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应用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HTML5应用技术与标准
1引言 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为网页创建和其它可在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信息设计的一种标记语言。早在1991年,TimBerners-Lee编写了一份叫做“HTML标签”的文档,里面包含了大约20个用来标记网页的HTML标签。这为Web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不到10年的时间中,HTML先后由IETF,W3C制定了2.0,3.0,4.0多个升级版本,特别是1999年底W3C的4.01版本是之后10多年来,Web上沿用至今的HTML标准规范。这期间,HTML始终作为一种Web页面的信息编辑于呈现语言而存在。直到2008年,HTML5第一版草案之后,HTML的主要功能与使命才发生了一次变革性的飞跃———W3C宣布其未来数年的愿景为构建以HTML5为核心的下一代开放Web应用平台。 2移动终端HTML5Web应用的技术架构 HTML5标准由W3C与WHATWG联合开发制定,目前已基本成型,预计将于今年成为W3C的候选标准。而通常所说的HTML5Web应用技术规范,是指广义上一系列的HTML5,CSS以JavaScriptAPI扩展规范所构成一个Web应用平台体系。新的HTML5系列技术提供了增强了的富媒体、富内容功能,特别是加入了适合构建移动Web应用的富应用特性(见图1)。从技术功能上看,HTML5Web平台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大致可归类为图形、多媒体、设备适配、表格、用户交互、数据存储、个人信息管理、硬件集成、网络、通信、封装、性能与优化等方面。这些技术功能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终端浏览器为应用运行平台的HTML5Web应用的技术架构(见图2)。在移动终端的Web应用运行环境中,其核心部分为终端浏览器运行引擎,其中又包括Web核心引擎和JavaScriptAPI扩展两大模块。Web核心引擎主要负责Web应用代码中的HTML,CSS,JavaScript脚本,加载、处理、渲染页面布局以及其中的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而JavaScriptAPI扩展则完成Web应用中所调用的API的具体功能调用执行,通过终端系统能力、网络交互能力将通用的Web应用API接口功能在终端上实现。后面章节将主要针对这两大模块所涉及的技术功能,结合W3C的HTML5Web应用的一系列现有标准规范工作,分析目前移动终端上HTML5Web应用的技术能力架构。 3终端Web应用的核心Web技术标准 3.1图像 (1)2D矢量图形(SVG,ScalableVectorGraphics) SVG提供一套基于XML的标记语言用于描述二维矢量图形。由于图像是由一组几何图形构成的,它们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任意缩放,因此非常适合在屏幕尺寸受限的移动设备上的开发。它们也很容易被动画化,可创建非常高级、平滑的用户界面。SVG为HTML5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将高级图像过滤效果通过SVG过滤器应用在多媒体内容上。相应标准:SVGTiny1.2,SVG2.0。 (2)2D编程性 API作为对SVG所提供的描述性方式的补充,HTML5中的<canvas>元素提供了一套2D编程性的API,非常适于以内存低耗用的方式处理图像。该API不仅可以渲染图像,也能够用于进行图片处理和分析。相应标准:HTMLCanvas2DContext。 (3)CSS图像样式效果 SVG和HTML都能够使用CSS(CascadingStyleSheets,层叠样式表)进行排版;特别是CSS3,作为一套规范集合,提供了大量的新特征,使得创建图像效果更加简便,如圆角、复杂的背景图片、阴影效果、旋转内容、动画、3D效果等。 相应标准: ●圆角、复杂的背景图片、阴影效果:CSSBack-groundsandBorders。 ●2D变换:CSS2DTransformsModuleLevel3。 ●3D效果:CSS3DTransformsModuleLevel3。 ●动画效果:CSSAnimationsModuleLevel3,CSSTransitionsModuleLevel3,TimingControlforScript-basedAnimationsAPI。 (4)可下载的字体集 好的字体对于构建吸引人的图形界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移动设备发行时通常只有有限的字体集合。WOFF(WebOpenFontFormat)可以便捷地通过样式表自动下载字体,同时保持下载字体集的大小仅限于渲染界面实际所需。相应标准:WOFFFileFormat1.0。 3.2多媒体 媒体播放 HTML5通过添加<video>和<audio>这两个标签,显著的提升了Web页面对多媒体内容的集成。这两个标签分别允许嵌入视频和音频内容,让Web开发者能够摆脱插件,而更加自由的与这些媒体内容交互。相应标准:HTML5videoelement,HTML5audioelement。 3.3设备适配 移动设备不仅与传统的电脑差别迥异,而且彼此之间也有许多不同。比如屏幕尺寸、分辨率、键盘类型、媒体摄录能力等。 (1)设备信息:DeviceDescriptionRepositoryAPI,一个统一的服务器侧的API,允许Web开发者从众多的设备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正在访问他们网站的设备的配置信息数据。 (2)基于CSS的适配:CSSMediaQueries,提供了一套机制允许Web页面根据一些设备特性(包括屏幕分辨率)适配布局和行为。CSSDeviceAdaptation定义了一套CSS指令,参照所持设备的尺寸,指定每个布局所适用的尺寸。 3.4表单 在大多数基于Web的应用中,使用HTML构建丰富的表格是用户输入的基础。由于有限的键盘,在移动设备上的文本输入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还是件麻烦的事情。HTML5通过提供新的表格控制模式,优化用户输入数据的方式,而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 (1)时日和时间实体:HTML5DateandTimeStateofInput元素,能够利用专门的表单控件(如<inputtype=“date”>)而直接调用本地的日历控件。#p#分页标题#e# (2)定制化文本实体(tel,E-mail,url):HTML5Telephone,E-mailandURLStateofInput元素,如<inputtype=“email”>,<inputtype=“tel”>,<inputtype=“url”>可以用于优化用户输入复杂数据的方式,例如可以使用专门的虚拟键盘,或是访问设备上的相应的数据记录(地址簿、书签等)。 (3)输入模式:HTML5Pattern属性,既可引导用户输入,也可避免服务器侧验证或基于JavaScript的验证。 (4)输入提示:HTML5Placeholder属性,通过插入提示文本控件中预期输入的内容类型而引导用户输入。 (5)文本实体的预定义值:HTML5Datalist元素,能够创建自由文本输入控件,具有用户可从中选择的预定义值。 3.5封装 应用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关联到用户如何感知到应用永久可用(甚至在离线状态时,这对于移动设备尤为重要),以及如何分享和传布,典型的即通过应用商店购买。这些通过封装打包应用已足以解决。 Web平台提供两种互补的方式封装打包Web应用: (1)HTML5ApplicationCache:通过一个Manifest定义浏览器需要在其Cache中缓存的文件资源,以支持离线状态时对Web应用的访问。 (2)W3CWidgets系列规范:定义了一套以Zip文件形式Web应用的框架,其中的配置文件是附件特征的基础,如应用的签名、对高级API的访问控制、受限的网络使用等。相应标准:WidgetsPackaging&Configuration,Dig-italSignaturesforWidgets,WidgetAccessRequestPolicy。 4终端Web应用的扩展API标准 4.1用户交互 (1)基于触控的交互:TouchEventsSpecification,虽然传统的交互方式(键盘、鼠标输入)仍然能够在Web平台上使用,但是对于触控输入的特有处理,是创建良好用户体验的关键。 (2)振动:VibrationAPI,许多移动设备使用触觉反馈(如振动)来创建新的交互形式(如在游戏中)。 (3)通知:WebNotifications,移动设备被用户随身携带,许多移动用户依赖他们的设备进行事件的提醒或通知。 4.2多媒体 (1)媒体捕捉HTMLMediaCapture则定义了一套基于标记的机制,以使用摄像头和麦克风访问捕捉的多媒体内容,这是移动设备上非常通用的功能。而WebReal-TimeCommunications工作组与DeviceAPI工作组也正在一同制定一套API,能够直接操作来自摄像头和麦克风的媒体流。相应标准:HTMLMediaCapture,WebRTC1.0:Real-timeCommunicationBetweenBrowsers。 (2)媒体分析、修改HTML5有两个附件的API提供了多媒体操作的能力。Canvas2DContextAPI可以调整图像以及编辑视频。类似的方式,Audio工作组也在制定一个API能够修改音频内容,以及分析、合成声音。相应标准:HTMLCanvas2DContext,WebAudioAPI,MediaStreamProcessingAPI。 4.3数据存储 许多应用的关键组件就是保存状态、导出内容以及将来自系统上其它文件和服务的数据进行集成的能力。 (1)简单数据存储:WebStorage,提供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两个基本机制,能够分别无限期的或是基于一个浏览器Session保存数据。 (2)文件系统数据交互: ●FileAPI,加载文件的内容。 ●FileWriterAPI,保存或修改文件。 ●FileSystemsAPI,访问更多的常用文件操作,包括文件目录管理。 (3)数据库查询/更新:IndexedDatabaseAPI,定义一套具有数值和分层对象的数据库,能够非常高效地查询和更新。 4.4个人信息管理 应用能够通过与已有数据记录集成而获益,在移动设备上,地址簿和日历尤为有用的信息源。对应标准:ContactsAPI,CalendarAPI。 4.5硬件集成 移动设备上集成了许多传感器,如GPS,加速计,光亮感应器,麦克风,摄像头,温度计等,使得它们成为真实与虚拟世界的重要桥梁。 (1)地理位置:GeolocationAPI,提供了一套通用接口用于设备定位,独立于底层的定位技术(GPS,Wi-Fi网络标识、蜂窝网络中的三角定位等)。该API的第二版增加了获取将用户当前位置与城市地址相匹配的能力。 (2)运动感应:DeviceOrientationEvent,获取运动方向和加速度。 (3)电池状态:BatteryStatusAPI。 (4)通用感应器:SensorAPI,对Sensor类硬件通用的数据获取和监控接口。(5)摄像头/麦克风媒体流:WebRTC1.0:Real-timeCommunicationBetweenBrowser。 4.6网络 网络连接性是移动设备的主要资源之一:Web是内容的浩瀚宝库,也是一个近乎无限处理能力的源泉,克服了移动设备的这两方面的缺陷。 (1)HTTP(s)网络API:XMLHttpRequest,是一个广泛部署的API,使用HTTP和HTTPs协议从Web服务器加载内容。 (2)跨域请求:Cross-OriginResourceSharing默认情况下,浏览器是不允许来自一个单独Web页面的跨域请求的,该规则保护用户,防止一个Web站点滥用用户的证书并盗取用户在其它Web站点上的数据。站点可以通过使用Cross-OriginResourceSharing机制而推出上述规定,开放了Web应用和服务之间更加宽泛的合作。#p#分页标题#e# (3)服务器推送:Server-SentEventsAPIXMLHttpRequest对于客户端发起的网路请求很有用,但由于移动设备网络能力有限,并且网络请求耗用电池(有时还有账单费用),因而更适合于使用服务器发起的请求。该API允许触发基于(通过HTTP和其它协议)推送通知的DOM事件。 (4)双向连接:WebSocketAPI,在IETFWebSocket协议基础之上构建,较之于XMLHttpRequest,提供一套双向连接的、更加灵活的、资源占用较低的网络连接。 (5)在线状态:HTML5onLineDOM状态标签,确定是否连接存在以及可用的网络类型。 (6)网络性质:NetworkInformationAPI,确定网络的性质,如是否为WIFI或3G连接。 4.7通讯 除了连接到在线服务,一个好的移动应用平台最重要的因素,应该让用户之间、设备之间以及应用之间进行通信。 (1)E-mail,SMS,MMS及附件:MessagingAPI,能够通过链接(sms:,mms:及mailto:URI范式)创建、发送信息,并对于添加附件以及发送的成功率具有更多的控制。 (2)应用内通信:HTML5WebMessaging,允许Web应用相互之间通信。(3)P2P通信及流媒体:WebRTC1.0:Real-timeCommunicationBetweenBrowsers。 4.8性能和优化 由于有限的CPU能力,以及更突出的有限的电池能力,移动设备特别需要关注性能问题。 (1)计时控制:NavigationTiming,ResourceTim-ing,PerformanceTimeline,UserTiming。 (2)页面可见性检测:PageVisibilityAPI,确定一个Web页面是否正被显示,也可用于针对Web应用需求而调配资源的使用,例如当页面最小化时减少其网络活动。 (3)动画优化:TimingControlforScript-basedAni-mationsAPI,有助于减少播放动画所需资源的使用。 (4)电池状态:BatteryStatusEvents,允许将资源的使用调整适合当前移动设备电池的可用电量级别。 (5)多线程:WebWorkers,类似线程的机制,通过将占用资源最多的操作卸载至后台处理,而让用户界面保持响应。 (6)MobileWebApplicationBestPractices:该指南提供一些如何构建在移动设备上能够良好运行的Web应用的通用建议,特别考虑到优化的需求。 5HTML5Web应用带来新的变革 相对于目前占据主流的终端操作系统上的本地应用,HTML5Web应用主要程序代码、数据内容托管在服务器端,在终端侧主要依托于浏览器进行轻量级的交互运行,因而理论上具有跨终端系统、跨设备类型的优势。这种新的应用模式对于移动终端生态系统将带来新的变革。对于应用开发,采用HTML,JavaScript等Web语言开发应用,难度低、易上手;此外,无需考虑不同终端系统、不同系统版本,仅需在服务器端维护一份最新版本,随时可以向用户提供最新的应用与服务,大大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因而,Web应用开发者无需将主要精力耗费在代码编写维护上,可以更多的专注于应用内容创新上。对于应用消费,同一款应用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保持一致体验,数据内容同步;应用的获取、更新无需用户主动的多次下载、安装,仅需保存Web应用的url,随时访问的都是最新版本和内容。此外,HTML5提供的应用间的通信机制,也能为用户带来新的功能模式。对于应用平台,Web应用可以自由灵活的在Web平台上、维护、更新,无需再经过当前AppStore模式的漫长审核周期的时间代价,以及高比例的应用分成代价。同时,利用HTML5内嵌的多媒体、交互等新特性,可以借助Web搜索引擎,Web广告,SNS等互联网模式,进行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Web应用营销,摆脱当前AppStore的单一、低效的应用排名推广模式。此外,HTML5Web应用对于浏览器插件、终端应用预置模式乃至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等方面,都将带来冲击。而对于传统的功能手机,WebTV,车载终端等凡在互联网终端设备,则将注入新的Web应用的活力。 6结束语 HTML5作为下一代Web技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以其为核心的开放Web平台亦以已成为大势所趋。但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终端应用生态系统中的各方面,互联网公司、终端厂商、运营商,尤其是广大应用开发者及用户的支持与投入。移动Web应用作为一种新的终端应用形式,将与现在主流的移动终端本地应用融合发展,两种形式的应用在未来发展更多是互补而非取代关系。随着HTML5系列技术标准的不断成熟,浏览器支持功能的不断丰富,以及Web引擎对JavaScript等Web代码执行性能的不断提高,HTML5Web应用无论从功能、效率、用户体验等诸多方面,都将于当前终端设备上的本地应用相媲美,甚至在某些特性上有所超越。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社会各界逐渐普及开来,并给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流量的增加,信息管理在工作量上和信息复杂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计算机技术中的数据库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各项工作的进程。本文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应用展开了积极探讨,并在了解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就提升信息管理当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必要措施展开了积极的论述,希望可以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应用起到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应用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发展基础,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急速发展的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社会各行各业也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普及。因为信息管理几乎是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而又至关重要的项目,所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推广和使用,使得信息管理工作中自然而然的开始应用起计算机技术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不断深入应用和发展,信息管理的种类和内容得到很大程度的丰富和完善化发展,而对各类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此可见,在信息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1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当中的应用现状
1.1应用普及率很高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因此,这也使得我国各项事业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了很大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在加上各种信息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信息复杂性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依靠人脑来管理信息的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计算机技术较高的应用普及率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必然性的。
1.2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论文
1几所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情况
1.1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是为了适应代跟多夫当地工业的发展而于1994年建立,是公立大学。学校目前有学生5000余名,教授120名,教师300名左右,5个专业工商管理、机械、电子、工业工程、建筑系;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大约100至200亩左右,建筑物简洁实用,建筑面积不算大;除主校区外,还有七个所谓的科研校区,主要开展服务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工作。学校开设学士课程专业为三年半学制,其中有半年企业实习要求;硕士学习为三个学期。学校教授选拔严格,地位高,终身制,有法律的保障,主导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强调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自称是全德国18所强调实践的大学之一。实验实习条件较好。重视学生的国际化,有10%的学生到别国学习一学期,10%的国际学生来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成长。
1.2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办学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许多建筑、树木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校区内都有当地所谓的王宫。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在魏恩斯蒂芬(Weihenstephan)、特里斯多夫(Triesdorf)、斯托宾(Straubing),其中斯托宾(Straubing)是研究校区。我们在学校的两个校区进行了四天的培训学习。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绿色、创新、实践。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研究。学校现有145名教授,有200~300名教师和一些工程师。教授是终身制的,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一般教师是2~3年的合同制。现总共有5683名学生,其中Triesdorf校区1750名,学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双元制学生占10~20%。Weihenstephan校区有生物、园艺、景观、营养、森林经济五个系,2006年以后成立了研究中心。Triesdorf校区有农业和环境工程两个系。共有19个学士专业和8个硕士专业。有11个专业可提供双元制的学习。与世界71个大学合作。教学方面,学士7学期,硕士三学期。一学期15周,30学分,900学时,要求学生一半在家学习,一半在校学习获得学分。
1.3行会和企业。
我们还先后走访了雷根思堡(Regensburg)工商会、莱比锡手工行会培训与技术中心、ASIS公司、BMW莱比锡工厂和MAX-TAUT-SCHULE职业中学。我们了解到,按照德国国家工商会法,行会可以开展咨询、服务、考试、发证、培训、双元制培训管理、合同备案等工作,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企业了解到,企业与行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尊重行会;企业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认真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先参加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比较喜欢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注重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的地位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样的受到社会的尊重。
PLC应用技术在机床电气控制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在机床电气控制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用PLC应用技术,可改善机床电气控制的现状,不断提升控制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PLC应用技术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最佳应用措施,本文分析PLC应用技术的概念,研究具体的应用形式,提出几点应用的建议,旨在为提高机床电气控制自动化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PLC应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应用
机床电气控制的过程中使用PLC应用技术,应该注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传输,完善控制功能,健全具体的操作流程与工作内容,确保可以在机床电气控制的工作中全面应用PLC技术,提高各方面的机床电气控制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目的。
1PLC应用技术概念
PLC应用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技术,具有数字运算操作的功能,其通过内部的存储系统、计数系统、计时系统与逻辑控制系统等开展工作,可对开关量信号与模拟量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与输出处理,实现硬件基础设施的有效控制目的。PLC应用技术,具有兼容性与扩展性,可快速和现场电气控制的部分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控制系统。近年来在机床电气控制的过程中,PLC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与电气控制的硬件相互兼容,抗干扰能力较强,可靠性较高,其中的软硬件齐全,操作非常简单,容易被使用。
2PLC应用技术在机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形式
一般情况下,数控机床中采用PLC应用技术,主要就是内装类型、外装类型两种。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对目前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注重知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突出能力目标,同时结合翻转课堂、微课程和思政元素等教学新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目标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单片机课程至少一半以上的课时都在讲授理论,而且在理论学习后只进行少量验证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重理论知识,以教师为主体,使得学生很难在抽象的理论知识中对单片机有一个感性、全面的认知,无法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更难以实现独立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教学目标。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目前单片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目标。传统单片机技术的学习只是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教师平时上课、备课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传授知识、积累知识上,所有的课堂活动也都是为了理解知识、掌握和巩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能力培养的问题。2.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存在短板。传统教学中实验的目的多半是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实验时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依次连接硬件电路、编写软件程序、调试系统,从而验证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点。但是,很多学生做完实验后,对实验的具体硬件电路和程序编写知之甚少,在实验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这种“验证式实验”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不利。3.教学手段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偏重于在课堂一味地灌输具体理论知识,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种被动式教学。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差、课堂效率低。这种照本宣科的情况使得师生均缺乏自主创新精神。
二、单片机教学改革新举措
1.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学院有2个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室,共80多台计算机和大型实验箱(可完成30多个实验项目),实验室均配备多台示波器、电源和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设备。另外还配备110余套小型单片机开发板(可完成15个以上实验项目)。试验箱供学生课上操作,开发板用于学生课下练习巩固。实行单班授课模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将知识讲授变成知识应用为主,实现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作实操环境为主,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2.项目式教学体系。打破传统的以章节顺序为教学进程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和同步互动式教学,每个项目相对独立且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每个项目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流水灯的设计与实验,此项目的教学采用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的方法:点亮一个LED灯—点亮多个LED灯—LED灯闪烁—流水灯(花样灯)的设计。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纠错式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让学生能够自主编程设计自己喜欢的花样灯。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与实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章节,既是将前面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从整体了解整个系统完整的设计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编程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整门课程上述过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实际应用系统,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软件环境的编程以及调试等环节,真正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3.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融入了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等新的课堂模式。比如将数码管原理等微课视频在上课前一周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而课堂上老师不再赘述原理性的理论知识,重点训练学生的硬件设计和编程能力。这种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融入整个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文化育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研究论文
一、研究意义和研究视角
(一)研究意义
教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外延宽泛,但只有深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本质特征。教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客观需要。在高校的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多来源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型高校是其基本定位。建设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教学文化势在必行。教学文化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体是师生,关键在改革。研究表明,教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如果不积极引导教学文化由学术型向应用型变革,就会成为影响高校转型发展的一大阻力。
(二)研究视角
理论借鉴。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借鉴新时期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终身教育、实用主义等教育成果。如,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上,要求将“人”的教育与“人力”的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要突出实践性特点,而且要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体现全面性、技术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在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注重全面性、多样性、实用性、建构性;在人才培养的评价上,对本科技术人才进行专门性评价,由偏重教育内部评价转向教育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行业企业评价并重,等等。经验汲取。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办学经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探索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汲取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本土转化。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办学经验的产生总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本土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深远影响,努力实现引进的理论、经验与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的有机融合。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探析
(一)重学崇术的教学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究
摘要:在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文章重点介绍了骨干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建设经验,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相关专业未来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建设任务及相关项目基础上,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积极申报获批为骨干专业建设项目XM-1,从自治区品牌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一跃提升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历时三年,该院从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1建设目标
为主动适应自治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在自治区品牌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专业办学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改善实训条件,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专业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着力营造“现代信息技术+商业文化”特色文化氛围,将专业打造服务自治区经济发展建设的特色品牌,使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2建设内容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层层递进·协同育人·服务商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项目、课程群项目和综合实战项目课程体系,以校内共享实训基地、校企协同创新研究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实施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协同育人”是采用多种协同工作方式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专业共建、基地共享、课程共担、工学交替”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政、企、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专业“双师”素质师资团队资源、校内外实训条件,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通过专业协同、理实协同,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整合专业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服务商业”是指结合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的商科专业,基于服务商业的出发点,以模拟真实商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实际商业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其网络营销、大数据分析、智能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
茶文化下应用技术型“三生教育”现状
摘要:茶文化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将茶文化元素渗透其中成为教育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生活以及生存知识的同时接受茶文化的洗礼,这不仅能够深化“三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有利于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为了提高茶文化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的有效性,本文拟从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结合茶文化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现状,来探究了茶文化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提升路径。
关键词:茶文化;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现状;提升路径
1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生命诚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生,他们不仅要在有限的生命力努力学习、不懈奋斗,同时还要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不仅承担着教书的重任,更承载着育人的梦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共同组成了“三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有更多的中学生有了步入大学进行深造的机会,这一方面对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与中学阶段不同,大学生活更自由、更开放,在这里往往没有老师的鞭策,也没有家长的督促,所以这在给大学生创造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有关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报道,这就意味着当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重点已经发生转变,让单一的智育逐渐向“三生教育”等德育方向转变,从而保障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让他们不仅要学会爱自己,同时还要学会爱家人、爱身边的人: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生活,并在了解更多生活常识的同时掌握生活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他们才能树立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生存教育”,学生可以学习生存知识,从而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阶段,而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典型代表,其更要在原有的教育教学基础上开展“三生”教育,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当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心,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育优势。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并将茶饮品推向全世界。而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开展“三生教育”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将茶文化当成是教育的素材,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生活以及生存知识的同时接受茶文化的洗礼。这不仅能够深化“三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有利于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发展中国茶文化。
2茶文化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三生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智育”已经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大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智育+德育”的双重教育才是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很多应用技术型大学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三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知识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了“生命诚可贵”的真谛,也有了更明确的生活目标,并学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生存知识。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通过“三生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他们才能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为迎接更多艰难的挑战做好准备。然而,由于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开展“三生教育”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多工作仍然不尽人意,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三生教育”作用的发挥。
2.1“三生教育”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