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前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前特色专业创建思索
本文作者:夏季亭 单位: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5年的实践,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茁壮成长,在校生规模达1300余人,居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之首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前列,教育质量、就业率、社会信誉均居我院和全省同类专业前列,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学前教育专业的成功设置,给我们以启示:要不唯本科高校所为,不唯权威所云,注重社会调研,注重社会需求,注重自身条件。5年来,依据这一启示,我院成功设置了39个统招专业。
从一架钢琴到百间琴房———践行育人理念,加大投入,提升技能培训条件
1998年,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之初,为自考助学,被人称为典型的应试教育。但这个专业的带头人孙汀兰教授牢记学院的“面向市场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精神面貌”的育人理念,努力将它们贯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办学之初租赁校舍,办学条件简陋,学院为学前教育专业购置了一架钢琴,建立了形体房,不仅使学生们在两年间以高通过率获得自考文凭,还掌握了舞蹈、钢琴等技能。2000年,第一届毕业生被各幼儿园抢聘一空,这更加坚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按照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转为高职学历教育后,学院和学前教育专业更加注重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落实、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院在校内为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有百家琴房、多间形体房、画室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艺术素质培训中心,建立了能容纳2000人可排练儿童节目、培养学生歌舞应用能力的实验剧场,还建设了双语教学实训室、幼儿健康检测与保健实训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电脑课件制作室等实训室,使校内实训条件达到较高水平。
学院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001年学院和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与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400万元(各占50%股份)建立起山东英才银座双语艺术幼儿园。由于有先进办园理念、优秀的师资,这所幼儿园成立一年便成为济南最好的高档次幼儿园之一,现已在全省发展有6所分园,成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基地。此外,学前教育专业还先后与山东大学幼儿园、山东师大幼儿园、山东省实验幼儿园等20所省级实验园、济南市儿童保健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切,保证了师生具有充足的高水平实习实训条件。由于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学院同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学生的实习问题落到了实处。学前教育专业还探索出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实习就业相结合等的实习方式。
呕心沥血八载,三代人共育英才———孙汀兰教授、杨文副教授和她们的教师团队
我院提出“名家治校、名师执教”的办学方略,在学前教育专业得到充分体现。该专业集中了孙汀兰、杨文、赵春梅等数位山东省内外名师。孙汀兰教授曾任东北师大、山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出版有8部学术著作,30余篇,8年来,一直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和主要设计者。2006年,孙汀兰教授担纲申请山东省教育厅立项教学改革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整合课程改革研究”,获得批准并得到教育厅资助。杨文副教授,是留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专修儿童英语教学法的中年教师,有长期在幼儿园讲授幼儿英语的经验,创造了“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被评为我国现代外语十大教学流派之一,出版有教材、录相带,其教学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向亚洲地区播发。她还提出幼儿教师“两专一化”的创新性理论(幼儿教师英教化、英语教师幼教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赵春梅副教授曾长期任幼儿园园长,现任山东英才银座双语艺术幼儿园总园长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指导教师。另外还有教授、副教授8名。学前教育专业从创业开始便占据了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制高点,奠定了领先同类专业的基础。学院还注重为学前教育专业搭建具有双语水平、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目前,该专业有专业教师60余人(其中研究生1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近10人),可承担全部专业课、技能课教学任务,同时还聘请20多位幼儿园长作兼职教师,定期来学院作报告、指导实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在历年的学生抽样调查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师资配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
学前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摘要: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各类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注重教学质量,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培养上。针对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双方合作的方式途径,以此类专业在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时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前教育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职业院校,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学前教育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早教机构、青少年培训等,较之其他就业方向,更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近年来招生持续火热。越是在最热的时候,我们从教者就越应该冷静下来总结和探索这一就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以适应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让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当今社会变化较快,生存竞争激烈,各职业院校为加快自身的发展,注重与专业设置就业方向一致的企业进行教学合作,为此类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看重对口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培养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企业的实践工作机会,是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应社会的需求与就业市场直接接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旧有模式中,强化的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实际教学效果中会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专业课程的开设等多方面原因使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中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很长的适应期。针对学前教育这类需大量实践经验的专业来说,加强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是新模式下改革探索的重点。建立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与市内各大中小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对于各合作的单位,也可通过这种模式获得长期的优秀人力资源储备,与学校的合作也同时提升了各合作单位的教学氛围,是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此类教学机构提供的实习资源,学生把前期学校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迅速找到差距,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在探索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与各合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很多的院校已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如“工学交替、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等模式。具体到将已接受一年以上专业培训的在校学生,分散到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一名教师的角色,从心理发生改变,通过跟班实习,可以在各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将已学知识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亲身感受学习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等,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增加其责任心与使命感。这个过程后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肯定会出现,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时,会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对专业课的学习势必更加认真。在学业考核过程中,实习表现也会在学分制中占很大的比重,合作单位有一定的给分权利,既能增加合作单位的合作认同感也给予了制约学生实习阶段行为表现的权利。在未来的就业中,实行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既可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而用人单位也可通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表现给予就业机会。这一过程也可总结为“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学校教学+选择就业”的全程合作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分析
摘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幼儿园数量日趋增多,幼儿教师数量确急剧紧缺,致使学前教育专业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炽手可热,成为当前中职学生所选择的一项热门专业。然而,近年来幼儿园恶性虐童事件频频发生,所暴露出来的幼儿教师水平不高、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也着实令人堪忧。为此,如何有效提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育;素养
一、高度重视入学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为刚刚毕业的初中学生,对于刚刚踏入一所新的学校的他们来说,陌生的环境、同学、老师、专业等等,学生所产生的焦虑情况、各种不适应症接连迸发。因此,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开展校级、系部、专业组等不同级别、不同具体方向的专业教育、养成教育专题大会,系部还可邀请幼儿园园长或行业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需求,明确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专业组还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文明礼让等细节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任课教师课利用课堂三分钟,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不断渗透。
二、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指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也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决定着专业教学内容的方向和总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冀发〔2019〕2号及《河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教研组反复研讨,调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下园实践的时间划分为三次,逐次深入。第一学期开展为期一天的教育见习,第三学期开展为期一周的保教实习,最后一学期则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跟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实践与学习有效结合的目的。同时,将加强师德教育,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标准作为该专业当前重点解决完成的任务,严格执行国家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标准,提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
三、深化园校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技能大赛的作用
摘要: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扩大,教育部高职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近期了十四份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摸清行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高职高专各类专业人才的方向,而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兴起的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引入专业技能大赛是高职学校教学改革中最有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合,将高职院校竞赛常态化、过程公开化、赛后总结化,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水平,促使高职院校良性发展,培养更多一专多能、专业过硬的、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了解到高职学前教育举办技能大赛的重要性,查找出高职学前教育在举办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要着重探究技能大赛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技能大赛;教学改革;以赛促学;意义作用
在高职院校改革中,学前教育专业顺应时展,符合近年需求,而培养技能突出,一专多能的优秀学前教育学生尤为急切、重要。检验督学的职业技能大赛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一个良好载体,一个创新的有效途径。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学生的比赛,也是教师教学创新发展的检验。如何以竞赛促改革,如何以竞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如何以竞赛与社会接轨,更多的要求学习的实用性、创新性。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醒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必须开始研究,开始总结。
一、技能大赛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每个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师资素质和业务水平上不惜重金,想尽办法。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可能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个水除了更多表现在理论,课本之中,而高职缺的是具备学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验和能力,技能资格的老师。各学院通过对专业下幼儿园锻炼,全国培训,聘用幼儿园优秀教师等,但总体效果一般。别的兄弟学校教学方法和形式固然会有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照搬,需要结合校情去融合改造,这个牵扯面广,短期成效弱。去幼儿园实践锻炼,经常会因为实践原因走形式,学校放假,幼儿园也放假,再则考虑到教学管理,部分幼儿园接受教师进院也成了形式摆设,在真正的管理实践过程中,很少让教师真正参与。外聘的兼职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他们的精力重点不是放在自己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并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将自己的经验与实践转化在每一天的教学细节上。职业技能大赛的出现,是为学生创设的,也同时为培养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二、技能大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首要重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促使我们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在技能分为四类:语言技能、舞蹈技能、音乐技能及美术技能。以“音乐技能”为例,它主要是包含了儿童歌曲演奏与弹唱。最基本的要求是需先熟悉儿童歌曲里面的歌词和旋律曲调,然后可以大胆歌唱与演奏各类儿童歌曲,弹唱一定要准确,对音准和节奏的要求,需要更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富有一定的情感。首先引入学前教育技能的比赛,可以调整设置课程,有了高质量、多参与,就会有更多的响应、影响性,高职类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技能比赛就像一个方向标,比赛的内容更能真实和准确地反映本专业在社会中发展的一个趋势和前进方向,所以技能比赛起了引领的作用,这样让我们更及时地调整学生学习课程和课程理念设置,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明确,更加务实,更多的中靶心,培养出合格地、优秀地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研究人才。而技能大赛的实践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目标和发展及方向更明确,促使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具备职业的实用性。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正确认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学习能力,应该注意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相结合,用赛促教,接受新的社会信息,创新、大胆的建立起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性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体系。同时,应该确实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例如在学生的见习、实习环节课程中同时包括毕业设计课程中。接着,推入专业技能比赛,可调整教学的内容,应注意其中调整的严谨和有效性,将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主要程度,和社会需要,允予开设调整。这样可分有侧重点,免去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理论书本上,多放在实践技能的学习、培训上。例如,可减少在对舞蹈身韵的涵义上的了解和深究,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身韵特点、技巧练习等。
学前教育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而它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孩子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对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围绕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现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义上,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管理、以及一定的教学设施或条件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
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其虽然设置了整体的教学计划,并且对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一些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上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实施的,但是在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内容的教学实施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2.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如保育类一类课程的安排,而关于保育的实践教学是几乎没有。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教师在其教学中占主导性的地位,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指导学生,而学生自主进行组织策划各类幼儿活动的实践却少之又少。
(二)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对策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产科护理专业60例学生(2018年9月~2018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分为对照组(n=30,传统护理实训教学)和结合组(n=30,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结合组教学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多媒体技术;产科护理;护理实训;满意度
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护理实训教学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过程。PDCA循环是对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管理质量[1-2]。目前科学技术逐渐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增多,其可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为教学过程提供技术支持。为明确PD-CA循环和多媒体技术在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本研究对产科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实训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结合多媒体技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产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例,均为女性,教学过程均由相同教师进行,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结合组(n=30)。其中对照组年龄17~19(18.2±0.6)岁,结合组年龄17~19(18.1±0.6)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音乐类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备技能,包括音乐基础,琴法,儿童歌曲弹唱等多门课程,每门课程从教学内容难度的设置上应更加贴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水平和今后教学实际,本文将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的界定以及其有别于音乐专业的技能需求,阐述构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讨如何遵循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设置合理可行的音乐类技能评价标准,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实践中的评价,指的是针对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教学的各个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课程实施过程各方面的信息,科学的检测和判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益等方面进行判断和评定的过程。“克隆巴赫区分了在评价时要做出的三类决定:(1)关于改进课程计划的决定;(2)关于有关人员尤其是教师和学生情况的决定;(3)关于课程计划管理情况的决定。不同的决定会导向不同的评价方案。”[1]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反馈,将教学活动中的各方面信息及时而有效地返回到教师,可以敏锐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验证每一门课程从备课到授课到课后反思是否有效,制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法是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操能力相适应,二是促进,每一次的评价是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经验,并作为一种积累,使音乐教学活动产生最优化的效益,让音乐类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得到发展,应用和推广。
一、构建适应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教育者在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决定时,必然会反应出某种基本的取向,在音乐类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2],音乐类课程以学习弹奏、演唱等实践技能为主,每项技能都分为多个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累积和训练难度的加大,才能逐渐掌握某一项技能,在课程的阶段性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收集具体而详细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以及自身水平,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掌握某一特定的课程内容,指导课程实施者反思课程计划修订过程中的不足。总结性评价,这是一种事后评价,“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编制出来的课程质量有一个整体的看法,通常是在课程计划完成后,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后进行的,它的焦点放在整个课程计划的有效性上”[3],音乐类课程学习的有效性,旨在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知识,是否能够掌握一项及以上的音乐技能,是否能够设计并实施学前儿童的音乐活动,从而反思课程的编制与实施是否合理。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各门课程的评价标准
(一)《音乐基础》课程
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提升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有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借鉴。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针对学前儿童的体育教学,构建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4个方面,探索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前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逐步深化。但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亟待明晰,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如何提升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师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应用性要求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关键,鉴于目前普遍存在高师院校体育教育学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技能训练等问题[1],改革对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体育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突破口,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特殊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创业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学前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开端,学前体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兴趣培养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因其所处时期的特殊性和本身存在的专业特点,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规划方案基础上,加强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构建以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线,技能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应用型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当前幼儿园对幼儿体育专业教师的综合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