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保健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婴儿保健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婴儿保健知识

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儿科护理论文

一、原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定位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阅读全文

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健康教育运用于儿童保健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以我社区服务范围内接受保健的126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流程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家长提供社区健康教育,对比2组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及儿童保健覆盖率。结果干预组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儿童保健覆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社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其儿童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提升社区儿童保健覆盖率,能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保健;社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覆盖率

儿童保健是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童提供更为科学性、计划性的综合保健服务,是提升儿童免疫力,降低相关疾病传播率,提升传染病防控效果的关键[1]。而社区健康教育是提升社区健康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家长的重视度和相关知识知晓率,保证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就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社区的126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范围内适龄保健儿童家长,研究开展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30.12±1.37)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27例,高中以上31例;对照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年龄22岁~40岁,平均年龄(30.24±1.33)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25例,高中以上32例。2组家长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差异不大(P>0.05),可对比。本研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审核后开展,所有儿童家长了解研究相关情况,志愿参加。

1.2方法

阅读全文

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常规组应用一般护理,研究组应用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儿童保健知识覆盖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儿童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及保健知识覆盖率,对于儿童保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儿童健康。在医疗保健事业中,儿童保健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儿童保健,可给予儿童更具有计划性、科学性的综合服务,同时,也是提高儿童免疫及抵抗力,降低疾病传播率的关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社区服务中心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提高家属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规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对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社区服务中心的68名年龄为2~42个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4名。研究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14~30个月,平均年龄(22.17±3.19)个月。常规组男18名,女16名;年龄15~29个月,平均年龄(22.14±3.52)岁。两组儿童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工作内容依据社区服务中心常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进行,如电话通知、粘贴公告等方式告知家属定期带儿童到社区服务中心接受保健。指导儿童家属合理为其补充营养,每天进行适宜活动,宣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发放健康成长手册。研究组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2.1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选择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者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一致培训及考核,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人为社区护士长,负责组织每次健康教育,同时,评价和分析工作效果,选择其中2名妇幼护士实施上门随访教育,1名儿保医师负责幼儿健康督导与教育,同时,邀请儿童专家义诊,定期展开健康知识讲座。1.2.2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所展开的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包括①新生儿(<3个月)。新生儿保健方式主要是信息传播,由专职护士实施入户家庭健康教育,访视新生儿各种情况,如睡眠、排便、喂养、大小便、预防接种等,同时,实施全面检查,尤其重视黄疸、脐部情况,并询问母亲心理及生理康复状况。全面评估新生儿发育状况,将月增长体质量<0.5kg的新生儿列为高危情况,并转入儿童保健科进行管理,重点指导喂养、休息等[1]。②婴儿(3~12个月)。婴儿保健方式主要为示范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为家属课堂教育或面授,幼儿为生长发育的最快阶段,对于营养和热量的需求很高,但由于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发育并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问题和营养失衡。因此,对于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主要以营养为主,每年至少实施4次的营养随访,指导家属正确添加辅食,避免喂养不当发生多种营养性疾病[2]。③幼儿(1~3岁)。幼儿阶段,神经发育较快,此阶段应注意培养动作、语言等能力,以互动式游戏教育实施运动、感知、语言等训练。间隔6个月评估一次幼儿的发育状况,了解发育情况,可举办幼儿讲座实施教育,创建有效地信息交流平台。④学龄前儿童(6~7岁)。学龄前的儿童体格发育基本趋于平稳,同时,与社会的接触也有所增加,因而,此阶段健康教育重点内容为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儿童正确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属学会配置消毒剂,正确使用红外线进行消毒等[3]。1.2.3评价效果。小组负责人收集每次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寻找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评估与分析影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优化儿童保健工作,提升社区健康教育质量[4]。

1.3观察指标。①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社区服务中心依据儿童保健知识情况制定家属问卷表,问卷表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识别、意外伤害预防、疾病控制、人与环境和谐等,各项内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越好。②保健知识覆盖情况:包括完全覆盖(家长完全掌握保健知识)、覆盖(家长基本掌握健康知识)及未覆盖(家长保健知识掌握度较差)。总覆盖率=(完全覆盖+覆盖)/总例数×100%。③家属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以健康教育原则及内容为依据共同商讨制定满意度问卷表,满分为100分,健康教育结束后为家属进行发放,本研究问卷表发放及回收均为68份(100.0%),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65~84分为一般满意,<64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阅读全文

健康管理在孕产妇保健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析健康管理在孕产妇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创建健康档案的孕产妇883例,按创建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保健期间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及孕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心理健康、营养保健、膳食、分娩常识、孕期症状及新生儿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保健中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孕产妇的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孕期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孕期并发症

孕期是一种特殊生理时期,在这一期间孕产妇的身体激素会出现明显变化,使得产前、产后极易出现相关并发症[1-2]。为了确保孕产妇及胎儿健康,临床会予以孕产妇有效的管理,以通过管理纠正孕产妇在孕期的不良行为,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并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健康管理是一种针对孕产妇的管理模式,其能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在保证孕产妇及胎儿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析健康管理在孕产妇保健中应用效果,对在本院创建健康档案的883例孕产妇展开了深入研究。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创建健康档案的孕产妇883例,按创建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8年6月440例)和研究组(2018年7月-2019年12月443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8.67±2.31)岁;孕周10~35周,平均(20.36±3.64)周。研究组年龄20~35岁,平均(28.64±2.25)岁;孕周10~36周,平均(20.38±3.66)周。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年龄≥20岁;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均为单胎妊娠;④孕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②入组前已存在妊娠期并发症。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即予以孕产妇开展常规健康宣教、产检、产后指导等,同时在孕期保健期间,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产检数据,并将高危妊娠、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征兆的孕产妇作为重点管理对象。⑵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孕初期管理:开展孕期健康知识讲座,为孕产妇详细讲解妊娠相关知识、孕期饮食搭配、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等。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微信公众号,要求孕产妇关注公众号,并由1名护理人员定期为孕产妇推送相关孕期保健知识。建立管理微信群,将孕产妇拉进微信群,并安排1名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在微信群中,护理人员需耐心解答孕产妇的问题,同时进行心理指导、营养指导、个人卫生指导等。在孕12周前,为孕产妇健康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检,详细记录孕产妇的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②孕中期管理:在孕16~20周、孕21~24周,要求孕产妇到院检查,检查内容有血液检查、甲状腺检查、唐氏筛查、糖耐检查等,这一阶段主要了解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针对血糖过高的孕产妇,护理人员需指导孕产妇合理控制糖分摄入。③孕晚期管理:在孕27~36周、孕37~40周,要求孕产妇到院再次检查。同时,指导孕产妇通过胎动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乳房护理等。孕27~36周是妊娠期并发症的高发阶段,因此,护理人员需向孕产妇详细详解有关并发症预防知识,并指导孕产妇进行自我监测。④分娩及产后指导:在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予以孕产妇观看分娩演示视频,使孕产妇掌握正确的分娩方法。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孕产妇的各项情况,同时进行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褥期保健等指导。⑤产后42d健康检查:在孕产妇出院时,护理人员叮嘱孕产妇在产后42d到院进行健康检查,并了解母乳喂养情况,观察婴儿身体健康状况。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及孕期并发症发生率。①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在实施前、实施后,通过一对一问卷形式调查孕产妇对心理健康、营养保健、膳食、分娩常识、孕期症状、新生儿护理等掌握程度,根据孕产妇回答进行评分,每个项目为20分,分值越高说明孕产妇对该项目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②孕期并发症:在孕期,记录孕产妇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组管理前各项保健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后心理健康、营养保健、膳食、分娩常识、孕期症状、新生儿护理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出现妊娠糖尿病5例,妊娠高血压6例,妊娠甲减4例,发生率为3.41%;研究组出现妊娠糖尿病2例,妊娠高血压1例,发生率为0.68%。研究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P<0.05)。

阅读全文

社区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方法本社区2018年1月~12月期间的健康婴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家属常规指导,给予试验组婴儿家属针对性婴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辅食添加及时率和准确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辅食添加及时率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婴儿辅食添加的及时率和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婴儿辅食添加;影响

婴儿的生长发育速度偏快,其在正常成长的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大,营养供给不足时将会导致其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延缓,并且可能引发相应的不良情况[1]。母乳喂养是婴儿营养来源的主要途径,其能满足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的大部分需求,是婴儿喂养的最佳方式。但实践表明,母乳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对全部需求,因此需要在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为其合理添加辅食,以此确保其营养摄入充足。本研究对社区健康教育对婴儿辅食添加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18年1月~12月本社区的健康婴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婴儿男17例,女15例,月龄1~4个月,平均(2.15±0.32)个月。试验组婴儿男18例,女14例,月龄1~3个月,平均(2.06±0.35)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阅读全文

略谈产后访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检查产妇全身及生殖系统,测量生命体征,检查乳腺情况,乳头有无皲裂,乳腺管是否通畅,乳房有无红肿、硬结及乳汁分泌量,并指导护理以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探查子宫复旧和恶露情况,一般两周,经腹部检查触不到宫底并无压痛,血性恶露持续两周以上说明子宫复旧不良,应及时应用缩宫剂,若伴有恶露臭味,子宫压痛,应建议到医院应用抗生素治疗,检查腹部和会阴伤口愈合情况,保持会阴清洁,禁盆浴,勤洗涤,勤换内衣裤。在伤口处出现硬结、皮肤红肿裂开及化脓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处理。

了解新生儿保暖、大小便及喂养、脐部情况,注意新生儿吸允含接及喂养姿势是否正确,发现不当之处要正确指导,新生儿在15天时仍有黄疸,或有黄疸加重,退而复现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身长、体重、体温、呼吸、心肺有无异常,检查四肢情况,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情况。查看皮肤是否存在湿疹,指导皮肤清洁,脐带是否脱落,指导脐部消毒方法,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效果评价:每次产后随访时详细记录母婴健康检查情况,随访表由产妇签字后收回,并建立健康档案。通过随访了解产妇无产褥感染、恶露不绝、乳腺炎、便秘等。子宫及切口恢复正常,婴儿生长发育良好,体重、身长、头围等达标情况,有无腹泻、脐带感染等并发症。采用前后对比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和产后随访记录,对第1次与最后1次访视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设计问卷调查表,发116份,收回11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16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阅读全文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妇产科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人们更加重视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人为关怀。健康教育可应用于病患入院到出院、孕产妇护理中、妇科手术病患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效果

由于妇产科病患的特殊性,当她们患有疾病时,容易出现失落、伤感等情绪,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病患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宣讲,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和人文关怀水平。

1健康教育应该围绕病患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健康教育只注重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的宣教,忽视了病患刚入院时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需要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提高病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流程中的服务质量。从病人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应主动接待,介绍病区的分布情况,对于病患需要做的检查,及时耐心地告知检查地点、检查项目以及检查目的,监督患者按时服药,解释和交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指导患者不要因为身体不适而过度紧张,同时在饮食上要指导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院期间多开窗通风,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应拘泥于简单的院内沟通,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可以通过官方账号以及微信公众号大力推广和传播与妇产科疾病相关的医学常识,指导其学会在官网上挂号、找专家、开药、查询报告等功能。官网上应经常请专业人士编写一些常见疾病的介绍文章,让大家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相关症状及防护措施等[1]。病人出院后,要及时做好随访工作。可以给病患做一份有对针性的计划表,列举术后出院的注意事项,如伤口的护理、饮食的注意事项、运动项目等,让患者认真阅读并执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及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在计划表的下端要留下医院的电话号码,方便病患出院后及时向医生咨询。

2健康教育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优生优育是我国目前大力推广的生育政策。妊娠期对于一个女人至关重要,所以妊娠期妇女到医院检查期间,医院要做好相关的科普知识普及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指导。对于妊娠期妇女,医院要定期开展孕妇课堂、发放听课卡、邀请专家定期举行健康讲座,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传播简单易懂的孕期保健知识。对于不能来医院参加讲座的孕妇,要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其网上学习孕期保健知识,告知孕产妇孕前各项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各项检测的目的,每一项检查的时间、内容等。告知其胎儿每个月龄会具备的能力,鼓励孕妇对胎儿进行胎教,介绍与胎教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让孕妇在孕期重视胎教的价值,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胎教,促进胎儿健康地生长发育[2]。孕期是一个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阶段,容易引起产前忧郁等症状,所以在门诊咨询期间,医生要随时关注妊娠期孕妇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3]。对于产褥期的妇女,要开展营养指导和保健教育,让她们了解正常分娩以及剖腹产的相关知识,指导其生产指征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其在选择生产方式时,更可能地选择与自身情况相符合的方式[4]。要给孕妇讲解自然分娩的特点,让孕妇及时掌握生产要点,缓解产前焦虑、恐慌和不安等情绪。加强产妇在生产前的心理护理工作。产妇进入待产室以后,应安排责任护士陪伴,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如指导她们如何调整呼吸,如何降低宫缩引起的疼痛,同时要不断地给予产妇以信心,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5]。产妇生产后,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讲解一些新生儿预防接种事项。在传统的“坐月子”习俗中,有很多陈旧的观念,如把尿、定时哺乳、绑腿、睡头型等,都是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护士要及时告知照顾者正确的方法和护理要点,安排新生儿按需哺乳,使产妇了解科学合理的饮食要点,促进产后伤口及体能的恢复,促进产妇泌乳,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确保母乳喂养及时顺利地进行[6]。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指导产妇准确掌握喂奶姿势、换尿布等,向产妇介绍婴儿抚触和婴儿游泳等科学的育儿方法。辅导家属关于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让家属时刻关注产妇产后的精神状态,及时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7]。

阅读全文

产后抑郁症护理论文

1方法

1.1护理干预

1.1.1物质支持:首先医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护理关系,产妇家属应尽量满足其要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如:照顾产妇、整理家务、直接帮助产妇照顾婴儿,以及直接为她们提供直接的物质帮助等,减轻产妇生活负担和压力,是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的有效途径。

1.1.2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多与产妇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不满,以缓解压力,开导她们应性格开朗、积极乐观、消除紧张抑郁情绪,多给她们一些爱心。营造轻松氛围,播放音乐,有利于各项操作进行,指导产妇家属多主动照顾产妇及婴儿、分担家务、不重男轻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1.3信息支持:信息支持对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支持是指为支持对象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产后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也是一个特别需要得到指导的时期,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为产妇提供信息和适当的母婴保健知识、科学育儿方法,以及如何兼顾母亲与妻子两种角色,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避免因缺乏知识、经验不足、不知所措而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多种有益信息,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减轻她们精神上的压力,使他们心情愉快、乐观开朗,以减轻抑郁的发生。

1.1.4评价支持:评价支持是对支持对象的行为给与肯定、认可、表扬和鼓励,它传递了一种让被支持对象感觉到有能力承担某种社会角色的信息。在产后期,产妇心理情感表现比较脆弱,而对周围人的态度评价都非常敏感。此期如果缺乏良好的评价支持,很容易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出现抑郁症状。相反,如果在此期能对她们的任何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帮助她们充满信心地面对分娩所带来困难和挑战,让他们体现自我价值,从而避免产后抑郁症状出现。

1.2评价方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