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历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内涵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改革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上,探索了西南林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性及其路径选择,为促进西南林业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内涵发展;继续教育;发展路径;专业设置;西南林业大学
随着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内涵式发展作为总的指导方针。当前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仍然停留在“扩规模、促发展”阶段,内涵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因此,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专业设置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2]。为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促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2016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首份文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自2018年起新入学的继续教育学生按照目录内专业进行招生,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这是我国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必将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性
(一)顺应生源锐减的客观需求
随着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出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面临着严重的生源危机[3]。以2012—2016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为例,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稳步增加的情况下,从2015年起,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首次出现明显下降(表1),较2014年减少28.85万人,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比上年增加15.95万人。从云南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的情况来看,从2014年开始,云南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出现明显下滑,相比全国而言,提前1年进入生源下降阶段,而云南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同样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例如:西南林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主要以函授本、专科专业为主,从2012—2016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规模可以看出,2012—2015年招生规模基本能保持稳定,2016年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如图1),且专科招生人数达39.9%。随着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2017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专科专业基本停止招生,生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渐萎缩的学历继续教育市场,生源竞争日渐加剧。因此,西南林业大学学历继续教育依靠生源规模促进发展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学校内部管理下教师引领浅谈
摘要: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是教师队伍,可以说,稳定、专业、可持续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对新开办的学校,更是面临着大比例的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必须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策略。下面,本文就自己在从事民办学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结合对教师培养的实际经历,以教育随笔的方式,从学校管理易操作的角度谈对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的引领策略。
关键词: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引领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主要形式的民办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办教育也面临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文第二十四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民办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各地要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民办学校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活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学校要在学费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要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到民办学校任教,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文第二十五条:引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民办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办教育品牌,着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境界、有情怀、有担当的民办教育家。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引领主要包括职前培训、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三种模式,紧紧围绕“师德”、“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三个方面进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了有过程,没有结果反馈,或者连过程都是不完整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教师培训就是走过场,老师把培训当作一种教学负担等窘境。实际上,教师培训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来说,都是必须的,甚至应该看作是学校给的隐形“福利”。民办学校作为教育的一份子,以服务和质量为最高准绳,在教师的培养上可谓举足轻重。下面,结合自己的管理经历,探讨新开办民办学校教师的引领策略。
一、理念先行
理念是行动之魂,通过培养,让老师具备两个理念:1.新时代对教师立德树人的要求;2.民办学校对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要让老师们牢牢树立一个观念:做老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精神追求!既然选择,就理应全力去追求,建设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第36个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要指示,让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更加充满敬意,也激起了教师担当责任使命的更大热情。鉴于此,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以“大德无形”的境界,强化品德修为,加强师德修养。二是要以“大学无涯”的追求,树立练就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的观念。三是要以“大爱无疆”的仁心,关心学生成长,潜心立德树人。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教育的本质服务、为教育的规律服务、为贯彻教育方针服务、为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服务、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服务、为学校的功能服务、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办学,但民办学校要多一份“质量优先、服务至上”的现实要求。
二、情感引领
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
摘要:
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及其专业发展中,存在三种权力关系:教育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主导权、大学专家的权威及教师自主权。事实上,这三种权力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是不平衡的,国家主导权过大,教师自主权几乎为零,由此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为此,文章分析国家、大学专家及教师自主权的角色及运作关系,并提出改进继续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权力关系运作的建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继续教育;权力关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还包括制度化的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学习。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由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组成。学历教育主要是依赖于高校及其教师,非学历教育范围更为广泛,包括新任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岗位培训等,这些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部门负责实施。教育主管部门有独立的教师培训系统,包括教研室、教科室及教师进修学校,其代表的是国家权力,推行国家的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及规划。因此,在教师继续教育体系运行中,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三股权力:教育主管部门代表的国家权力、大学专家的权威以及教师群体的自主权。国家—专家—教师三股权力关系的运作深深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及其专业发展的方式、手段。自实施素质教育之后,教师的继续教育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三股权力体系的运作更为复杂。基于此,本文就教师继续教育权利关系运作与互动,分析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种种影响,并在此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一、国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角色
(一)国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
我国成人教育研究时代转向
【摘要】随着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成熟,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始逐渐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对本专业领域展开系统而深广的研究。我国成人教育的研究取向逐渐由“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由“人力资本”转向“文化资本”、由“阶段发展论”转向“终身发展论”。研究方法论由移植研究转向建构研究、由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由单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研究内容呈现出新趋向,具体表现为研究领域呈现更加广泛的态势、研究热点贴合社会变革发展实际、研究着眼于不断寻求本土特色。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时代转向
随着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成熟,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始逐渐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对本专业领域展开系统而深广的研究。特别近些年,成人教育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论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转向,这些新转向表明成人教育学研究取向更加关注“成人”这一主体特征,研究方法论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研究内容逐渐向纵深领域迈进。
一、研究取向的转向
1由“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
成人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之初,众多学者从构词法、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侧重点等视角将这一学科概念理解为“成人—教育学”(即:成人的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即:成人教育的科学),并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阐释。这一解读与阐释在一定历史时期影响着成人教育学科研究范式与理论发展。可以说,从“成人的教育学”到“成人教育的科学”,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关注“成人”走向关注“教育”,对“科学”的热衷已经取代了对“实践”的关照。这种“主体”的旁落导致了成人教育内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紧张。[1]成人教育研究在抓住“成人”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不应忽视成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命存在。在对传统的成人教育研究对象与范畴进行反思与更新的基础上,成人教育研究力图以明确的“成人”意识,逐渐从“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关注与成人密切相关的生活世界与生命存在成为我国当代成人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导引下,成人学习、成人生活、成人情感、成人职业、成人需求、成人发展成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范畴。以2016年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高频词,如: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城镇化农民工培训与职业农民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等词汇[2]进一步有力印证成人教育研究的主体转向,更加关注成人主体。成人教育研究由“成人教育”向“成人本体”的转向,为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争取到了更大的话语权与方法论,保障学科建设的前进方向与顺畅发展。
2由“人力资本”转向“文化资本”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反思(6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论文
1明确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定位
明确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办学宗旨为“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宏观界定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肩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使命,对构建学习型和谐社会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微观界定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窗口,是高职院校专业辐射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手段。所以,高职院校要明确成人教育的定位,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上而下的共识,高职院校决策层和各职能部门也要重视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摒弃成人教育是创收手段的做法,将成人教育发展纳入到高职院校发展规划中,正视成人教育工作,制定具体的年度成人教育工作计划,并合理配置成人教育资源。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中,从管理制度和教育资源层面保证成人教育质量,充分发挥成人教育资源优势,实行具有特色的成人教育管理,形成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办学特色。
2融合时代需求搭建多样平台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应融合时展需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成人教育地域性限制,搭建多样化、灵活性的“线上+线下”教育平台。在线下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中,仍旧延续高职院校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明确定位办学特色,发挥成人教育教学特色就可以。在线上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整合传统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资源,最大化发挥成人教育资源办学优势,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整合优势的教学资源武装成人教育,增强成人教育教学实力。融合时代需求搭建“线上+线下”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平台,具有个性化定制服务的特色,实现传统面授和在线学习的整合优势,大大节约了成人教育资源,也便于成人教育师生之间的交互。在这种平台上,成人教育教师利用教学模块设计,可以要求学生自我测试、自我学习、自我管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况,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及时反馈学习状况,教师也可以及时动态了解学生状况,双方形成实时的互动机制,大大提高了成人教育质量,实现多样化、高质量的教学模式。
3延伸教育链助推拓展市场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要延伸成人教育链条,从上而下的打造成人教育品牌优势,做大做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从上而下的打造成人教育品牌优势,延伸成人教育链是指“上游延伸”成人教育,应积极开展与本科院校之间的教育战略合作关系,借助本科院校教育品牌优势,打造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品牌;“下游延伸”成人教育,应积极开展与中职学校之间的衔接合作办学机制,抢占中职学校生源市场。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上游延伸关键在寻求与区域政府的合作办学,积极引进社会化合作办学模式,将职业资格考试和成人教育学历考试结合办学,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高职院校“双证”成人教育,为区域政府、企业发展输送“订单制”应用技能人才;下游延伸关键在寻求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办学,中职学校可以将生源直接输送至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利用中职学校的衔接教育需求,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扩大在中职学校的招生生源,创建成人教育品牌。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策略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看还缺乏系统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自身的独特规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特点,还是国务院相关文件都要求高校要构建系统的、有层次的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可以面向全体低年级的学生、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正在创业的学生三类群体分别设置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创新创业孵化模块、创新创业精英模块,并开设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科学合理配置来使之层次分明、有序衔接。
关键词:
进阶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层次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率,2012届为2.0%,2013届为2.3%,2014届为2.9%。可见,近年来毕业后立即投身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全面推进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略论(10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始业教育创新
摘要:
始业教育是大学新生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始业教育阶段开始深入并逐渐渗透到大学的各个阶段。文章通过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明确了始业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又从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在始业教育阶段的定位;细化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内容,提倡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延续性三个方面探析了适合始业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始业教育;大学生
自1999年教育部提出相关的创业教育政策到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从最初的高校自由探索发展到现在的全社会大力提倡、普及已走过了近16个年头。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分子群体,有着创新创业的内在基础和外在动力,是全民创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的储备人才,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产生经济利润,更在于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战略性的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始业教育阶段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