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影视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影视实训总结

新闻学影视技能教育的作用

作者:杨一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自1918年10月蔡元培、徐宝璜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已有9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加之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的办学审批权限越来越宽,许多高校纷纷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求。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9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124个,仅仅过了9年,2008年即增加到878个,分布在全国400所高校。[1]虽然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目前高校新闻教育繁荣的背后仍凸显出来背景不同,层次丰富的各种矛盾,其中关于影视技能教育的讨论最具有代表性。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

当前国内各类高校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不管是传统的新闻教育,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都尤为重视传播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立。传播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应涵盖到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和网络传播等几大方面,并建立起以影视传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主导,配合多样化传播技能教育的教学新模式。鉴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国内开办新闻教育类学科的高校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设施优良、品种齐全、实验手段先进的教辅硬件体系。以四川省内引领西部地区新闻传播类学科教育的四川大学为例,早在2002年四川大学实施“523实验室工程”建设项目———四川大学传播技能实验室,成为拥有“图像数据处理实验系统”、“广播影视实验系统”和“人文素质教育”系统三大实验实习体系的人文和传播实验实习基地。[2]而绵阳师范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开办于2003年,2008年初挂牌成立新闻与传媒学院,学院新闻类学科的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并不占有优势。影视技能教育因其在新闻类学科中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而被广泛重视,自2003年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专业实验室的建立。迄今为止,共建成专业新闻实训室、后期与动画制作实验室、专业新闻演播室以及普通话语音室若干。前后花费大量经费用于前期摄录设备和关联设备的采购,形成了专业级采、编、播、录设备的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在师生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新闻学科教育中,影视技能的教育日益被各高校提至显著位置,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对影视技能教育的投入。有数据显示,高校新闻传媒类专业的办学经费有五成以上被使用于硬件设施的购置和完善,而这一比重近年来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影视制作技能教育的应用

影视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性和专业性的高门槛。影视技能教育绝非像普通受众所理解的教会使用相机和摄像机就能一言以蔽之的,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掌握专业的影视技能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很大程度上倚重于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运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3]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4]这样的行业变化引起了新闻传播学科办学者的新思考:如何立足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兼顾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媒介融合的趋势扩大了新闻传播的人才教育涵盖范围,建立起与传统新闻学科相区别的教学规划,亦即“素质+技能”。素质课由公共基本素质课和专业基本素质课构成,而技能课则应覆盖目前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两者中专业技能课是学生就业的直接支撑,并体现新闻从业者竞争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设置尤为重要。而鉴于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又以影视节目制作教育成为新闻传播教学重点。

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图像、声音、文字的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方式被逐渐确立下来。即便是在网络普及的今天,这一传播方式仍是受众接受信息最主流的渠道。因此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了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办学思路为例,综合同类院校现状总结培养方式和路径如下表所示:如上表所示,新闻传播学科前六学期的教学中影视技能教育以占有相当比重,用以培训和加强学生影视制作能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技能之于新闻采写的辅助地位,成为了传统新闻学科除了新闻采编技能的第二大必备素质。这一变化在当前形势下被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所接受和认可,影视技能教育广泛地渗透到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体系之中。

阅读全文

美术设计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研究

一、时展要求视听语言课程改革

在国家大力扶持创意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影视艺术迅猛发展。影视短片、影视广告对于视听语言的运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很多影视作品的成功都得益于对视听语言的合理运用。视听语言课程是解决影视作品中的视听元素组合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视听理论知识进行声画组接叙述作品的课程。影视艺术正是凭借这些生动、复杂的符号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视听语言知识在影视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视听语言课程能够为学习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其他课程,如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短片创作等打好基础。视听语言课程作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实践

1.教学分析法研究:经典案例拉片解读

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案例观摩与分析,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直观,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视听语言理论知识使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利用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把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结合影片进行讲解与分析,从而更加便于学生在图像与文字的刺激下对视听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以一部经典影片为依托,从影片整体的故事段落到具体镜头、轴线的运用方法都可以通过声像逐一分析、解读,还可以对整部影片经典的桥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影片的色彩、光线、画面构图、人物性格等。把理论知识与影片分析结合起来训练,可使学生同步掌握理论知识与影片的视听内容。

2.教学实践训练法研究:拍摄练习与非线性编辑实训

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把理论学习置于实际运用中。视听语言的运用需要学生把文字剧本转化为镜头语言,把零碎的镜头画面通过打乱、重组形成新的影视语言进行表述,从而使画面叙述更加流畅、自然。因此,在这部分非线性编辑的实训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觉,把画面构图、视角感觉、色彩对比等知识结合剪辑软件进行讲授。初期,教师可以通过影片素材教授剪辑的技巧和方法,然后提供一系列片段素材让学生进行非线性编辑训练,包括剪辑预告片、新闻采访、叙事抒情等内容,全方位地教授学生如何应对不同的题材,把握不同类型影片的风格,突出要点,取其精髓、去其糟粕。随后,要求学生进行原创拍摄练习(如情景模拟、两人对话、多人对话、越轴等),拍摄之前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构思。教师对学生的前期文字分镜头剧本、演员设定、场景选择以及机位图等进行审核,然后学生进行小组拍摄,对每场拍摄的画面进行记录,拍摄完成后按照文字分镜剧本进行剪辑、录音及后期调色等内容的制作。这样学生在前期素材剪辑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阅读全文

影视动画专业字体设计动态教学创新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动态化表现已经较为普遍。现如今,影视动画广告市场极为稀缺动态字体设计人才。影视动画本科院校的教学,应结合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加强字体的动态设计教学培养,以全新的教学视角与理念对影视动画专业字体设计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改革。

关键词:字体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动态;教学创新

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中的重要因素,它在影视动画片头中的设计也将影响着观影人的观影第一印象,而片尾的字幕动画也是对整部影视动画的全片总结与质量提升。字体设计作为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在整个影视动画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在高校影视动画专业培养中,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重要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影视动画人才市场需要,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落后,忽视了影视动画专业的动态影像艺术形式,无法突出影视动画专业的动态性与创新性。作为影视动画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的需求与现代影视动画技术的发展,及时对影视动画专业的字体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

1传统影视动画专业

《字体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1.1缺少影视动画的专业深度

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的高校字体设计教学中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依托传统字体设计内容已不能体现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人才需求。在教学课程中,缺乏时代创新性,以平面类国内外经典字体设计为案例教学,对汉字设计教学案例,尤其是对影视动画片头字幕的汉字设计应用案例较为缺失,同时在案例阐释及实训项目安排上也较为缺乏。在课程教学实训项目中,字体设计课程与其他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少,且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没有影视动画专业课程间的穿插联系,因此在实训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专业层次感与专业设计感不明显,缺少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专业深度。

阅读全文

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传统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接着论述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教学过程以项目制作为主、加强项目实践过程的评价比重,最后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影视短片创作课程;实践教学

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是一门涵盖了艺术、技术、文学和美学等内容的综合学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策划知识和成片知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要掌握市场需求和影视短片创作规律及创作技能,通过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影视短片的创作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较强的思想表现形式将学生融入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项目教学法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影视短片创作课程中项目主要是指学生按照短片创作流程完成作品[1]。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就是项目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作的有机结合。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为了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主动进行搜集资料和学习,以寻找作品制作的方法。项目的完成过程是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综合能力。影视短片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合作过程,需要多人分工协作以完成短片的创作。为了提高短片的创作质量,团队成员在团结一致、分工协作的基础上通过团队精神及综合能力完成作品创作。

二、传统影视短片创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阅读全文

实践教学改革下舞台空间设计论文

一、改革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1.舞台空间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法是指高职制订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与计划,组织学生自主设计项目实施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以培养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有力的手段。项目教学法对于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的实施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一,利用项目化教学法将推动舞台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管理与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教师不是学生具体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是指导、引导、协导者:教师是项目内容的设计者,是项目计划的制订者,是动态教学的调控、管理者。

第二,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实践价值。通过由教师设置的虚拟情境或项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操训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项目化教学法从计划开始,学生制订项目计划,实施操作步骤,思考建构知识,实际训练技能,项目构思创作,参与小组讨论交流、上台演示答辩、师生研讨小结等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途径与方法。

2.舞台空间设计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项目化教学法在其他的专业领域的研究与运用已经十分广泛。舞美设计目前的研究成果,其原则和方法仍然停留在感性的总结阶段,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当前舞台空间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的专业领域有所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阅读全文

多媒体技术影视摄像教学研究

影视摄像课程是高等院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以讲授摄像构图为基础理论并以摄像机操作技巧为技能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地掌握摄像机的操练,能够独立完成影视制作的前期拍摄工作。影视摄像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学生需要对摄像机进行反复的操作练习才能有效地领会课程理论知识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进行,且多以课本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教学授课。如何解决系统理论知识授课形成的逻辑思维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同步和差异性,始终是影视摄像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基于各类多媒体辅助设备展开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知识点和拍摄画面效果的平台。这一平台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象的画面符合信息进行恰当的整合与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视摄像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平台开展“影视摄像”教学

影视摄像是一门以技能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影视画面的艺术理论和表现形式,也要亲身示范摄录设备的操作技法,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和互补。

(一)运用PPT演示文稿展示知识架构和图形解析

在PPT演示文稿中,通过画面文字大小以及色彩变化,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性的传播。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要避免大版面的“堆积式”文字呈现,学生对于PPT演示文稿信息的接收量是有限的。文字信息的呈现量和展示方式需要通过“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编排,而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的堆积。同时,可借助图形图像演示工具,将专业知识信息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具象的视觉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运用视频播放器展播摄像机的画面效果

在摄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能“轻车熟路”地进行摄像设备的操作,并拍摄出富有美感的画面构图。但由于摄像机设备本身取景器偏小,只够操作者本人观看,使得一旁听课的学生往往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似懂非懂。即使教师在操作设备的同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点背后的画面形象符号,多数学生只能猜想设备操作和画面效果的关联性。而通过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平台,将各类拍摄手法和镜头运用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点存有形象化的记忆片段,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进行实际操作应用。

阅读全文

媒体艺术设计实践性教学问题探究

摘要:研究探讨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求对策,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必须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以及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准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科学构建;精准育人

纵观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企业的用人情况,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学生抱怨学校没有教会他们任何东西,导致被企业弃用,而用人单位则抱怨现在企业为了让毕业生顺利上岗,不得不进行二次培训,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老师没有教、学生没有学、用人单位要求高”,根本的原因在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上跟不上形势,导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技能性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道:“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其中特别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其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则是重中之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探讨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求对策,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所凸显的问题

1.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高级人才,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需求,高职教育体系必须与行业、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一致。但是就现状看来,其原因主要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的,循序渐进地从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从而掌握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而现行的实践性环节教学仅仅解决了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点对点”的问题,无法到达综合实战训练的目的。就目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来看,内容设置多为课程项目和虚拟项目,例如在“摄影基础”理论课后设置“摄影实践”实训,在理论课“数字视频编辑”后开设“视频短片剪辑”实训,综合实训则以虚拟项目为主,这种类型的实验实训项目,教师会对其进行理想化安排,这样的安排固然能够达到训练学生技能的目的,但是这样的理想化操作,往往规避了非常多的突发状况和随机问题,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是针对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归纳式”实践,而无法满足实践性教学的核心任务,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实践性环节安排过于“概念化”“书本化”,极易造成“缺哪儿补哪儿”的尴尬局面,这种“碎片化”的安排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技能的系统性掌握。

2.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高职院校最终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真正能为企业所用的毕业生,完全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目前的高校用人制度所限,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来源于各大高校的应届的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普通高校培养的基本是理论性人才,对于实践性教学无论从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方面都有欠缺。例如本专业曾经聘请过一位某知名艺术院校毕业的硕士生来从事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这位老师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与该课程有关的影视语言部分的授课,但是当课程进入到实践性教学环节,该教师的短板即暴露无遗,无法胜任实践环节的教学,无法应对实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种种技术性问题。这样的教学能力是无法胜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3.校企合作课程流于形式。校企合作是被各大高职院校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校企合作直接关系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但是就目前现状看来,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是制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另一个因素。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真正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企业的目的是盈利,而学校是为了育人;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学校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企业的教学内容又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全局观念。因此造成学校对企业对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到位,不能合理有效的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导致实验实训内容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课程实践。

阅读全文

动漫设计与创作面临的难题

作者:蒋红雨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学院

教材开发不足。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材基本上是借用相同专业本科教材,即使有高职专用教材,也很难符合高职生的教学需求。还有理论教材偏多,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教材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违背了动漫专业教学规律,变成了单纯的理论教学,遏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构建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遵循以适应市场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可以创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含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围绕高职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创新性”、“艺术性”、“实践型”、“应用型”,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实施中,它以实践型、应用型为重,贯穿艺术性与创新性,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为主体,以专业教师、行业技师为主导,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是:理论课程着重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以动画概论、动画速写、动画技法、CG动漫绘制技法、Flash动画制作、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二维动画基础、三维动画基础等课程为主,同时设置实践应用、模拟仿真、实战项目开发等内容的课程,把工作室的项目工作任务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在实训课中,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动漫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习、实训内容体系。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确定进入工作室学习的时间。一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见习、打基础为主,对专业实践知识进行感知性的学习,如了解动画片的流程、行业的发展动态、市场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等,学习本专业所需的各种软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以后学习的方向。二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主,通过项目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意创新、团队合作能力,如原画设计与制作、动画前期设计与制作等,当然这一时期以制作为主。三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以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提升能力培养为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主攻方向,如在完成整个动漫短片的创作设计流程的基础上,也就是学习编导、剧创、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合成、特效等内容后,选择其中一项为主攻方向。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掌握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