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疗器械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简述
摘要:
医疗器械是医疗体系的重要资产,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非常必要。在医疗体系,医疗器械管理开始出现的新问题;而医疗体系也加大了对医疗器械的管理需求。但是,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主要的趋势,医疗体系的器械管理要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满足医疗体系的管理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而分析了当前医疗器械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医疗器械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
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器械管理
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兴起,已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医疗器械管理领域中去。医疗器械管理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医疗器械的种类不断增加,开始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的用于实际管理中。对于医疗器械来说,精心的管理是必要的,如对超声、CT等大型器械的管理过程中,较好的应用到了数字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器械的管理效率。通过对医疗器械的信息管理的研究,从而探索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医疗器械管理的发展。
一、医疗器械的信化管理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医院也取得长远发展。针对医院来说,除了注重现代化医疗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外,也要高度注重医疗器械的保管。当前,医院在实行医疗器械保管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由此就必须对管理过程常见的不足进行深度探究,及时提出解决策略。文章就医疗器械保管过程常见的不足和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医疗器械;常见问题;策略分析;关键系
医疗器械涉及针对医疗项目提供机械帮助的工具、仪器、材料、设施等,涉及现代医疗项目中常用的高科技方法像电子软件等。因为这些设备通常直接作用在人体上,且在医疗方面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其管理必定成为医院核心的日常业务。目前,医疗行业标准性还和世界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在医疗器械保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给社会群众身体健康及医疗安全造成许多风险。由此,需要学习科学经验,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管理监督,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为人民服务。
1医疗器械保管的关键性
随着国家科技的日益进步,医疗技术也获得了良好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对提高医院服务水平非常关键。伴随医疗仪器技术的进步,大量医疗仪器被投入应用,精密度和性能很高的医疗仪器已慢慢变成各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还是医疗机构能力的象征。另外,医疗器械的应用可以有效扩大疾病诊断范围、能力和精度,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由此减少人工费用。而且,医疗器械因为精密度很高,这就要求进一步规范采购和保管过程,这对医疗仪器的高效管理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进一步规范器械采购过程,可以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出现;(2)可以有效延长器械应用周期,而且提升诊断精密度,减少维修费用。
2医疗器械保管中常见的不足
2.1医疗器械保管体系不健全。当前,许多医院缺少健全的医疗器械保管体系。针对医疗器械保管来说,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提供支撑,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医疗机构没有针对医疗器械保管业务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例如医疗器械购置体系、医疗仪器的验收机制、医疗仪器储存保管机制和医疗仪器养护机制等,如此将直接影响医疗器械保管效果,不仅无法为医疗器械保管带来精准的依据,还将引起许多医疗器械应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针对医疗仪器的采购与验收来说,许多医院缺少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使得医疗仪气采购与验收过程产生不规范的现象。例如有的医院在购买医疗仪器时,未索要销售方的运营许可证、商品注册证和商品合格证等品质证明信息;在验收医疗仪器时也不规范,缺乏严谨性。如此一来,不仅不能保证医疗仪器的质量,还极易引起医疗事故。针对医疗仪器的应用环节来说,首先,有的医疗机构对医疗仪器的储存、保管缺少重视,例如未对储存医疗仪器的仓库展开分区与分类,未做好防护工作,未做好医疗仪器的出库、入库记录信息等。其次,有的医疗机构对医疗仪器的到期检测没有引起高度关注,医疗仪器存在高风险特点,如果到了应用年限,就需要立即更新。这一过程,要有现代化的质量检查仪器与质测技术提供支撑。最后,有的医疗机构的医疗仪器记录并不规范,例如在销毁一次性应用无菌仪器时,未做好各项销毁记录。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分析
必须要求商家提供与医疗器械产品相关的检测报告。并依据这些检测报告对医疗器械实施技术参数检测,使医疗器械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相关的规定与要求。医疗器械在验收过程中,需详细核对器械的名称、批号、规格、型号。同时还需注意检查医疗器械的消毒日期有无在有效期间内,器械的包装有无完整等。只有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及检查后,医疗器械方能在临床医学中投入使用。
1完善手术室建筑规划
手术室应安装有集中供气、供电、供氧设施,确保基础设备正常运行;应设置有应急电源,且应急电源要在停电后15s内即可自动提供负荷电流,而对于麻醉呼吸机、手术无影灯等设备的应急供电要在0.5内完成。手术室供电统一采用TN-S系统,并安装有性能完备的漏电保护器,手术室中要采用保护特低电压或者隔离特低电压,防止医疗设备漏电而出现电击事故。在采用反射设备行放射治疗时,高能量的辐射线会破坏人体组织细胞,因此手术室的墙面应为水泥墙,并安装有铅板以防辐射。
2强化医务人员技能培训与教育
在临床医学中,手术室医疗器械出现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问题,都可能造成医疗意外事故,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为了减少或防止此类问题的产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手术室医疗器械使用者的综合技能,加强手术室医疗器械使用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及技术技能培训,包括与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法律规定的培训,手术室医疗器械性能及操作流程的培训等,使医疗器械使用者不仅掌握专业的器械使用知识,而且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器械,减少或避免医疗意外事故的产生[2]。对于一些大型的手术室医疗器械或风险较大的手术室医疗器械,其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关的行业合格资格证,防止无证上岗现象的产生。此外,需加强手术室医疗器械使用者的教育工作,作为一名手术室医疗器械使用者,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因此其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确保每一次医疗器械的使用都遵守相关的规程,达到保证患者安全的目的。
3强化手术室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
专项检查是医院手术室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手术室医疗器械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的重要保障。手术室医院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必须遵守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为人本的要求,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切实做好各项专项检查,确保手术室医疗器械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或标准。专项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检查制度,做好相关的保密工作[3]。手术室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且必须确保其不会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在专项检查过程中,检查者可能会获取重要的医疗信息,对此,应禁止将这些信息用于学术交流或科研成果[4]。医院手术室医疗器械的专线检查,不仅完善医疗器械检查的内容、程序,使医疗器械能够更安全地投入使用,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对手术室医疗器械的重视程度,提高手术室医疗器械使用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促进手术室医疗器械制度化的建设,有效减少医疗器械意外事故的发生。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给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新型的医疗设备、新技术逐渐诞生,设备的长期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很可能导致设备出现安全隐患,为保证设备正常、稳定的使用,需要医院加强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促使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开展,从而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服务。
关键词:现代化管理理念;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
医疗器械的维护不同于其他设备,其是为患者提供服务,需要其保持百分百的稳定运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作为基础的保障,因此医疗器械维护工作对于人员的要求较高,维护力度较大,为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调整、完善措施。
1医院现代化管理理念概述
医院所构建的信息系统是在通讯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为医院各个科室提供患者的治疗信息等,在提升诊断治疗效率同时对医院内有关管理信息加以收集,从而使医院的管理流程更加完善科学,利用现代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但是需要注意,医院现代化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促使医院内部的管理流程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还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原则。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医院医疗数据共享,从而最大化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利。故此,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不能仅通过购进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还有需要以医院的运营、管理规划、信息利用为切入点,实现全面优化医院信息系。
2医疗器械概述
医院内医疗器械包括机械、医药、电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也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主要部分。另外,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对于医疗器械的消耗程度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重视身体健康,所以我国医疗器械的应用也逐渐先进化、现代化,产品的结构不断的更新换代,其功能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频率逐渐上升,例如呼吸机、麻醉机、x线机、分析仪、核磁共振。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安全使用,确保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需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
医疗器械的维修及管理
一、维修的类型与方法
1、定时检查性维修
同人类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样,大型的核心设备同样需要有固定的检查维修期。为了保证设备能够正常高效的工作,一个科学完整的维修检查计划必不可少。根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一台大型核心医疗器械最佳的维修时间约占全年工作时间的20%左右,将对器械的定期检查和维修相互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器械时刻处于优良待工的状态。
2、即时维修
无论是供货方提供的跟踪性的维修还是医院工作人员对设备做出的定期性的检查维护都不能排除设备突然受损出现故障的情况出现。因此,这边需要在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时有着随叫随到的即时维修。举例来说,我院的飞利浦DR,型号为Digi-talDiagnostVS,其高压发生器最大功率是65KW,球管的小焦点为0.6mm,大焦点为1.2mm,像素大小为143μm。其探测器由于使用多年,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时突然出现故障,主要表现为开机后操作台上准备的指示灯不亮,显示为故障,代码为03HJ,在按下曝光手闸时,球管不能够正常曝光。维修人员在查阅了相关故障代码说明之后,判断该故障是由于交流电的电压未能够正常输送到灯丝的控制板上亦或者是设备球管内部大小焦点的灯丝已经被烧断。按照故障代码的说明,在市场上购买了设备内部灯丝测控板上的效应管,其型号为IXFH15N60,安装到设备上便能够正常工作了。
二、把握好维修管理的几个环节
由于现代医院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向着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方向发展,其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大。为此,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快速地适应新型的计算机等技术,来完成对现代器械维护和管理技术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来顺利实现对大型高精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2020年的1000件医疗器械,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0件、常规管理)和研究组(500件、风险管理),统计对比两组医疗器械的包装合格率、器械故障率、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对于包装合格率而言,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医疗器械缺陷总发生率为1.40%(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7.40%(37/500),且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合格率,降低医疗器械缺陷,确保院内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关键词:医疗器械管理措施;风险管理;医疗器械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革新和优化,在临床诊治方法涉及的医疗器械愈发精细和专业,使得临床上出现了一些复杂、高端的器械,这些器械多用于与人体骨骼有关的诊疗费用较昂贵的外科手术中。随之而来的器械管理风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使用前、中、后等各个环节都蕴藏着风险。这对于存在故障隐患的器械而言,加强风险管理非常重要。这不但能够控制风险,确保器械的稳定及高效使用,而且能够增强安全性能。风险管理作为临床上特殊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评估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环境,并对其展开控制和干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本文就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成效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将我院2018~2020年的1000件医疗器械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医疗器械以管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医疗器械中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输液泵、观片灯、病床等,两组医疗器械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文研究均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复与支持,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模式管理,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要求,对器械实施一体化管理,例如清洗、消毒、分发、维护、回收等,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明确器械损耗情况,定期更换、维修及护理,保障器械顺利运行。1.2.2研究组。对研究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1)建立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5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组员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对本院医疗器械常见问题及潜在问题进行汇总和概率计算,并通过探讨得出解决计划,以此作为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依据;(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器械管理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并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重视程度,对不同医疗器械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及管理措施培训,并定期开展考核,利用奖惩制度,对考核成绩优异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惩罚;(3)建立规范管理流程:通过对本院医疗器械的核对及检查,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医疗器械管理档案,避免出现丢失,对于不同医疗器械应做到分类处理,杜绝院内交叉感染;(4)重视维护质量: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进行清洗和消毒,是医疗器械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加强器械消毒人员的消毒意识,建立规范的清洗及消毒流程,对于不同使用范围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结构讲解,使消毒人员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可准确拆洗和完整拼装。为保障消毒质量,还应有专门的消毒和灭菌篮筐,乘装器械零件,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医疗器械的包装合格率(器械摆放、器械规格和数量、附加物品放置、器械小部件完好)、器械故障生率(使用错误、功能障碍、组件丢失、器械受损)、管理质量评分(供给及时、回收及时、包装质量、评分与管理质量)。1.4数据整理以上数据均通过SPSS25.0软件展开探讨,其中计量指标给予(sx±)阐释,然后,实施t检验,计数指标给予(n,%)阐释,然后,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
医疗器械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分配为原则将400件医疗器械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每组医疗器械200件,对照组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式,管理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实施不同管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管理组在灭菌包湿包、信息标示不清、临床使用满意度三方面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提高医疗器械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对医院经济效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强化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上所需要应用的医疗器械数量及种类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潜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1]。根据相关临床实践资料显示,医疗器械在存在故障问题或者正常使用状态下均会出现一定的风险[2]。因此,在医疗器械管理中要对其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将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护医院良好形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分配为原则将400件医疗器械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每组医疗器械200件。两组医疗器械经过临床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式,管理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实施不同管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现状及措施
摘要: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壮大,在医疗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医疗器械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在医疗过程中诸多医疗器械得到使用,在医疗领域里使用不同的医疗器械越来越普遍。医疗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人员的诊断结果,所以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便有了更严格的标准。
关键词:规章制度;售后垄断;加强管理;设备采买
逐渐提高的医疗技术水平,使得医疗器械在医生看诊的时候的作用日益明显。医疗仪器越来越精密化,被越来越广泛的投入到医疗领域当中,发展中的医疗事业与医疗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医院的诊断结果与治疗成果受制于医疗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医疗器械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医疗器械的维修问题与管理问题也就逐渐受到关注。
1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
(1)维修部门制度不健全。大多数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没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在维修的过程中也就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缺乏对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不够规范的管理也会影响设备的维修,也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没有给医疗器械建立详尽的档案资料。维修工作者不够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不足。也或者部分维修员工工作的热情不高,抱着消极度日的心态在工作,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1]。医院如果不能够建立医疗器械的专门的规章制度,也就不能无误的确保医疗器械的发展进程、管理办法、质量水平。(2)医疗设备售后垄断加剧。售后服务本应是商品营销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应该是维护自己的品牌,吸引新客户,发展市场以及保证自己品牌在市场中有稳定地位,同时这是一种服务,它是隐形的,是商家的承诺与保证。但是现在有大部分医疗设备供应商出现不完全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的情况,比如,使用说明、维修参考、维修方式或者电路图等技术资料。这一现象就会造成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医院方面的修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时无从下手。例如,商家会设置维修的密码、特殊装置,还有的商家会把线路图纸的主要部分省略或者进行模糊处理,使维修人员无法辨识。更有部分商家给院方提供假图纸并对设备上的标注进行处理,这些现象都造成了维修技术人员不能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正常的修理。由此,又衍生出售后服务的产业链。虽然,许多商家承诺保修服务,打着顾客是上帝的口号,但是在这背后是庞大的利润,商家可以通过维修再次获得利润。这种现象使得医疗设备行业成为“无风险”行业。
2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完善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医疗设备的维修离不开维修的技术人员,想要加强维修队伍的素质就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那么,对人员的管理就离不开健全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所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也要建立档案,对设备的维修进行记录,让维修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在维修结束后也要进行记录,记录每一次维修的部件,改动的元件,方便以后进行查看,也可以为以后更好地完成维修工作奠定基础。医疗器械的维护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维修起来也较为困难。根据院中目前维修人员的专业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维修小组[2]。例如,可以划分为大型影像设备小组、生化小组以及普通维护小组。通过小组的划分,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明确,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同时又不能使维修人员分散,产生不是自己工作范畴的心理,要树立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不能使工作人员独立。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的确立,权责分明,保证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可以顺利开展。(2)严格把控设备采买。医院在购买设备的时候,要严格的把控好设备采买的公司。在双方签订合同时,明确相关信息。确定具体的售后免费保修期,在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后,商家给予保修的工作时效,不能出现拖沓,推诿等现象,售后人员到场后要保证修复时长,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对器械的维修工作,如若超出设定时间,就要对此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承担[3]。并且对于设备软件商家要给予免费升级,以免造成设备采买方二次付费情况。同时注明要提供完整的维护以及维修资料,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同时也需要商家提供免费的培训,让设备维修人员可以清楚基本原理,可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日常故障问题。还有其他常见的问题,以及可能今后发生歧义的事件,都需要在购买时在合同中注明,定好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如何进行解决。避免今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例如,在采买的时候院方可以制定标书,进行招标,在标书中注明售后服务的相关问题,以及商家需要履行的义务。对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3)重视日常维护。对于医疗器械,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期限,可以是两天或者三天对器械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护。日常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重视这个检查,在检查的时候也要进行记录,不可以敷衍了事。在器械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针对某种现象进行解决,避免出现在问题扩大化之后难以处理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现象,定期检查可有效减少问题的严重化倾向,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器械给予保护,减少日常使用磨损给器械带来的损伤。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使用行为,禁止私自对仪器进行拆卸,在出现问题之后,及时寻找维修人员,双方做到及时沟通,配合另外一方的工作。例如,院方可以对保养进行分类,分为各个部门的日常维护,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提前维护,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养性维护。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人员手中,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有序的进行日常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