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疗风险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疗卫生风险管理财务风险论文
一、医疗卫生行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
(一)医卫领域的策略风险
医疗卫生领域作为服务领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人道主义策略、生命通道的开辟、社保机制等国家策略的实行,给医院带来良好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大了医院的财务风险。例如:开辟生命通道的费用、无身份、无责任机构或人员、无支付能力的病人费用拖欠、由医院垫补的社保人员的医疗费、因各类原由构成的医疗结算扣减费用等等,一部分费用形成坏账,让医院蒙受损失。
(二)医院的运营风险导致的经济风险
我国医卫领域的特点致使其面临较大的风险。每位医疗员工的医术以及服务态度是有其差异性的。而大众的健康意识正在凸显,对医疗的需要也正在膨胀,在诊疗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由此造成的费用拖欠以及诊疗赔偿,给医院带来运营风险,同时会形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医卫领域的资金管控风险
医卫领域的资金管理是以资金收取和缴付的规划为基础的,是对医院和各部门的资金收入以及支出情况进行管控、解析以及考评的管理活动。假如医院的资金运用出现纰漏,并与资金使用规划相去甚远的话,就会给医院带来风险。资金管理缺乏监管、库房资源占用资金太多、结算资金回笼时间太长、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小等,均会造成医院的资金流动受阻,严重时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增大医院的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2020年的1000件医疗器械,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0件、常规管理)和研究组(500件、风险管理),统计对比两组医疗器械的包装合格率、器械故障率、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对于包装合格率而言,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医疗器械缺陷总发生率为1.40%(7/500),明显低于对照组7.40%(37/500),且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合格率,降低医疗器械缺陷,确保院内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关键词:医疗器械管理措施;风险管理;医疗器械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革新和优化,在临床诊治方法涉及的医疗器械愈发精细和专业,使得临床上出现了一些复杂、高端的器械,这些器械多用于与人体骨骼有关的诊疗费用较昂贵的外科手术中。随之而来的器械管理风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使用前、中、后等各个环节都蕴藏着风险。这对于存在故障隐患的器械而言,加强风险管理非常重要。这不但能够控制风险,确保器械的稳定及高效使用,而且能够增强安全性能。风险管理作为临床上特殊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评估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环境,并对其展开控制和干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本文就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成效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将我院2018~2020年的1000件医疗器械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医疗器械以管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医疗器械中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输液泵、观片灯、病床等,两组医疗器械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文研究均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复与支持,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模式管理,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要求,对器械实施一体化管理,例如清洗、消毒、分发、维护、回收等,定期对器械进行检查,明确器械损耗情况,定期更换、维修及护理,保障器械顺利运行。1.2.2研究组。对研究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具体管理措施为:(1)建立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5名责任护士担任组员。组员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对本院医疗器械常见问题及潜在问题进行汇总和概率计算,并通过探讨得出解决计划,以此作为提高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依据;(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器械管理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相关知识,并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重视程度,对不同医疗器械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及管理措施培训,并定期开展考核,利用奖惩制度,对考核成绩优异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惩罚;(3)建立规范管理流程:通过对本院医疗器械的核对及检查,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医疗器械管理档案,避免出现丢失,对于不同医疗器械应做到分类处理,杜绝院内交叉感染;(4)重视维护质量: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进行清洗和消毒,是医疗器械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加强器械消毒人员的消毒意识,建立规范的清洗及消毒流程,对于不同使用范围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结构讲解,使消毒人员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可准确拆洗和完整拼装。为保障消毒质量,还应有专门的消毒和灭菌篮筐,乘装器械零件,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医疗器械的包装合格率(器械摆放、器械规格和数量、附加物品放置、器械小部件完好)、器械故障生率(使用错误、功能障碍、组件丢失、器械受损)、管理质量评分(供给及时、回收及时、包装质量、评分与管理质量)。1.4数据整理以上数据均通过SPSS25.0软件展开探讨,其中计量指标给予(sx±)阐释,然后,实施t检验,计数指标给予(n,%)阐释,然后,实施χ2检验,P<0.05代表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优势。
医疗器械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分配为原则将400件医疗器械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每组医疗器械200件,对照组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式,管理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实施不同管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管理组在灭菌包湿包、信息标示不清、临床使用满意度三方面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提高医疗器械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对医院经济效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强化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上所需要应用的医疗器械数量及种类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潜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1]。根据相关临床实践资料显示,医疗器械在存在故障问题或者正常使用状态下均会出现一定的风险[2]。因此,在医疗器械管理中要对其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将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维护医院良好形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分配为原则将400件医疗器械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每组医疗器械200件。两组医疗器械经过临床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医疗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方式,管理组医疗器械实施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医疗器械实施不同管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中的风险管理论文
1医疗器械检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1抽样检验与委托检验风险管理
在进行医疗器械抽样检验的过程当中,为防止检验风险出现,应当基于现场条件与检验任务要求,制定出科学且具有操作性的抽样方案,保证样本的随机性与代表性。如果是委托性质的检验,则应当首先对委托方进行检验的目的进行了解,并深入掌握产品的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保证检验工作能够符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确保医疗器械在检验机构自身所具备的检验能力之内。同时,要加大对合同评审的重视力度,如果委托任务的风险较高,就需要由“管理层”进行全面的评审,评审通过之后,再进行协议签订,明确免责条款,防止最终的检验结果报告被不法的使用而带来风险。
1.2检验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
医疗器械检验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在实际的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大部分检验机构检测范围很广,应及时获取新版标准并对新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能力验证;第二,正确选择检验标准和方法,当委托方提供的依据不准确时,应通过合同评审进行确认,避免仅凭经验操作,使用非法定标准必须符合程序,应由检验科室提出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方可使用;第三,样品流转过程要有统一标识和流转记录,能够及时查询样品的位置和状态;第四,检验操作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第五,将废弃物料做好登记并分类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置;第六,对于高风险的检验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流程监控,签发检测报告时重点审核。
1.3检验结果报告风险管理
在得出医疗器械检验的最终结果之后,要填写相关的报告,填写过程当中要规范、正确,对于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结论,都必须要进行多次复核,检测人、复核、审核签发人应当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报告的客观、准确、有效。自后要定期对检验工作报告进行存档、备份,以备必要时的查阅。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医疗器械是医院治疗患者的设备和工具,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院的诊断效率,在医疗器械的设计、引进、维护、检修、保养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工作。现通过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质量控制
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医疗器械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决定了医疗水平的高低,医护人员在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
1医疗器械的管理和控制优化
医疗器械的风险控制不能局限于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满足患者的需求、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还要把医院的风险控制水平看做医院医疗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医疗器械的管理优化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将医院的管理经验转化为管理的理论。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公式如下:医院的医疗器械风险等于器械损失的发生概率乘以医疗器械的损失后果。医疗器械的损失主要包括了战略损失、功能损失、健康损失、环境损失等各项损失指标的总和。
2医院内部医疗器械的生命周期和质量控制
医院内部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医疗器械的招标和引入阶段,第二阶段为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报废处置阶段。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对医疗器械要分阶段进行管理。(1)医疗器械的引进和招投标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在质量控制的第一阶段要做好战略损失和功能损失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质量控制的第一阶段是医疗器械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源头,要做好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2)医疗器械的战略损失控制与管理。医疗器械的引进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战略目标、战略利益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医疗器械引进失误将会造成科室学科规划与医院战略脱钩。如果需求论证不足还会造成大量的医疗器械设备闲置等诸多问题。(3)医疗设备的年度购置计划与需求论证。医院在设备的购置方面要具有预见性,要使医疗设备的引进提前、预算提前,在医院医疗器械的购置方面,尽量在11月份以前提交当年的申请购置计划,相关的医护人员还要对现有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够使医疗设备的引进工作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医院要对整个医院的整体情况做好评估,这些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医院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安装场地、医院的市场需求、物价水平、运营成本等多方面的内容。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运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内医疗器械检验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医疗器械合格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院内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器械。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未进行风险管理的器械为对照组,以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实施风险管理的器械为管理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指标和医疗器械合格率数据进行汇总对比。结果管理组在安全性能、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估方面优于对照组,管理组护理人员满意度、管理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疗器械检验管理期间开展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合格率,促使患者的应用安全性上升,保证了医疗器械的包装质量和清洗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各科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满意度;合格率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是间接和人体接触的器具、设备、仪器等,在患者临床护理、诊断评估、检测期间产生辅助作用,所以,社会各界和医疗领域对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安全性更为重视[1]。有报道指出,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保证整体医疗质量,也能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2-3]。并且,各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器械种类较多,良好的医疗器械检验管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疾病的预后质量[4]。传统风险管理模式仅存在于理论基础上,没有和各医疗机构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且受到部分护理人员思想意识薄弱的影响,在医疗器械管理期间的风险意识较差,导致医疗器械检验管理效果不理想[5]。所以,在医疗器械检验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重视对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处理等,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6]。本研究样本均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院内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医疗器械检验管理中的器械,总结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满意度、医疗器械的合格率,以及医疗器械清洗、包装、安全性能等质量评估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实施检验管理的医疗器械进行回顾性观察。对照组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未进行风险管理的器械,管理组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实施风险管理的器械,各377件,涵盖吸引管、拉钩、刀柄、手术摄、手术钳等。对照组377件器械中包括检验科19件,理疗科28件,妇产科57件,手术室273件;管理组377件器械中包括检验科19件,理疗科28件,妇产科57件,手术室273件。两组器械来源科室、作用等基础内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入标准:科室医生签署同意书;经器械管理部门同意并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损坏器械;丢失器械;未纳入统计表中器械。
1.2方法
安全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2月的医疗设备作为管理对象,其中2018年1-6月的设备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的设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由30名设备使用医护人员对两种不同管理方式的管理质量及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风险管理应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提高设备使用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维护患者安全。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医疗设备;应用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设备质量也得到相应提升,只有保证医疗设备的高技术含量,才能扩大患者疾病诊治范围,保证患者临床诊治的安全。现有的医疗设备不仅种类多,而且功能强大,在临床应用医疗设备进行疾病诊治时,需要重视设备运行中的风险,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风险[1]。安全风险管理是在风险环境下将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的管理,只有识别风险,才能加强风险管理控制,采取规避风险管理的措施,以提高管理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安全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的医疗设备作为管理对象,其中2018年1—6月的设备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的设备作为观察组。涉及使用设备的医护人员共30名,其中医师24名,护士6名;男18名,女12名;年龄23~50岁,平均(32.2±4.5)岁。
1.2方法
医疗设备下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探析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进而也提升了医疗设备技术及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医疗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其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及医院经济效益,可见医疗设备在医疗环节中较为关键,加强其管理也非常重要。当前,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对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加强风险管理及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设备安全使用,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本文针对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对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高效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医院现代化水平的衡量中,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医院来讲,医疗设备具有高投入的特点,但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对此加以改正,保证设备正常使用[1]。医疗设备数量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其使用风险。近年来,人们安全意识的增强对医疗设备安全性也引起了较大关注,进而医院需对此加大重视,注意医疗设备的管理。因此,在医疗器械管理中,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积极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医疗设备使用安全性,降低风险性,保证其较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1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含义
在确定有风险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就是风险管理。在实际管理期间,需要重视风险的预计及风险程度的度量,通过以上环节,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较好地应对风险[2]。风险管理期间,需要测量预期风险,并且对风险进行分析与排序,针对较大的风险,需进行优先处理,而小风险可进行后处理。加强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会降低医疗设备使用危险,提高使用安全性,保证其作用的发挥。
2风险产生原因及影响质量的因素
在医疗设备使用期间存在的风险较多,并且其风险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