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美术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前美术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前美术教育

学前美术教育探寻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主流话题,传统的应试教育并不能满足新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思维模式决定着人们以后的生存状态,而美术活动则为思维的发展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更是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美术活动;学前儿童;学前教育;创造力

2016年1月17日,马云在海南三亚举办的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现场发表了关于中国教育的演讲,马云提出音乐可以开启智慧,而美术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沃土。美术课是学前教育开设的一门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美术教育这门课是否是必需的,这究竟能够培养孩子什么?

一、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

学前美术教育的价值,这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对美术教育并不了解,对美术的理解不乏很多家长是种“从众”心理,看见别的孩子报名,为了不落人后就让自己家的孩子也报名。更有家长认为美术可以锻炼耐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性格爱动,坐不住,就去学美术磨炼性格,这说明对于学前美术教育人们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学前美术教育不仅能传递美的意识,还能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摘要】学前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在新时期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是培养儿童创新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开发儿童智力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学前教育时期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属于美育,研究学前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一、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时期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的地位

所谓学前教育就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全方位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儿童的发展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可以称为先天资质,受到父母基因和母体时候的营养元素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学龄前儿童各不相同的先天资质;二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环境,后天环境对儿童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时期开展美术教育的意义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求知识以外,兼养情感,就是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可以看出,他对美术教育的评价极高,认为美育同德育、智育处于同等地位。智育偏重智力,目的是教授知识;德育偏重道德品质,宗旨是教会人们如何做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人;美育的宗旨不仅是教育人认识美、发现美,还要爱好美和创造美。学龄前儿童不同于成人和接受过长期教育的学生,他们属于特殊群体,心智比较单纯,没有受到其他外界环境惯性思维模式的影响。此外,人在儿童时期神经发育最快,此时开展美术教育能够对其产生深刻的记忆,从根源处刺激其神经,使他们的一生能够认识美和追求美,这样他们的人生会非常幸福。

阅读全文

学前美术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

摘要:本文以学前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阶段学前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究了未来学前美术教育的发展路径。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讨能够对当前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现状;策略

在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幼儿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基于幼儿教育启蒙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关注程度的提升,学前教育在当今更是得到了包括教育研究者、家长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学前教育重要课程的美术教育,可以借助美术的绘画、欣赏功能来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育,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学前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1学前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1.1美术教学过于模式化

教学活动的模式化有助于我们对课程教学资料进行整合,实现制度化、完整化的教学。但过于模式化的教学,却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无趣。就学前美术教育来讲,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是以示范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美术临摹教学的,从简单的线条临摹到涂色均是在教师的示范下展开的。尽管大班美术教育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美术创作性教学,但也多是形式上的开放式教学,在具体的细节要求上仍然是以教师具体的绘画要求为准。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美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极大的束缚了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发展,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关于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

1.2家长存在错误的美术教育观

阅读全文

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中实践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绘画技巧、手工制作技巧以及艺术鉴赏能力,这些专业素养会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形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然后结合美术教育的授课内容,阐述了民间美术的教学应用方式。

关键词:民间美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应用

中国民间美术涵盖了年画、风筝、剪纸、泥塑等各种类型的艺术,其中的构图技巧、着色技巧、艺术造型等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可积极引入民间美术作品,将其作为美术教育的模仿对象,分析其中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借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手工制作技巧,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其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的价值

生活是想象力的源泉,民间美术是人类立足于生活实践,经过写实、抽象、夸张等一系列创作手法而形成的美术作品,这种美术创作活动跨越了不同的时代、民族和地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民间美术都是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幼儿美术教学能力

绘画技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幼儿的抽象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加侧重于形象化、生动化、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这是绘画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受到重视的原因。幼儿美术教学不仅仅是绘画,其中也包括了手工和艺术欣赏,将民间美术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幼儿美术教学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民间美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技巧。民间美术涵盖的艺术类型非常丰富,仅以中国民间美术为例,其中包括了剪纸、皮影、年画、彩塑、壁画以及版画等多种形式,幼儿美术教学中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剪纸和彩塑等形式强调实践性,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可利用这些民间美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常规的绘画技巧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得更加频繁,年画、壁画这种创作于二维平面上的画作为绘画技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利用这些重要的素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民间美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幼儿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素材,一方面借助相关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利用美术教学的素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成为关键性因素。学前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途径,应该重视塑造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民间美术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民间美术作品将动物、树木、花草、古代建筑物、人物以及生活场景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生命以及生活的热爱。

阅读全文

幼儿学前美术教育分析(4篇)

第一篇:幼儿成长影响学前美术教育

一、现阶段我国学前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新情况,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展,基于这样的现状,社会对学前教育也越加重视。学前美术教育是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时培养幼儿基本的美术知识,提倡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前教育阶段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和热情。教师通过学前美术教育,启迪幼儿智力,引导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时不要过分焦躁和忧虑,教师通过学前美术教育并以此为“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来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情趣。现阶段我国学前幼儿美术教育主要采取示范性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创作,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性,但是在幼儿还不具备基本心智的情况下采取此法并无不妥,因而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美术教育中一般都是采取教师示范性的教学模式。

二、学前美术教育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学前美术教育构成了学前素质和启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美术教育是启迪幼儿对色彩基本认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学前美术教育,让幼儿能够对美术色彩有一个清晰且基本的认识,能够辨别生活中、美术艺术中的基本色彩。除此以外,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还可将自己的绘画经验通过课堂教学实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巩固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在美术教育启蒙阶段对美术绘画色彩的择色能力。此外,学前阶段的美术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美术潜能,开发幼儿的美术绘画创作天赋。学前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儿童学前阶段的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个懵懂的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色彩认识”。

三、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主要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基本手法,教师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效果直接对幼儿的成长起关键且直接的决定作用。早期的幼儿教育要注重对基本素质和认知的教育,学前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在于与家庭教育相互动,弥补母婴教育的不足,充实学前教育。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学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摘要】学前幼儿美术教育是启蒙式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入门,保持幼儿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教会幼儿将美术和生活联系起来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和鉴赏力,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和技巧,让幼儿掌握初步的绘画技能并能进行自我创作,在自我创作和修正中不断进步,热爱美术学习,在进步中养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学前幼儿美术;教学;目的

组织幼儿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是为了让幼儿学有所得,这其中包括了艺术、人文、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幼儿教学活动的内容如此丰富繁多,其中,美术教学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到什么是备受议论的话题,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幼儿教育整体效果的关键问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教师作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其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学到什么以及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主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学生家长也进行监督,家长扮演好沟通桥梁的角色,以保证幼儿得到良好的、专业的学前美术教育。

一、历史上关于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的观点

1.本质论。这一观点的代表是格里和艾斯纳,主要强调学科为中心,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这一观点主张发挥美术这一门学科的价值,并认为美术对个人经验的作用就是它的价值所在,绘画能力是学习的成果。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其它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有诸多联系,对幼儿的美术教学是基础知识的初步渗透,也并不要求将幼儿培养成今后这一领域的专家。本质论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内在需求。2.感官教育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两位学者,他们根据自己从医的经历总结出了对美术教学的看法。这一观点主张绘画训练对锻炼幼儿的眼睛和身体肌肉都非常有益,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地培养观察力和手眼的协调力。他们并没有提到关于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鉴赏力等的培养,他们仅仅局限在从生物学的角度讨论美术学习的目的,没有涉及到政治的,理想的,情感方面,因此这一观点无法解释人类美术发展史上的许多问题。3.社会本体论。该观点认为美术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和人民,将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和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直接联系到一起,更加强调美术教学的社会性质。美术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是只在像宣传等方面,并不涉及国家长远规划方面。社会本体论将美术学科的社会性作为唯一的特性,认为美术教育与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联系是唯一的方面,忽视了学前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幼儿,他们处于低年龄的社会经验极少的时期,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个体性目的。

二、如今关于学前美术教育目的的误区

在国家颁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关键指出了这几点,学生的感受、兴趣和欣赏。这些关键词的使用对象如果是美术教学的话,那么国家要求的美术教学的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希望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自然和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提升他们对美的鉴赏力,对美术作品的近距离接触,也能让幼儿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但是目前社会上还存在许多对学前美术教学目的的认识误区。1.忽视学前美术教学的审美培养目的性。许多学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幼儿美术的模仿环节,以画的“像”和“不像”来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好坏,但是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它只能评判学生的绘画模仿技巧,并不能用来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幼儿的美术教育确实应该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教学目的中的主要方面,这当然和应试教育的观念脱不了干系。2.过分强调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种观点会导致许多教师有借口少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对学生宣称要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创造力,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但是这样的观点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的专业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授和培养,没有良好的基础和相对专业的美术指导,学生的自由创作也就没有基础,进步也无从谈起了。3.将德育、智育作为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但是此观点认为美术能发展幼儿智力并养成良好的德行,将美术教学作为德育和智育的手段就偏离了美术教学的初衷。这种观点现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非常普遍,实际上是受了中国多年的实用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美术不是主科,所以不必给予过多的关注,唯“成功”主义论,对于教育来说是非常功利的,也忽视了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阅读全文

学前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培养

200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以往的应试教育开始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注重能力和素养的发展特点,在学前儿童教育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以往的时候,学前儿童教育体现的非常传统,以文化学习为主,但是,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在当前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开始增加了美术教育等众多的内容,以美术教育为代表的这些内容,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与学前儿童的形象认真能力培养等具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深化学前美术教育能够很好的培养儿童的基本人格,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中培养儿童人格的重要性分析

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那就是人格,而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呢?无数的研究证明,人格是从儿童阶段就开始形成的,儿童阶段是基础性的,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人给培养和发展的方向,为此,对于儿童阶段,一定要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在学前阶段,儿童还没有涉入到社会大环境中,人格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而且根据许多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的人格教育不仅能够使得个体的人格特征表现出最大的稳定性,而且对于那些有所偏差的儿童,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予以规正,这样儿童的人格就能够始终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对于儿童阶段的人格重要性,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在当前儿童学前美术教育中突出对人格培养的引导。在当前的学前教育阶段,美术教育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儿童的身心和人格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让儿童得到全面的成长,这对于儿童今后的为人处事都是具有巨大影响的。

二、美术的学前教育可以很好的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从儿童学前教育阶段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抓好了儿童阶段的人格教育与培养,儿童将来才能真正的成长为有用之才。

(一)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美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内容,多的是情感的引导和美的享受,在儿童个性的塑造上具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很好的陶冶儿童的内心性情,可以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每一件美术作品的完成,都是儿童全身心参与和融入得到的,充分体现了儿童最纯真的内心世界。在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完成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儿童内心的主动、敏感、热情和独立的性格特征,实践证明,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够让儿童激发出对美术的热爱,在每一笔的勾勒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进而实现情感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学前美术教育在儿童人格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组织学前美术教育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实际情况,适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表现形式,这样才能让儿童更好的融入到这个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比刻意追求儿童绘画技能等这方面的内容,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儿童艺术个性的培养,让他们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进而流露出真性情。在开发儿童的智力上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包含着非常多的艺术元素,这些都是需要儿童眼睛、嘴巴等各个器官共同参与才可以的,这样就可以培养儿童的问题认识,事物观察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锻炼儿童的形象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对于儿童自身智力的开发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阅读全文

高校学前美术教育论文

一、提升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

学前美术教学主要包括幼儿绘画与幼儿手工两项基本内容。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幼儿开发、运用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利用外部环境的影响,刺激幼儿的绘画创作愿望,使其充分表达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使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美的情操,陶冶幼儿美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教育观点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前美术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实际操作能力。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和一些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包括对基础素描和基础色彩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幼儿简笔画、幼儿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在专业课教学中,学前教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美术教师的立足之本,是美术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进行美术基础技能训练,如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幼儿简笔画的练习等,还要督促学生学习手工操作技能。通过这类幼儿园实用美术和手工技能的训练,学生可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一名合格的学前美术教师应当系统而扎实地掌握学前美术教育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导好幼儿的美术活动,做好幼儿美术教学以及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工作。

二、培养分析和评价儿童作品的能力

学前幼儿美术作品主要是再现性的,情绪、情感更多起到动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对美产生追求,作品中体现出简单的形式美规律,如画面的完整、均衡、重复和色彩的明快、鲜艳等。学前教育阶段属于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能及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鼓励和引导,将会打击他们的绘画热情,影响其自信心的形成。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情绪,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正确引导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天赋。由于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热情,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不妨从教育环境入手,为幼儿创造优美的美术教育环境,以此帮助其学习美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抓住不同的黄金期辅导幼儿的绘画,但是要注意不能拔苗助长。教师要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绘画形象的真实性。在指导幼儿绘画时,教师既要给予关心和指导,又要少加干涉,在尊重幼儿和保护幼儿天赋的基础上,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创造,发挥幼儿的内在潜力,在幼儿创作感到困难时适时进行启发建议。

三、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在讲授绘画的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巧妙运用启发式语言,培养幼儿的创新实践能力。学前教师要多给幼儿创设艺术的氛围,及时诱导、鼓励,使幼儿体会成功的快乐,鼓励幼儿画出流畅而有情感的线条,鼓励幼儿自由画出各种形状,涂抹具有个性的主观色彩,通过主观创造将复杂物象概括成基本的几何形,鼓励幼儿在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多画一些有生活体验、生活情节的场景画,在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兴趣的基础上,适当拓宽绘画训练的内容,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运用各种绘画形式来画。学前阶段是幼儿发展创新思维、观察、想象等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通过创新学前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感受、体验、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活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通过观察表现生活主题,发现生活中的美,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培养幼儿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作者:李林娜 单位: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