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校心理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各大中小学基本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平台,而逐步朝着稳定、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心的贯彻,促使着教师队伍越发专业化,但大环境来说专职教师并不多,兼职情况严重。而同时由于培育理念不够全面,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不足,致使心理工作开展效果并不明显以及各个地方标准体系不同,对教师的职称认定不统一等等问题。如何培养更多的教师专职化发展是开展深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措施,教师队伍专业化、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当下研究重点。
[关键词]心理教育;教师专职化;发展
近年,中小学生不良心理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此的持续性关注度也日渐提高,至此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其责任与义务也越发沉重。但由于主客观存在的一系列综合因素,包括教师自身发展路径不清晰、体系不统一、教学模式不完善等等,导致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即影响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速度。
1心理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1.1专业化达标,专职类较少,兼职情况较多
可喜可贺的是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呈持续性上涨趋势,但问题较为明显的是专职化教师较少。事实上,所谓专业性心理教师并没有专职于心理教育,真正的专职教师中却也存在着部分人是从其他学科临时转行的。而更有甚者,部分教师成了学校的门面,在相关督查部门检查时以达充数之用。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主要分为三种:①心理教育学的专业教师,通常由教育局委任或学校通过高校资源纳入;②班主任、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等等学生生活日常了解较多的工作人员,但通常为兼职形式,无法面面俱到;③思政教师、校医或从事过相关公益活动的教师进行兼职。当先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一二线城市,这种校内其他学科教师与心理教育一体化进行的情况普遍存在,即导致工作开展的协调性较差、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稳定性较低,导致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深入教学效率、质量得不到保证。
1.2职称评定标准、编制界限未达到统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思考
随着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内容、质量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少年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教育,才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心理、身体的全面健康发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教师依然秉持知识教育为本的育人观念,却对幼儿心理健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严峻形势缺乏科学预判和专业疏导;有些家长还是一味地追求高分的教育观,却把因儿童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类问题全部归咎为“不听话”或“调皮捣蛋”。
(二)教育设施不够齐全
一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某省100家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配套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现:81%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65%的学校没有放松躺椅,60%的学校没有多感放松仪(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1,带功放,床垫〈含换能器〉,75%的学校没有XZT多感心理放松系统(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2)多感放松仪、Ⅱ型专用音乐放松沙发,86%的学校没有多感心理放松系统(生物共振音乐治疗系统-03)多感放松仪、Ⅰ型专用音乐放松床。面对如此严峻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短缺问题,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根本无法开设。[1]
(三)专业心理教师十分短缺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浅探
摘要:当前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之路。学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特点,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尽可能地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保障,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健康人格心理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心理教育;健康人格;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必然是不完整和不成功的。对高校的素质教育而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转型的要求,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与特点,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尽可能地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保障,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以及健康人格心理的全面提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时期,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制订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探索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是非常必要的。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学校心理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首先是要能为在校学生提供较为完善的“硬件环境”。相关的各种硬件建设、文化设施要充分考虑人性化,符合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方面的要求。学校要注重对教室、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这类硬件设施的更新和改进,并要合理安排和使用。比如过于破旧、拥挤的学生宿舍就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矛盾激化、冲突升级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重视优化硬件环境。当然我们在构建完善的“硬件环境”之时,更应注重心理教育“软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体验。学校要大力倡导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坚持文化育人,着力建设积极的大学精神。通过校风、校训及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尤其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与国家公民意识。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显得意气风发、个性活跃、人格独立,他们不盲目崇拜权威,自由意识和平等意识是较为浓厚的。所以学校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既要强调学校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要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教育的平衡点,努力构建心理教育的“软环境”。如果学校管理者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管理效果,就会压抑学生自由创新的天性,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不能采用家长式的粗暴作风。在涉及他们具体利益的事情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诉求和民主表达,鼓励说出自己的心声,给他们自由创造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育和自主人格的成长。
二、重视心理健康调研,提高心理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我国的心理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国内有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者、教师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课题成果越来越多,与心理教育相关的专著、教材也都成果丰硕,这些无疑是为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进而提高心理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前提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明确的认知,而如何获知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能凭空想象或人云亦云,必须有科学的调研方法。目前常见的心理健康调研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这就要求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学习心理教育知识,具备较好专业能力。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实际调研时,注重调研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可以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等调查问卷,来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化的心理测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情绪、智力状况等进行科学问卷调查,在保证全面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此种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访谈也是心理健康调研一种常见形式,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就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设计访谈计划,通过对高校师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校的心理教育现状,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领导和专家队伍分别组成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机制双结合的工作体制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组织的双结合工作体制是前提和保证。学校领导与专家队伍分别组成的领导体制与业务指导组织双结合的工作体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及行政部门的领导、决策和管理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经费等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专家队伍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理论和专业优势,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整合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1、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开设心理学课程是民办高校心理教育的关键。课程的开设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育把心理学知识在全校学生范围内普及。在课堂教学中把积极、向上、正面的知识内容输入给学生,塑造学生的潜意识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格,促进积极世界观、人生观、信念系统的形成。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体系,结合学校心理发展的实际,选择适合于学生需要的教材,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自己编写教材和学习指导丛书,逐步使心理学课堂成为具有启发性、教育性、指导性、趣味性、实效性,广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民办高校的教师也要做好科研工作,科研内容以应用性为主,在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同时,探索符合我国民办高校特点的心理教育理论、方法,使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取得实效。
2、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民办高校应坚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理念,通过校园广播、板报、校报、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浓厚校园心理文化。同时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内容包括面向学生的心理行为训练工作、心理短剧比赛、心理影片展播等。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要:现今,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重视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特点及现阶段状态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做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现状;困境;对策
一、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及现状
1.学生认知方面
学生在进入新学校后,新的学校环境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放松,加上没有家长的督促,就产生了自由自在、想要好好玩耍的心态。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发现大学学习是有紧张感的。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后续学习比较被动。有部分学生因心理压力大,学习效率较低。有部分学生有严重的焦虑感,一种是自己的目标定得于太高,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所以失败后就更加有紧迫感。一种是在平时学习、交流等方面感觉不如别人,产生了自卑感,越想着超越其他人,就越有紧张、焦虑、担心的情绪。
2.人际关系的处理交往问题
在中学时代人际关系可能只集中在同学和家长之间,简单而且单纯,但大学的人际关系范围比较复杂,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一些学生希望在学校交到很多朋友,但是自己却不主动与人交流,总处于被动交流的状态。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喜欢自我封闭。当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往往因为紧张和不知所措,导致语言表达不畅,甚至思路混乱。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太高,产生了一种优越感,总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理解别人,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做不到宽容别人。人际交往的困惑,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心理教育探究
一、心理教育定义及现状
1.心理教育的定义。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2.心理教育的现状。
云南某学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校学生关注和接受心理教育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接受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很有效,但对心理教育却存有误解,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只是有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的学生,自己的状态并不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而在心理调节方式上,很多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同学倾诉。这说明,学生虽然认为有必要设立心理教育机构,但是认为心理教育与己无关,表现得对心理教育机构及其活动并不关注。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及心理问题
1.家庭教育造就的心理偏差。
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从各个方面来探究切实可行的心理教育方式,以有效增强其心理素质。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农村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忽视,缺乏沟通
《2017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中国农村0—17岁的留守儿童已经超过2800万,其中13—17岁的留守少年超过600万。这个惊人的数据背后是家庭对青少年教养的忽视。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家长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不重视与孩子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无疑是对青少年行为的一种变相的纵容,也使他们从童年走向少年、少年走向青年这些关键的转折期所遇到的心理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二)师资不足,缺乏指导
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其教育水平是成正比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城市,教育设施、教师资源也相对匮乏,没有余力单独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配备专业专职的心理教师。但是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文件中都规定,学校必须配备单独的心理教师,因此农村学校只能安排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教师兼职这项工作。这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但是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也不能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新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程,指出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同时给出了评价,对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工程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区
1.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时代主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保持着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所有的潜能都尽大地激发出来,行为和身心发展更加和谐。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