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校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学校管理策略
摘要:对于小学学校管理来说,教师的管理一直都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工作,所以,学校综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管理水平。在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核心理念,所以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到整个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管理制度
一、小学学校管理的原则
在小学学校管理中不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遵循平等的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关系,而不是统治式关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快乐地学习,才能够充分管理好学校。另外,在课堂掌控上,教师应兼顾全体学生,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公正与平等。学生彼此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构建课堂上团结协作的氛围,才能促使课堂上师生互动更好地实现。
二、小学学校管理策略
(一)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健康快乐的心理空间
不管学生进行哪项活动,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认知规律与教师的身心规律,让教师和学生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要让每一位教师都热爱学校,以校为家,以校为荣,只有这样,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才有可能付出爱,有了教师的爱,学校才会变得温馨并具有“家”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师生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只有学校呈现出这种和谐的局面,学校管理才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同时,学校还需要将学校的发展和个人与集体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校达到管理科学有序的境界。在当前的社会中,教师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民主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响。因为,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喜欢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领导,也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喜欢不负责任、随意管理的管理者。所以,民主管理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学校管理质量提升
摘要:
提高学校管理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内涵要求,是学校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此,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即:强化教职工对学校质量管理的认识;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强化学生学习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关键词:
管理质量;高效课堂;学习素养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质量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现代学校管理模式体现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的整体最优化原则,体现出了更强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适宜性,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管理目标的明确性,管理手段的精确性,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管理环节的完整性,管理环境的协调性,管理人员的全员性,管理过程的精细性等,都是教育工作者为学校管理质量的提升所做的努力。为了从已有的管理经验中获得更好地提升学校管理质量的方法,我们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希望这些建议能为各级学校的管理提供借鉴。
一、强化教职工对学校质量管理的认识
全体教职工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工作和教师本职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生命线。要认识到以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小组建设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教师师德、师能提高的“三项”教育(严与爱、敬业与奉献、责任与担当)、质量管理、提质增效的系列举措,对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要有一定的认识。教职工要强化使命意识,注重从点滴抓起,抓过程、重细节,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改进方法,优化思路,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与反思。要抓好基础,抓好规范,培养“三自”(自我管理、自主激励,自主互动),提升“三能”(体能、心能、智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同时,教职工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到教学工作中,要想给学生提质,就必须在意识上重质。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学校质量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学校管理简析
知识经济呼吁教育改革,学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校管理,是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挑战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因此,加强学校管理,能促成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制定规章制度,重视人本管理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这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最佳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师生心情愉悦,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对教师的管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才能促成管理的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完善业绩考核办法,使工作量化、细化、目标化。二是将考核内容全面化、办法科学化、过程公开化,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加大奖惩力度,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励有效劳动。这种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教育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约束能使人按要求去做,不放纵自己,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学校在约束的同时要从激励着手,争取人心,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才会更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只有对教师的成功管理,才能发挥、调动起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一直追求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有效保障。1.建立健全机制,强化主人翁责任感。建立有效的教育引导机制,要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形势任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当前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与教育发展缓慢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以及学校间日趋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同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强化“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争当爱岗敬业、爱生勤业、爱教精业的模范。2.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现代教育呼唤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团队成为学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开展“校本培训”,创设“促学”氛围。学校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他们上好观摩课、探讨课,做好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示范,以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2)鼓励“自学”,号召教师全程学习,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自学弥补在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积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外化为能力。(3)积极搭台子、铺路子,尽可能多地提供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提高的机会,多方面营造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3.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创新能力。有效的活动能凝聚人、激励人、鼓舞人。学校要广泛开展以“争当岗位明星”、“争做创新能手”为主题内容的竞赛活动。举办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潮。深入开展骨干教师“带徒传艺”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研究的“传、帮、带、导”,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尽快走向“成熟”。大力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4.创设和谐环境,增强团队意识。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到每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坚持轻“管”重“理”,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通过文体活动、意见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的主流思想,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1.渗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现代化的理念来指引。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服务者”和“教育活动的调控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必须围绕“交流———互动”的核心,建立“交流———互动”的课堂模式。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深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2.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交流———互动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开放———发散式等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应对“新课程、新教材、科目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教学局面,从而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质量目标。3.确立与时俱进的评价体系。“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因此学校要建立一个既有量化数据,又包容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学生评价、社会家庭评价等多元因素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试论学校文化重建与学校管理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偏差和误区
1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近年来,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有的采取改造更新、新建搬迁等措施,建设大气怡人的物质环境,设计标新立异的学校形象,格外重视外显的文化,忽视外在文化形式转化为师生的内在需求。有的学校在文化建设中一味追求新颖别致和现代气息,忽视了学生成长规律内在所需的良好环境熏陶。有的学校在改造自然形式、重组学校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全体师生主体的参与,缺少激励师生主体的创造。作为学校文化构成的最外层,物质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人们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探讨,这是学校文化建设重视物质的原因之一。
2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再新奇的形式也要和内容完美统一才能相得益彰。有的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热衷于学校形象设计和“口号化”理念引入,追求时尚,忽略学校实际情况和教书育人的本真。有的学校举办各种各样形式大于内容的节庆文化活动,场面宏大、热情,从表象看很文化、有品位,实则空洞无物、没有思想内涵,达不到引领和熏陶学生的成长的效果。有的学校在建构制度文化时,林林总总上百个制度显得很齐全,但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没有约束性和激励性,形同虚设。学校文化建设最忌的是有躯壳没有灵魂,有形式没有内容,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3重“复制”轻“特色”的现象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存在简单复制和移植企业文化、名校文化的倾向,成为企业文化、他校文化的“翻版”,缺乏独特文化风貌和个性化。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制定统一的学校文化标准,推崇“羊群效应”,学校发展愿景、办学理念相差甚远,石像雕塑、景观楼道等物质文化千篇一律,把学校文化标准化、模式化。学校由于办学传统、领导风格、师生价值观和所处地域存在差异,决定了学校形成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具有特色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样式,特色也是文化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和自然生成。
学校管理之我谈
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校管理,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坚实现实基础。本人就新时期的学校管理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做好学校的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捷径,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学校建立正常的教育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是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大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小到学校的一草一木,是教师受教育与教育学生的土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需要全方面的配合、需要我们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草根情怀来经营。
1.组织学习。
为了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积极组织教职工分级分层学习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干部职责、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职责、各功能室职责、各类教师岗位职责、人事管理制度、党员有关制度、财务制度、评职晋级制度、评优选先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执行。
2.完善制度。
针对教职工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民意调查,召开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会,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再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最后才正式实施。如,考勤制度等等。既可以避免制度脱离实际,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又有利于统一认识,沟通感情,从而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心理基础,减少执行制度的阻力。
学校管理见解
一所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明确的发展目标,合理的管理手段。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管理者要注重自身修养、自身人格魅力并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榜样,他的个人修养直接影响到每位教师甚至学生。所以校长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首先校长要有颗宽容的心,能够听得进群众的意见和心声,能够广纳良言,处理事情公正公平,不寻思包庇,不以权压人。其次,不断自我提升,接受新鲜的管理信息,由自身开始不断扩大影响面,使整个团体都受到裨益,为教育团队不断输入鲜活血液。第三,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教师,对有困难的教师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以此渐渐树立其良好的团队关系。
二、在教改中不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有句话说的很通俗“守啥人学啥人”一个人如果在学习、进步、积极的氛围中成长,也一定会成为此种人。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模仿力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情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是整个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因为有趣的学习氛围能够让人更乐于学习。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成效。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找到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学校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新的教育形式,中小学管理工作也要适当采取信息手段,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学校的管理要接受新的挑战,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以往,信息技术不先进,学籍、档案等都由手写完成,而目前都运用电子文本形式,方便快捷、准确率高,便于管理工作的推行。这样才能将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更好更准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中职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一、现行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1.金字塔型科层制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包括三个主层次:决策层—中间层—实践层。校长、副校长为学校决策层,负责制定学校培养目标、发展规划等;教务处、学生科、总务科、教研室等为学校中间层,负责学校有关制度的落实;班主任、学科组等为学校的实践层。每个主层次之下还有小层次,如教务处下有学科组、教研组;教研室下有教科研组、技能鉴定组、产品研发组等。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模式大多属于金字塔型,其基本特点是:管理层级繁多,过多层级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效率降低,效能不高;权力集中,向上负责;学校安排高度统一,忽略了各人员阶层的个体差异。学校办学缺乏自主权、积极性,缺乏生机和活力,没有自己的特色。
2.职能型管理模式
职能型管理模式由三层结构组成,顶层为校长,中层为各处室,底层为各教研组及年级组,各层级实行垂直领导,对上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上下级关系简单明确,便于统一指挥,职能分工专业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教职员工因工作性质一致,有共同语言。缺点主要是职能部门之间联系较弱,易发生职能性冲突,工作协调性差,不利于发挥团队精神。
3.科层—职能型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在学校复杂业务的情况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如设立教务处,研究制定学校教学制度、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评价办法、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并合理高效地使用教学资源;设立教研室,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督促;设立学生科,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进行有效研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等。科层—职能型管理模式实行直线部门统一指挥和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管理。优点是部门分工明确、指导管理效率较高、上下关系和谐,缺点是结构复杂,各主管部门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寄宿制学校管理策略
一、安全管理,一马当先
对寄宿学生的安全教育(如交通、防汛、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等),要在引导宣传上下功夫,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如:邀请派出所、司法局人员来校进行普法教育,邀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安全教育宣传片让学生观看,利用校园广播网、国旗下讲话、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专题班会、周会课、黑板报、宣传橱窗、LED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与警示;在不同时期重点提示与引导学生,如:清明时节的防火教育、炎热季节的防溺水教育等,促使学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并在特定时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预案的演练,如防震、防火、防汛演练等等,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另外,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多、在校时间长,彼此之间难免会发生小摩擦、磕碰行为。为此,一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周会课及适当时间教育学生要求团结、知友情、讲礼貌、懂谦让。同时,严格要求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化解时要及时上报老师,由老师来帮助裁决,避免矛盾激化;对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因自行处理不当引发大的冲突的,要严肃处理。二是值班人员及教师发现并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要多从正面来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中去。
二、管理寝室,提升素质
为创造整洁、文明、舒适、优美、规范的生活住宿环境,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需要加大对寝室的管理。为加强对学生寝室的有效管理,在安排男、女生分开住宿的同时,在寝室的安排上,要定室、定床、定位、定人,把同一个班的寄宿生安排在同一间寝室;如果一个班有多个寝室时,力求使多个寝室连在一起;若出现混合寝室时,也最好让同年级的混在一起,并使混合寝室中的班数最少化,在混合寝室中,同一班的学生须固定在同一区域的床位。这样既方便班级活动安排,又便于值班人员夜间核查学生人数。另外,班主任加强对寝室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选好寝室长,依托班干部,培养自律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如讲究卫生、洗衣晒被、整理内务、勤开窗户、节约水电、按时起居、爱护公物、相互尊重、团结一致等,以此来强化对学生寝室的有效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对寝室的管理,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可把寝室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与班级考核内容中,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制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损坏公物赔偿规定》等,用规章制度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积极进取、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优良作风,要充分利用“优秀寝室”“文明寝室”“星级寝室”等评比活动,激发寄宿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以身作则,倡导奉献
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能静下心、坐得住,立师德、比奉献。校党支部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八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开展“做品牌教师,树个人形象,促学校发展”,“争先创优”,“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教师素质提高年”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品行。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因为许多工作都要求教师在八小时以外来做,且要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不计报酬,所以在做好广大教师工作的前提下,还需要学校党政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发扬奉献精神,在值班督导、早晚辅导、课外活动、夜间巡查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顾全大局。要反对功利行为,树立模范典型,通过身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和精神力量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进而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家校联合,共担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