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英语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综合英语课词汇教学论文
一、词汇教学的理据
(一)词汇学习的内容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一个学期作为一级,对各级的单项教学要求做出规定,其中对词汇的四级要求是:“通过基础英语课、阅读课和其他途径认知词汇5500~6500个(含二级要求的4000~5000个),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那么,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词汇学习的内容具体有哪些呢?普通词典提供的有关词的信息包括拼写、读音、词法、语义、句法和词源等。《综合英语教程》每册单词表列出的词汇内容包括拼写、读音、词法、词义、词组、惯用语等。在语言学中,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层面,与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并列。而词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语言学学科,从大多数词汇学著作来看,词汇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词的形态、词的意义、词的来源和词典编纂等。Nation认为,当我们听到或看到某一单词时,能识别,会发音,会拼写,会用正确的语法形式在适当的语境使用它,就算掌握了这一单词。归纳起来,词汇学习的内容离不开对音、形、义的掌握,同时,能否有效地使用词语是衡量词汇学习情况的标准。
(二)词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存在着词汇学习广度与深度的问题。词汇学习的广度,是指以扩大词汇数量为目的的学习,只要学习者会听、会看,就算完成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背词典、背单词表。脱离语境的单词表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词汇,但不利于长时间的有效记忆。而词汇学习的深度是指一个词语的来源,构词过程,它所属的语义场,它的同义、反义关系,上下义、整体部分关系,一词多义情况,同音同形异义情况,它的搭配,它使用的语体,等等。学习者能否恰当地输出语言进行说和写,可用于衡量词汇学习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收录单词、短语183500条;201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韦氏高阶英语词典》收录词汇10万条。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如此多的词汇是很困难的,甚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只用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3000~4000个词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三)词汇学习与词汇习得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词汇习得的方法被大力提倡。词汇习得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方式,该方式提倡根据语境推测词义,尽量避免直接对词语下定义或进行翻译(P4~18)。阅读能提供语境,通过大量阅读习得的词语,我们通常能较好地掌握其内涵、搭配等。然而,推测词义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足够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推测能力,而推测能力又不等同于词汇能力,若仅仅依靠大量阅读、接触语境的方法来学习词汇,效果不佳。因此适当的词汇教学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词汇学习步入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轨道,变成可监督、可控制的过程。
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充分阐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特点,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在研究生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实践。高校教师通过课程改革和探索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培养研究生科技论文阅读、写作和学术交流等能力,使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其教学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培养精通英语和专业技术的行业精英,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成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是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三个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该课程涉及文献查阅、科技文献阅读、学术论文写作/修改/投稿、学术报告等,该课程的学习培养研究生学术英语的运用能力[1-2]。但是,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研究方向包含了MEMS/NEMS技术、传感器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光纤传感与通信、光电检测及应用、激光超快、SoC设计与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课时,还有部分专业必修课同时授课,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完全部的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知识;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通常包含许多复杂的专业术语、长句、难句,研究生英语基础薄弱就会引起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再加上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陈旧等问题,使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受到高度重视。对于高等院校研究生来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查询和阅读科技文献,并且熟练运用专业英语撰写科技论文、报告和英语学术交流的能力[3],以及与国外公司或同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交付方式等环节沟通交流的能力。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讲授先进学术思想理念和科技前沿成果,承担起将研究生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重任。如何真正发挥研究生专业英语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精通专业技术,并服务于科技、军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投入更多努力。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内消化、课后巩固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模式。
一、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中,教师多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大量科技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研究生没有获得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使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索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在培养计划中被安排在研一阶段,但在这一阶段,研究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知识面较窄,课程目标如果只集中在教材内容的英译汉和专业词汇的背诵上,研究生理解和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了其对理论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绝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学是对学习材料的翻译和教师“灌输式”地讲解词汇,这种方式导致研究生被动地学习,有的甚至恐惧或排斥专业英语的学习。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涉及学科比较广泛,研究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力不从心。缺乏高质量教学内容。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科技论文阅读及翻译,通过教授一些常用的科技英语,使研究生了解基本词汇,掌握基础语法,单纯的翻译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缺乏专业背景知识介绍,缺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加之研究生科技英语基础薄弱,从而导致其对专业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科学前沿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授课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要求;将专业英语当基础理论课程讲解,以汉语教学为主,使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效果大打折扣。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衡量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传统的专业英语期末考核方式陈旧,仍采用“一卷定分数”的考核方式,无法真正体现研究生运用学术英语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更会抑制研究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建议。明确课程目标,增强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基于研究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能力,从大量的科技论文中筛选出学习资源,在有限学时内指导学生实现高效、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该课程要使研究生掌握文献查阅方法,并能够具备文献阅读和总结能力;通过学术论文写作、修改和投稿等培养,使研究生具备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利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学术报告的事例性教学,培养研究生具备制作海报和进行Oral学术交流的能力。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双语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模式。鼓励研究生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全面提升并锻炼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科技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需要补充行业发展和科技论文的最新报道,让研究生紧跟科技前沿,增强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还要增设各类专题的交流和讨论,课前布置专题内容,让研究生提前搜集相关的英文科技文献并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法打破了原有教学中以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能瞬间点燃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均被全面提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内容浅显易懂,专业词汇量充足。教材内容既要涵盖各个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又能展现科技论文的表达习惯,同时还能体现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入学术论文等英文资料作为教学素材,避免授课内容的枯燥乏味,将研究生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学术问题进行凝练、归纳和整理,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如查文献、会议资料、硕博论文、基金、SCI、EI检索(2学时),投稿、改稿(8学时);英文学术论文阅读、写作、文章总结(12学时);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讲授2学时,学生讲口头报告和教师点评8学时)。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只侧重翻译,还要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方法更加多元。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翻转课堂、微课等),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增加与研究生互动的机会,适当增设签到、提问、投票等多种互动环节,调动研究生学习热情,打破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为强化教学效果并提升研究生实际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使研究生自主学习,形成“做—学—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发问,促进研究生多思考,调动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如何运用精讲和泛讲,做到详略得当,采用精讲的方式讲解句式结构、构词法等常用的英语知识,采用泛讲的方式讲解科技论文大意、短语等。考核方式多元化,更加全面体现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最终期末成绩(满分100分)考核包括查阅文献(30分)、写一篇高水平英文文献的摘要(30分)、做一个会议海报(20分)、做一次模拟会议口头报告(20分)。经过一学期32学时的锻炼,研究生在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将会更加轻松地进行接下来的两年研究生科研工作。
课堂观察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课堂观察在我国20世纪后期得开始到广泛应用。我国广大英语教育的研究者、一线教师也积极将这一研究方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中。本文选取课堂观察在英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这一视角,对英语课堂观察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课程研究等四个角度对课堂观察在英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力求完整、准确地反映课堂观察在英语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在研究中更加有效地使用这一研究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育研究;英语教学
1.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以主题“英语课堂观察”为关键词,以2018年10月为搜索日期截点,共检索出114篇相关文献,经逐一对比、选择,本文研究文献实为73篇,本文以此为研究样本。
2.研究现状及分析
2.1研究概况
通过知网检索得知,1999年至2007年以“英语课堂观察”为主题的论文非常少仅有6篇,且最早一篇发表日期为1999年。而2007年后,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比如2009年的文章就增至6篇,是此前相关文章的总和。状况与国内的课堂观察研究从1999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检索的基本情况如下:期刊文章共57篇,硕士学位论文18篇,无相关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中文核心刊物6篇,立项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共15项。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课堂观察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与国内课堂观察研究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进一步阅读、分析相关文献,笔者发现,教育研究人员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根据英语学科的性质、要求和课堂情境,正在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多角度地将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运用于英语教育研究中,从操作层面上推动了课堂观察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多元化。但是,有关英语课堂观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更大的发展和突破,对现有的英语课堂观察的定量观察工具的论证还不够充分,缺少有效的英语课堂观察团队,影响了课堂观察研究方法在英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英语学科课堂观察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新思路新方法的出现。
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等方面入手,分析目前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为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运用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研究生英语教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方法,也是体现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1]。医学硕士研究生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如英文文献查阅、国内外医学动态跟踪以及未来实际工作需求等,都离不开医学英语[2]。与本科英语学习不同,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更强的专一性[3],需要掌握更高层次的医学英语知识。目前国际上大多数文献是用英文书写,医学硕士研究生要想及时了解本专业最新研究趋势就必须精通相关的英语知识[4]。但部分高校免修甚至没有开设英语专业课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不能较好地理解医学英文文献内容,影响了科研英文论著的撰写、投稿及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针对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本文拟对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高校医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仍延续了本科阶段的方式,以精读为主,听力为辅。在整个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按照教材内容讲述英文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解释段落中某些短语或单词的含义[5],缺乏课堂互动交流等活动来调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辩证思考及创新思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此外,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师不擅于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只是将书本内容简单制作成PPT,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
学术英语课堂中的项目教学法实践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项目式教学法/学习法在大学学术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能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起到正面促进作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期末用分项考试分数对比、期末卷面分比对、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调查和评测。测试和问卷结果显示,使用项目教学法较之常规教学法对学术英语课的学生学业成绩和课程的认知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学术英语;大学英语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基于项目的学习法,或说项目学习法/教学法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教育学家杜威。这个术语的正式提出来自于教育学家威廉姆•赫德•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HeardKilpatrick,1871-1955)。基尔帕特里克(1918)提倡学生们自发项目、利用学习的法则、激发内在的驱动力以寻求获得高水平的技能与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享受快乐与自信,增加对学校的喜爱。近一个世纪以来,项目学习法所对应的教学法逐渐为教育学界所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这一理念引入课堂实践与教学研究,所以这个教学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有学者指出,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与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背景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它融合了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张连美,2010)。项目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的结合。我国基于项目学习的外语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刘育东,2011),发展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截止目前研究该问题的学术论文已有798篇①。但相对而言,对于项目式教学法在学术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的研究仍比较匮乏。
二学术英语概述及学术英语课堂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从通用英语(EGP)向学术英语(EAP)转型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1号文件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过去二三十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基本定位在通用英语,导致了大学生虽然花费很多时间学习英语,但“仅能‘应试’、难以‘应用’。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只能对付日常生活交际,很少能够读懂自己专业上的文献,更少能够用英语展开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蔡基刚,2014)。所以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尤其是对高阶学生的课程设置,学术英语改革方向不容忽视。技能方面,学术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课听讲座、记笔记、阅读学术文章和专业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的能力。就其核心而言,学术英语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革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项目研究的教学法最恰当了”(蔡基刚,2017)。遗憾的是,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虽然近20年来对项目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已经有数百篇论文,但对于项目教学法在学术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仍鲜有尝试与研究,相同时间段和检索方法检索结果显示,此类论文数量不足20篇。由此可见,在学术英语教学领域多做项目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
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
近年来,翻转课堂这一的教学模式日趋受到关注。高校英语教学则是翻转课堂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梳理了国内核心期刊刊登的关于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共74篇论文,并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此类论文理论和实证研究数量相当,虽存在研究对象分类笼统,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但研究领域,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且研究成果丰富。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堂模式;英语教学;高校
一、引言
自从科罗拉多州的高中化学老师Jon-athanenBergman和AaronSams于2007年提出翻转课堂理念以来,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在短短几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并得到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翻转课堂英文全称为“FlippedClassModel”,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学生在上课时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与此有关的国内外研究也日趋增多,其研究成果涉及经济学,数学,机械工程,外语学习等不同学科。翻转课堂的价值在于彰显新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学生中的互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了推进翻转课堂在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将对此类研究现状全面地总结归纳,分析不足并展望今后此类研究的趋势,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
二、期刊的选择
化学专业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化学专业英语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知识体系陈旧和教学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慕课理念,开展化学专业英语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进而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升化学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专业英语;化学;教学改革;慕课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交流日趋频繁,要求专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1]。化学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我国化学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需要培养更多化学化工领域的国际化人才,这对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课程的教学,为其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推广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化学专业英语不仅要增强化学专业学生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和拓展国际化视野,还应该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化学专业英语的传统教学受到教学方式和资源配置的限制,教学效果较差。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化学专业英语进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和实践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专业英语的特点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化学专业英语的特点
化学专业英语是化学类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以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化学专业知识为基础[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要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然后能够熟练的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和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翻译和简单科技论文的英文撰写,同时具备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4]。因此化学专业英语具有几个特点:(1)专业词汇多。化学专业词汇较为丰富,构词复杂且具有特殊的构词方法,还具有较多的词类转换,需要学生单独记忆,为学习带来较大困难。(2)特殊的时态和语态。化学专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一种,为了客观准确表达实验现象,常常使用大量的过去时和被动语态,且没有第一人称出现,给入门学习者较大的困惑。(3)长句难句多。在英文科技文献中,常常采用后置定语和多重修饰的表述,因此不能逐词逐句翻译,要以整体理解语句为主。(4)内容广。该课程知识面广,涉及四大化学领域知识,需要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学习难度大[5]。
1.2化学专业英语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构建探索
摘要:由于文化多元和经济全球化,以基础英语为核心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多元需求,因此构建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课程的三维功能、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出发,阐述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并指出多元化课程设置应遵守丰富性、灵活性、系统性等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现代主义;需求分析;多元化课程构建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以基础英语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定位的学术探讨日益热烈。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工具论,指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知识、表达专业思想,以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的能力,课程重心是专门用途英语,尤其是学术英语(蔡基刚,2014;杨惠中,2012等)。二是通识论,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要以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为目的,包括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镇权,2008;陈坚林,2011;王守仁,2011等)。三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大学英语改革目标应该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课程既要有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和学术素养,又要有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通识英语(束定芳,2012;文秋芳,2014;孙倚娜,2016等)。专家学者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和定位,分歧主要原因是大家只看到了大学英语课程功能的某个侧面,没有看到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发挥课程应有的传递知识、培养人价值观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三维功能。但这些争议本身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一、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课程功能理论
课程功能是指课程在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关于课程功能,有知识本位说,如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纽曼认为课程的功能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职业或专业,而是为了最高级的文化,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本主义说,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课程功能不仅仅是对科学的探求,更是对人的知、情、意、道德观、人生观的培养。社会功能说,就是将课程与社会诸现象对应分为课程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如威斯康辛大学明确提出大学课程设置要以社会服务为目标(高有华,2011)。社会在认识大学课程功能时,由于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的利益主体强调了课程功能的不同侧面和维度。而实际上课程的功能应该是多元的,它既承担着传递知识的功能,也担负着培养人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作用,同时也要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它既是语言技能课,承担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人文通识课,培养人的理智、道德、情感等;另外,它还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所以它还要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因此我们说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是实现课程三维功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