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疗学术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术论文的评价本质
质量、价值和影响力是学术论文评价研究中出现最多的词汇。质量是评价的目标层,价值和影响力通常作为质量的评价要素。很多学者构建论文评价指标时没有关注指标的评价作用,忽视了质量、价值和影响力之间的差异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本质。
1价值说
价值通常分为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主要的评价要素,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测量。邱均平将学术价值分为科学进步价值和学科建设价值两个定性指标以及被引次数和被下载次数两个定量指标,将社会价值分为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两个定性指标以及社会反响和采纳部门采纳情况两个定量指标。李睿明指出,价值是科学论文的灵魂,决定其生命力和影响力,提出从作者提出、发现、创造、预见和证明了什么来评价论文的价值。
2影响力说
学术影响力指论文受到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关注程度,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因“被引冶而产生的学术影响力的测度。赵蓉英[48]基于期刊即年指标、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定义了论文即年因子、2年期引证因子和5年期引证因子,构建了引证视角下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李力等[49]以引用情况和合作情况为基础从知识输入、知识输出及知识流动网络结构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框架。社会影响力指学术论文受到的网络关注程度,主要侧重于论文在社会舆论媒体、网络社交媒体和网络学术工具上的影响力,其受众不局限于科学共同体成员,影响方式也不局限于期刊论文之间的引证关系。
3质量说
质量是个多学科概念。《辞海》中质量被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将其定义为量度物体惯性大小和引力作用强弱的物理量。《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指出,为了测定物体的质量,必须首先确定用什么来量度物体所含的物质[51]。因而,基于《辞海》和《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中“质量冶的定义,从产品或物体的角度来看待学术论文,则学术论文的质量应该是指它的优劣程度,必须通过它所包含的内容要素对其进行测量。学术论文通常包括研究思路、设计、目的、方法、内容、结果、讨论、参考文献、作者、机构、来源期刊等要素。因而,论文质量应该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然而,当前的论文评价实践中,人们往往将质量简化为价值或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方法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学术论文科普化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研究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覆盖论文遴选原则、写作要点、传播途径等。【结果】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普文章,借助新媒体技术产生的传播效果远大于普通的学术论文推送,增加了作者、读者与期刊的黏性,但学术论文科普化工作对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结论】学术期刊应借助新媒体工具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提升学术论文的显示度,进而提升期刊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科普文章;新媒体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技期刊是一种促进科学进步且经过同行评议的周期性出版物,通常专注于某一专业的科学领域,主要报道新的研究成果或科技发现。“科普期刊”与“科技期刊”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属性,即传播、沟通、交流,他们的源头均为科学技术与知识,受众则是对这些科技知识感兴趣的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在“社会责任”中则明确表明“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1],因此,鉴于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信息的功能方面占有突出地位,在促进科技自身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科技期刊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科普的任务。但是,目前科技期刊的重要成员———学术期刊的发展多注重挖掘优质稿源、提高引证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履行科普职责、发挥科普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近年来关于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提升学术期刊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例如:陈宏宇[3]认为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合作,可以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贾鹤鹏等[4]从科学传播视角实例分析了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情况。但是,这些研究多以讨论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的途径,或是大众媒体传播学术论文取得的成效为主,没有明确学术期刊如何有效利用大众媒体履行科普职能。文献[5-7]分别针对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科普责任和科普宣传展开研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学术论文科普化方法。在2016年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我国科技部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何谓“论文科普化”,文献[8]定义为“论文科普化是指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同时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的大众传播”。本文认为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再通过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出去,既履行了学术期刊的科普职责,又加强了与大众媒体的合作,即完成了“论文科普化”工作。本文探讨了学术期刊开展论文科普化工作的积极作用,研究了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并指出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并借助新媒体工具传播的典型实例分析,期望给同行提供参考,共同增强学术期刊的科普功能。
1学术期刊论文科普化的作用
1.1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普遍地意识到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也有权及时获取重要的科学信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规定,1%~5%的科研项目经费需要用于包括媒体报道在内的科学宣传活动[9],这是因为公众科学素质关系到科技发展后劲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信任的科技信息来源是期刊[6],因此,学术期刊有必要把科技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理性、客观、科学地介绍给公众,让这些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顶级学术期刊的经验表明,学术期刊中完全可以融入科普内容,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5],例如Science和Nature专门开辟了通俗性栏目,普及科学知识。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毕竟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可持续栏目,需要大量的优质稿源作支撑,而国内学术期刊的办刊机制比较传统,要想吸引源源不断的科普稿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学术论文科普化的方法,将学术期刊中有深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温度的科普知识,从而惠及大众,是学术期刊参与科学普及、履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职责的价值体现。
1.2加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将学术期刊的论文成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科技新闻的方式被公众所了解,可以实现科研工作者、学术期刊、大众媒体和普通公众的共赢[10]。同样,学术期刊增加科普元素可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范围,拉近公众与科技间的距离,科普元素在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中具有明显优势[11]。同时科普常常与大众媒体和新型媒介形式联系在一起,其受众面和传播力远大于传统的学术期刊,经过科普化的文章能更有效地被本学科外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增强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3增强作者和读者与期刊的黏性在学术期刊的经营中,适当加入科普元素,能使学术期刊的读者不再单一化。首先,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期刊,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面,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加入科普元素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拓展,跨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普元素中能更好地找到学术共同点并摩擦出火花,科普元素发挥了不同专业领域间的桥梁作用;第三,将学术论文改写成科普文章传播,能提升作者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甚至有助于其获得相应机构的资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对期刊的忠诚度,以后有更好的研究成果还会选择该期刊。
法学本科视野下法律教育论文
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笔者不赞成废除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因为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法律实践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守法公民。这就要求法学本科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熟练运用法律通过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争议问题。不掌握基本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文书制作技能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法科毕业生和法律人才。毕业论文恰恰能够达到检验学生法律适用方法和文书制作技能的目的。在不废除毕业论文的大前提下,笔者认为,很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思路和评价机制偏离国家对本科生或学士学位申请者的要求,需要改革。根据我国《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条件是:“(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①不要求本科生达到硕士或博士的学术水平,即“对所研究地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②或“做出创造性的成果”③。换言之,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学术科研能力。因此,我们不能用见解独到或创新性来衡量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能要求学生去解决一个学术或理论问题。对此,可能有人要问,不具有独到的见解或创新性,不解决学术问题,还能称之为论文吗?当然能,论文包括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就是非学术论文,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就应该是学术论文。就法学论文而言,有法律适用方面的论文,也有立法完善方面的论文。前者主要研究现行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适用,属于解释论范畴;后者主要研究现行法律规范的弊端和修正,属于立法论范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大多数学生喜欢选择后者,老师也乐见其成。这在以前很正常,因为以前我国的立法空白和漏洞太多,已有立法也往往存在诸多弊端,著文献策实属学者分内之事。但目前,我国各项法律已基本建立,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此前提下,如果还一味指导学生选择立法论方面的题目,就难免失之于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适用。更为严重的是,此类选题侧重于学术研究,偏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还是更多地选择解释论方面的题目为宜,这才是法律学习的基础。在笔者参与的答辩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论文提出的立法建议早已成为生效法律或者对刚刚出台的法律提出修改建议。这都是非常滑稽可笑的事情。在评价机制方面,从毕业论文的写作到答辩,一共有三个环节:指导教师意见、评阅教师意见以及答辩委员会意见。无论任何环节,一般高校都要求对论文的学术性或创新性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标准实际上是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用此标准评价本科毕业论文是不适当的,因为本科毕业论文不是学术论文,我国《学位条例》也不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具有学术性。笔者在参加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评阅和答辩时,尽量回避对其进行学术性评价,但大多数老师仍然习惯与此,而没有认识到国家本科毕业论文的根本要求在于解决现实问题而非学术问题。总之,只要准确理解国家对本科毕业生或学士学位获得者的要求,我们就可以得出本科毕业论文不必具有学术性而应侧重实践性或应用性的结论。因此,必须改变我国目前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错误做法,恢复其应然功能。
二、将法律诊所课程作业作为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
为了矫正本科毕业论文对学术性的盲目追求以恢复应然功能,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就法学专业而言,笔者主张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将选修法律诊所课程作为法学本科毕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将法律诊所课程的结课作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之一。凡是选修法律诊所课程并顺利通过考察的本科学生,即视为通过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之所以如此主张,其原因在于法律诊所课程完全具备本科毕业论文的功能和形式。法律诊所,又称诊所式法律教育或临床法律教育,是对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之做法的借鉴,于二十世纪中叶发端于美国法学院,后风靡两大法系,而成为其法学院的主要课程之一。2000年之后,被引入中国法律教育体系,并被全国各大主要法学院所接受,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和案件处理两大部分,④其突出特色在于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案件处理都立足于真实的案例,并且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处理或的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案例。因此,法律诊所课程与传统法律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一改传统课程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法律诊所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该课程的功能不是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运用其已经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案例。在对真实案件的处理中,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和考察其运用法律基础知识解决现实争议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顺利通过法律诊所课程学习的学生,就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或学士学位获得者的水平,满足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相关要求,依法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因此,该课程在功能上和本科毕业论文是一致的。选修法律诊所课程以后,不再另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是可以的。从课程指导和考察的角度看,法律诊所课程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评阅和答辩也存在相同之处。在法律诊所课程的讲授和指导过程中,我国的法学院一般都配备多名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和执业经验的专职教师以及从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选聘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充任兼职指导教师。我所在的内蒙古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课程即是如此,我们有专职教师三名,都有律师执业资格和经验,在很多课程的讲授中也经常邀请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现身说法,随堂指导。在结课环节,我们要求每一位同学提交一份办案报告,然后三位老师集中会诊,结合日常案件处理或情况,给每一位同学一个合适的分数。这与本科毕业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模式是类似的。最后,除法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契合国家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之外,法律诊所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公益性。这种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法律诊所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所以,每一个法律诊所都是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在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之前的2008年,内蒙古大学法学院就与内蒙古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建立了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开放。开设法律诊所课程之后,法律诊所与援助中心合二为一。因此,法律诊所课程既是一门法学课程,又是一项公益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和检验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更能培养和考察其法律职业道德。
三、完善法律诊所课程以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法律诊所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和评价机制决定了其与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同质性,也就决定了选修法律诊所课程可以作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因此,建议教育部和开设法律诊所课程的高等院校允许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本科生以法律诊所结课作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为了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这一改革,法律诊所课程本身也要进行相应的完善。首先,提高认识,重视法律诊所课程。法律诊所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都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在这里,他们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案例,可以认识鲜活的人物,可以了解复杂的社会,可以体会到法律的价值,可以感知胜诉的成就。就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而言,每年要求选修法律诊所课程的学生都远远大于该课程的容量(30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法律诊所课程的重要性,不愿意参与诊所课程,从而限制了该课程的容量。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为了适应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广大法学教师应当首先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法律诊所课程。其次,推动法律诊所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每一个法律诊所就是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因此,实现法律诊所的规范化,就应当以法律援助中心的标准建设法律诊所。比如,实行案件登记制度,记录每一个来电、来访的当事人和案件基本情况;完善案件处理机制,为每一个案件配备一个主办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一个结案的案件及时建立档案,载明处理结果;等等。同时,作为一个课程,还应要求主办学生在结案之后及时完成结案报告,梳理案件事实,整理争议焦点,明确法律适用,阐述裁决结果。最后,落实办案经费,为法律诊所的良性运作提供物质保障。法律诊所为当事人提供的是免费的法律服务。但任何法律服务都是需要经费支持的,比如打印复印费、差旅费、办公经费,等等。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支持。据笔者了解,有些高校的法律诊所课程都有福特基金会的专项资金支持,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但更多的院校是从本院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大多不足以支持法律诊所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教育部、司法部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相关政策,为法律诊所课程提供专项教育经费。
四、结语
法律期刊载文中医药法律研究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来的电子期刊,刨除期刊中简讯等相关不属于学术论文部分,共刊发学术论文1111篇。查阅这些文章中有无中医、中药、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等信息,结果显示共有44篇,总体占比为3.96%,占比较小。据此得出今后要加强中医药相关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国卫生法制》;中医药;卫生法律;中医药法律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疗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发展的关注,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国务院于2009年5月7日颁布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逐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1]。《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曾指出“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中医药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可见加强中医药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其相关法律的研究势在必行。《中国卫生法制》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研究卫生法和卫生法学理论,探讨卫生法制工作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介绍国内外卫生法制建设动态和卫生法学研究成果,交流地方卫生法和执法经验,普及卫生法律知识等的中文学术期刊,在相关卫生法律研究领域中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卫生法制》近10年来中医药相关法律研究情况,并根据其结果指出我国近年中医药相关法律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中医药相关法律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中医药法律相关的44篇学术论文(不包括简讯、文摘与信息等)为研究对象,对其数量、作者单位、基金项目、被引情况逐条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二)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基础上[2],通过查阅《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刊发的1111篇学术论文,仔细查看有无中医、中医、中医药相关信息,并将登记数据分类输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
大数据环境下的医学期刊与循证医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以数据说话的时代,大数据成为许多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循证医学是一种追求实证、寻找依据的医学方法,其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是采用最佳科学依据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做出指导的一种方式[1]。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循证医学紧密围绕临床决策,以客观的科学结果为证据,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将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到临床治疗实践中,进而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大数据环境下,循证医学注重研究数据的天然属性,为推动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一本优秀的医学期刊需要体现高水平的学术质量、鲜明的办刊特色,同时还要有内容新颖的文章。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在传统办刊环境下,主要依靠编辑或编委的经验判断和选择,而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以依靠数据渠道。循证医学的思维树立、方法运用可有效帮助医学期刊筛选选题、优化组稿、精准选稿,彰显期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进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树立期刊品牌,使期刊得到广大读者、学术评价机构以及同行专家的认可。
一、医学期刊与循证医学
1.医学期刊需要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的出发点是临床医生需要科学可靠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其核心思想是谨慎、明确、明智地运用各类依据,对个体病人的医疗方案做出决策。这些依据是人类此前研究的结晶,而不仅仅是一两位医生有限职业生涯中的有限经验。循证依据的实施意味着临床医生的实践与来自系统研究的最佳客观证据的有机结合。目前,医学理论知识层出不穷,关于某些专家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医学期刊中相互矛盾的报道屡见不鲜,且医生临床工作繁忙,缺乏足够的时间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一方面,作为读者的医生需要能帮助他们精准筛选和分析信息的期刊;另一方面,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医学期刊就有可能拥有广阔的市场。在大数据环境下,医学期刊可以运用循证医学这一工具,生产证据,总结、加工、整合、应用数据,进而分析读者想看什么内容、什么文章是研究的热点、什么文章的内容具备高学术水平、办成什么样的期刊能满足读者需求等关键问题,以促进期刊的长远发展。
2.医学期刊是循证医学的主要载体
医学期刊登医学发展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热门的研究方向等相关文章,有审稿专家和医学编辑对来稿进行严格把关,对来稿中的医学研究可靠性及真实性进行甄别,对来稿的文字进行提炼,让投稿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更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医学期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临床医生和行业研究人员关注期刊,并将期刊作为获取专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循证医学是对医学期刊所刊登研究成果的二次研究。医学期刊的内容是循证医学基础数据的来源。循证医学研究往往需要从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期刊文章中调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这些文章提出的共同证据,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成果文章,并通过医学期刊予以展示,让临床医生和行业研究人员可以借鉴成果文章的相关数据。
二、发挥循证医学作用,提高医学期刊质量
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模式浅析
【提要】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出现,影像专科医生要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该文通过探讨有效的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模式,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既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
【关键词】教育,继续;医学影像学;网络化教学
随着医疗影像设备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由传统的大体形态学检查向生理、代谢和功能成像过渡,医学影像专科医生从医学院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因此,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医学影像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模式来适合临床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的一线医生,值得大家重视。
1继续教育模式
1.1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来共享发达地区、大型医院的教学资源,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内容[1⁃2],也使基层医院的广大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式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3]。网络平台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利用分散时间随时随地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积少成多地累及知识。目前,各种影像学的在线学习平台,如丁香园、微信公众订阅号“放射沙龙”等,内容更新快,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张的临床一线医生[4⁃5],其中微信公众平台形式更加灵活,可以定期推送和分享一些相关专业医学影像教学PPT和学术视频,还可以利用上报表单系统功能,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罕见病例上传(由科室指定的病例随访人员将临床确诊结果和手术病理报告随时上传),供相关人员查阅学习,将循证医学思维应用到日常诊疗行为中[6]。当然,网络平台存在一些缺乏系统性的多余信息,也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干扰,如打开一个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出来的结果可能大部分内容重复,还有一些错误或相关性不高的信息,也可能对目标信息造成干扰。另外,对于网络课程继续教育学习的认证还没有完善的学分认证系统,也不利于网络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措施进行规范。
1.2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和交流
期刊论文学术不端的行为及防治措施
自古以来,学术研究者给人们留下了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励精图治的良好形象,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也呈现了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一些不能坚守学术道德的作者抄袭和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虽然各期刊社均在利用不端学术检测平台排查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但规避不端学术检测平台,变着花样的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期刊作为学术界的主要阵地,澄净这一泓清泉的当务之急是分析期刊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及其危害和产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防治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1期刊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及其危害
一般来说期刊编辑在工作实践中能发现一些学术论文不端的现象,如:①正在编校的论文好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②审稿专家反映某篇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③编辑在处理论文中的问题与作者沟通时,作者支支吾吾不能解答;④作者要求撤稿的理由不充分。对于第①种情况,作者引用了他人或自己已的研究方法、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述,但未在正文中索引相应的参考文献,误导编辑将其文中的研究成果视为本文的成果。对于第②种情况,如果编辑给专家送审的论文核心内容正好是专家研究过的或者非常熟悉的内容,论文中若有学术不端行为,很容易被专家发现并反馈到编辑部。对于第③种情况,当编辑在编校论文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会与第一作者联系,第一作者对论文的贡献最大,对论文内容应该是了如指掌,不应该存在对论文的疑问解答不了的情况;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有可能是作者署名顺序不当,作者署名的顺序不能体现对论文贡献的大小,这对论文贡献大的作者来说,有失公平;更有甚者,将对论文作出贡献最大的作者排除在作者署名之外。对于第④种情况,在论文处理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论文撤稿的现象,更使编辑为难的是有的论文快要印刷出版了,作者提出要撤稿,一般来说,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出版至少要经历初筛、初审、外审、主编终审、编辑、三次校对、一次质检和一次审读8个环节,至少饱含了收稿编辑、编辑部主任、送外审编辑、审稿专家、主编、三次校对的人员共8人的辛勤劳动;这对于期刊社来说,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从人力物理财力方面都是很大的损失。由于编辑能力的局限性,对于有些学术不端行为还是难以鉴别,例如篡改和伪造数据、买卖和论文、一稿多投、不当基金项目署名等。篡改和伪造数据属于伪科学范畴,无疑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或工程事故。买卖和论文的学术水平可能比较高,但扰乱了人才评价机制,误导将庸才评价为人才,将其放置更高水平的工作岗位,导致其不能胜任工作岗位,工作中经常错误百出,从而影响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一稿多投表现为同一篇大部分核心内容相同的在不同的期刊上,这造成了期刊资源极大的浪费。不当基金项目署名引起了科学基金学术不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科学基金学术不端案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给科学基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归纳起来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研究成果;②篡改、伪造数据,提供虚假学术信息;③不当作者署名;④不当作者机构署名;⑤不当基金项目署名;⑥买卖、论文;⑦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这些现象带来的学术影响和后果极其恶劣,我们有必要对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2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
下面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逐个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的篇数,的期刊必须是核心期刊或被SCI、EI收录的期刊是高校学生毕业和科研人员项目结题的考核指标。学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往往使得高校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论文,但又想完成这一考核指标。这时,他们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为了掩盖这种不轨的学术行为,防止不端学术检测系统的检测,他们不会将引用的研究成果以参考文献标注,而是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篡改,变成自己论文中的内容。同行专家在评审论文时发现了学术不端行为,但考虑到作者写一篇论文不容易,只是给编辑打电话口头说一说而已,而在审稿意见上委婉地写一些论文中存在缺陷的问题;如果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不考虑其学术不端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发表一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2)对于那些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的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撰写论文的基础,但运用原始数据和图表得出的成果不足以达到的水平,或者与作者想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在学术道德意识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篡改、伪造数据、修改图表,提供虚假学术信息,得出所谓的理想的研究结论。3)引起不当作者署名的原因有多种情况:①作者甲时署乙和丙的名字,考虑的是乙和丙跟自己的关系不错或者其他方面有求于他们或者希望乙和丙下次时能署上自己的名字;因为作者甲上次时署了乙和丙的名字,乙和丙时为了还人情,也将甲的名字署上;②作者在时署上并未对论文作实质性贡献的权威学者的名字,希望能提高本人的学术声誉,并尽快通过期刊社的审稿;③因研究团队中某一个人毕业、评职称或项目结题的需要,署名在第1位的并不是真正对论文贡献最大的;④研究团队人员给工程项目单位人员论文等等。4)引起不当作者机构署名的原因相对简单些,一种情况是因为作者工作调动的原因,作者将原来单位的研究成果带到了新的单位,在时,往往会将新单位作为第1单位署名,原来单位的署名在新单位之后,还有的甚至没有原来单位的署名;另外一种情况是研究团队人员给工程项目单位人员论文,势必也会导致不当作者机构署名的现象。5)为了满足基金项目结题对的要求,如果基金项目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未发表相关论文,就很有可能将基金项目名称加入同事即将发表的论文中;而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又是期刊的评价指标,期刊社也很乐意接受在论文中加基金项目名称。6)买卖、论文是期刊论文学术不端现象中最卑劣的行为。高校显眼的墙壁上到处可见买卖、论文的联系信息。买卖、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不良风气和行为助长了论文学术不端现象的蔓延,严重毁坏了期刊是“学术圣地”的形象,尤其是对还未走出校门的学生留下的这种不良印象,将会使他们将来的学术生涯后患无穷。据了解,目前不仅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毕业需要,对于少数学科成绩未达标的本科生毕业的条件居然是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试想想一个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绝大部分是基础理论性知识,尚未涉及工程实践和科研的内容,何况还是一位学业成绩不出色的本科生,要求他撰写一篇能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谈何容易,他们不得不花钱找论文机构买论文或者请人。7)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期刊周期太长不能满足作者要求引起的。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一般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最快也至少半年左右;而有些作者一投稿就急于发表,他们不清楚哪个期刊社处理稿件的速度快,抱着哪个期刊社处理稿件的速度快就发哪个期刊的想法,同一篇论文投往了好几个期刊社;有时会出现同一篇论文同时被几个期刊社录用的情况,有的作者会选择在一个期刊上发表,从其他期刊社撤稿,而有的作者稍作修改,同时发表在了几个期刊上。综上所述,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成因是考核指标的压力、学术道德意识的缺失、评议专家的态度、研究程度的局限性、人情的影响、权威学者名誉的滥用、急功近利的心态、期刊周期过长。针对这些成因,下面研究与探讨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措施。
3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
3.1关于客观因素引起的期刊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
学术期刊供给侧问题
学术期刊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个链条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好像排球里的“二传手”,在同论文作者的学术互动中,经过栏目和选题的组织策划、约稿组稿、编稿审移、评价推介等环节,实现论文作者的发稿需要,同时又通过期刊平台的展示和推介,为学术界乃至社会提供优质学术产品需要,从而服务社会和促进学术发展。在学术期刊生态链中,如何更好地把学术期刊这种“二传手”功能发挥出来,就要通过自己的一系列专业性活动,在满足论文作者及社会“双重需要”中提供“双重供给”。但从目前的期刊学术生态系统中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期刊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学术期刊有效供给的评价标准
学术期刊办得好不好,不能用自身封闭的标准评价,而要看它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我国现阶段办好学术期刊应把握三个评价标准原则:
1.加强理论研究的指导性、主题性和规范性
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有不同的知识建构需要,学术期刊自然要为各学科的建设提供平台和交流媒介。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发展空间。”[1]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和使命担当是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条件及根本问题,只有对我国空前伟大的变革实践保持高度的介入性,才能从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期刊可以从我国目前学术研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出发,实现学术论文对西方理论的移植性研究取向转向自主体性研究,从解释性研究取向转向创造性研究,从单纯知识性兴趣研究取向转向思想性、前沿性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应该成为期刊的重要取向。期刊发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学术期刊不能为追求“学术性”和影响因子而淡化意识形态属性。严把政治关是学术刊物自觉程度和创新高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
2.坚持原创性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停滞,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许多研究领域已出空白和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急需补课和借鉴西方理论研究成果,因此学习、引进、借鉴西方的学术理论是必要的,但在随后的学术复兴中却出现了西方理论“一边倒”的情况,失去了学术发展的自主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民族自尊心的增强,人们认识到我们需要提高文化自信,在思想理论建设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新时代学术的基本语境应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为主体性来建构当代中国化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在选题方向上要解决“西方理论,中国验证”,或“中国经验,西化解释”等不良倾向,解决原创性缺失,自主思想创造衰竭问题。失去了自主性,也很难体现学术精神。当然我们也不是主张固步自封,封闭自尝,而是强调学术研究要开放包容、中西融通、互学互鉴的学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