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婴幼儿护理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婴幼儿湿疹护理中家属健康教育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家属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湿疹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104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2例,常规护理+家属健康教育)。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患儿皮损改善情况、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前不同组别患儿皮损面积及严重指数(EAS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湿疹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皮损情况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家属健康教育
婴幼儿湿疹为临床常见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因与外因导致的变态性皮肤炎症反应。疾病早期头面部出现皮疹,然后逐渐蔓延到全身,出现渗液、糜烂甚至感染,给患儿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另外,该病容易反复出现,加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不足,容易出现治疗不依从、过度焦虑等问题。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促进该问题的改善。本次研究将探究家属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湿疹护理中的临床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湿疹患儿中抽取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入选患儿符合《杨国亮皮肤病学》中关于婴幼儿湿疹的诊断标准[2],面部、四肢、躯干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浆痂,伴有瘙痒,排除心脏、脑部、肺部等疾病。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12)个月,平均(5.6±1.2)个月,病程10天~3个月,平均(1.5±0.4)个月,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分别35例、10例、7例;观察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1~13)个月,平均(5.7±1.3)个月,病程7天~3个月,平均(1.5±0.3)个月,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分别34例、10例、8例。两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地区性特色专业的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为了促进地区性特色专业发展,文章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双高”建设背景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然后提出了“双高”建设背景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地区性特色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双高”建设
一、“双高”建设背景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专业名称遇变化,教育医护融合难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3],增补了专业类属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并将其调整融入医药卫生大类中的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时,撤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导学校转设幼儿保育专业,新增及调整婴幼儿托育(中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高职专科)、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高职本科)三个专业。这两项变化对于已设立该专业的院校而言,是一场新考验。尤其是对于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及管理专业的院校来说,不仅需进一步考虑如何做到医药卫生与教育的双融合,以及与人才培养的双对接,还需思考如何促成中高职的专业贯通与衔接。
(二)“健康中国”新要求,托育定位不够清晰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因学前教育专业辐射对象主要为幼儿,大多数院校申报该专业时将其下设在学前教育专业分支中。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针对3~6岁的幼儿教育与管理,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也主要以五大领域及琴棋书画练习为主。随着“三胎”政策的出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2021年10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不仅提到了对新生儿健康安全的预防,也提到了关注儿童身体心理健康,对儿童健康管理、预防疾病、营养喂养、早期发展进行服务[4]。因此,以往学前教育专业、早期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发展路径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国家及社会对婴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作为专门针对婴幼儿健康服务的新型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定位托育培养方向,培养社会急需的托育人才。
婴幼儿肺炎精细化护理运用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肺炎氧喷吸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氧喷吸入治疗的72例肺炎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既往实施基础护理的氧喷吸入肺炎患儿80例比较,观察两组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通过精细化护理,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7.2%,单纯基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家属满意度分别为5.0%与8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喷吸入治疗肺炎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婴幼儿肺炎;氧喷吸入治疗
0引言
肺炎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疾病,氧喷吸入具有药物用量少、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1]。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无法与医护人员配合,临床治疗效果受解剖、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如何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一直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科2015年1月至12月对72例氧喷吸入治疗肺炎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探讨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的对身体健康的方面进行关注,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妇幼保健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妇幼保健院在职能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另外在服务的人群和服务的成效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造成了妇幼保健院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地位的特殊性。本文对妇幼保健院的任务以及加强现代妇幼保健院中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现代;妇幼保健院;护理;管理;工作
现代妇幼保健院无论是在职能、服务人群还是服务成效等方面都与其他的医疗服务机构存在差别,针对这种特殊性,应该加强对现代妇幼保健院中护理管理工作。本文对妇幼保健院的任务以及加强现代妇幼保健院中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1妇幼保健院的主要任务
要做好优生优育的宣传工作,保证民族的健康素质,要积极认真的完成对婚前的医学检查,做好围产保健和产前诊断等工作,另外针对遗传疾病可以设置一定的咨询处,做好对出生缺陷等方面的监测,保证能够对先天性的遗传疾病进行控制和预防。要对接生的新方法进行推广和宣传,加强对孕妇的科学系统的管理,保证能够在住院期间进行正常的分娩,不断的对产科的工作质量进行提高,对妊娠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治理,进而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出生率进行保证。要加强对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的宣传,保证能够正确的寻找出发病的原因,保证治疗的正确实施,提高妇女常见疾病的治愈率,努力做好妇女不同阶段的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管理,通过系统的管理来对婴幼儿的健康体质进行保证,从而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要加强对婴幼儿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证能够正确的找出发病的原因,保证治疗实施过程的顺利。要做好婴儿的早期教养工作,加强对科学育儿和母乳喂养的宣传,及时的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和传染病的预防。随着计划生育的进展,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龄化,对此我国近期全面推出了二孩计划,对应的妇幼保健院应该加强对二孩政策的推广,根据夫妻之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向夫妻推广二孩政策。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来进行教育,加强对妇幼保健、二孩计划以及优生优育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妇幼保健卫生知识的水平。
健康教育中小儿肺炎护理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小儿肺炎患儿时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对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健康教育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6.51±2.52)d,健康教育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75±1.28)d,(t=5.3484,P=0.0000)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显著,健康教育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另外,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健康教育组都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过程中加入健康教育,在提高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健康教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肺炎发生率逐年上升。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小儿肺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目前是我国五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提起小儿肺炎,许多家长都头痛不已[1]。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小儿肺炎容易反复发作,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根据实例研究,探讨了护理小儿肺炎患儿,时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14±0.97)岁,平均体重(7.24±2.42)kg。健康教育组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1±1.03)岁,平均体重(8.05±1.52)kg。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带来了多种可能性。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类早期教育资源,可以丰富实训教学内容,改变实训教学方式,拓展实训教学时空,建设实训资源库,构建实训技能导向,细化实训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实训效果的目的。[关键词]早期教育;互联网技术;实训教学;高职院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早期教育(以下简称早教)被越来越重视。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2013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教育部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决定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等14个地区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点工作,以发展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为目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幼有所育”作为第一个民生事业提出,促进学前教育从3-6岁逐步拓展到0-6岁,以实现所有幼儿的平衡发展。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到2025年,基本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一系列早教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可置否的是,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速度与合格的早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不匹配。为了满足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2004年起,我国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开始设置早期教育专业,以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的早教师资。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早教师资培养开展研究。就现有文献看,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早教专业的课程设置、课证融合、实训室建设、早教师资的行业标准等,鲜有对互联网技术下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其对教育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还在不断加大。本文以G省L职业技术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为研究对象,开展互联网技术下实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为切实提高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和启示。
一、我国高校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现实困境
既往研究表明,实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基本任务进行操作,对常见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操作、反思、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应用书本的理论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体会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进而促使学生进行职业角色的转换,增加职业认同感,逐步形成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就早期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而言,其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
1.实训内容碎片化。早期教育具有“教不离养,养中有教,教养结合”[1]的特性,因此早期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学内容必然涉及到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养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目前很多院校开展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实训内容涉及到婴幼儿的生活照料、营养喂哺、疾病及伤害预防、游戏组织、教育促进等多个方面,但内容往往碎片化,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思考,各实训内容之间尚未形成有机联系。
2.实训方式较单一。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倾听、模拟操作是早期教育专业实训教学采用的主要方式。它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开展早期教学活动的技巧和方法,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缺少指导和训练。3.实训环境受限制早教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服务对象是正在发育成长、具有个性特征的婴幼儿,以及见识、思想较为成熟的婴幼儿扶养人。虽然很多院校的早教实训室为学生创设了人—机互动、人—物互动的实训条件,但仅有物化设施的实训环境限制了学生对婴幼儿真实生活的认知,限制了学生与婴幼儿扶养人的互动。
(二)原因分析
小儿腹泻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接受腹泻治疗的患儿160例,并按照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费用为(996.72±184.5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522.7±302.4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用整体护理管理干预,有利于患儿早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治疗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小儿腹泻;整体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肠胃道紊乱疾病,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1]。患儿因缺乏多种维生素、营养不良等引起鹅口疮、消化道外感染及中毒性肝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情况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小儿腹泻得到及时治疗和良好护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反,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周则会导致患儿窒息及水电解质出现严重紊乱,危机患儿生命[2]。为此,该院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6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谈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护理策略
1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该医院儿科在2011年度共发现1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男女患儿各7例,年龄1个月至4岁,均为呼吸道感染;2012年共发现3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男女患儿分别为13例和18例,28例呼吸道感染和3例尿路感染。
2病原菌检测结果
从45例感染患儿的标本中,共分离鉴定出多重耐药菌33株,包括MRSA32株,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9株,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4株。所检出的多重耐药菌分别来自痰液和咽拭子标本42例,来自尿标本3例。
3讨论
调查表明,医院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97%以上的患儿为婴幼儿,93%为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节为主。这是原因婴幼儿呼吸道纤毛发育不全,粘液在呼吸道内不易排出,同时免疫功能不健全,空气中的微生物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炎。多数患儿曾在外院或门诊治疗,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为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4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均为社区获得感染,由定植菌感染,这提示应加强社区婴幼儿感染监控和预防措施。所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以MRSA居首位,其次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群。这些菌的特点为耐药谱广泛,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将导致耐药菌流行和传播。针对性护理对策:
一是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登记和标识警示制度,提醒医护人员检查对该患儿采取的措施是否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检查多重耐药菌感染登记情况和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后要求科室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