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疗设备维修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的选择评估策略
[摘要]目的:建立科学和精细化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机制,以保障医疗设备维修质量,改变维修管理现状,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方法:以医院麻醉呼吸机的维修为例,评估影响医疗设备关键值的维护必要性、功能性、风险性、重要性以及使用年限5个因素,计算出医疗设备关键值,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维修模式。结果:计算麻醉机的关键值从而选择设备性价比最高的维修模式,保障临床科室的正常使用,提高临床满意度。结论:根据医疗设备关键值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模式,改变以往设备维修管理主观判断、流于形式的问题,有效控制维修成本,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关键值;麻醉机
随着公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医院管理者重视医院运营成本的控制。医疗设备是开展各种诊疗业务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医疗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发展需要,强制医院大量缩减医疗设备的购置支出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控制医疗设备的维修成本,分析与医疗设备息息相关的人、物及需求等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维修模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1国内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1.1国外维修管理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设备综合工程管理这一学科,同时由于医疗设备的迅速发展,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院也纷纷建立起了生物医学工程部门,专门负责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技术保障,并参与临床医学的研究及医疗设备的改进与设计[1]。(2)西方发达国家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庞大,每年的维修费用占设备总资产的比例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年利润,因此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如何通过设备管理与维修来控制医疗成本,确保医院的长远发展。同时研究出了一系列对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维修费用和充分保障设备效能的管理方法。(3)由于很多大型的高端医疗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西方国家很容易以低廉的价格采购到维修零配件并得到厂家的技术支持,所以医院自身的维修力量很强,自修率很高。但同时,也有部分医院由于医院的资金充实和内部专业的缺乏将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由国外具有专业系统管理能力的第三方公司管理,帮助医院有效的控制医疗成本。
1.2国内维修管理现状
医疗设备维修标准化管理初探
摘要:以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的标准化管理进行分析思考,通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为我国医疗设备维修标准化管理发展提出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护标准化;管理
0引言
标准化管理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实现最佳管理。主要对医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由于设计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对于标准化管理的需求更为强烈,通过标准化的维修管理是医院的医疗设备发挥出最佳的服务效果,同时也为医院的发展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所以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使用中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环节对于医院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不足
1.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的不对称
医疗设备维修作为高技术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易损性,医疗设备所包含的基础资料主要有使用说明、维护手册、线路手册等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对医疗设备的维修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是在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限制。由于设备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这些内容也仅仅是作为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存在,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另外很多医疗设备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对于一些重点内容的介绍存在缺失,所以当医疗设备真正出现问题后进行维修工作时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要:现在,很多医院医疗设备使用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医院没有落实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有着直接关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医院设备方面的费用开支增加,从而给医院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精细化管理本身便是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时,若是能够落实精细化关系,能够将设备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笔者主要分析了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必要性,并探讨了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将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医院对于医疗设备使用也愈加的重视。在医院建设中,医疗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对医疗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医院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观察好医疗设备使用的情况,从而将医疗设备的效益更好的发挥出来。此外,医院管理人员还应该认识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医院设备管理的实际效率。
一、医院实施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医院而言,医疗设备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疗想要顺利的开展必须依靠精密的现代医疗设备。[1]并且,医疗设备和疾病治疗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其使用的频率比较高,并且相关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确保其使用比较正常,医院有必要进行专门设备管理部门的设置。对医疗设备维修进行精细化管理,不但能够降低因为医疗设备使用导致的医疗纠纷出现的概率,还能够更好的调节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从而切实提高设备实际使用效率,从而切实提高医院整体管理的水准,所以,医院进行医疗设备管理的时候,有必要落实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医院设备使用的效率。
二、医院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对核算成本进行精确,提高维修质量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医疗事业也将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在医疗事业各个单位不断创新和优化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具有了比较完善的医疗设备,先进和全面的医疗设备能够更好的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医疗设备对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的整体水平,还能够实现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
一、针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素质的分析
要想全面的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首先就要选择一些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医院管理活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医院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在选择工作人员时就要优先选择先进的党员干部,因为党员干部具有良好的廉洁奉公的精神,对待工作认真积极,具有工作责任感,面对自身的任务和要求都可以及时的完成。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做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应当将自己的经理全部放在工作上面,对自己从事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掌握牢固,并且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医院中的相关领导一定要重视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和医院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交流以及合作,最终实现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二、针对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要完善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的分析
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还需要坚持遵循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因为医疗设备和其他形式的设备有着本质的不同,医疗设备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还具有零配件专业性强以及集成程度高等特点,所以说医疗设备不仅仅是诊断和治疗的设备,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于维修医疗设备故障的人员不仅仅要持证上岗,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面对一些大的故障和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完成维修工作,避免在维修中出现一些不良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医院人员要严禁一些其他无关人员进入到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中心,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中心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三、针对于健全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来促进实践的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核算探讨
摘要:
本文围绕加强设备初期维修成本的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购买延保合同、加强设备维修队伍的建设、搭建医疗设备维修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核算工作的力度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是组成我国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相关学者表示,目前医疗市场相对成熟,医院所提供的服务缺乏灵活性,且大部分医疗价格都是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因此医院在开源节流这一目标的实现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只能将目标转移到成本控制方面。医疗设备是医院内重要的固定资产,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医疗设备也源源不断地推出并投入到医院中使用,从整体上改善了医院的医疗及诊断水平,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维修,否则就会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设备维修所产生的维修成本是不可避免的。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产生的维修成本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并控制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成本,逐渐成为了医院的关注热点。
一、加强设备初期维修成本的控制
在新设备的装备初期阶段中,有很多与维修成本控制息息相关的环节,例如市场调查、设备调查、招标谈判、安装验收等。因此,做好设备安装初期相关准备工作,可以为之后的维修成本控制工作铺垫良好的基础。第一,应采用市场调查等方式,对已使用该设备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选择质量达标的设备,避免今后过多地因为质量问题而维修;第二,在合同中详细描述设备的验收标准、售后服务等相关要求;第三,全面考虑设备安装过程中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承担分配方式,明确供应商及医院分别承担的费用;第四,高度重视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其他配套设施的状态,例如应确保电源的稳定性,若在安装调试过程中突发断电、电流不稳定等情况,容易导致设备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故障率升高。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思考
摘要: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融入精细化管理极为必要,能避免维修的重复作业以及疏漏,保证维修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管理的必要性、阻碍因素以及融入策略。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作业;精细化管理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从维修管理的现状入手,确定无法达到精细化管理目标的主要因素,逐一击破,来寻求融合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推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效率稳步提升。下面就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明确这一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再对精细化管理融入的难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融入精细化管理的策略进行阐述,确定精细化管理作用有效发挥的方法。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融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医院医疗设备在维修时,会受到外部和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操作质量、维修人员素质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维修的质量,在实际的维修中,合理科学有效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优化维修质量的关键点。通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现状的深入分析,明确人员素质和维修技术是影响维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导致维修结果不可控,导致维修不确定性强化的主要因素,这严重影响了设备维修的质量、设备的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对医院的整体医疗进度整体运行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干扰,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而言百害而无一利。而精细化管理能很好地解决和处理这一问题,改变这一局面,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各科室之间的配合协作,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会逐步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强化,维修人员能力在沟通中也会逐步的强化,对于设备,设备运用,设备运行要求等有一个更为直观更为详细的了解,维修人员的综合实力在此过程中也会逐步的强化提升。并且在精细化管理之下,还能实现精确定位故障位置,设计最为高效最为低成本的科学维修方案,在保证维修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成本,保证了医院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也实质性的降低了维修的频率,以及保障了设备的使用质量。这样能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缓和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衡设备使用者与设备维修者的关系。
2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融入精细化管理的阻碍因素
2.1维修不及时
三维决策空间的医疗设备维修策略
[摘要]目的:解决医疗设备维修决策盲目化、主观性的问题,准确划分业务流,实现维修效益的提高。方法:利用三维决策空间模型,以维修外包环境成熟度、设备重要性、维修业务的层次和故障的复杂程度构建立体条件区域,从而分类形成不同的维修策略。结果:提出了不同区域内设备的维修方式选择策略,能更客观、方便地根据维修需求选取较为合理的维修方式。结论:三维决策空间能有效划分繁杂的维修业务,为医学工程科提供针对性的决策辅助,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的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三维决策空间;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维修策略;外包环境
0引言
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是决定诊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各级医院拥有的设备种类繁多,精细化的复杂集成技术增加了维修难度,同时随着购入时间的推移,设备老化故障的频率也相应增大,现有维修体系以及人才结构已经很难满足需要[1]。医学工程科人员流动性大、岗位编制数量少,维修工程师还需额外负责质量控制检测、日常巡查或应急值班等其他工作[2]。种种原因直接导致自修效果普遍不佳,维修质量和效率偏低,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工程师的维修绩效难以提振。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维修成本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类医疗设备价格相差悬殊,维修难度大相径庭,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不相同。有的医疗设备通过维修外包实现质量与价格双赢,有的医疗设备通过工程师的努力实现节约成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修、外修、外包或两两结合的方式。围绕医院实际诉求如何选择合适的维修方式,实现准确划分业务流向、有效分摊维修难度,已成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决策的困局。当下,院外维修公司逐渐被认同,可弥补维修人员数量少及技术水平低的弱势,利用其资源可获取更好的维修服务,提高维修质量和保障力度,并有效降低维修成本[3]。本文针对维修业务类型与维修方式的有效匹配等一系列决策问题,分析医疗设备维修业务的选择策略,以期提升维修的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
1医疗设备维修途径的现状
从外部环境看,根据工商登记查询,截止到2018年底重庆市拥有在册的主营医疗设备维修公司95家,随机访问其中13家均表示可整体接手全院维修业务,囊括的医疗设备从PET、CT等大型贵重设备到呼吸机等中间价位的设备,甚至包括康复类、中医类的冷门设备。这些公司的上游配件来源充足,原装或兼容部件齐全,可调配的备用机种类较多,货源品种与技术储备较为丰富,说明医院对外修的依赖度较高,也表明维修外包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从医院规模看,大部分公立医院采用自修与外修结合的方式,其他如精密性高、结构复杂的大型医疗设备或特殊医疗设备实行单独买保,如多功能眩晕诊疗装置和杂交手术室设备。私立医院或小规模医院因设备总量不多、维修条件欠缺则倾向于整体外包。目前,能做到真正自修的医院非常少,能解决关键问题或吃透故障来源的工程师也不多,这使得医院在对外谈判时常常陷于被动。此时,选择外修或外包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从维修费用看,自修的成本最低,但经常因为需要自行寻找配件而耽误太多时间,时效性不一定最好,对维修技术要求较高;外修付出的成本较大,以单次维修结算,维修效率相对较高,对院内维修技术要求不高;外包的总体成本较高[4],但因为其具有“对赌”属性,所以可能外包的成本比外修的成本还低。综上,有的医院选择整体外包,而实际上部分设备可以自修;有的医院选择外修,但成本与效率却不及外包。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判断模型来划分维修业务流,将对应的业务放在合理的维修策略内,实现维修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的进一步优化。
2影响维修策略选择的因素
医疗设备维修配件采购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部队医院编制体制的调整以及保障范围的增大,医疗设备老化矛盾突出,部队体系医疗设备采购流程冗长,临床科室大多只能依托老旧设备开展相关诊疗活动。此时大多数医疗设备进入故障多发期,维修体量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多在医疗设备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对于维修配件采购的管理及如何把控价格风险讨论甚少。本文通过分析医疗设备维修配件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配件采购管理的相关措施,探讨如何规范配件采购流程,有助于医疗机构控制采购风险,节约维修成本,严防价格虚高。
[关键词]医疗设备;规范;维修配件;采购
随着“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医疗设备检查成为重要的疾病诊疗手段和医院收支平衡的关键。如何提升维修保障能力并保障设备安全有效稳定运行成为近年来医工领域的热点话题。在完成维修服务的过程中,维修配件充分高效供应是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维修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和维修技术人员、维修工具和医疗设备共同构成了维修行为四要素[1]。以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为例,其所配备的医疗设备价值总额大约在10~15亿,若把维修保养成本按3%计算,大致需要3000~4500万元/年,而这串庞大数字的背后,除了用于大型设备保修外,多用于维修配件的购买。并且这也是一种弹性支出,其实际支出的多少常与医院维修管理水平、维修工程师技术以及临床医护人员的使用息息相关[2]。我院作为部队体系医院,随着编制体质的调整,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来院诊疗的病员持续增多。在保障服务官兵的同时还要提供周边居民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疗设备检查体量庞大,设备持续运转负荷大、老化严重、故障率高,导致维修体量逐年增加,此时如何节约维修成本,降低医疗设备维修配件的采购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多为医疗设备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对于维修配件采购管理的讨论甚少。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对于设备的申请购置流程十分重视,但过分忽略了设备运行中的管理,其中就包含对维修配件采购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容易造成维修配件采购价格虚高,从而给医疗机构带来大量的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医疗设备维修配件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配件采购管理的相关措施,并探讨如何规范配件采购流程,控制维修配件采购风险,这对于节约维修成本,严防价格虚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医疗设备维修配件采购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重采购,轻维修”的现象在各级医疗机构中一直存在,这种现象造成的矛盾在设备足量采购,稳定更新的时期并不凸显。然而随着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加之医院的采购权限收缩,设备采购从立项、上级审批到招标采购,周期明显变长,许多医院是依靠存量设备维持运转。二是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很重视医疗设备的更新投入,并制定有一套完善的采购流程,从采购计划的制定到具体实施采购再到入院验收直至设备报废,都有严格的规定。相比之下,配件保障管理模式落后,制度不完善且运行机制不畅。三是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对医疗设备重使用,轻维护保养。一些医疗设备在使用后,不能及时地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频发,管路堵塞、过滤器失效、电池失效、设备受潮等均已成为普遍现象[3]。
1.2临床急迫需求与采购流程冗长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