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护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护论文

医护一体化外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教学、医疗、保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包括1名护士长、多名护理工作人员、多名主管护师、多名护士、多名助理护士。

1.2方法

①转变护理理念2013年5月,我院管理和领导阶层开始聘请著名护理专家在全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医护一体化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培训。并选派骨干护士、科室护士长外出学习,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对层级护理岗位进行设置根据施工科室工作需求,设置了具体的护理岗位,并对资质要求进行规定,根据工作年限、职称、处理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技术水平等现状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层安排。要求护理组长具有护理专业专科以上的文凭、高年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资质,并且具备相对较强的本专业工作能力。能够对危重患者或者疑难患者进行抢救,具有较强的科研以及教学能力。要求护理组长具有专科以上文凭、专业工作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通过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助理护士一般是未取得护师执业证,或者经过考试之后等待拿证的人,具有一定的护理技能以及基础性的护理知识。实施具体的各级责任护士上岗竞聘制度、制定竞聘上岗考核以及相关细则。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采取自愿报名、竞聘上岗、择优录取的工作制度。

③制定并完善各班工作流程以及职责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护士排班工作模式、一级危重患者、新技术、新业务等护理工作是由护理组长负责,还要督导组内护理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工作,对本组护理工作质量负责,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责任护士长主要负责病情较轻的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患者;助理护士要同上级护士共同完成本组患者的外出陪检、基础护理工作。各个级别的责任护士长要做好分管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出入院护理、专科护理、治疗观察、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工作,各组护理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在进行科学分工的基础之上提升合作水平,从而保证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称、专业以及连续的优质服务。

阅读全文

中医护理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

在高职教育护理专业所有的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临床操作技能,是现代医学无法替代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中医护理;临床研究;临床护理

笔者从事西医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学已有数年,现简要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思维方式的转变

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和独特中医护理技术的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中医药基本理论内容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思辨性,对初学者来说,尤其是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西医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时学生已经学完西医基础课程和部分临床课程,形成了固定的医学思维模式。当学生们首次接触中医学的时候,由于中医的思维方式和辨证原则与西医截然不同,对中医这种源于生活实践的直观并在此基础上带有形而上学抽象归纳推演的整体思维特征不能理解,不同的理论体系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习尤其不易,尤其是初学者。在教学中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尤其重要,在中医教学中,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教学环节,需善于引领学生走出形而下的思维,从生活中、实践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形而上的思维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日常实践中体会到中国古代哲学中最为朴素而又生动的思维方式,从而接受中医的理念。

阅读全文

医院差异化科研管理论文

1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思想

完善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实际上却是有机的一体,前者是医护人员获得物质或精神奖励的基本条件,后者为医护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动力。由于医疗机构的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医院往往忽视了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使医院各个科室普遍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不利于医护人员科研能力的提高。在科研奖励方面,一般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虽已制订了较为系统的科研奖励方法,如工作人员的论文若被SCI、EI、核心期刊等收录,分别给予不等的经济奖励等,但其中的致命缺陷为科研奖励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以发表SCI收录的论文为例,少数博士学历或主任医师职称的高级人才,经过努力可能会成功发表,但对于更多的医护人员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更多的人来说形同虚设,显然医院的科研奖励工作并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首先将科研工作的组织培训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对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加以完善。并根据医护人员的能力,在科研工作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两方面均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医院原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差异化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

2.1医护人员的分级分组

2.1.1医护人员分级

医护人员的职称和学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科研能力,因此医院可根据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确定选用哪一种方式来分级。如某医院处于高速发展期,近年来聘请了大量的医护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可按学历进行分级,即分为博士、硕士、学士和学士以下4个级别;若医院处于稳定期,则可通过职称进行分级,即分为高级、中级、初级3个级别。以此作为科研工作组织培训和科研奖励的基础。

2.1.2医护人员的分组

阅读全文

医院中的继续教育启示

 

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护、技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将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89年,位处北京西客站南侧,北临古迹莲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卫生局、丰台卫生局业务管理。目前编制床位518张,实际开放床位546张。现有正式职工709人,其中博士、硕士7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0余人,中级职称243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9名华北电力技术院“专业管理专家”专家。   二、我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   高年住院医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学、医技、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   进修、学习班、岗位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示范性查房、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   (三)继续教育的实施   由科教处、护理部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日常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服从科教处、护理部的统一安排。   科教处会同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所请的讲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市、区内其他兄弟医院的主任医师或其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并从2006年开始取消纸质学分证,通过IC卡学分机授分。   全院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有一张学分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科教处、护理部刷卡授分。科教处、护理部每半年统计一次学习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科主任。每年每个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Ⅰ类学分10分,院级听讲座及撰写论文获Ⅱ类学分15分。同时规定,医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重点科室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放射科、体检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处、护理部负责对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验分考核。验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将被取消,同时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作为晋升、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我院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二)出勤率低: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是位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间变化,使医护人员有时难以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缺勤或听课迟到早退。另外,也有些医护人员从思想上仅停留于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影响了出勤率。   (三)学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由于我院实行三级学科管理,专业分工细化,每个二级科室的讲座次数不可能使本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他专业的讲座。专业的不对口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数医护人员仅仅为应付继续教育考核,而不是从提高自身出发来参加继续教育,严重背弃了继续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自身的听课效果和讲课老师的讲课积极性。   四、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保证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少占用工作时间。现代化教学技术为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个人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实效性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从本专业出发,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医护人员参加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给予双倍的学分,承担教学讲座者也可获得双倍学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级卫生技术人员要以提高本专业、本学科综合业务水平为目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除了自身接受本领域国内外先进理念外,还要承担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任务,不断培训年轻医务人员,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阅读全文

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启示

 

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护、技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将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89年,位处北京西客站南侧,北临古迹莲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卫生局、丰台卫生局业务管理。目前编制床位518张,实际开放床位546张。现有正式职工709人,其中博士、硕士7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0余人,中级职称243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9名华北电力技术院“专业管理专家”专家。   二、我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   高年住院医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学、医技、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   进修、学习班、岗位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示范性查房、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   (三)继续教育的实施   由科教处、护理部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日常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服从科教处、护理部的统一安排。   科教处会同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所请的讲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市、区内其他兄弟医院的主任医师或其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并从2006年开始取消纸质学分证,通过IC卡学分机授分。   全院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有一张学分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科教处、护理部刷卡授分。科教处、护理部每半年统计一次学习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科主任。每年每个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Ⅰ类学分10分,院级听讲座及撰写论文获Ⅱ类学分15分。同时规定,医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重点科室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放射科、体检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处、护理部负责对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验分考核。验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将被取消,同时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作为晋升、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我院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二)出勤率低: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是位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间变化,使医护人员有时难以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缺勤或听课迟到早退。另外,也有些医护人员从思想上仅停留于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影响了出勤率。   (三)学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由于我院实行三级学科管理,专业分工细化,每个二级科室的讲座次数不可能使本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他专业的讲座。专业的不对口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数医护人员仅仅为应付继续教育考核,而不是从提高自身出发来参加继续教育,严重背弃了继续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自身的听课效果和讲课老师的讲课积极性。   四、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保证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少占用工作时间。现代化教学技术为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个人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实效性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从本专业出发,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医护人员参加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给予双倍的学分,承担教学讲座者也可获得双倍学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级卫生技术人员要以提高本专业、本学科综合业务水平为目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除了自身接受本领域国内外先进理念外,还要承担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任务,不断培训年轻医务人员,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阅读全文

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医院管理、临床学术研究的数据支持,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信息孤岛、统计成本、统计质量以及统计效率等方面,分析医院统计中的问题,并阐述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优势,最后分别从医院统计的收集、核查、分析及应用方面,分析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统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医院统计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参照依据。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医院统计;原始数据

随着医院经营及发展要求的不断变化,医院统计工作面临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海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处理任务,医院统计工作需在当前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为了改善医院统计质量,使其充分迎合医院发展的要求,将数字化管理应用在实际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已成为大趋势。

1医院统计中的问题

1.1信息孤岛问题

医院统计可为医院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结合传统医院统计工作状况可知,由于医院各科室在统计方法、数据类型、统计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原始数据收集过程常常会产生数据无法共享传输的问题。对于医院各科室而言,大量无法整合的数据导致医院统计中产生较多信息孤岛,严重影响医院统计工作正常开展。以普外科为例,其统计工作主要涉及病例手术数量、病床周转率、影像检查结果等数据类型,其中,第一种原始数据属于计量资料,第二种原始数据属于计数资料,而第三种原始数据则属于图像资料。由于临床科室人员数量有限,且其统计专业水平相对有限,面对大量复杂的原始数据类型,医护人员难以在较短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不同类型数据的收集工作。此外,随着就医人数的不断增加,各科室数据产生(更新)速度也发生了显著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很容易出现疏漏,从而会间接影响医院统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1.2统计成本问题

阅读全文

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育的意义及成效

一、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1.奠定学科基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成熟的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护理学科尚缺乏清晰的学科专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二级学科、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学科的确立需要与医学发展相匹配,其专科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未来的发展领域可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医护理学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护理技术,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巩固、提升中医护理的专科地位,创立护理二级学科,可为护理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造专业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盲区。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护理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低下,与技术水平下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教育层面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挥,限制了中医护理向高层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护理队伍现状制定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内容及标准,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规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独具中医护理特色的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中医护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专科领域

国内外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临床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相对落后,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无层次。卫生部曾明确提出,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拓展专科领域,对专科人才培养准入资格、目标、形式、考核及管理等进一步细化。通过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完善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训模式,构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对拓展专科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专科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阅读全文

护理伦理学教育创新建议

作者:伍永慧 施雁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护理伦理学的课程地位与性质、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标准与形式、师资构成等方面对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与分析。然而,我国现有的护理伦理学教育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笔者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护理伦理学在校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护理伦理学概述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学科体系中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关注的重点是护士应当如何处理他们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2-3]。护理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护士在跨学科环境下工作的伦理知识体系[4]。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就已经非常重视护理专业教育中伦理学的教育,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5-7]。然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护理伦理教育才刚刚起步。如今,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发展存在失衡,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相对欠缺[8]。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使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临床护理实践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护理伦理学教育改革建议

2.1学校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医疗改革的发展及护理学科的进步,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10]。因此,学校应重视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11]。将护理伦理学与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样,作为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12-13]。

2.2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护生希望授课教师多讲授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伦理学知识[1]。说明目前护理伦理学教育的重点是伦理学基础与理论知识,对于培养护生具有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使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实践需求。对于无医学、护理学知识背景,或无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向临床资深医护人员请教,使授课内容倾向于临床实践需求;也可以开展实习护生座谈会,询问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以及对伦理学知识或教学的需求重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非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活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