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校心理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究
【摘要】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一大主体,应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切实系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做了梳理,以期实现不断优化改进,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在全国中小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省、市、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意见与具体要求。学校作为区属重点初中,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作了初步尝试与探索。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晰规划健全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自2006年以来坚持不懈,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1.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明晰。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个性飞扬的学园,智慧润泽的乐园,幸福成长的家园”。时刻注重营造“家”的氛围,让师生在和美温馨的校园氛围之中幸福成长,真正将学校作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特别强调要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对学生、教师、家长的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创建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模式。为了更好的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门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年发展规划。2.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每学年均召开2次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及时总结与完善,由心理辅导室负责落实,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各自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活动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并在工作中加以渗透[1]。3.规章制度完善。为了保证有效落实,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守则》、《心理教师从业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基本原则》、《心理辅导室值班人员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
1.心理辅导室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学校于2015年扩大了心理辅导中心规模,考察采购了先进的“学校心理管理系统”,规范了心理档案管理;制定了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在校园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增建了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自信提升室、团体辅导室,并将心理辅导室升级为心理辅导中心。2.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国家心理咨询师15名。学校建立了以心理咨询师和德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共22名。学校制定专门计划加强对心育师资的培训,坚持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至少1次培训;加大对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培训15课时。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进行自我认识、心理成长、学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较多,更为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对班主任简单的心理内容的培训,使其初步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初步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能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结合所掌握的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将相关信息报至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参考意见,便于心理学教师做出准确判断。让班主任参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教师的局面,缓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与相关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各大中小学基本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平台,而逐步朝着稳定、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心的贯彻,促使着教师队伍越发专业化,但大环境来说专职教师并不多,兼职情况严重。而同时由于培育理念不够全面,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不足,致使心理工作开展效果并不明显以及各个地方标准体系不同,对教师的职称认定不统一等等问题。如何培养更多的教师专职化发展是开展深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措施,教师队伍专业化、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当下研究重点。
[关键词]心理教育;教师专职化;发展
近年,中小学生不良心理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此的持续性关注度也日渐提高,至此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责任与义务也越发沉重。但由于主客观存在的一系列综合因素,包括教师自身发展路径不清晰、体系不统一、教学模式不完善等等,导致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即影响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速度。
1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专业化达标,专职类较少,兼职情况较多
可喜可贺的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呈持续性上涨趋势,但问题较为明显的是专职化教师较少。事实上,所谓专业性心理教师并没有专职于心理教育,真正的专职教师中却也存在着部分人是从其他学科临时转行的。而更有甚者,部分教师成了学校的门面,在相关督查部门检查时以达充数之用。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分为三种:①心理教育学的专业教师,通常由教育局委任或学校通过高校资源纳入;②班主任、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等等学生生活日常了解较多的工作人员,但通常为兼职形式,无法面面俱到;③思政教师、校医或从事过相关公益活动的教师进行兼职。当先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一二线城市,这种校内其他学科教师与心理教育一体化进行的情况普遍存在,即导致工作开展的协调性较差、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稳定性较低,导致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深入教学效率、质量得不到保证。
1.2职称评定标准、编制界限未达到统一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要:现今,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重视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特点及现阶段状态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做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现状;困境;对策
一、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及现状
1.学生认知方面
学生在进入新学校后,新的学校环境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放松,加上没有家长的督促,就产生了自由自在、想要好好玩耍的心态。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发现大学学习是有紧张感的。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后续学习比较被动。有部分学生因心理压力大,学习效率较低。有部分学生有严重的焦虑感,一种是自己的目标定得于太高,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所以失败后就更加有紧迫感。一种是在平时学习、交流等方面感觉不如别人,产生了自卑感,越想着超越其他人,就越有紧张、焦虑、担心的情绪。
2.人际关系的处理交往问题
在中学时代人际关系可能只集中在同学和家长之间,简单而且单纯,但大学的人际关系范围比较复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一些学生希望在学校交到很多朋友,但是自己却不主动与人交流,总处于被动交流的状态。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喜欢自我封闭。当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往往因为紧张和不知所措,导致语言表达不畅,甚至思路混乱。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太高,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总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理解别人,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做不到宽容别人。人际交往的困惑,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随着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内容、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少年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心理、身体的全面健康发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教师依然秉持知识教育为本的育人观念,却对幼儿心理健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严峻形势缺乏科学预判和专业疏导;有些家长还是一味地追求高分的教育观,却把因儿童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类问题全部归咎为“不听话”或“调皮捣蛋”。
(二)教育设施不够齐全
一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某省100家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配套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81%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65%的学校没有放松躺椅,60%的学校没有多感放松仪(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1,带功放,床垫〈含换能器〉,75%的学校没有XZT多感心理放松系统(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2)多感放松仪、Ⅱ型专用音乐放松沙发,86%的学校没有多感心理放松系统(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3)多感放松仪、Ⅰ型专用音乐放松床。面对如此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短缺问题,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根本无法开设。[1]
(三)专业心理教师十分短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初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学校和家庭作为构建心理教育环境的两个主体,应该开展有效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育空间。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看,家校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家校合作的基本内容出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途径
一、引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一部分源于遗传,一部分源于对外界环境的反射。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其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比较强烈,而学校、家庭作为其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如何让这两个角色实现有效的合作,从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则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二、家校合作的基本概述
家校合作,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配合,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育互动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它不是依托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环境的构建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熏陶和心理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构建其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角色,因此开展家校合作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克服学习障碍,尤其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学生,教师、家长要帮助其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以顺利渡过心理上的转换期;2.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打破传统教学中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其做好不良情绪的宣泄和引导,以提高其应对不良情绪的心理素质;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克服自卑、怯懦等心理障碍,同时引导其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5.培养学生的社会性,认识、理解、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浅探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之路。学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特点,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尽可能地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保障,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健康人格心理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心理教育;健康人格;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必然是不完整和不成功的。对高校的素质教育而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转型的要求,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特点,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尽可能地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保障,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健康人格心理的全面提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时期,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探索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是非常必要的。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学校心理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首先是要能为在校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硬件环境”。相关的各种硬件建设、文化设施要充分考虑人性化,符合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方面的要求。学校要注重对教室、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这类硬件设施的更新和改进,并要合理安排和使用。比如过于破旧、拥挤的学生宿舍就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矛盾激化、冲突升级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重视优化硬件环境。当然我们在构建完善的“硬件环境”之时,更应注重心理教育“软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体验。学校要大力倡导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坚持文化育人,着力建设积极的大学精神。通过校风、校训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尤其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与国家公民意识。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显得意气风发、个性活跃、人格独立,他们不盲目崇拜权威,自由意识和平等意识是较为浓厚的。所以学校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既要强调学校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要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教育的平衡点,努力构建心理教育的“软环境”。如果学校管理者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管理效果,就会压抑学生自由创新的天性,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不能采用家长式的粗暴作风。在涉及他们具体利益的事情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诉求和民主表达,鼓励说出自己的心声,给他们自由创造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育和自主人格的成长。
二、重视心理健康调研,提高心理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我国的心理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国内有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教师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课题成果越来越多,与心理教育相关的专著、教材也都成果丰硕,这些无疑是为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进而提高心理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前提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明确的认知,而如何获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能凭空想象或人云亦云,必须有科学的调研方法。目前常见的心理健康调研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这就要求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知识,具备较好专业能力。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实际调研时,注重调研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可以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等调查问卷,来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化的心理测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情绪、智力状况等进行科学问卷调查,在保证全面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此种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访谈也是心理健康调研一种常见形式,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就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设计访谈计划,通过对高校师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校的心理教育现状,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领导和专家队伍分别组成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机制双结合的工作体制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组织的双结合工作体制是前提和保证。学校领导与专家队伍分别组成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组织双结合的工作体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及行政部门的领导、决策和管理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经费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家队伍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和专业优势,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整合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心理学课程是民办高校心理教育的关键。课程的开设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育把心理学知识在全校学生范围内普及。在课堂教学中把积极、向上、正面的知识内容输入给学生,塑造学生的潜意识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格,促进积极世界观、人生观、信念系统的形成。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体系,结合学校心理发展的实际,选择适合于学生需要的教材,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自己编写教材和学习指导丛书,逐步使心理学课堂成为具有启发性、教育性、指导性、趣味性、实效性,广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民办高校的教师也要做好科研工作,科研内容以应用性为主,在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同时,探索符合我国民办高校特点的心理教育理论、方法,使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取得实效。
2、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民办高校应坚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理念,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浓厚校园心理文化。同时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内容包括面向学生的心理行为训练工作、心理短剧比赛、心理影片展播等。
中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创新思路研究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石,是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扩充与完善,是提高德育时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把中职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做好,让心理素质教育更有新意?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有特色、抓关键、见实效。
1有特色
除了常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外,中职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体现职教特色。中职生年龄结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缺乏对现有专业和将来岗位性质的明确认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智力和心理障碍。凡事缺乏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更有不少中职生对学习有“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动力,不能回答“我为什么来学习”、“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不知不觉就成了“学困生”。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自卑心理严重,缺少成就感的现状,我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就是让学生扬长避短、以“技能”为突破点,变自卑为自信,变眼前灰暗为前途光明,让学生能走出来、站出来、高出来。职业学校的技能鉴定、校园吉尼斯、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为学生搭建了全员参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平台。学生们首先要在班级小组海选中胜出,才能代表本专业在学校里比赛,学校比赛再胜出,进而参加市级、省级以至国家级比赛,就这样,学生们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角逐中不断增长才干,也不断增强战胜对手的自信心。即使只能参加最初的比赛,每个学生也会充满斗志和乐趣,为了获得胜利,每个心理教师一个学期最少给学生做一次学习方法训练和考试、赛前心理辅导,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借助体育课开展意志训练,借助心理课进行放松训练,借助班会课组织人际交往训练、实训操作的自信心训练,让学生在以技能为核心的竞争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调动学习和训练的热情和激情。比如在校园吉尼斯比赛中,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实验的快乐,享受动手的愉悦,成为操作“能手”和“标兵”。这种“以技促学”、“以比促练”的职教模式潜移默化地寓有形的心理训练于无形中,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2抓关键
2.1师资培训到位。中职学校除了专职心理老师外,都是班主任兼职心理老师,为提高专兼职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每学期我们都聘请省市心理教育专家、大学教授进行讲座,最近一次我们聘请了访美归来的王欣教授给全体教师做了《系统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的心理学讲座,此外还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心理培训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和专业知识培训。
2.2科研整体推进。学校心理教研组定期开展培训、研讨活动,以培训促研讨,以研讨促提高。比如心理教研组以省科研课题为契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活动形式的策略》进行了立项研究。
2.3辅导、活动落实。心理教师定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重点地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或障碍。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集体活动,如社团活动、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曲比赛、书法绘画作业展等等活动以及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更宽广,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心理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