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理论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影视艺术理论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影视艺术理论

当代文化发展中的传媒艺术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日子里,回顾中国的传媒艺术所发展的历程,深切感受到坚守精神价值的意义。探究传媒艺术的新时展需要观念正确认知。也需要现实状况把握。

一、快速发晨现状

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十三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传媒艺术的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

和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乎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l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对象的研究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未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之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升格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

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等,其相互影响具有的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阅读全文

设立影视艺术鉴赏课的意义

作者:罗伟文 单位:集美大学文学院

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它不仅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影响和塑造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现象之一。因此,如何发挥影视艺术的综合优势,以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我校进行教改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必要性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在高等教育的探索历程中,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已成为我党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发文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该文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既然民族的复兴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造就这样的人才也就成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影视艺术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强调指出,各大学应该把影视鉴赏等艺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指导下,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开设影视鉴赏课程。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05年,全国开设影视鉴赏公选课的高校已达到75%。[1(]P208)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国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影视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时,我校却至今还没有把影视艺术鉴赏课程列为公共选修课提到议事日程,这种发展现状是明显滞后于党的教育方针的。

2、时展的需要。必须正视的是,当今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时代”、“影像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传播学者米歇尔就直接地指出,全球化的视觉文化时代将不可避免地来临。这一时代所特有的视觉文化特色必然从根本上改变年轻人的文化欣赏和接受模式,传统的纸质媒介和书面阅读逐渐受到冷落,而电影电视、电脑网络、手机通讯等现代媒体受到大众的追捧。因此,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书面阅读兴趣锐减,并将在很大程度上让位于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视觉文化享受。文化欣赏和接受模式的改变必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当前影像文化的强势推进,不仅早已打破长者对文化资源的垄断,而且对权威、经典发出了挑战。青年人借助影视和互联网完全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还可以向年长者传播文化信息。”[2]身处大学校园的青年学子们,无疑正是这种文化潮流的生力军。影像文化带给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便利,必将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和视野,从而最终对教师的权威地位构成挑战。既然新的时代造就了新的文化受众,那么站在时代前沿的高等学校更应该顺应这种需要,采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传播知识和文化,这样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求知渴求,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美国影视教育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系统的影视教育不仅能有效地模塑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方面,都可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校适时开设影视鉴赏课程,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充分体现我校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3、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整个民族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李岚清曾精辟地指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确,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传统意义上那种专精型人才显然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知识的快速更新会从根本上打破人们习惯固守的狭隘领域,这样,适时更新知识对每一个从业者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健全的知识结构,尤其是精神人格的健康,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社会境况。而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人类多种的艺术种类,其中包括文学创造、艺术表演、戏剧舞蹈、摄影艺术、后期制作等诸多方面。这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能有效改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它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培养健康人格方面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美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推动了一项旨在提高青少年精神人格的“媒体素质教育”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不仅是帮助青少年有效地抵制影视等媒体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运动客观上陶冶了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操和人格旨趣。正是看到了影视艺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教育部才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措施,以切实推进高校影视教育的落实。既然影视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如此重要,那么,集美大学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全校开设影视教育的课程就刻不容缓。

4、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科领域的边界日益拓展。在这一拓展历程中,传统的课程设置必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挑战。显然,固守已有的课程设置是难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的。在全国众多高等学校中,新学科、新课程的建设成绩斐然,就以影视教育所涉及的课程建设来说,在全国竟然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过一门以上的影视课程,它们分别包括《电影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电影评论》、《经典影片分析》、《影视制作技巧》等。集美大学在实质性合并以后,课程改革一直是各学院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得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化,课程结构日趋丰富,有效地强化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但全校公选课的课程建设却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公选课的设置一直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课程设置的随意性非常大。很多公选课的开设都是因为老师课时量不够,然后为了满足工作量的需要临时开设。这种随意性既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没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因此,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下大力气地建设好学生喜爱的公共课拳头产品,是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影视课程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属性,使这一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能够赢得学生更多的喜爱。而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又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在对它的鉴赏中又能有别有洞天的独特发现。通过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就集艺术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影片不仅展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且展开了对西方文明的深层次思考。同时,影片所采用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又会激起学生的极大震撼和遐想。一门涉及人类想象力的如此生机勃勃的艺术形式,受到各高等学校的重视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集美大学要形成课程特色,达成跨专业培养的目标,影视艺术课程的开设必将能发挥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高校影视艺术教育论文

一、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泛滥的商业化和功利化

在过去,中国高校教育同商业生产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十分紧密。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开始推崇“教育产业化”。受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等主导因素的影响,影视艺术教育在产业化运作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却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在浮躁急进心态的影响下,不少学生片面地理解了“成功”一词的含义,总把学业的收获寄希望于走捷径,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暴露出急功近利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众多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演艺、节目策划、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职业出现了较大的市场空缺,这使得高校对影视艺术进一步提高了重视程度。如某些高校开设艺术教育类课程时为了迎合教育市场里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和商业化的利益刺激,不仅减少资金投入,还在师资力量尚未足够的情况下就草草地进购了一批质量不够优良的教学器材,与此同时却设置了较高的生源上限和学费标准,导致学生在无法获得高效学习的同时仍要缴纳高昂的费用。目前,各个高校都开始或已经在艺术大类的专业下开设影视方向,或以普及影视类课程为目的设置更多的影视艺术选修课并成立影视学院,藉此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来缓和学校的财政压力。

2.影视艺术教育师资匮乏

在过去,我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建设相当不完善,众多的老一辈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掌握了电视技术基础、摄像技术以及节目制作编辑等课程的教学方法,为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旧有的师资水平不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飞跃性提高。早期开设影视专业的中国高校仅有北京和上海的几所,毕业生人数也比较少。现在虽然有更多影视艺术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补充到影视教师的行列中,但所占比例还不高,科班出身的更可谓是百里挑一。年轻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有所欠缺,水平也有待提高。总体上,目前高校影视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和薄弱的。影视艺术教育的从业者大多不是来自艺术专业院校,而是知识背景构成复杂的“自学者”,水平层次良莠不齐。部分高校的艺术类院系甚至连一个专业的影视艺术类教师都没有,影视广告、影视编导、影视表演、数字媒体技术等影视艺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不是由外聘教师担任,就是由新闻传播、摄影艺术、文学艺术等类别的相关非专业的教师来承担。这些教师对影视艺术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教学技巧仍不够全面和精湛,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可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影视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不均衡的急剧扩张的规模化道路。

3.教学内容陈旧、体系固化难以创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势必也要同行业动态的变化紧密相连,否则会让高校教育逐渐进入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的怪圈。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对于日新月异的影视艺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现在众多高校仍然使用着陈旧的影视艺术教材,这样会让人才的培养脱节于社会,乃至降低高校影视艺术专业的生命力。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尝试,国内高校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理论,围绕着影视艺术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方针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各地区高校新兴的影视艺术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差别不大。放眼至全国的影视艺术类专业学生来看,总体的差异性也比较小。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高校影视艺术类毕业生对相关电视传媒行业公司的吸引力,人们开始质疑高校教育的质量。为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影视艺术教育体系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阅读全文

影视文学与通识教育研究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liberaleducation)在我国又被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其最早是由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提出的。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潮的兴起,通识教育的概念也被再次提起,在张正兴所著的《论大学的素质教育》一书中,通识教育被定义为“大学本科课程中具有共通性、内容具有广度的部分,其包含试图为各学科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技能的有关课程学习。”[1]时代和地域不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不相同。一般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关键元素,其包含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基础教育课程。相比于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知识领域技能的专业教育来讲,通识教育课程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内容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识选修课是指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出发点、以实现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为落脚点而开设的课程,各大高校在此类课程设置上通常具有较大自主权。

二、影视文学产生的背景以及内涵

图像时代充斥的今天,影像的功能与魅力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而进入了我们日常的真实生活之中。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阻挡图像时代的发展,电影和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影视文学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高等院校的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否则将给我们的人才培养留下巨大的遗憾。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标志无声电影的正式诞生,而电视诞生远远落后于电影,于1936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影视文学是伴随着影视媒介出现之后而诞生的新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传统文学不同,远远落后于传统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它是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媒介的视觉文学,因此被称为“第五种文学样式”,作为文学脚本既依附于电和影电视剧的创作,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21世纪以后各大高校顺应社会潮流,纷纷开设影视文学课。影视文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在学界并未有确切定义,我们通常所指的影视文学是一门“以探讨影视媒介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为重点内容的艺术形态”,其包含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再到影视媒介的全部转化过程以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自身传播属性,具体内容涵盖已完成影视媒介改编的电视剧本、电影剧本、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一切形式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影视文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文学作品,还包括以影视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由此可知,影视文学教学拥有相对独立的属性,将影视文学课程植入到高校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影视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能通过观摩、动手操作等掌握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编导与拍摄、剧本写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实践技能。

三、影视文学专业教育与影视文学通识教育

从总体来看,高校各个院系课程设置分为两部分: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教育”一次引入中国高等教育以前,我国的理工科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中都没有开设文学课,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名家名作。而影视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仅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呈现汹涌澎湃之势。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各高校积极开设影视文学课程,高等教育中的影视文学课程,分为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与影视文学通识课程。影视文学专业授课对象既包括影视专业本科生,还包括学术层级较高的研究生、博士生。而影视文学通识教育的对象则主要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高职院校学生或本科生。由此可见,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同影视文学通识课程有着不同的对象和目标。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体是文学课程群,其中主干学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学。影视文学专业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中文类基本知识,奠定文学基础,提高文学素养,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从目标角度而言,影视文学通识课“并非要求学生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而是侧重于受教育者相关素养的提升,其同大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文学素养、心理素养、思辨素养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相适应”。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影视文学通识课程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艺术鉴赏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下良好基础。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综合型、能力型人才的关键。

四、影视文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阅读全文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计

摘要:

在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其人物形象的设计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组成内容,也是剧中人物形成鲜明个性化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通过这种影视人物形象的设计来实现镜头语言的有效表达与传达。因此,成功的影视人物形象造型,一方面能改变和塑造演员在剧中的形象,让其与剧中人物性格、剧情等尽可能贴合;另一方面,能通过这种形象设计让演员快速融入到角色中,将影视作品的角色塑造和演绎得更为艺术化和真实化。

关键词:

影视作品;人物形象;设计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设计是不可或缺且极其关键的部分,通过这种形象设计可以提升影视作品在艺术与美追求的品质。

1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色彩设计

影视作品中,形象色彩的设计是基于色彩学的一个创作过程,根据人体色来把握剧中各个人物在不同肤色、不同灯光下的具体设计。影视形象设计中的色彩与众多其他设计中的色彩有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即是功能和情感的融合表达,色彩的不同会对剧中各个人物产生不一样的色彩心理联想,更能使人联想到各种与人们生活贴近的实际经验。人们的色彩感受中对色彩的冷暖感受最为突出,例如,人们对红色最直观的联想即太阳、火辣、热烈,带给人活跃和兴奋感;而蓝色带给人的联想即是大海、冰冷、酷寒的感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尤其是时尚有了更多关注和了解,这也使影视服饰的色彩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更为广泛。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其在人物形象色彩设计上的有力表现,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效果。例如,电影《花样年华》中重点对张曼玉多款旗袍的款式、色彩进行用心设计,带给人非常浓烈而独特的记忆与印象,同时有力地凸显了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情感变化过程。影片中通过对色彩的拿捏和设计,让作品表现更具浪漫情怀和时代感。

阅读全文

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教育模式浅议

在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下,高新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传统影视动画被故事场景更逼真、视觉效果更震撼的影视动画取代。新媒体是数字化平台,是互动性平台,更是有效利用人力、物力、智力的资源平台。新媒体背景下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越来越多元,不论在戏剧体现还是故事创意上,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广袤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发生深刻改变,使得农村题材影视动画作品的素材更加丰厚,越来越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新媒体和社会巨变的双向推动下,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高校的影视动画教学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着眼新媒体发展方向,提高教育实效性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影视动画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专业,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影视动画的传播环境,对影视动画的角色表达和动画分解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影视动画需紧跟时代脉搏,并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给影视动画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对具体教育模式的分析。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授课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来看,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影视动画教育以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双创人才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具体的课程教学可尝试将乡村发展的现实案例应用于影视动画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作品制作的机会。专业授课中还应结合新媒体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尝试参与新媒体传播的相关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各大院校可与影视动画行业相关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技术层面的实践机会,可与地方政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乡村,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理论学习的发展和升华。乡村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重要的实践基地,而新媒体技术和双创思维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指导方向。

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为学生打开专业实践的新窗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全国人民凝聚力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之一,展现农村新风貌题材的影视动画无疑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在此背景下,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应承担起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乡村面貌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责任,在新媒体视域下探讨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展现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和艺术元素,乡村文化是展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支撑,将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开辟了重要渠道。在新媒体用户数量成倍增长的今天,多维度、多渠道的信息共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取向,因此,只有更多出类拔萃、文化内涵深厚的农村题材影视动画呈现在大众面前,才能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温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在保障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挖掘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有效结合专业理论、场景布局构建全新的影视动画教学系统。高校也应重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表达方式及表演形式,典型案例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创作的皮影剧《猴子捞月》。高校还应致力于为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提供更多创作视角,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与现代电影技术形成良好的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仍能散发出无穷魅力。4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动画的制作效率提高了,给观众带来的愉悦感也提升了。影视动画教育模式应保持持续改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的影响力,用实际教学成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华文化腾飞。

作者:万芳芳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全文

影视作品师德教学的应用

本文作者:梁萍云 单位:梧州学院

前苏联影片《山村女教师》中的瓦连卡,师范毕业时毫不犹豫放弃可能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偏远落后的乡村做一名教师,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美国影片《死亡诗社》中的约翰•基廷教师,为了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惜被人误解、责难甚至排挤;《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用她的朴实、善良和执着,别样地演绎了一位农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这些影视作品形象地演绎了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与激情、光荣与梦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热爱学生就是教师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和欣赏每一个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成长不懈努力。在教育影视作品中常常浓墨重彩地表现教师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怀。

影片《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为了给孩子们买电脑,一口气喝下一瓶“二锅头”以换得村里“大款”的资助;《烛光里的微笑》中的教师王双铃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学生,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影片《我的教师生涯》中的陈玉老师,自掏腰包送学生去学音乐,卖掉家里的年猪给合唱团的孩子们置办演出服,年老时还出资创办青少年活动中心,继续为教育事业发挥光和热。这就是师爱,无私而纯洁,博大又深厚,感人肺腑,温暖人心,能使人的情感得到丰富,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在专业活动中的表现,是教师顺利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待教学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在《乡村女教师》中,为了让孩子们上学,瓦连卡挨家挨户去做家长的工作,第一天上课时,教室空无一人,她依然认真地对着空教室讲课,她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教他们认识花草树木,快乐地学习知识;《死亡诗社》中的约翰•基廷教师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深得学生喜爱。

这些内容诠释了教师能够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源自其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富于个性的教学艺术。为人师表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不仅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化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的言行举止垂范于世人,处处为人们做出表率。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对教师个体的道德要求,也是教师内在教育思想和健全个性的外在表现,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如在影片《乡村女教师》中,瓦连卡为了帮助一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度过难关,她带头捐出自己的薪水,在她的带动下,那些以烧钱为乐的赌夫惭愧不已,纷纷捐资相助;《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用她的善良乐观和朴实的行动打动了城里来的教师志愿者夏雨,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难留下来坚持支教。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处处严于律己,做学生和世人的表率,体现了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修养。教育影视作品通过形象地再现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艺术地再造了一个个具有丰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形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红烛”精神;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具有“楷模”风范;严谨治学,知识渊博,具有“学者”素质;爱生如子,一视同仁,具有“慈母”品性。这些都是人民教师的道德楷模,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丰富而宝贵的课程资源。

教育影视作品的师德教育功能是在对其鉴赏活动中得以实现的。教育影视作品鉴赏是指以具体的教育影视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作品的教育内涵,并得到精神愉悦和情感升华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教育影视作品作为审美客体,经过学生这一审美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最终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其过程“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有着一定程度的阶段性和层次性”[1]。教育影视鉴赏过程可分为教育影视的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接性和直观性,体现为一种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影视审美体验阶段是在审美直觉阶段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含许多心理因素活动,其中想象、联想和情感发挥着重要作用。审美升华阶段,学生与作品发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这个阶段存在着感知、联想、想象和情感等各种心理要素的作用,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理解认识[2]。

例如对影片《乡村女教师》的观摩赏析教学,通过屏幕上破旧不堪的民房和校舍,大胡子男人殴打其妻子而旁人冷漠麻木的表情,学生可以想象得到女教师所处的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愚昧落后的乡村社会环境;女教师领着孩子们来到田野,观察花草,观赏雨后彩虹,自由快乐地嬉戏,学生读懂了女教师正在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用希望之光照亮他们懵懂的世界;大厅里校友会正在举行,音乐欢快,笑语喧哗,来自各行各业的昔日学生簇拥在女教师周围,头发花白的女教师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学生感受到了女教师内心充满着自豪感和幸福感。由此深切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多么神圣而伟大的职业,从事这样的职业是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把一生都奉献给这样的职业是多么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更加坚定了其教育的信念,并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不懈努力。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学生从屏幕上的直观信息,运用感知和注意心理开始审美直觉活动,在这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联想、想象、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产生审美情感,最后通过综合概括思维,深化体验,提升情感,实现审美升华。

将教育影视作品与师德教育理论相整合,使之成为师德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师德教育理论是“教育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学课程处于专业核心课程地位,它与心理学课程同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学科,具有先行学科的性质。课程内容通常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因而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将教育影视作品与教育学科课程相整合,使之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师德教育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感性的维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学生在感性中理解师德理论,在理性中升华师德情感。例如关于教育观,它是师德大厦建设的基石,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形成源于对“教育”这一人类社会活动的本质认识和深切体验。同时,对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也是师范生客观认识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实施成功教育的基础理念,因此,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教育的内涵,是教育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教材中引用了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内涵的论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探讨影视剧宣导教化与伦理学的关系

作者:祝虹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虚构(fiction),通俗地讲就是“编故事”,亦即描述一个或几个主体在模拟的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活动过程。从源头上看,它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发端,西方流浪艺人的吟唱、古希腊戏剧、中国的民间说唱,等等。今天,虚构具有多种形态:比较成型的如小说、戏剧、广播剧、影视剧,还有新兴的网络、手机电影等等。(1)影视剧与其他虚构形态的区别,在于它兼有叙事(récit,即由讲述者组织情节、视角,以达到表意目的)、表演(représentation,即通过真实或虚拟演员的肢体、情绪表演)、空间的现实再现(visualcontext,即通过摄影、摄像机将真实的——包括现实的和由摄制组搭建出来的物质场景,以及根据逼真原则制造出来的虚拟3D场景)等三个因素,通过视听技术达到了它的表意目的。从传播能力上看,影视剧是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虚构形态。早在20世纪初,德国人类学家格罗塞在其《艺术的起源》中即通过对各种形态的原始艺术的研究对比,指出原始艺术是一种游戏,对于人类生存而言,这种游戏不是多余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的职能”,它与其他社会职能一样,“效力于社会组织的076维系和发达”。(2)亦即是说,游戏是社会组织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方式,它的本质是“寓教于乐”。那么,它是如何行使自己的功能的呢?深入研究,每一种游戏都有它的针对性,即通过对现实生活某种情景的模仿,或者在完全假想的情景中解决人类的某种认知误区和心理问题。至于虚构,其本质在于模仿,西方理论对于模仿的研究源远流长。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至理主义对模仿(lamimésis)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认为模仿来自于宗教仪式,是敬神的方式,它让人们沉浸在非现实的空间里,是逻辑、理智的公敌。另一派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则给予模仿以很高的地位,认为模仿搬演现实冲突和纠结,是为了达到“净化”(catharsis)的目的,“净化”包含了“心”和“智”两部分功用,模仿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维系、文明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今天西方文艺理论对于虚构的研究更多地延续、丰富了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观点。德勒兹、德里达等当代哲学家强调模仿的知性,指出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模仿行为。法国学者让—玛丽•施埃弗(Jean-MarieSchaeffer)则进一步从社会学的角度,将艺术创作这种模仿行为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模仿区分开来。她认为,从物种的角度看,人类是群居的物种,它的生存经验和社会生存技巧的代际传递是通过群体教育实现的,群体教育明显地比个体的生存摸索更具备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错误和走弯路。他指出,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模仿有两种形式:为了达到生产目的而对行为的模仿,即学习(imitation-réinstanciation)和并没有实现目的的表象模仿,即假装(imitation-semblant,feintise)。游戏即是假装类的模仿行为,是社会通过娱乐的方式达到教育群体目的的重要手段。让—玛丽•施埃弗指出,各种社会类的游戏是教会人类掌握生存知识的方式,尤其是虚构类的游戏,它在人的认知结构建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区分自我和现实。(3)的确,影视剧与其他社会性的游戏活动,如体育竞技,存在根本区别,即它的虚构性(fictionnalisation/fictionnalization)。

这不单指其游戏规则的假设性,更指其游戏方式的梦幻性,即是说,影视剧的虚构是精神活动外化,即想象外化的结果。它的表象模仿具有复杂的逻辑结构,从创作者的角度,制造一种氛围,编织一个故事,设计出不同人物的行动逻辑,并从中组织出自己的主题思想,这一切都需要调动抽象思维活动,或者说,这一切都充分体现出想象这种审美活动的哲理性和抽象性来。虚构的故事实际上是主创者对纷繁、杂乱之人生乃至世界的个人见地,从教育的层面,影视作品读解,就是逆向地勾勒出作者通过情节、人物构设出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普通观众在观影活动中被训练的,正是这种理解人生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于影视剧的社会功能有这么几个定位:娱乐、宣泄和教化宣导。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观点明显有误区,三者并不是平级的关系,娱乐是游戏的效果,它涵盖或者生发了后面两个功能,即宣泄和教化宣导。从艺术传承上看,由寓言神话、文学戏剧再到今天的影视剧,虚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一直发挥着两种基本作用,一是维系着社会的有效运行;一是维护着人类精神层面的“生态平衡”。维系着社会的有效运行对应的是教化宣导功能;维护着人类精神层面的“生态平衡”则对应着宣泄功能。宣导教化功能制约着宣泄功能。宣泄有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针对作为个体的人,虚构故事中的人物让观众认同,在认同过程中观众与虚构人物共同经历了被情结困绕、被生活的困难压倒的过程,根据编导安排的解困结局,观众在一个虚构的空间中暂时解决了心理的困顿,从而达到了宣泄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艺术净化论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对文学和戏剧创作的心理动因进行了剖析,马尔库塞在总结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成就时认为,弗洛伊德将虚构活动界定为幻想的一种成熟、成型方式。

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幻想在整个心理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把无意识的最深层次与意识的最高产物(艺术)相联系,把梦想与现实相联系;它保存了这个属的原形,即保存了持久的、但被压抑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的观念,保存了被禁忌的自由形象”。(4)从文学的角度,我国学者叶舒宪也认为,作为表演和幻想的综合,文学作为一种虚构活动,“同以治疗为目的的巫医幻术有潜在的关联”,(5)“对于人性的生态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殊途同归,这是理论界目前对虚构创作动因所达到的共识。其次,宣泄针对的是作为群体的社会。作为一个为生存而不断地与自然界、与其他群体争斗的族群社会,它与其他族群分享着、也独自拥有着一些集体情绪,如对族群灭亡的恐惧、对未来的不安定感、对其他组群的敌视、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制度规则的种种不满等等。而影视作品通过对社会中不平等、不公平现象的揭示和批判,使公众的负面情绪在一个虚构的空间中释放出来,而不会对现实社会造成伤害。章柏青、张卫在《电影观众学》中即指出:“观影的情绪活动和宣泄活动可以调节、激发社会情绪的运动,观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得以疏导,观众的愿望可以通过电影作品虚构的现实得到虚幻的满足从而产生愉悦情感,自然减少或削弱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7)应该说,国内外文艺理论创作对于宣泄的研究实践最为充分。但是,关于虚构的社会组织功能,即宣导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明显不足。以苏联为典型代表,影视剧的宣导教化功能曾经以“意识形态功能”的面目出现,认为电影应该是政治思想宣传的工具,“苏式”理论的错误在于误用了影视剧的宣导教化功能,将之简单地理解为意识形态功能,而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将之简化为服务于时下政策的工具。无论东西方国家,经过历史实践证明,电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虚构演绎政治的方式。在我国,曾经明确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文艺路线越走越偏,过度强调了,或者说滥用了虚构的这种权力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在以第五代为先锋的电影创作活动的推动之下,影视剧与政治逐渐拉开距离,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今天,除了一些“主旋律”影视剧还继续维系着“苏式”理论的思路以外,内地影视剧的创作格局基本上走着娱乐或者实验艺术两条路,不过,迷失成为了三个方向状态描述的关键词。#p#分页标题#e#

主旋律无力辩护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只满足于利用观众的怀旧情绪重拾当年的红色激情,偷梁换柱、无的放矢;娱乐大众逐渐流于低俗、犬儒主义,实验艺术则趋于颓废虚无……笔者认为,正视影视剧应该包含的伦理学内容,并针对中国特有的国情、民情和当下的国际大环境,对影视剧的宣导教化功能进行理论重构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在世纪之交,我国理论界就开始了对文艺活动基本社会功能的再思考。在《文学审美论的“知性方法”批判》中杜卫指出:“原先那种照搬‘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几个范畴拼凑起来的‘苏式’文学理论显然已不能满足文学理论建设和教学以及文学批评的需要。这种理论的明显不足在于:把文学理论问题抽象为一般意识形态问题……”(8)可惜这个讨论没有进一步深入,内地理论界和创作界对于影视作品的宣导教化功能均采取了提防、回避的态度,破而不立,名不正行不顺,这是今天中国影视剧创作思想境界整体低下的根本原因。虚构是否是一种权力符号?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看,“虚构话语可能产生真理的效果……人们在政治现实的基础上虚构历史,也在历史的基础上虚构尚未存在的政治。当然,这种虚构带有浓厚的对未来的设定与未来权力话语操作的某种制衡”。(9)新历史主义代表了目前西方理论界的主流,它的理论秉承了左派政治思想的精髓,与“苏式”理论具有血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当它界定文艺活动的社会功能时,还是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文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它能调节特定社会形态的矛盾,又能使那些特定集团和社会利益作出的权利决策被视为当然之事。同时它通过一种浓缩性话语对社会中习焉不察、见惯不惊的东西加以警示,使人们通过作品的悲欢离合,看到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不平现实与由此产生的痛苦心灵。当然,文学由于其宣泄作用,又能够平息这种痛苦,使人在平等的心境中得到所谓净化。”(10)明显地,在新历史主义那里,以文学为代表的虚构类艺术之“意识形态功能”被看作是与宣导教化、宣泄功能具有并列关系的一种功能,其实不然。劳伦斯•E•卡洪认为,人类社会由三个体系构成:社会—经济—管理体系、文化体系和个体人格。(11)

三个社会体系中,管理体系以刚性的法律、规则形式出现,个体人格则以丰富的、差异性的方式显现,其本质是反社会、反规则的,文化体系则因为同时覆盖了其他两个体系的内容,即个体性和社会性,而具有强大的协调、联系功能。在任何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中,文化活动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比强制性的政策、法律更具有社会效应。法律制度规章最终无法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文化却“天网恢恢”,它的作用力如“春雨润物”,不动声色而且无孔不入。我们应该认识到,影视剧的终极社会价值在于它的伦理内涵,所谓“意识形态功能”,只是宣导教化功能的历史误读和误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虚构活动,影视作品是大众文化的聚合场,不过,虚构的游戏本质决定了它的宣导教化功能必定不可能是一种权力话语形式,这是它与新闻传播类的文化活动之根本区别。伦理问题实际上是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在康德看来,伦理道德是人的本体所在,是构成人类文化心理的核心内容。伦理学的基本课题旨在解决人之为人的意义。李泽厚在界定伦理的时候,认为其社会功能在于规导:“人意识到自己个体性的感性生存与群体社会性的理性要求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个体最终自觉牺牲一己的利益、权利、幸福以至生存和生命,以服从某种群体(家庭、氏族、国家、民族、阶级、集团、宗教、文化等等)的要求、义务、指令或利益。”(12)人类社会的本质,即是伦理本体“:人的这种‘自由意志’本身具有崇高价值,它为人类对自己和对他人(包括对后人)培育了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普遍性的心理形式,使人获得不同于动物界的社会性生存。”(13)在社会生活中,伦理表现为一个群体外在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规则,而这些规则的执行,依靠的不是法律,而是个体对于这些规则的自觉认同。包括影视剧在内的文化活动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是社会型塑人性的基本方法,是伦理本体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寓教于乐,“移风易俗”,纠正社会中不符合时代,压抑人性的伦理道德内容,提升人类的文明层次,影视剧是社会精英思想拉动大众、贴近大众的最佳方式,这也是它区别于很多社会游戏的根本所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亨•阿杰尔就看到了电影的宣导威力:“电影将显示出一种‘广泛的无所不在的神的生命’,它将重新在那些对于超现实的东西几乎丧失感觉的意识中唤起一种宗教式的感情。电影将以一种罕有的威力和无限广阔的幅度提供‘一种共同信仰的缘由’。”(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