的内容都是一些简单儿歌,很容易被学生结构,所以教师在进行拜厄教程的教授是,还应对一些简单基础的乐理知识进行教授。
(二)即兴伴奏课
一般情况下来讲,当钢琴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开展即兴伴奏课。学生需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感觉,再根据临时播放的主旋律配以丰富的和声和音域,一边弹奏,一边创作,同时即兴伴奏要保证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帮助才能进行。
1.听音训练
在钢琴教学中,听音训练十分重要,歌曲、音乐曲段都可以当作听音的练习,不断强化练习效果,并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实际上来讲,即兴伴奏是根据大脑对各种音乐类型和元素的反映和积累。例如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扒带的方式,进行乐谱、和弦和音色的记忆,将有吸引力的曲段记录到大脑中,当脑海中拥有很多优秀的曲段时,就能够去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了。然后根据创作用钢琴来表达,并能和音乐“交流”。2002年中职学校开设了对口升学班,并在那一年开始将人才输送到高等院校。另外,一般觉得个人各方面的专业条件较优秀的学生,才会报名进入对口升学班。
儿童钢琴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近年来,儿童学习钢琴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热潮,成为了众多家长眼中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修课。开展儿童钢琴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如何做好儿童钢琴的教学工作也日益成为诸多钢琴教师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儿童钢琴;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一、培养儿童对钢琴的兴趣
有人说过,“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儿童时期学习钢琴是件很有挑战性的事,钢琴的学习既要讲究动脑又要考虑动手,既是艺术的学习也是技术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很多感官的共同参与,比如说眼睛要看谱,嘴巴要唱谱,手指要找准位置并且用正确的手型弹奏,耳朵要听音准、节奏、速度、力度等等,还要用心去体会音乐所带来的感受,因此,对儿童来说,学习钢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然后慢慢提高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热情。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长的重视程度等也会影响儿童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成长。一个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不仅会给儿童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还会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在生活中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创造随时欣赏音乐的环境,比如早上起床时可以给孩子播放音乐,在旅途中或者坐车时也可以给孩子播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让他们边玩边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提供演出锻炼的舞台
小学音乐乡土课程资源调查
摘要:
常州地区的多个乡土音乐已经入选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市的民俗音乐、传统习俗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文章对常州市小学音乐乡土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常州市小学音乐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文献,提出几点常州市小学音乐乡土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常州;乡土音乐;小学音乐
由于溧阳戴埠镇太平军锣鼓、金坛谈庄秧歌灯等乡土音乐被被评为“国家级”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市顿时掀起了弘扬乡土文化、倡导传统民俗的热潮。过年过节时大街小巷、文化广场,大型文艺表演的演出舞台,经常能够看到常州市传统文艺、音乐的表演,常州市的乡土音乐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
一、常州市小学音乐乡土课程资源的现状分析
对常州市溧阳、金坛、天宁、泓口等地20多所小学的走访调查发现,常州地区的多数重点小学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乡土音乐教程。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小学音乐教程只是局限于国家统一教材,乡土音乐的实施大多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各自开展,没有统一的规划与方案,实施的进程也各自不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乡土音乐在小学范围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