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科历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生学科素养高中历史论文
一、立足全面,瞻高望远———史观的运用
近年来,江苏卷较重视各种史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里都有体现,迫切需要我们师生一起重视各种史观概念。最基本的史观,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史观的基本内涵。其次,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史观来研究历史问题,使其能准确、熟练、科学地运用各种史观来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的第2问:“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此题是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亮点之一,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尤其体现在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此题要求学生对“王韬课士的近代性”进行论证,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学科素养。比如:历史诠释和论证能力。解答时,学生需要分析题目,然后从考试选拔的形式、命题内容、考试结果和导向等角度将“王韬课士”与“古代课士”进行比较,进而论证出“王韬课士”所具有的中西并存和顺应时代及世界发展潮流的近代性特征。驾驭这道题的要素之一,就是能真正掌握近代化史观的内涵,不是简单地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三个角度来诠释“近代化”史观的内涵。
二、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能力的提升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史学即是史料学。”西方兰克学派认同“: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胡适曾讲过:研究历史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在选择题的命制上多以各类历史图片、文物、学者观点、漫画、表格、社会生活场景等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20道选择题都是采用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如选择题第6题社会生活场景、第11题历史图片、第15题表格题、第17题是学者观点等,几乎没有一题不是通过新情境来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学生对此类选择题既感觉有新鲜感,但又有感觉到有难度。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解答此类题目的准确率呢?笔者认为需要在历史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增大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力染课堂,感知升华———情感的渗透
《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历史教学的内容实际上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和社会中的人进行了解和认识,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使学生学习做人、懂得做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里素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简而言之,现在历史学科的教学功用愈加注重品德教育。笔者再次联系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主观题。王韬用向当权者上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见。在阐述他的西学观点的同时,我们更要向学生强调他的爱国及坚毅的人生观。王韬在献策失望、未受重用之时,化困难为毅力,在“西事方殷,海疆多故”之际,他忘却了个人的饥寒,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他在同朋友谈论国事时,“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数行下”。在流亡海外期间,王韬仍时时关注着苦难的故国,如其诗中所写,虽然“九万沧溟掷此身,尚戴头颅思报国”。可见,教师必须挖掘每一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处处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蕴,让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不仅跃然纸上,更撼动人心。教师以其独特的个性感染力让课堂有所表达,有所震撼,有所永恒!所以“以事带人”的理论再好,如果太重的是“事”而太薄的是“人”,历史教育的血肉也就流失了,留下来的骨架虽然可以支撑历史教育,但是缺乏流动的活着的思想和情感。这等历史教育作用于教学,就别指望它有活力、有思想!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历史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就是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提高历史教学效益,就需要师生共进退,一起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并追求效度、准度和速度。
作者:周丽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学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感悟课程核心内容,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充分利用史料资源、考证史料内容、撰写历史论文有助于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进而彰显高中历史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旨在确定历史史实,这不仅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性素养,更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必备的关键品质。然而,在应试教育和高中历史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忽视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提升自己的史料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帮学生树立史证意识,多选择以学生为主的史料研究、问题探究等教学方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下面,笔者便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史料资源,提升问题意识
历史虽是过去时生的事,但部分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对于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掌握历史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才是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史料资源,发现并感悟其中的学习价值。首先,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精心编选的史料,我们的城市、家庭等生活环境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历史史料。鉴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史料,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和研究,之后便可使学生通过询问教师、利用网络查找资料、阅读相关历史书籍等方式解读问题,验证自身看法,从而提升史料实证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时,学生除了可以根据课本上出示的《人民日报》文章和“”时期夸张的宣传画,来体会当时人们进行经济生产的精神面貌和片面追求数量、忽视客观事实的行为,还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是否有当年保留下的遗址。在学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学生可通过家中保留下的粮票和老人的讲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带着问题进行资料查找,自行归纳总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巩固历史知识,提升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考证史料内容,培养解读能力
史料解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史料信息进行提取、概括、阅读和理解等。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时,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史料,让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对关键信息的解读找出课本中对应的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解读能力和对课本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和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中有关宋明理学的论述,并对学生提出“以宋明理学为例,谈一谈你对中国文化包容性和创造力的理解”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出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相关信息,并联系课本中宋明理学思想内容和特点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扩充学生知识面。
凸显判断力养成高中历史语境建设
【摘要】判断力是人的独立人格养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高中历史学科中的语境建设与判断力养成有一定关系。培养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过往,提高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使学生获得面对真实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面向未来的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判断力;核心素养;历史语境
在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纷繁复杂的文化评论,人们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和观点进行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力是21世纪世界公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个人的判断力受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也受到个人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判断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现实中,人们往往习惯“碎片化”的短文本阅读,脱离语境去理解文本信息,缺乏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辨析、质疑意识。因此,学科教育在个人判断力养成方面应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当下高中生基于历史学科的“判断力”真实水平有一定了解,笔者主持的“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课题组在2018年及2019年对参与课题研宄的学生进行了课题开展前后的数据调研,来自5个区近20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研。调研数据的结果呈现了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实施的效果。
一、课题实施后学生具备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现状
为评估“凸显‘判断力’养成的高中历史语境建设的实践研宄”的实施效果,笔者在连贯性实施教学探宄的一所F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研。以F校2021届高二全体学生(440人)、2020届高三等级班学生(94人)为样本进行数据调研,并把这部分学生在2018年被调研的数据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在同一群体(2020届、2021届)中进行两次与判断力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能力的调研(百分比得分率),发现无论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还是历史解释,学生获得这些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发现,不同学科核心素养呈现的进步幅度有很大不同,而且2020届和2021届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20届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2021届。其中原因,除了样本数据的量有大小可能导致数据差异性大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2021届经历等级考分科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把历史学科作为合格考科目,这对学生认真投入历史学科的学习,尤其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历史阅读与写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即便如此,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探宄还是体现一定效果,2021届全体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取得了进步。
1.时空观念
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来看,2020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指数(72.66%—78.37%)明显高于2021届的学生(64.03%—65.53%),群体差异性导致数据差异的原因不再赘述。从时空观念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率来看,两个群体的进步率不高,都没有达到10%。这说明与时空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时间轴、地域地理空间等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就其中的原因来分析,可能一方面是课题实践的时间短效果还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课题组成员习惯性地认为这是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史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髙中生的时空观念的培养相对比较弱。
谈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如何保证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高中历史教学应从转变教学理念,开放教学思想;突破教学局限,开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主要分析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1]。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历史的方法。传统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从宏观方面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掌握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正确方法,无法通过自主思考去分析历史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很多高中生都认为学好历史就是能够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背诵下来,在枯燥乏味的背书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近些年来,虽然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引入为教学活动注入了一些新鲜血液,但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受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仅仅将多媒体课件当成代替板书的教具,教学手段变化不大,依然以灌输式为主,学生的学习体验基本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却享受着不用再写板书所带来的便捷,从而导致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逐渐弱化了自身的基本教学技能,甚至产生了不用多媒体课件就无法教学的现象,不利于教学相长,也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实践活动较少,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少开展实践活动,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搜集史料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历史解释能力。此外,由于教师很少甚至从不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因此导致学生总是处于封闭的教学空间内,思维与视野容易受到禁锢,这对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难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高校的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拓展思维、强化能力的重要舞台,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教学语言,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熟练运用及尊重学生需要的人性化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育人双重任务的主要手段.为更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断研究更新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师的永恒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方法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突破长久以来闭塞、孤立、隔绝状态开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历史阶段.世界近代史教学,旨在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主线、了解近代历史分期及分期依据,以全球史观系统完整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本质、矛盾、规律;正确理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世界近代史不仅是提升专业素养和培养学术研究兴趣的需要,也会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高校历史专业学生以往知识的积累不足、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及学生个性差异的不同,特别是在当前应用型教学思维下,高校世界近代史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差,历史思维不活跃,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不善于从全局性、深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等现象.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及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已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拟对世界近代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富有逻辑、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开放式、互动式课堂教育,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强化训练与指导并用的方法,来有效提升学生对世界近代史专业学习的兴趣、专业内涵的认识及专业理论素养,达到教与学知行统一的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
1讲求技巧的个性化教学
多年来,传统教学一直是我国的大多数院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就是根据教学任务和大纲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规定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而学生只是教学对象,他对这门课程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完全掌握课程内容,有没有就课程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关注的不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这种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如果再加上教师教学语言的死板、无趣,整个课堂氛围会显得沉闷、无趣、低效.而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营造生动活跃、有趣高效又能引发思考的课堂氛围是每一个教师既要认真面对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以逻辑清晰、声情并茂、个性化鲜明的教学手法像讲故事一样展开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或启发或演示,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并引发他们的思考.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也是人类从分散隔绝状态日益紧密的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历史.革命、改革、战争既推动了近代历史的进步也丰富了近代历史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所涉及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结果和事件的性质、意义(作用)等讲清楚,还要分析各国革命、改革、战争中的共性和特殊性.更要引申介绍史学界对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状况和不同观点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背课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吃透教学内容,按着大纲要求,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语言,不能照本宣课.要注意使用具有生动形象、诙谐流畅的课堂表述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一些事件可以通过演示的方法,还原历史场景,如用PPT课件插入FLASH软件播放历史影视资材等等,把课程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掌握,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传统讲授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克服了教师一个人满堂灌且枯燥无味的缺点,为教学活动增添了活力.有趣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的教学演示是支撑教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有趣的课堂”更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有效方式.其次,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有趣的课堂”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相互呼应.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把一些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或课后作业等方式抛给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回答问题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认识理解,也可以根据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来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训练学生搜集阅读整合历史资料进行史学论文的写作能力等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传授过程的参与者.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例如,在讲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背景这节课程之前,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美国式的民主,为什么说《独立宣言》的发表是美国成立的标志,对美国革命的性质、意义、局限性以及美国独立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等.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答疑解惑,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开放式课堂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了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求知态度和学习习惯.
2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教学
课堂教学应当常讲常新,教学手段更要多样和形象化.随着多媒体技术、PPT课件在课堂的应用,世界近代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形象、立体.把投影仪及教学用的电子白板等科技教学器材用在课堂,为教学效果增添了色彩.我们都知道,活动的画面更吸引人,尤其是交互动画,更让人倍感亲切和助于记忆.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现代教育的优势,在课件中应用动画、图片、图表插入FLASH软件播放历史影视资材、历史纪录片等,往往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泼、更有趣.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也将各种历史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内容,用生动活泼的画面让学生摆脱了单一的历史教材带来的枯燥与泛味.由于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习惯,学生们主动搜集、整理、阅读原始资料变得更加方便、积极,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求证的主动性大大提升.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原始资料,以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针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或以PPT课件进行演示,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沙龙、演讨会、读书会、撰写小论文,必要时可以开设课堂辩论会,以此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打牢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日后学生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创造条件.
民族历史名著英译思路
本文作者:邢力 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13世纪的蒙元王朝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千古奇书─—《蒙古秘史》。它是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过程为中心,记述蒙古族从神话传说起源到13世纪40年代五百多年历史演进的一部“敕修”官方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永久价值的文学经典。它虽然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但糅入了一些神话传说来解释英雄人物的诞生和历史事件的关系,同时在写作和叙事方式上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因此可以说,《蒙古秘史》在对蒙古帝国创业史的记述中表现出很强的文学传说和历史色彩,是一部历史文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化典籍。杨义在《〈蒙古秘史〉:七百六十年祭》一文中称赞此书“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而且在整个中华文学史上是一部掷地有声的奇书”①,此誉绝不为过。从内容来讲,《蒙古秘史》包罗万象,涉及13世纪中叶前蒙古族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珍贵材料,堪称反映古代蒙古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就文本而言,《蒙古秘史》的畏吾体蒙文原文早佚,流传至今的最早形态是14世纪末出自明朝翰林院的汉字音写本,即以当时的汉字拼写原书蒙古文发音并附有旁译和总译的一个特殊读本,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魅力和价值,《蒙古秘史》引起了中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六百多年来,它的流传和研究遍及多种文字。目前,关于《蒙古秘史》的研究甚至引发造就了一门风靡世界的专门学科———“秘史学”。不言而喻,在《蒙古秘史》走向国际的过程中,翻译尤其是英译(有鉴于英语作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国际交流语地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国内翻译界对于有关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更没有联系到典籍翻译和翻译学的建设进行专门研究。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国民族学界对这部民族文史经典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史学、文学和蒙古文献学领域,对于其翻译研究价值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秘史》的英译研究更是从未有人问津。考虑到秘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要求的扎实框架和这当中英译研究的空白现状,本文拟对《蒙古秘史》的英译史进行纵向梳理,对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柯立甫译本展开微观评析,并对其英译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期从民族文学外翻的角度为秘史学甚而整个民族文学、翻译学建设提供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视角。
一、《蒙古秘史》及其英译史
1、《蒙古秘史》简介
《蒙古秘史》(Mongqol-unniucatobcaan),意即“蒙古的秘密历史”,是蒙古文人史官记载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黄金家族出身和家谱的古书。多数学者认为其原文为畏兀体蒙古文,约成书于13世纪,成书地点在蒙古高原的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作者佚名。《蒙古秘史》成书后,身为统治者的黄金家族将之视作“祖传家训”秘籍,“事关外禁,非可令外人传写”②。直到元亡明兴,此书落入朱明王朝手中,明太祖朱元璋为培养通达蒙古民情、军情之人以扫除漠北残余的北元势力,命翰林编修火原洁和马沙亦黑等以汉字音写其蒙古文并附有旁译、总译,以供学习蒙语蒙文之用,世人才有幸一睹它的奇书概貌。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奇书其后只有汉字音写本传世,蒙文原本自汉译后迄今下落不明。也正由于此,《蒙古秘史》成为一部充满悬疑的“谜”书,有关的众多问题,如成书年代、原文形式、书名作者等,一直困扰和吸引着众多的蒙古族专家和文史学者。由于《蒙古秘史》的畏吾体蒙文原本早佚,“现存的《元朝秘史》,则是以六百余年前河北地域的汉字方音,译写《蒙古秘史》原文(当时尚存)的古蒙古语音而成者。”③换言之,目前对我们而言,《蒙古秘史》的存在源头就是一个包含了音译以及简单意译的汉译本,它在文献学上的地位堪比原著,其价值不言而喻。这个汉译本大约在明朝洪武初年(约1382年左右,有争议)形成,后有12卷本(正文十卷,续集二卷)和15卷本(明永乐年间收入《永乐大典》)分别传世。这两种本子在内容上完全相同,只是分卷有差别。
目前行世的主要有三种版本:15卷《永乐大典》本、12卷顾广圻本和12卷叶氏观古堂刻本。学术界研究和译注一般都是以错误相对较少的12卷“顾广圻本”或“叶德辉本”为底本的。1980年,额而登泰、乌云达赉两位《蒙古秘史》专家以上述三种版本中错讹较少的顾广圻本为底本,参照另两种本子进行校勘,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蒙古秘史校勘本》,这是目前比较权威的一个通行版本。现存的《秘史》由三部分组成:正文、旁译和总译。正文大字是用汉字音写的蒙语原文;旁译是附在正文每个词语旁的逐词训沽解释;总译则是指正文后面直译大义的汉译文。学术界为了研究方便,将明译正文段落(不一定是蒙文原文的自然段落)顺编序号,约定俗成,遂有了《蒙古秘史》共有282节之说。需要指出的是,《蒙古秘史》因翻译而衍生出了《元朝秘史》之名。《蒙古秘史》是原书名,而《元朝秘史》则是明廷译官在翻译后加上的题名。本文一般使用前者,只有在尊重史料引述原貌时,才采用后者。
国内初中历史教学探究(10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微故事分析
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是基础课程之一,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在于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很多初中历史知识内容本身就具备故事性,不少历史事件都转化为后人美谈的微故事。笔者针对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帮助广大教师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微故事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不过,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是初次系统性地接触和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历史微故事时,难度不能过大,并尽量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微故事的现实意义
第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微故事与教材内容相比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处于初中生来说,教师运用历史微故事配合教学活动,能加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符合其心理发展特点。第二,将复杂变清晰,抽象变具体,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历史微故事的讲解,能促使学生将一些不易掌握的地点、时间等与故事内容相结合,降低理解难度,而且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第三,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历史微故事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很多历史微故事不仅囊括事件的发生过程,还体现着后人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总结评价以及经验教训,而且不少历史微故事的综合性与广泛性较强,可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历史知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微故事的具体运用
(一)合理处理构建历史微故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历史微故事对学生来说是否存在较强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历史微故事的合理处理和构建能力,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初中生来说更为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历史微故事教学方式时,在讲述故事开始阶段时,吸引力需足够强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教师在讲解历史微故事的具体情节和内容过程中,不能太过空洞,应保证故事内容完整,情节丰满,逐层展开,并注重节奏,由于是历史微故事,应详略得当,不能过多的占用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讲述的历史微故事应首尾前后照应,或者为学生留下疑惑与悬念,或者起到良好的画龙点睛作用。因此,教师对历史微故事应足够把握和了解,不能脱离真实性,合理处理与构建微故事的情节。
初中历史教学实施(10篇)
第一篇:初中互动式历史教学实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更有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从学习中体会到历史课的趣味性,广大初中历史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对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改变教师自身角色,提高学生的互动性
在学生的传统认知当中,历史课是枯燥无味的,大多数学生难以对其提起兴趣,使得学生们总是被动地去接受这些知识,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身角色,不仅仅对知识进行传播,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当学生真正对历史课产生兴趣了,才能使他们的创新力得以展现,使得教学效率大幅提高,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概述,让学生们课下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到下节课的时候让同学们自主发言,说出自己的相关见解,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所作出的壮举和他们的伟大,让同学们自己讨论19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形势,引导他们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时引导学生组建关于《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知识框架,让他们对课文从整体上有一个把握,使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更轻松的学习知识点。
二、带动学生积极性,设置相符情景
为了使枯燥的历史课变得更加有趣、更有吸引力,教师可以设置相关场景,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传授他们知识后,让他们自己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并且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学习的想象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对当时所发生的历史场景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得他们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让学习效果更佳。在设置课堂情景时,教师要因材施教,让一些想象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对历史场景进行形象的想象,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和理解。在学习《内战烽火》这一章节时,学生很难对当时重庆谈判、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些历史情形进行具体形象的想象,可能只是单纯的对这段历史进行生硬的记忆,这样就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的枯燥,这是不利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这时,教师就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当时的图片以及相关的电影,让学生们观看之后,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要去重庆谈判”、“等人留在陕北有什么积极意义”等问题,让他们通过发表见解,了解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认识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取胜的法宝之一。以“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为例,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场景,让学生们通过话剧的形式将这段历史演出来,帮助学生对这段史实更加深刻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对于牵制国民党军队,缓解解放区军事压力,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的重要意义,同时利用下载下来的图文,引出对挺近大别山相关知识的考察,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
三、丰富活动形式,拓展学生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