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英语学习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脑功能成像实验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本实验通过比较人脑语言磁共振功能成像差异,观察英汉双语者在进行语义加工时双侧大脑半球激活区的异同,了解相应皮质活动中枢的分布及双侧大脑半球的工作模式,研究人脑语言功能区定位及脑语言功能区的激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
母语化教学;二语习得期;视听教学法
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
本实验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母语为英语的6位外教(汉语为第二外语)和母语为汉语但从小学习英语的6位幼儿(6~12岁的英语学习优秀者);英语学习效果优秀的6位大学生和英语学习效果差的6位大学生(12位大学生均为母语是汉语、英语为第二外语、非英语专业的中国人),详尽地对比研究24位双语者(均为身心健康者)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差异。
1.实验设计。
学习社区语言生态虚拟大学英语论文
一、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的语言生态分析
(一)大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群组
由于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的受众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其群组关系较为单纯,主要涉及教师、学习者以及社区管理员。在社区的生态系统中,教师相当于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其主要任务不仅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疑难问题解答者,而且是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教学管理者、教学活动参与者、信息反馈者,还应该是意见领袖;管理人员是食物链中的分解者,主要负责保障学习网络的畅通,他们对部分垃圾信息和不良观念进行监控并隔离,同时重组各种学习资源,以负责维护社区环境的清洁;学习者则充当消费者的角色,通过合理利用教师与管理员共同创建的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满足提升个人的英语能力的需求。
(二)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中的社会环境
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最大区别源自于社会环境。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互动是营造社会环境最为核心的因素,而在现实课堂教师很难系统组织以集体为单位的互动。虚拟学习社区倡导通过社会互动构建集体智慧系统。“集体智慧系统是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的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间会显现意义模式、协同流、远见卓识、灵感互动、相互启迪、互惠互利和共同成长。”因此,也可认为大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环境是伴随着集体智慧系统的构建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交际达到知识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以形成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达到创建知识型社会的目的。而这种社会环境的营造在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中主要依赖一些语言输出平台得以实现。
(三)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中的文化环境
“语言系统本身就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各种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又必须借助语言来表达。”虚拟大学英语学习社区的应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英语在其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社区的主流文化环境。由于其使用者主要针对中国学生,因而现实教学中常常出现的“异语互补”现象在虚拟文化环境中也不可避免。但与现实语言文化环境不同的是,现实环境中语言的学习一般先行于文化,例如在传统教学中,词汇、语法的学习一般都先行于文化学习,这也可以理解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一种表现。而在大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中,文化材料的学习是驱动语言输出的主要手段。同时,由于文化材料的形式不拘泥于言语、文字性形式,图片、无声影像都有可能被利用,并且海量学习材料,以及学习材料选择的自主性也使得针对文化材料的词汇与语法的教学无法实现。因此,以文化学习为目的,进而提高英语水平,是文化先行于语言的一种表现。从教学文化环境来看,由于当前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都采用单元主题式教学,这意味着当虚拟英语学习社区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时,社区的文化主题环境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根据教学需要,通过一些语言输入板块提供文化材料引导学生融入即时的文化环境,进而通过完成一些自主、合作学习任务,达到驱动语言输出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者英语学能提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我国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环境、更多的资源。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秉承“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挖掘各类教学资源,不断激发学习者的英语潜能,构建良好的英语互动情形。本文首先从英语学能的发展趋势入手,同时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最后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提升学习者英语学能的策略,旨在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学习者;英语学能;提升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掌握英语技能。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应用,逐步提升学习者的英语技能,创建互动英语学习环境,不断引进新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材料,以此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贡献一份力量。
一、英语学能的发展趋势
英语学能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顺应正规课堂教学,适应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强化学习资源的应用,促使自身能够成功掌握一门外语语言技能。相关学者提出,外语学能综合模型详细阐述了外语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明确了外语发展方向。在复杂的构成系统中,依据相关概念,可促使系统全面连接,使得四个学能层面交互且动态发展。借助一定策略,能够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潜能,不断提升学习者的信心,改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此确保英语学习的有序开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概述
当前处于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微信、英语学习类App等,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者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平台内的资源,不断为自身英语学习提供能源,增加养料。学习者属于英语学习的主体者,教师属于学习中的引领者与示范者,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合理引入课堂插曲,赋予学习者一定的课堂权力,促使学习者可借助学习资源,更好地开展英语自主学习。
成人英语与抗语言磨蚀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磨蚀(languageattrition)是指语言学习者在接受语言教学或习得某种语言后,经过若干时间的减少使用或停止使用,导致所学语言技能和知识退化甚至丧失的现象。语言磨蚀通常被看作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既可以指母语在二语环境中的退化和丧失现象,又可指二语在母语环境中的退化或丧失现象(Cohen1975;Weltens1987)。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语言习得就必然有语言磨蚀,单打一地研究语言习得而忽视语言磨蚀就不可能探究语言学习过程的全貌(Olshtain1989;Weltens1995;Gardner1985)。随着对语言磨蚀对英语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国内英语界开始关注对语言磨蚀方面的研究,相关文献也逐日显现(蔡寒松,周榕2004)。但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研究基本仅限于从记忆和遗忘等方面来探讨和研究语言磨蚀问题,研究对象也局限于在校学生,而对于已经毕业多年的在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磨蚀和抗磨蚀策略的研究开展深度始终有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打算首先回顾成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特点,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抗语言磨蚀策略。 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特点 成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学习周期长; 2、学习时间少; 3、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针对性差; 4、练习机会缺乏。 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第一,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第二,成人英语学习者都参加了社会工作,已是社会人,具备相应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第三,成人英语学习者、也需要适当的指导或引导,如在语音语调、听说技能等方面。由于成人英语学习者已离校多年,他们中的不少人虽然也在业余时间接受英语继续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强度和持续性始终不足,此时如果不注意语言磨蚀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则他们的学习好比一只漏斗,边补边漏。 三、抗语言磨蚀策略探索 1、力把英语语言水平维持在一定的程度 根据Bahrick的“关键阈值”理论,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使语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得以加强并最终跨越关键阈值才能将语言磨蚀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因此只有当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时间间隔长短和练习机会多少才会对语言磨蚀程度的影响变小。因此,成人英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大量符合学习者实际水平的语言输入,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研究表明,产出性语言知识比接受性语言知识更易磨蚀,词汇比句法及其他语言内容容易磨蚀。因此,成人英语学习者在正式学习结束后应适时地接触英语,使用英语,加强英语能力的保持。我们必须牢记,对付语言磨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强大的语言习得来击退它。 2、积极的学习动机对语言磨蚀有抑制作用 Krashen认为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明显,情绪积极稳定,则他们对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作用就小,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输入;反之获得的有效输入越少。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对目的语的正确态度,培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对于英语学习相对落后的成人学生,教师更应该用鼓励、肯定和帮助的用语来激励学生克服障碍,从而降低语言磨蚀。 3、开展趣味性学习和想象性教学 根据李萍,郑树棠(2004)人们常常觉得要记住某些外语单词非常困难,但却能在玩多媒体游戏软件时,无意中记住有关词汇。比如,通过模拟动态和和明星做游戏时,就记住了不少明星的名字和游戏中的日常外语。人们以记忆中保存的表象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和综合加工,可以创造没有知觉甚至不存在的事物意象。在外语学习与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想象来掌握和陈述某些词义,借助于物体或图画来加强记忆。 4、循环学习法 李萍,郑树棠(2004)也指出,有规律地循环学习前面所学内容是避免损耗的直接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复习所学内容。比如上课前的热身活动,就有利于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提取已经获得的信息。如此,每隔一两天快速复习一些重要的词汇就能弥补和抵御记忆的衰退和新信息的干扰。教师每次复习时可以用不同的例句来解释同一个词的用法,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语境来让学生习得同样的语言知识。这样既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教学。 5、提高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实践表明,语用能力越强的成人英语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越牢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尽可能地在真实或相对真实的情境中使成人学生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料,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影视英语、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报刊阅读、网络交谈等。 四、结束语 语言磨蚀现象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表明,与目的语接触频率、教学方法、学习者的年龄、对目的语的态度与学习动机、目的语文化氛围、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等均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因此,从语言磨蚀视角反思成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教学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意义。本文希冀通过对这一群体的语言抗磨蚀策略的探索引起学界对此领域的关注。
英语词汇自主学学英语论文
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特点
英语词汇教材的多媒体化增强了词汇学习资源的输入量,信息全球化的好处就是让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增多,为英语学习的信息输入提供了更多的听、说、读、写形式。由此一来,学生能够获得自主学习的英语词汇材料,所以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发挥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大高校逐渐地普及和完善,国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中明确地鼓励充分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而且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包括课下的学习。各大专院校纷纷建局域网并创建校园网站,将这种学习资源汇总到校园网上,让学生能够随时通过网页浏览和下载,这就方便了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教材,在这种自主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加强自主学习的效果。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英语学习工具也变得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比如以前的复读机也被MP3取代,而MP3又正在被可存储播放视频的MP4以及智能手机所取代,现在智能手机能够下载很多学习软件,学习英语词汇的资源变得十分丰富。随着学习工具的丰富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如果不能做相应的完善就无法适应这些变化。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大,学习策略的落后就会让他们事倍功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词汇量的增加需要一个优化词汇习得策略。传统的词汇学习策略在无网络环境下都比较强调词汇的背诵,相对于词汇的应用更加强调词汇的记忆。这样的学习策略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2网络学习的紧迫性和优势
2.1紧迫性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是了解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的普及使得全球信息共享得以更好地实现,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网络信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教育和网络信息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宽带的普及,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网络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怎样转变学习模式、提高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
2.2优势
实用网络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具有很多的优势:①无时空限制。传统的词汇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词汇进行讲解或者是在课文中就词汇做重点讲解,以让学生明白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但是网络环境下,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对词汇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和场所进行词汇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与学习时间的分割性,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词汇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②多媒体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网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多媒体在展现信息的时候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因为词汇学习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学习的词汇进行再现,让词汇的学习更加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系统化,不仅有利于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到词汇学习中去,加强对词汇的理解记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③个性化学习模式。传统的词汇学习室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词汇教学的,每个班级要学到词汇知识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空范围内学生只能接受特定的老师传授的英语词汇知识,而网络学习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词汇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比较明显。④学习方法灵活。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学习可以实现信息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等即时的、非同步的交互。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听英语新闻,看美剧,做网络题库等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⑤语言和信息新颖。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化的,当下的各种经济政治以及娱乐词汇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的展现出来,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了解最新词汇,还能够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新的动态,英语在全球的范围内的使用,英语词汇作为是国内外语言与文化传播的桥梁,与时俱进的词汇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摘要】英语教学个性化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实践方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阐述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评价方式的个性化;让学生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结合英语学习与跨学科知识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核心素养;跨学科;英语阅读教学
一、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内涵
当代个性化教学强调:“个性化教学就是适应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学安排适应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及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等。”(邓志伟2003)目前我国教育的知识结构基本是学科取向的,容易忽视学生的跨学科性知识及通识知识的培养。然而,21世纪需要博学多才之人,需要能够整合各学科知识,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不断融合并将其深度应用于广泛的情境之中的人才。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要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教育部2003)传统的单学科取向的知识结构与英语个性化教学的跨学科性相矛盾。具体而言,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个性化阅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个性发展
“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育部2014)在这一目标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当今时代学生个性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个性化教学解释为:“一种以个体而非群体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与诸如演讲或小组教学等以群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在学习步子和学习时间方面,几乎一切个性化教学都允许学生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适应学生个人需要的程度随所采用的特殊方法而变化。”(李维1990)就英语教学而论,尤其是中学英语,鉴于各区域发展程度与需求程度不同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创设情境与学生积极、良性互动,针对学生的能力、兴趣与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与类型的知识,鼓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个性发展目标。
(二)基于跨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
大学英语MCALL模式的运用
一、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的取得,不可能仅仅靠灌输来实现,必须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他们借助教师的帮助,主动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培养和考试选拔,已经具有了一定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却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学习动机不明确。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很多英语基础并不是很好,学习英语的主观目的也并不强烈,更多是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第二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方面投入的关注度较低,基本都是把它当成一门普通的公共课而已,更多的关注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业课上,在英语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第三是因为英语本身作为第二外语对于学生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大学英语课程包含了听、说、读、写、译共五部分,是多种语言能力全方位的培养,对学习者的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使英语学习者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第四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把英语作为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来教授,只是从发音、单词、句子、课文以及贯穿其中的语法现象等几个方面来讲授,英语教学被局限在语言这个框架中,显得十分枯燥,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去主动学习。
二、MCALL对于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被逐步引入到教学中,它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形式通过计算机集成起来,并通过逻辑关联将这些媒体形式连接在一起,使之具备更为生动、丰富和复杂的信息表现形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成熟和应用,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现代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了对传统教学改革的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模式更为广泛,资源也更加丰富,从而为拓宽外语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提供了充分的外部资源条件,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营造出较好的语言环境,降低外语学习的文化障碍
传统的外语教学通过教师讲、学生听,以教材和练习题为主要辅助材料,缺乏直观性,语言环境的建立主要依靠教师的提问和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营造,但这种语言环境是达不到声、文、图并茂效果的,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却能很轻松地达到这一点。多媒体技术集电脑、幻灯机、投影仪等设备与各种练习、语音及视频影像材料于一体。“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各种特征,特别适合实现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二者若完美结合,定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育的需要进行设计,调动多媒体中可以利用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营造出全新的语言环境,从而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在课堂上建立起英语学习的微观语言环境。另外,语言的习得过程首先是听,也就是语言的输入,然后是理解语言的含义即语言的内化,最后才到自己正确地说出这种语言即语言的输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一种与母语截然不同的语言。要想有效地习得这门语言,获得标准而正确的语言输入是不可或缺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满足离不开语音教室、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帮助。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
【摘要】隐性课程作为构成完整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对显性课程的实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只注意显性课程的完整实施,忽视了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隐性课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能,充分挖掘其潜在的价值。
【关键词】隐性课程;英语阅读教学;价值
一、隐形课程内含概述
所谓的隐性课程,也叫做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这个概念是1968年由P.Jackson首次提出,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继而在John.Deway的“附带学习”以及W.H.Kilpatric的“副学习”和“附学习”中也随之出现,其后引起更多西方学者的关注。而隐性课程在我国古代人们口耳相传的谚语及故事中也早已有所体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等。国内学者靳玉乐提出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为: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地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从现代课程理论来看,课程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并被列入到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系列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未被列入教学计划当中,但却让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这种学习结果是不可预期的。由于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难设计性等特点,且迫于高中的升学压力,老师更加关注具有强操作性的显性课程的实施,忽视隐性课程的作用。此外,英语阅读教学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Spolsky阐述语言学习环境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时提到:“不管语言学习者的背景是什么,包括他们的天资、语言习得机制、态度、以前的知识,以及过去接触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经历,他们的学习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所学语言的接触量和内容”。可见,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隐性课程的作用
1.根据学生年龄因素和生活阅历扩充语篇背景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对语篇背景知识的认识不足,往往是造成阅读错误率高的原因。教师不仅要多给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还应该注重对语篇背景加以分析和扩充,从更深层次上巩固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