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疗器材维护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院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目的:建设基于消毒质量、操作规范、设备性能和科学管理的4项保障体系的医院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其在提高器材消毒质量和科学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消毒灭菌质量、设备操作规范、设备性能安全和管理科学高效4个方面调研分析2016年医院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订完善4项保障体系。将2016年医院消毒设备消毒质量、设备性能及人员管理等数据纳入对照组,2017年的4项保障体系应用后数据为观察组,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设备使用情况,分析研究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应用前后差异性。结果:在质量控制管理中共修订完成制度规范21项,培训合格人员31名,观察组消毒设备应用的医疗器材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管理成本、操作人员考核成绩及消毒物品供应满意度等7项评估指标数据均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8,F=49.28,F=62.14,F=59.64,F=18.58,F=203.44,F=44.08;P<0.01)。结论:基于4项保障体系的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提升消毒灭菌、技术操作和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规章制度;预防性维修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疗器材的回收储存、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供应发放工作,受供应器材的种类数量、人员队伍水平及制度体系等因素影响,消毒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和全院性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实[1-2]。如何科学有效地建立医院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消毒灭菌质量,规范职业人员操作,保障消毒设备性能,加强专业化管理,引起了医院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结合医院实际,通过“四项保障体系”建设和分析医院消毒设备消毒质量、设备性能及人员管理等数据,探讨医院消毒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制度体系提供借鉴。
1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筑面积1080m2,现有清洗消毒机、等离子灭菌器、超声波清洗机、干燥柜及敷料柜等设备设施47种,负责全院精密器械、手术器械等共计1万余件器械的消毒工作,相关工作人员31名,其中管理负责人1名、护理人员22名、消毒员5名及设备管理员3名。将2016年1-12月的消毒质量、设备性能及人员管理等数据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的4项保障体系应用后数据为观察组,两组研究数据所对应设备种类、工作人员和评估主体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1.2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手术室医疗耗材成本管控问题与措施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医院更深入地认识到自身生存的危机,也尽可能尝试着革新。医疗成本管控问题一直是医院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对材料成本支出及占比的管控、维持良好的收支状况、遵循合理的价格政策、减少耗材,是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我院就手术室医疗耗材成本管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改进管理措施,力求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手术室;医疗耗材;管控问题;成本控制
在医院进行革新和改进的过程中,医疗耗材问题一直是困扰医院发展与医院建设的重要难题[1]。但由于我国对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格,低值耗材的材料打包进医疗服务价格内,高值耗材需要医院自己支付,意味着医院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成本。其次,目前医院对卫生材料的管控不严格,没有依据具体的医疗服务项目计算成本。在监管和使用上存在疏漏,导致了材料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成本运营的负担。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拥有大量的医疗器械和医用设备,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材料耗费都相当大,因此医院针对手术室医疗耗材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耗材
1.1医疗耗材成本的概念
医用耗材主要可以分为高值耗材及低值耗材两种。低值耗材主要用来作为常规医疗工作中的物资保障,而高耗材则主要是作为专科使用,材料会直接作用于人体。高耗材相比于低耗材而言,卫生要求更加严格,同时也是医疗活动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医疗成本核算是利用货币单位计量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耗费。医院将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计算、汇集、分析、评价,并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类别、不同范围归类,计算出医疗卫生服务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最后按照不同医疗项目的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分配医疗服务费的经济管理活动。医疗成本核算是保障医院材料充足,收支合理,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主要由计算机中心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医用耗材的出入库及退换货的情况等。
1.2成本核算公式
医疗设备医院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
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整个医院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医疗设备管理程度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综合的医疗水平条件的好坏,所以,如何管理好医疗设备,如何使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最高,让有限的医疗设备在使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使用价值是设备人员真正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重点分析医院管理中的医疗设备管理策略。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医院管理
随着各大医院医疗设备数量的迅速增长,医院原有的设备管理系统和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医疗设备人员的工作内容已不是维修和维护那么简单。医疗设备系统应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修护申请、维修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设备检测等进行统计,为设备管理提出更科学的方案,同时也能对设备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评价。
一、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一)设备使用和维护监管力度不够
手术室物资管理中专项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专项管理在手术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我院手术室各类手术物资设备59个,包含精密器械25个(含关节镜等)、一般器械34个(含高频电刀等等),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5年7月开展手术室物资专项管理方法,将管理后的同一批59个手术物资设备作为研究组,对比各组手术物资设备故障问题情况,统计故障数量,进行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物资设备故障问题产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无论在故障数量,故障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传统手术室物资管理方法,以专项管理对手术室物资落实管理,则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专项管理;手术室物资管理;应用效果
当前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医学科学也实现了较大的飞跃和突破,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及一次性医用器材的大量使用,对各种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及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如何管理好日益增多的各种仪器及一次性医疗用品,是现代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针对手术室物资管理尚且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继而导致很多设备故障率较高,对于医疗机构的经济收益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就此,我院主要针对2015年6月择选我院手术室各类手术物资设备总计59个,并于2015年7月开展手术室物资专项管理方法,获得较大的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择选我院手术室各类手术物资设备59个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包含精密设备25个,包含关节镜6台、等离子刀5台、显微外科镜4台,其他精密设备10台;一般设备34个,包含电子止血仪12台、高频电刀9台、其他一般设备13台。同时选取2015年7月开展手术室物资专项管理方法,将管理后的同一批59个手术物资设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由于两组设备属于同一批设备,因而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细节管理与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0例为试验组(采取细节管理),另选取2012年3月前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0例为对照组(未采取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感染风险意识、安全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合格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感染风险意识评分、安全防范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从而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关键词】集中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护理管理研究;效果
集中消毒供应室承担着整个医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诊治工具及辅助物品严格消毒灭菌的重任,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护理质量[1]。医院应高度重视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全面细化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标准、仪器设备的摆放及异常情况的处理,从根本上预防潜在风险[2]。细节管理可提高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0例为试验组(采取细节管理),另选取2012年3月前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50例为对照组(未采取细节管理),均无严重疾病或传染病。对照组中集中消毒供应室人员32名,护士长4名,操作人员22名,检验人员5名;年龄21~46岁,平均(32.3±3.8)岁;工龄2~15年,平均(5.2±1.5)年。本研究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工作人员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
伴随着医院诊疗过程科技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更加精准和方便的医疗器材来进行诊疗工作,而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标志着医院的诊疗活动与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开始变得密不可分[1]。在如今现代化的医疗机构中,医疗设备承担着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作用,其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关系着医师能否得到准确的患者数据以及患者能否获得及时的救治,这对一个医疗机构来说更是重中之重[2]。因而,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预防性防护、定期巡检、周期保养检修、完善管理机制等环节有利于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防止耽误医治时间、规范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手续、减少医院的运行成本、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等等,这对医院整体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
1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和维护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医疗设备的预防性保养和维护指的是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基础检查、系统性能测试、易损零件的更换、潜在问题的发掘和排除,以确保医疗设备能够保证正常的工作运转。例如,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包括仪器外部的除尘,一些过滤网、散热孔的清扫以及一些细菌易滋生部位的清洁;另外,还有一些设备性能的测试和校准,如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报警声或报警灯的控制以及一些心电图等的数据测试和校准等,这都属于前期预防性的保养管理。定时定点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和保养,除了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外,也是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和了解设备的过程。通过认识设备日常的工作情况,记录设备良好和停滞两种不同状况下机器重要指示灯的状态,认识一些设备日常参数和故障参数的分析以及最易磨损零件的更换周期或规律,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设备故障出现的预见性,进而降低更大故障出现的频率,保证设备保持一个良性的运转状态,减少因医疗设备故障而导致医疗事故出现的可能性。
2现存医疗机构中对于医疗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的不足
2.1对设备养护和管理重视程度的不足
分析现在众多医疗结构的管理现状,发现管理人员多为一些医护人员兼任或专职管理人员。医护人员一般主要重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病患数据及设备的操作情况等,对管理方面的手段和经验十分不足,甚至只将其作为一份兼职,未给予重视。而一些专职的管理人员可能是医院随意雇佣或安排的巡查人员,他们根据指示严格执行管理任务,防止设备被盗取破坏,控制使用人员和接触人员等,但缺乏基本的医学设备知识,甚至意识不到出现的问题。
2.2缺乏专职维护和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培养
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实践,分析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医疗设备使用率低的问题。从监管制度、人员责任落实、提高设备使用率等方面探讨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效率
医院配备的医疗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同时,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也体现了医院综合性管理水平。因此,建立集中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发展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1]。只有建立健全维修维护模式,才能尽最大可能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使用效率,从而使设备在医护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医院都是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设备管理。本文总结分析了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在日常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在日常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1监管制度存在漏洞
部分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方面依然有着机制性的漏洞。比如未建立健全相应的采购制度,层级部门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导致采购效果和采购需求之间的不对称性。采购的流程过于随意化、盲目化,甚至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况,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2]。这些重复、盲目化的采购导致部分耗费大量财力所购置的医疗设备长时间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没有获得相应的维修维护,最终造成浪费。由于医院多头兼管,且医疗设备品种多、数量大,使用分散,财务或者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很难深入使用科室加以清查和盘点。有的单位甚至几年都未做过医疗设备清查工作,从而造成医疗设备在报废、销毁上监督欠缺。财务部门、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各医疗设备的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的职责。但实际上,各部门的管理都不一定到位,谁都管或谁都不管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医疗设备账账、账物之间互不衔接,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3]。
1.2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医疗卫生设施配备及发展趋向
广州市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的今天,评价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各方面综合指标都在更新。高雄市是台湾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理纬度与广州市大致相同。台湾地区优质的医疗水平与医疗制度享誉全球,高雄市亦是如此。广州与高雄两市均为区域内经济较发达城市,具有一定实力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相似性。城市化的提高使得两地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及水平达到可比性的标准。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医疗卫生设施,广州及高雄市的医护单位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疾病预防能力;应对急、重、难、罕等病症时的救护能力;以及医护单位的服务能力。
1广州与高雄医疗卫生设施现状
1.1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现状从广州市整体医疗资源现状分析,已达到供需平衡。全市整体水平与我国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比较,本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资源居中,医生数量居于高位,护士数量居低位。本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的水平暂时仍低于北京,水平与上海相当1)。但从城市中心各区来看,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况较为严重。一方面,老城区医疗资源配置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密度较高,将医疗服务的区域更为集中化。每千人口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及医务工作人员总体水平位于前列;而新兴城区由于功能区及居住区相对发展缓慢而造成医疗资源不足的局面,导致偏远城区的居民无法及时就近的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服务品质较高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院和社区诊所资源短缺、服务能力较低。从而进一步加剧老城区大型医疗院所的服务压力,使得中心城区的大中型医疗机构发展势头更为猛烈,空间发展的矛盾进一步突显,而偏远城区的大型医疗机构因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而止步不前。从目前状况看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远远未能达到解决居民就近解决小病治疗及预防保健的设置初衷。
1.2高雄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现状
1.2.1以诊所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在高雄市政府卫生局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协调与区域统筹下,诊所作为最基层、最适宜居民生活需求的服务设施,已经在高雄市住宅区得到良好发展3)。高雄市中心城区内,90%以上的医疗服务机构均为诊所4)。由于开设诊所的限制较为宽松;医疗设备的投入相对较少;服务对象的针对性较强且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服务半径尽管有限但普及率较高,这也是拥有医师执照的医务人员愿意开设诊所,以及民众愿意选择诊所作为投医问药首选地的原因。同时,这也将有助于一旦新流感疫情大流行时,民众可以就近到诊所接受初步的治疗及快速筛查。
1.2.2严格控制数量及规模的大型综合医院台湾地区整体的医院医疗服务量因2003年SARS之故皆有下滑趋势,各大综合医院的门诊数、急诊量也大不如前,加之台湾本土居民生育率普遍下降,呈现负增长态势,致使大型综合医院在选址、设计、建设时更为谨慎的考虑其今后发展的可行性。
2广州与高雄两市医疗卫生设施配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