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应用写作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应用写作中培植学生的职业素质初探
一.创设工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吸纳知识,具备文书处理能力
应用写作中有很多文种跟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创设情境,把工作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应用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完成文书写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理解应用文其实在工作中运用很广。比如,在学习求职书信的写作时,我给学生创设公司在人才市场上招聘人员的不同情境:(1)你从朋友处知道某公司待遇好、很有发展前景,你很想加入该公司,决定向这个公司毛遂自荐。(2)你看见这样的招聘信息:“某食品有限公司招聘网站管理员。要求:精通计算机,熟悉asp语言及网页网站策划和制作,熟练应用photoshop及CorelDraw,具备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让学生分析情况,选择正确的文书进行现场招聘和写作。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明确各类求职书信的优缺点和区别。如自荐信和求职信,前者是在不知道对方是否用人的情况下撰写的,是“投石问路”,后者则是针对明确的单位、岗位,有一定的针对性,起着“敲门砖”的作用。正是这样的区别,学生在分析之后就能明白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求职书信。在指导分析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求职信的内容和要点也就能轻易掌握了。
二.列举工作实例,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职场工作的感性认识
应用文写作在格式上有规范的体例和具体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在语言运用上,讲究平实、准确,相比以前学习的记叙文、散文,让学生觉得很枯燥、繁琐,缺乏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条据的写作时,这些90后的学生不能理解,简单的事务处理,为什么要写字条,认为“打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我在上课的时候,适当运用多媒体展现工作场景,增强学生对职场工作感性认识。比如,在学习通知的写作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某公司一文员在短时间内出色完成工作工作任务—4个不同的通知的工作情况。
还列举工作中的实际例子,比如去资料室借调资料须写借条、去总务部领取用具须写领条、向朋友借钱要写借条等等,打消他们的种种顾虑,端正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在工作中使用条据能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事务;能够作为证据,避免日后纠纷;有些条据也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比如领条、请假条等等。学生在观看了别人的工作情况后,对相关的工作和应用文的重用性也就有一定的认识。
三.开展活动体验教学,锻炼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
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方法
摘要: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注重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应用写作课程是三维立体统一的综合性工程体系,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加强对其“工具性”的认知,其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训练并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出能力全面、实用性强的应用写作人才。
关键词:工具性;职业训练;人文素养;三维
应用写作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实用写作能力的重要阵地,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大都拘泥于教材与课堂,没有让学生获取到真正的“应用”能力。而实用写作能力的获得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写作知识外,还需要有对文种背后所蕴含的行业规范、职业素养的认知和体会,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应该把应用写作教学当成一项兼具写作技巧、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三维立体统一的综合性工程体系来看待,在教授学生基本写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职业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性学习,并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要建设这一工程,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应用写作“工具性”的基本特征不应改变
应用文是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实践的文章,最初的诞生就是为了“应”于生活,“用”于实际,“实用性”是区别于其他类文章的本质属性。无论是处理公事的公务文书还是办理私事的日常事务类文书,应用文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即能解决实际问题。而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的教学就必须与其他类文章有所区别,以“工具性”作为基本要素,遵循其特定的写作模式。想要用应用文来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让其成为一把“尖锐锋利的斧头”,而固定的写作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使作者写起来简便快捷,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目的。这种固定的写作模式大多大同小异,在很多人看来无趣无聊,根本没有必要提前学习,如果用到只要上网查阅一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应用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而规范化和标准化对问题的解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种之间的写法看起来大同小异,实则有着根本的差别,每一个文种都必须遵循自己的写作模式,这种差别是不能被忽略或忽视的。以公文为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管理规定》就明确规定了公文的种类、制作格式、行文规则、办理及管理,个人无权任意更改或不按规则办事,否则便违反了“规定”,严重者甚至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如写请示,因是上行文,必须遵守上行文的行文规则,不能多头请示、越级请示,也不能送领导者个人,用语需尊重简要,语气需谦恭;如写函,因是平行文,必须遵守平行文的行文规则,但因函能用于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等,所以一定要注意与请示、批复的区别,用语需礼貌,语气需谦和。如不注意以上区别,写出来的文章便脱离了基本的行文规则,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尤其应该站在理论和实用的高度,提纲挈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和赘述。所以,应用文的“工具性”决定了不能抛弃传统的理论教学,只是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相应的改进,改变“一书一黑板”从理论到例文再到课堂练习的陈旧教学模式,尽量避免满堂灌、一言堂,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如知识竞赛、学生互评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理论课堂的学习,体会到理论学习的乐趣。
二、应用写作教学应进行“职业性”专业化训练
所谓“职业性”专业化训练指的是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需要,对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并针对具体的职业特征给予专业化的指导与训练。目前常用的应用文接近200种,大多数学校应用写作的教学课时控制在32-48个课时之间(包含实训课时)。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完学好所有的应用文种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应用写作教学做不到面面俱到,也不应该搞一刀切,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全都讲授一样的内容。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切忌一成不变。我们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实行应用写作教学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之前,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毕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种,并辅之以与职业相关的典型例文,模拟就业场景,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让学生不仅能意识到,更能体会到应用写作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例如经济专业学生可以侧重于经济合同、经济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消息等文种的学习,秘书专业学生可以侧重于会议记录、讲话稿、开幕词、请柬等文种的学习,而对于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基础性专业的学生,如数学、中文等专业则应侧重于基础性文种的学习,如计划、总结、通知、通报、报告的学习。其次,还应融入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应把写作当作一项涉及面广、与各行各业都有密切联系的系统的写作工程,将其置于工作的实际需求、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中综合考察。如讲话稿涉及秘书学概论、秘书史等相关专业课程知识,调查报告涉及市场营销等知识,合同涉及法律知识等,必要时可以邀请专业教师、专业人士进课堂,现身说法。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业融合可以消除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看似很近,实则很远”的主观印象,感受到应用写作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看得到,用得着。如果没有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仅仅就写作讲写作,应用写作教学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应用写作教学方法论文
一、应用写作目前的教学现状
在藏区的大学课堂里应用写作的现状很不容乐观,还有很大一批藏语为母语的学生对这个课程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投入,这给藏区的应用写作课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障碍,以下主要来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于应用写作课程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某个课堂没有兴趣那么这门课程想要达到很好的效果将是非常艰难的,而且大多数藏语学生对汉语的应用方式以及在应用文中的应用都不很了解,让他们对应用文课程感兴趣就像让普通的汉语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兴趣,这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虽然也有这样对应用文写作感兴趣的学生,但是毕竟还有大多数学生有的还是抵触心理,没有兴趣是应用写作至今在藏语学生在没有取得进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二)老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老师们在这反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应用写作是考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最好手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它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是如果老师自身的资质不够或者说是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的话,这门课程学起来教起来会非常吃力,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必然也就不高,尤其是在藏区这样的非汉语地区对老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会更高,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根据课堂的真实需要,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授课程,增加课堂效率。
二、提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研讨应用写作的教学理论和推行方案
一、当前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当前高校应用写作中存在着某些低效教学行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执行方面应用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当直接指向未来市场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其根本教学目标是对于课程传授的理论知识的实践与运用。然而,对教学目标理解的不全面已造成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偏失性教学行为、随意性教学行为。某些应用写作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能力训练为辅,教学多讲应用文格式、理论,纸上谈兵多,甚至课堂内容安排以学生读教材为主,照本宣科、讲清基本理论和文种的格式便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某些非写作专业的任课教师依据自己原本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重点讲述,而对自己陌生的文类草草带过,随意调整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应用写作包含近乎百来种文种,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通常应用写作教材的内容包含九大门类,涉及实用性强的五六十个文种,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如何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而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合目的性更是难中之难。在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在联系性的欠缺已成为制约学生一般发展的突出难题。如设置范例多采用章节尾注式,仅附上个别例文,数量十分有限。再如教学内容与时代的结合有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仅仅复制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当补充,使学生对教学不感兴趣。现在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已相当重视这个问题,针对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实训教学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有效研究。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方面当前应用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多采用封闭式的读写训练。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显然不适于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理论讲授是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方式,但非唯一方式。讲授式方式不能展现更多的教学艺术,教师发挥教学能动性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被打击,随之伴随的就是教学的消极态度,而过多的单一的讲授又可能造成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被动性,会伤害学生的主体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学时间利用率低也是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低效的表现之一。以上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低效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教师未能引发、维持学习过程,未能达成预期教学效果,更无法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高校应用写作教师需认真审视,积极探讨有效教学。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4]。这种动机既是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重要动力,更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和特征。
二、高校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实施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就是要在学习和研究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能运用应用文体裁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的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研究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实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良好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识不断深化、丰富、系统的过程。
实践教学下校园文化论文
一.从活动中来:根据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将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与表现形式同应用写作课程学习与交流进行动态与弹性整合,就能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即具有真实的工作任务和职业群体生活经验的应用写作实践教学项目。如“建校六十周年校庆大会”、“第四届学校田径运动会”、“2013年迎新晚会”、“第八届三峡艺术节”、“校园安全文明演讲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职业形象秀比赛”等等。这些项目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职业性。并且因为贴近实际、对接职业而使教学内容具有情境化的特点。同时在实施时要求写说结合、德技并重,这样就使教学目标具有了多维化的特点。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突破单一学科和单纯课堂封闭与静态的教学模式,赋予学习以实践意义和生活价值。让学生在主体意识和角色意识的支配下于反映生活、服务活动、解决问题的真实体验中培养应用写作技能,生发应用写作智慧,增强工作责任感。从而完成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到活动中去: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依据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实践教学项目是应用写作课堂训练的重要资源。但是,应用写作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走出去。到活动中去,就是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为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使应用写作教学拓展延伸到具有工作意义上的实践层面,在具体的活动项目和生活情景之中,把教学写紧密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种的写法和具体用途,并熟悉活动流程,学习组织和开展活动的方法。
1.凸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还是自主组织活动,协调工作;无论是台上展示才艺,还是台下观摩交流,都是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现实确认与践行,体现了做中学的真谛。在主体意识的激励下,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入自主、自为、自励的状态去获得真才实学,提高职业素质。
2.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写作教学措施
应用写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程,在生活与职业岗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能否得心应手地撰写应用文成为衡量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因而,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成为中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职业竞争的有力手段。然而,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的程式化较强,教师教学思路落后、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职学生普遍被认为文化素质不高。虽说这是一种偏见,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语文水平的不足。只有了解了背景和成因,才能有的放矢,提出解决方法,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成效。
一、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应用写作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受体(教学对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短,应用写作水平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都经过3年初中教育,而初中多注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的学习,应用写作的内容较少,除请假条、板报稿、广播稿等会偶尔接触外,其他文体较少运用。在这种教学大纲设置下,学生对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写作接触较少,基础较差,对此学生需要一个适应、学习过程。而且中职学生参加工作的时间比高职、大学生要早3年以上,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量(包括语文课程)较少,文化素质积累不够。
2.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应用写作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
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偏重于专业课,认为专业课就是“主科”,用人单位也只是看重专业技术,所以觉得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就够了,可以“一技走遍天下”,因此将专业课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基础课程属于“次科”,甚至可有可无。同样,部分老师也持同样的看法,导致对应用写作课程不重视,照本宣科地完成课程,更谈不上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了。在这种教学,授—受体都持同一观点的普遍心理下,一些没有偏科的学生也受到影响,在此门课程上用的精力有限。
3.现行教材求全求广,种类繁多,文体格式程式化,容易形成学生畏惧、厌烦心理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初探
摘要: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高职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三个维度,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就阅读鉴赏、应用写作、口语表达三个模块,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
如何定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如何构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一直众说纷纭,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教育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演进,参照文件精神和学者观点,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与学科型“普通教育”相对应的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一。层级上,属于“高等教育”的层次,可以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本文专指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办的专科层次;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本文指学历教育。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各产业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大学语文
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传统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学科体系章节式结构划分为国家行政公文、工作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专业文书等类别,在教法上一般采用理论讲解—写作练习—作业评讲的环节,而且无论是面对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首先,与专业割离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目标;其次,通过学情分析表明,高职生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形象性思维比逻辑性思维强、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方式,不符合高职生的学习特征特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去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行动和任务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总的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所以要紧紧抓住“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尽管不同学者理解有些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是将职业能力概括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努力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据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是商贸、流通、生产等行业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专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营销策划专员、连锁经营店面设计陈列专员以及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对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并进行策划、方案撰写、品牌营销的能力,对企业的文化宣传活动进行策划实施的能力,具有广告文案策划与基本运作的能力,具有进行市场调研方案制定、问卷设计、发放、收集并分析的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沟通协调和交际能力、商务应用写作及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创业的能力、即兴发言和小型活动或会议主持的基本能力等。根据“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这一原理,将与应用写作相关的职业能力抽取出来,确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专业面向工作领域常用的策划文书、调研文书、信息文书、公务文书、公关礼仪文书等写作能力及在职场中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基本礼仪、交流表达、协调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根据课程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所形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与安排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分析职业岗位群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了涉及“应用写作”的工作技能构成,在这些工作技能基础上,选取了应用文写作基础、公务文书写作、信息文书写作、策划文书写作、总结调研文书写作、求职文书写作、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等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构成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把这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合理序化构建成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由低至高地递进式学习。同样依据“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原理,在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章节顺序教学模式”,进一步以真实职业(群)活动为课程内容主线,设计了五个与学生专业面向的工作领域密切相关的项目任务(也就是职业学习情境),以工作项目的模式实现学习情境的构建,分别是认知任务、会议工作任务、专题活动工作任务、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求职活动任务等五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任务中,包含了该工作过程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文书写作内容,并按工作流程对涉及到的文书进行情景式实操或模拟写作。如“专题活动工作任务”项目,是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专员、营销策划专员工作领域常涉及的策划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产品促销专题活动等创设的职业学习情境。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活动策划书、请示(函)、海报、邀请书、消息、专题报道等。“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项目创设的职业情境则是针对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就业目标的工作领域而设置,目的是在仿真的创业职业情境中,强化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广告文案、总结。创设职业情境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主动获取、建构知识,不仅实现了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而且加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或实习时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写作专业技能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在职业情境中了解工作的能力要求,从而形成“工作过程”完整的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和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后续发展能力,完成写作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能力的迁移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素构建的教学内容。
3.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