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工作思路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改工作思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医改工作思路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非营利性质愈发凸显,在政府投入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公立医院要想健康永续地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监督,节约成本、改善经营。在此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在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保障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具有良好健康的内部环境,这是对医院内部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内部监督工作,发挥审计职能,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内部保障。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

在当前新医改政策落地实施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更需要健康的经济运行体系和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医院内部监督部门,内审人员应扎实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为医院的健康永续发展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谈笔者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如何更好地履职,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理解。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难点

(一)内审机构形同虚设。审计部门作为医院内部的监督部门,独立性难免受到影响。部分医院内审机构的设置完全按照上级部门或政策法规的要求设置,而并非出于医院管理自我的需要,导致内审机构流于形式;或者设置了内审机构,却没有配备相应的内审人员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内审机构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二)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监督,也是对管理层的制约,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领导层的重视,若领导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清或不理解,内审工作得不到重视,很容易导致使内审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同时,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内审人员也存在“审本单位同事,情面撕开难;查本单位问题,检查监督难;对本单位问题,追责问责难”等顾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不到保障。(三)内审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目前,普遍存在内部审计人员从财务抽调的现象,“片面”地把审计工作归为财务类。其实随着医院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内审人员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随之增多。这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财务相关知识,更需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技能,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内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出身,缺少有专业审计知识和必要的经营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内审队伍的自身质量还难以适应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内审工作的需要。(四)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医改政策对内审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内审工作不能像原来一样仅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收支或物价收费审计,必须打破固有模式,改变单一的审计内容。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加强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努力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要求。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对策

(一)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是影响工作状态的根本因素,树立职业责任感是对内部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开展审计项目,真正做到“敢于发现问题,不怕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二)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医疗关系已逐渐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当下,作为医院内部监督部门,每一名内审人员都应坚守良好的工作作风,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耐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积极提升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内审工作要求。(三)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在学好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工程造价、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积极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执行能力;与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把学习的成果转变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四)努力增强团队意识。医院的发展凝聚着员工付出的心血,员工个人的发展依托着医院提供的平台。个人与整体密不可分,要提高整体的战斗力,就必须有效调动每个个体的责任心。《审计法》明确要求审计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的审计人员开展,因此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团队意识、坚持团结协作、营造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五)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医院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将不断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一成不变的内审流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日常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及时发现审计工作的滞后点,主动优化审计工作流程,积极学习新的审计思路和方法,并用于日常工作中,以最佳的工作思路迎接新的挑战。

阅读全文

协助农村卫生的思考

作者:曹永文 单位:齐齐哈尔市卫生局

2011年3月5日,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正式启动实施,并在各地市迅速、全面展开。黑龙江省卫生厅选派897名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采取一对一形式帮扶全省899个乡镇卫生院,为期5年,覆盖整个“十二五”,以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此次帮扶行动是黑龙江省卫生厅针对目前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基础条件较差、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等现状,加之农村医改形势紧迫而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卫生厅党组自我加压、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和务实向上的工作作风。

1“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

启动“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广大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看:帮扶为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是为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与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是一致的。通过帮扶,5年内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人员素质、医疗水平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相同的。帮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相符的。“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真正体现了社会进步,体现了尊重人权,体现了公平正义,更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省卫生系统领导干部把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是履行卫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

2“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推进落实医改的新举措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骨干,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枢纽和重要载体,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农村医改工作的重点在乡镇卫生院,绝大部分医改任务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工资,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等。

《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帮”,即:帮政策水平提高,帮规划任务落实,帮农村医改推进,帮服务体系完善,帮基础能力建设,帮人员素质提升,帮技术能力提高,帮对村业务指导,帮保障机制建立,帮医德医风改善。重点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基层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具体帮扶任务。这些都是农村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大力推进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根本任务的落实。笔者认为,将推进农村医改的政府属地化管理责任转化为全省卫生部门的共同责任,实行医改的双重责任管理,即当地政府属地化横向管理和全省卫生系统的纵向管理,并将医改任务贯穿于帮扶行动的全过程,以帮扶促医改,以帮扶促建设,以帮扶促提高,是对医改内涵的深化。

阅读全文

公益性导向的医院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已成为新医改最关键的部分,而培养以公益性为特征的先进文化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重要路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年来经历转型发展、院际合并等变革,亟待提高医院内涵、重塑医院文化,经过凝练和再认识,结合该院发展实际,本文提出以公益文化引导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公益性;医院;文化建设

近年来,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已被人们认为是新医改最关键的部分[1]。虽然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路径很多,但通过培育以公益性为特征的先进文化,将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回归的重要路径。多年来,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常州三院”)在公益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以公益文化引导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1构建公益文化的背景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原则,并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创新的亮点之一提出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更多的医院管理者开始思考本院的文化建设,加强公益性导向的医院文化建设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常州三院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传染病专科医院,随着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医院逐渐向三级现代化综合医院转型。2010年底,按照常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以眼科、耳鼻咽喉科为特色的常州市眼耳鼻咽喉医院成建制并入常州三院,由于长期发展经历不同,出现了碰撞、磨合。2013年院领导班子提出“强基础、调结构、保增长、树信心、育文化、建品牌、求发展”的工作思路,此后眼科、耳鼻咽喉科、肝病科、感染科等特色专科嵌入式、互补性发展的优势开始凸显,但与此同时,在对不同层面员工进行走访、座谈中了解到,仍然有一部分员工表示“需要归属感”或是“文化认同感暂时难以表达或正在酝酿”,由此带来的员工价值选择变得十分多样和开放,一个代表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引领员工形成共同价值取向的医院文化亟待孕育。面对这一现状,医院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寻找文化重塑的机遇。2016年,结合本院发展实际,经过凝练和再认识,提出以公益文化引导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通过边摸索边实践推广,2017年,我院被确定为常州市卫生计生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医院。

2探索与做法

立足公益性定位,发挥专科性优势,在传承公益精神中开展公益服务实践,在融媒体传播中塑造公益文化品牌,积极引导培育员工形成符合本院价值观的意识和行为,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阅读全文

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医院单位的运营管理中,会计核算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涉及着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本文将以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为重点,从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重视程度、创新管理方式等解决措施方面进行详细讨论,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新的工作思路,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预算掌控;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改革不断加深,医药方面的改革也随之而来。自2012年新医改制度实施以来,致使传统医院的运行机制被不断改变,医院经济管理运行中的成本核算管理也有了巨大变革。但是在变革之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长久以来的医院工作中,会计成本核算一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我国的医院财政处于不完善的发展状态,虽然在新医改制度实行以后,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在制度方面、人员管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上,还是遗留下一些小问题制约着医院的快速发展。第一是重视程度低,这是由于医院的性质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医院设置的部门较多,因此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上也相对较为复杂,针对以单一部门的管理工作上的精力花费较少,而且就医院的工作者来说,其目光主要聚焦在有关医学发展以及治疗伤患的实际操作工作中,对与医学联系得不太紧密的会计成本核算自然不会太过于重视。第二是认识存在偏差,在医院工作中,即便一些医院管理者与管理层能够注意到医院会计成本核算对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没有对相关的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认识,一方面没有认清医院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缺乏对监督管理的工作思路,导致在医院工作中对此项管理定位不明,存在认识偏差[1]。第三是项目的整理与分类不严谨,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一般要将不同种类的花销进行分类管理,但是就目前的大多数医院核算工作来说,基本都是将药品、器械等方面的花费进行混合,严重地削弱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严谨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第四是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备少,目前国内的医院都普遍存在着人才资源比重不均的问题,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导致医院着重引进的都是医疗方面的人才与器械,对管理以及财政方面的人才关注度不够,导致医院内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除医疗方面外的人才资源素质参差不齐,严重拖累了医院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发展。第五是考核弱化,同样是由于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对会计人员的考核较少,使医院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难以保证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二、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完善对策

(一)提高重视与认识程度

阅读全文

医院内部审计创新研究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医院重要的监督力量,多年来为医院依法合规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内部审计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助力我国卫生经济领域新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医院;内部审计;创新

一、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自1986年卫生部颁布《卫生部关于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首次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部属单位必须建立审计机构以来,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从萌芽起步到健全完善经过了32年的发展。内部审计队伍和规章制度都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地位和效益愈发彰显。

1.医院内部审计萌芽阶段(1986―1992年)

为组建内部审计机构,指导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审计制度。1986年12月,依据《内部审计暂行规定》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卫生部颁布了《卫生部关于直属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度首次要求收入在500万元以上或职工在1000人以上的部属单位必须建立审计机构,内审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对预算、计划、合同的执行、成本核算情况,会计报表和决算进行监督,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的开端。1989年10月31日,卫生部颁布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内部审计工作着重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和基础建设投资项目审计两部分。该阶段,卫生部大部分下属医院成立了审计部门,一些经济规模较小的医院也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不过审计人员多数是从医院财会岗位上转过来的,财务经验丰富,但审计专业知识欠缺,专业能力有待加强。同年12月,审计署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重新对内部审计权责归属进行了界定。此后,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立足于为医院管理服务,而不需要再向本单位负责人之外报告工作。这一阶段医院内部审计发展的特征体现在:其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相继成立;其二,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其三,根据内部审计任务,在监督医院财务收支、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作用。

2.医院内部审计提高巩固阶段(1993―2008年)

阅读全文

略论卫生事业发展对策

作者:赵国林

2012年,是高台县四大班子换届之后谋划高台跨越发展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全县各项卫生工作,要把握好“三个原则”,致力于“四个转变”,立足于“五个坚持”。

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围绕中心原则。把卫生工作放在全县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卫生系统才能不失责、不失职。三是改革创新原则。在改革中创新体制与机制,解决卫生工作中一些难点问题、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卫生工作的针对性,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有实效性。致力于“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先的卫生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二是转变发展思路。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主导,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切实纠正医疗服务的过度趋利问题,使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性服务模式。四是转变工作重点。卫生工作更多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倾斜,重点加强基层;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软硬件并重,更加重视人才优先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更加注重用法制化、信息化等手段促进卫生行业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立足于“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医改工作为“主线”不偏离。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转变工作重心,突出关键关节,注重改革实效,不断筑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保障网,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好基础。医改工作重心要推动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强筋健骨”转向“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水”转向“全面推进”。在新农合保障制度建设上,要突出“巩固、扩大、提高”关键环节。“巩固”就是新农合参合率要继续巩固在97%以上“;扩大”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和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工作;“提高”就是要在新农合人均统筹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90元(各级财政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参合农民缴费由30元提高到50元)的基础上,精心测算完善补偿方案,逐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实际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上,要突出“规范、监管、配套”关键环节。“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行为,探索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监管”就是要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加大药品零差率执行力度;“配套”就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配套措施,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提供政策保障。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推进上,要突出“督导、质量、考核”关键环节。“督导”就是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推动卫生服务模式向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质量”就是要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指标“;考核”就是要认真实施以“两考核,两挂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考核评估,合理利用均等化项目补助资金。中医药改革要突出“基础、特色、人才”关键环节。“基础”就是要抢抓国家,省、市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加快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度,抓实抓细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基础性工作,为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县奠定基础。“特色”就是要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院内中药制剂自主研发,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用中医的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人才”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吸引、留住和使用好中医药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中医事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二是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心”不动摇。近年来,高台县抢抓国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套力度,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到位,卫生人才总量得到充实,内部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基本上达到了“房屋、设备、人员、管理”四配套,村级医疗机构“四配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些只是“躯体”和“外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外,还要加强思想建设、素质建设、作风建设、机制建设等“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可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可以靠“外力”;而软件建设主要靠自己,靠“内功”。今后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心要放在抓内涵、练内功上,要按照今年提出的“注重三个结合”(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一起抓,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相结合一起上,业务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一起升)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为契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卫生人才培养,转变服务方式,巩固和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从全方位、多层次增强乡、村医疗机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三是坚持以公共卫生工作为“主角”不弱化。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2011年,中央和各级财政将基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其目的就是政府出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让普通老百姓免费享受到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9大类27项增加至10大类41项,我们甘肃还把中医药服务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这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在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在加大对基层业务指导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监测、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组织实施、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降消”项目、卫生监督执法、食品安全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联动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乡村医疗机构要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在不弱化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凸显“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功能定位,工作重心由“被动坐诊”的医疗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公共卫生转移,做到上门服务,连续服务,“零距离”服务,当好县属公共卫生机构的“手臂”,把好关口前沿,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p#分页标题#e#

四是坚持以医疗质量管理为“基础”不走样。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生命线。医疗机构要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倡导人文关怀,牢牢把握“服务、质量、安全、费用”四个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考核,将医生的技术参数融入到患者的幸福指数当中,将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医疗工作的各个岗位与环节,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阅读全文

医疗行业内部审计研究

摘要:通过梳理1997—2018年我国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进展,总结指出目前研究重点是通过探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职责,界定内部审计权限边界,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通过业审融合真正落实内部审计效果,确保审计工作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作用,助力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医疗行业;内部审计;综述

党的以来,为持续推进审计监督体系建设,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中共中央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指导。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了《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16号委令),2018年审计署出台《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11号署令),为内部审计的规范开展提供政策指导。新的医疗行业发展形势对内部审计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为推动公立医院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1医疗行业内部审计权限边界研究进展

1.1审计人员素质、独立性及审计范围研究

我国针对内部审计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研究基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层面。王宁等[1]指出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应主动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提高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做好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壮大审计队伍,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王栋等[2]建议实行内审人员委派制、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吕军[3]指出作为医院最高层面的制度性监督,应把内部审计予以制度化。由于医院机构公益性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学者至今仍呼吁医院重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人员培训方面,培训内容浅显,基本不涉及沟通技巧、流程再造、战略管理、医院法人治理等领域相关培训,带有很强的查漏补缺倾向,未针对不同层次建立相应后续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面临独立性及权威性的问题:苏恒明等[4]提出医院应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并且由院长直接领导。李俊磊[5]指出内部审计领导重视不够,职能定位与管理体制不当导致独立性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王斯云[6]指出内审权威性不够,增大了审计证据收集的难度,建议借助外部审计力量,提高内审权威性和工作质量。范嵘[7]指出内部审计独立性及治理权威性仍需强化。随着业务的开展,学者进一步提出医院内部审计的范围需要拓宽,如王栋等[2]指出医院内部审计的新内容:医院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医院财务收支审计、加强对外投资审计、无形资产审计、医院负债审计。李耘[8]指出将全院所有的经济业务纳入审计范围,并以事前审计作为重点,贯穿于整个经济事务始终,加强基建、装饰、维修工程审计。蒋昌荣等[9]指出医院内部审计范围小、内容单一。刘赫男[10]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作为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转变观念,改变工作策略和方法,拓展审计业务领域。霍建英[11]指出医院内部审计范围存在局限,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变化、要依法依规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要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

1.2医院内部审计职能及创新的研究

阅读全文

我院成本管理实践与启发

1成本管理是适应区域条件的客观要求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水平一直相对落后。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国家平均水平的85.79%和68.42%;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近10%的全国大背景下,云南省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更为突出。此外,云南省连续4年干旱,缺水问题严重。作为用水大户的医院,应当积极作为,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区域特殊现况,要求云南省属地的公立医院需更加注重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有力手段

伴随国家对公立医院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政策放开,地方医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区域内医院数量与规模都有所增加,三甲医院的数量也远超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需求。在国家医改的倒逼机制下,军队医院要保持科学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推行成本管理,在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在管理机制上求体系、在管理手段上求创新,实现精细管理、内涵发展、质量建设〔2〕。

3我院成本管理的实施

医院将成本管理提到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五好医院”建设目标,即创建“模范管理医院”,带动“节约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和“数字化医院”,实现“军民满意医院”〔3〕。参考先进医院管理理念与机制,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现况与特点,医院制定了“四个一”工作思路。

3.1坚持一条道路深入贯彻落实军委、总部关于军队医院转型转变的发展要求,力促实现“三个转型、五个转变”,即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经验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型、投入效益向成本管理转型、保障方式向军民融合式转变、管理方式向制度文化式转变、学科建设向优势联合式转变、人才培养向团队聚力式转变、技术发展向创新管理式转变,坚持走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