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英语科技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英语翻译农业科技论文
一、农业科技英语的总体特征
1.较多的新词词汇量。
据统计显示,英语大概有两百万左右的词汇量,其中新词大约占到了50%左右的比例,而且每年都会有大约1500—1600个的新词和新义会进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现代的农业科技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农业,因此传统农业逐渐朝着精准农业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农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崭新的词汇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比如防滴过滤系统、促进生态修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2.较强的专业性。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个行业都具备各自的惯用语和术语,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农业包括的渔业、牧业、副业、林业以及农业等。其中的专业词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缺乏一定的专业背景,在翻译一些专有名词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现误解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翻译错误。比如美国所谓的“亚洲鲤鱼”实际上是我国的鲢鱼。
二、农业科技翻译中的问题和原因
由于无法变通翻译程序或者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一些翻译者在翻译农业科技文章的时候,忽略了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变成了英式汉语或汉式英语,并且经常闹出很多笑话。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科技英语教学改革教学理论论文
一、目前科技英语教学的不足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几套科技英语教材和观摩本校及周边高校科技英语授课,笔者发现当前科技英语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不实用、教材编写不合理和授课模式传统三大不足。在教学内容上,现行科技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重语法、句法、文本特点、翻译技巧等语言能力,轻语篇分析、阅读技巧、信息汲取和观点批判等学术能力,而后者才是提高学生专业内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在教材编写上,首先,作为课文的文章或写作年代久远,不具时代性,或观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动态,或知识太过专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障碍,或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其次,课后练习题型死板,多为传统的阅读理解选择题、词组翻译、单句翻译和段落翻译,而缺少交际能力中重要的一块———听说训练。在授课模式上,由于大部分院校的“科技英语”课程由“大学英语”的授课教师教授,其授课模式与精读精讲的综合课类似。即: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侧重语言细节尤其是词汇的讲解,甚至逐句翻译,轻视文章的语篇布局和观点辨析,阅读成了单纯的语言活动,造成学生获取的新信息少,阅读速度慢,分析能力差。显然,这种费时低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今信息密集的时代要求,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二、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原则
(一)充分发挥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科技英语属于外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它的理论依据是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理论或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教学法将目标语作为获取学科内容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直接的学习目标。Leaver和Stryker(1989)总结了CBI教学法的四个特征:1.围绕学科知识而非语言形式进行教学,学习者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语言;2.教学中使用的课文来自真实语言材料;3.教学任务是学习新信息,即学生未知,需要探索的信息;4.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满足学生特定需求,即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需求服务。Kasper(2000)提出: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或某种主题进行,效率会大大提高。其优势有四:第一,关注内容能降低外语学习的焦虑感;第二,引入学科内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第三,内容学习的阅读量较传统语言教学大大增加;第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知识和一定深度的认知互动有利于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笔者认为,科技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充分发挥CBI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区别于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由精读转向泛读,由关注语言本身转向关注信息的获取,由侧重语言技巧转向侧重篇章结构,由教师翻译讲解为主转向学生探索分析为主。
(二)教学改革的原则
蔡基刚(2012:233)指出,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分科英语(科技英语属于分科英语)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就是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的汲取和交流、搜索本专业的文献、听本专业的英语讲座、用英语写论文和进行科研成果汇报等。因此,课堂提问是围绕文章信息的汲取和理解,而非对中心思想的挖掘;分析是对文章观点(尤其是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评论,而不是接受文章传递的思想;活动就是学生通过在项目中搜集信息、辨别信息对课文加深理解,而不是开展无病呻吟的活动;讲解就是讲解阅读、引用、写作技能而非解题技巧。由此看来,《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学术技能来开展,包括阅读、写作和词汇技能,专业内的听说技能,以及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技能。
自动化专业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摘要:自动化专业英语是为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掌握核心的专业英语词汇、术语及相关语法,进而查阅英文文献,并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及撰写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开设课程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分阶段设置具体的教学任务,针对性的讲解及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专业英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一、引言
自动化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系统或工业过程自动运行并获得指定目标的技术。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及家庭服务等各个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对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动化专业的教育则是为了适应在国计民生中日益广泛应用的自动化技术而产生的,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尽管我国也较早进入自动化教育行列,并且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整体水平仍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工业4.0(Industry4.0)”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各国的实施,在技术发展和市场拓展方面对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在技术解决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时刻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进展,与时俱进。而目前的大部分技术文献及科技论文均是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加之大量的合资和外资企业成为用人主体,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专业英语知识阅读和撰写文献,因此,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然而,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在大多数院校的开展却并不顺利,效果也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的影响,通常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很多同学奔波于求职及备考现场,无法兼顾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是由于课程内容设置的因素,较为陈旧的内容及授课方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3]。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从教材、内容、方法、手段[1,4-6]和考核方式[7]等方面着手,对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获取有用、直接的科研信息;专业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展示水平;专业英语表达、听说及应变能力的提高,则有助于国际交流合作的开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为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撰写能力、表达及应用能力,本文将从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内容设置、课堂呈现形式及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以任务为驱动的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内容设置改革
(一)课程学习及教学目标
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以及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由于专业英语在词义上具有不同于普通英语的特点和含义,并且英文科技文章在结构上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再者,专业英语对听说读写译的侧重点与普通英语有所区别。因此,学生有必要认真学习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着重讲述自动化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及科技论文的特点、写作基础及注意事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阅读、查阅英文科技资料及理解和撰写英文的写作能力。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本学科所需的常用专业词汇及词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撰写、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相关外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的资料进行英译汉,要求理解基本正确,译文通顺;能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正确表达原意。
电子科学和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充分阐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特点,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在研究生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实践。高校教师通过课程改革和探索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培养研究生科技论文阅读、写作和学术交流等能力,使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其教学参与度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培养精通英语和专业技术的行业精英,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成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是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和电路与系统三个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该课程涉及文献查阅、科技文献阅读、学术论文写作/修改/投稿、学术报告等,该课程的学习培养研究生学术英语的运用能力[1-2]。但是,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研究方向包含了MEMS/NEMS技术、传感器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光纤传感与通信、光电检测及应用、激光超快、SoC设计与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师在教授专业英语课时,还有部分专业必修课同时授课,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完全部的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知识;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通常包含许多复杂的专业术语、长句、难句,研究生英语基础薄弱就会引起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再加上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授课内容陈旧等问题,使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受到高度重视。对于高等院校研究生来说,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查询和阅读科技文献,并且熟练运用专业英语撰写科技论文、报告和英语学术交流的能力[3],以及与国外公司或同行进行产品设计、生产、交付方式等环节沟通交流的能力。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科研工作,讲授先进学术思想理念和科技前沿成果,承担起将研究生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重任。如何真正发挥研究生专业英语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英语基础、精通专业技术,并服务于科技、军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投入更多努力。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逐渐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内消化、课后巩固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模式。
一、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中,教师多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大量科技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研究生没有获得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使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索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在培养计划中被安排在研一阶段,但在这一阶段,研究生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知识面较窄,课程目标如果只集中在教材内容的英译汉和专业词汇的背诵上,研究生理解和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了其对理论知识和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绝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学是对学习材料的翻译和教师“灌输式”地讲解词汇,这种方式导致研究生被动地学习,有的甚至恐惧或排斥专业英语的学习。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涉及学科比较广泛,研究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力不从心。缺乏高质量教学内容。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科技论文阅读及翻译,通过教授一些常用的科技英语,使研究生了解基本词汇,掌握基础语法,单纯的翻译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缺乏专业背景知识介绍,缺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加之研究生科技英语基础薄弱,从而导致其对专业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科学前沿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授课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要求;将专业英语当基础理论课程讲解,以汉语教学为主,使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效果大打折扣。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衡量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传统的专业英语期末考核方式陈旧,仍采用“一卷定分数”的考核方式,无法真正体现研究生运用学术英语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更会抑制研究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建议。明确课程目标,增强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建设。基于研究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能力,从大量的科技论文中筛选出学习资源,在有限学时内指导学生实现高效、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该课程要使研究生掌握文献查阅方法,并能够具备文献阅读和总结能力;通过学术论文写作、修改和投稿等培养,使研究生具备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能力;利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学术报告的事例性教学,培养研究生具备制作海报和进行Oral学术交流的能力。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双语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模式。鼓励研究生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全面提升并锻炼研究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科技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需要补充行业发展和科技论文的最新报道,让研究生紧跟科技前沿,增强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还要增设各类专题的交流和讨论,课前布置专题内容,让研究生提前搜集相关的英文科技文献并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法打破了原有教学中以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能瞬间点燃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均被全面提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内容浅显易懂,专业词汇量充足。教材内容既要涵盖各个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又能展现科技论文的表达习惯,同时还能体现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入学术论文等英文资料作为教学素材,避免授课内容的枯燥乏味,将研究生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学术问题进行凝练、归纳和整理,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如查文献、会议资料、硕博论文、基金、SCI、EI检索(2学时),投稿、改稿(8学时);英文学术论文阅读、写作、文章总结(12学时);模拟国际会议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讲授2学时,学生讲口头报告和教师点评8学时)。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只侧重翻译,还要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方法更加多元。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翻转课堂、微课等),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增加与研究生互动的机会,适当增设签到、提问、投票等多种互动环节,调动研究生学习热情,打破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为强化教学效果并提升研究生实际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工具(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使研究生自主学习,形成“做—学—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发问,促进研究生多思考,调动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如何运用精讲和泛讲,做到详略得当,采用精讲的方式讲解句式结构、构词法等常用的英语知识,采用泛讲的方式讲解科技论文大意、短语等。考核方式多元化,更加全面体现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英语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最终期末成绩(满分100分)考核包括查阅文献(30分)、写一篇高水平英文文献的摘要(30分)、做一个会议海报(20分)、做一次模拟会议口头报告(20分)。经过一学期32学时的锻炼,研究生在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将会更加轻松地进行接下来的两年研究生科研工作。
航空科技期刊英文质量系统提升方法
航空产业属于研究应用型行业,涵盖航空器制造与维护、飞行技术、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建设、适航验证、飞行安全、航空网络安全等学科,涉及大量标准、手册、专利等,研究目的通常为材料、结构、流程、布局的优化以及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提高,具有“应用导向、过程优化、学科交叉、术语繁多、中英互译频率较高”的特点。规范、准确、地道的英文表述有利于航空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促进学术互通,而来稿中的格式不规范、术语不准确、表述不清晰、中式英语或翻译腔等英文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航空学术交流[1]。《中国民航大学学报》(以下简称JCAUC)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国民航大学主办的民航科技期刊,栏目设置包括“航空器维护维修”“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场管理)等,是航空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大多为航空航天类高校、研究所、制造企业的教师、科研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及硕/博研究生等。刊物来稿反映了当今中国航空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写作水平,而论文的英文质量对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科技期刊编辑角度出发,对来稿中的典型英文差错归类统计并举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前航空领域科研人员的英文表述习惯,更重要的是,从勘误的角度提高论文的英文水准及学术交流的准确性。科技期刊英文审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实术语、优化句式、纠正语法问题、理清论述思路。本文随机选取200篇未经编辑加工的论文原稿(以下简称“原稿”),对其进行英文质量检验[2-5]。结果表明,稿件中出现的英文差错大致分为规范性差错、语法差错、术语差错三大类。JCAUC编辑部从源头着手,为作者提供英文写作规范,将英文质量作为稿件初审和录用的必要条件,使作者认识到英文写作的重要性,帮助作者建立正确的英文写作思路,并为作者提出英文写作的改进意见。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本刊作者普遍提高了对英文写作质量的重视程度,格式差错减少了80%;术语差错的出现频率大幅下降,仅3%的稿件出现了术语差错。
一、学术英文写作典型差错
(一)规范性差错
规范性差错主要体现在英文写作规范、英文常识、文献著录格式[6-9],大部分作者对以上要求缺乏系统性认识。通过普及写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可为编辑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内容编校质量。
1.格式差错
格式差错虽然最基本、最细微,但编校耗时费力,影响编辑对内容质量的加工;但同时也是对作者培训见效最快的部分。此类差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小写差错。主要出现在英文标题(文章、图表标题)中。英文标题中小于4个字母的虚词一律小写,但200篇样本中,90%出现了via,for,of等虚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2)转行不当。主要出现在摘要和参考文献中。单词应在音节结束时转行,差错转行的原因包括:不了解单词转行规则;不懂得如何划分音节。如“stand-ard”在“stand”这里转行,错误划分了音节,应改为“stan-dard”。(3)空格不当。英文要求标点符号前不空格、后空一格,但部分论文通篇与此规则相反。如“acceleration,and”,应改为“acceleration,and”。(4)标点符号差错。在英文摘要和标题中使用了顿号(、)、句号(。)等中文符号[4],应改为单逗号(,)、半角句号(.);另外,英文摘要中的标点符号应统一采用半角符号。(5)数字书写差错。10以下的英文基数词,应采用英文全拼,如数字“8”应写成“eight”,10以上可采用阿拉伯数字;参考文献中常涉及图书的版次,根据国标规定,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序数词后缀,如“第二版”应为“2nded”。
2.作者信息差错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思考
培养具有较高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既是相关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发展的需求。专门用途英语的英语表达为EnglishforSpecialScienceandTechnology(ESP),即结合各种专业的一门实用型英语,与一般用途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词汇方面讲,专业英语词汇学科属性更强,用派生法构成的新词数量大,词形较长;从语法方面讲,专业英语语法中被动语态与长句较多;从修辞方面讲,专业英语没有冗余和过度的修辞;从内容来讲,专业英语更加专注于阐述介绍某一门学科或专业相关知识。这就表明一般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专业英语教学。因此,想要培养出高水平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人才,相关院校不仅要理清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需要探索制定出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由王兆印、梅尔钦、易雨君、王睿禹著写,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8月出版的《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一书,包含了流域水文、水环境及生态、水利科学、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词汇及其用法,阐述了中国作者写作科技英文文章时常见的错误,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从侧面指明了我国水利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如教学不注重中西文化差异、不注重知识扩展与补充等。通读全书,发现该书具有以下两大特色:
一、注重知识扩展,对ESP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启发性
虽然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高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但是高中生学到的语言知识毕竟有限,高中生的英语能力要应对专业领域的交流还是不足,而专门用途英语对学生学习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听、说、读能力,还需储备丰富的词汇量,掌握良好的文献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和翻译技能。因此,在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时,不能照搬一般用途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者要注重扩展课堂知识,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量,提高语言应用功能。《水利工程专业英语》在编写时明显考虑到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罗列出文献中的出现的专业词汇,还会对相关词汇进行展开说明。例如,在“HYDROLOGICALCTCLE”这一篇文献的名词注释中,作者指明osmosis和infiltration的含义都是渗透,但是指向完全不同,osmosis指水透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渗透,如osmosisforce意为“渗透力”,infiltration指水由表及里渗入土里,主要在重力和毛细管作用下从下往上渗透;如infiltrationcapacity意为“渗透率”,同时还表示与infiltration意思相近的词还有soakinto渗进、seepage渗漏、leakage淋滤、sink渗下等。在“DRAINAGENETWORK”这一篇文献中的名词注释中,作者指明Horton-Strahlerstreamorderingsystem是霍顿河流分级系统的同时,还阐明霍顿河流分级系统的定义,即去流域内最上游的支流为一级河,两个一级河相遇形成二级河,两个二级河相遇形成三级河,以此类推,而一级河与一级或二级河相遇,仍是三级河。这种编写方式不仅有利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契合了当前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需求,且在某种意义上革新了我国一般用途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法、内容、目标。
二、注重中英文化差异,对革新ESP教学目的具有借鉴意义
英语与中文本就是在两个不同文化体系中产生与形成的,不管是两者之间的用语习惯、语言认知,还是两者所体现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本土规则,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关注语言表达方面的文化规则、习俗及其所体现的文化背景尤为重要。这也意味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必须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加强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的认识,而《水利工程专业英语》一书正视中西文化差异,作者指出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方法与步骤的同时,还指出了中国作者写作科技英文时的常见错误。科技论文作为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国际前沿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用语习惯等因素引起的科技论文阅读、翻译、写作误差,对水利工程专业文献资料的丰富、科学技术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该书在“COMMONHABITSOFCHINESEWRITERS”这篇文献中所论述的那样,“中文作者常把主要概念放后面,把非主要概念的论述放在前面,而英文表达一般将主要思想放在前面。这是因为中西方存在用语习惯、表达方法差异,因此学习水利工程专业英语要克服必要的文化差异,以求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国际学术用语。”总而言之,该书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注重知识扩展,在专业英语教材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是一本编排撰写较为科学合理的专业英语教学用书。
作者:赵琰 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机械化专业英语特点及教学方法
[摘要]面对智能农业装备的快速发展,农机专业英语需要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运用专业外语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根据农业机械化专业英语的特点、结合岗位需求和培养要求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采用兴趣式教学方法,学生为主导,结合学习内容来激发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通过反转课程和小组讨论方法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备课环节增强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业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国外在相关技术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也逐渐增多,要求农机专业人员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科研开发能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通过农业机械化专业英语学习,可以使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有所提高,这样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农机装备技术,更好地使所学知识与国际接轨。在工作中也能更好地掌握一些国外进口农机装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技能。在学完本课程之后,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及专业学术文章的写作方法与表达方式有较明显改善。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专业拓展类课程,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开设该课程目的是为了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农机类专业常用专业术语,掌握一些习惯英语表达,培养本专业学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该课程属于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拓展模块的专业选修课,理论教学32学时,上课时间为大三下学期。所讲授内容主要节选自《农业工程英语》《机械制造专业英语》和《农业专业英语》。主要讲授专业类论文为主,论文都是与农业工程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论文,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相关基础和前沿发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三、农业机械化专业英语特点
科技期刊英文题名突出问题
[摘要]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17年收录的部分科技论文,随机选取5种科技期刊,统计调查了748篇科技论文的英文题名,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定冠词多用、简洁性、单复数误用、中英文题名不一致、介词不当等进行分析,结合办刊实践提出了修改建议,为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正确撰写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突出问题;修改建议
随着科技信息交流的日趋国际化,大多数中文期刊都要求有相应的英文题名,以便被国际权威文献库收录和检索,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科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其所含信息量和价值的大小决定着文章能否走向国际科技舞台。笔者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17年收录的部分科技论文,随机选取《植物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研究》《植物学报》《植物科学学报》5种科技期刊,统计调查了2017年出版的748篇科技论文的英文题名,结合多年的办刊实践,探讨了科技论文英文题名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为科技论文英文题名的正确撰写提供参考。
一、英文题名的突出问题与修改建议
通过对上述5种科技期刊748篇文章英文题名的调查和统计,总结出英文题名的突出问题表现在简洁性、一致性、准确性、介词、拉丁名、阿拉伯数字5个方面。
(一)简洁性
题名应该简洁精炼,在能准确地概括论文最主要的特定内容情况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力求简洁精炼,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