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科发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科学发展观论文:体育学科革新发展思索
本文作者:刘景刚 谢谨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体育部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部
体育学科的发展与改革
体育学科教育的本质就在“传递体育文化”与“服务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传递体育文化”自不待言,“服务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体能、体力、文化、审美、道德,即人的优秀素质,即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或精英。这些反映出体育学科教育固有的规定性,也就是根本特征。“传递体育文化”与“服务于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形成”的统一,是体育学科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键所在。体育学科教育的价值源于体育学科教育本身的一些属性,这些属性必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要。体育学科教育的功能是体育学科教育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所以,体育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都与体育学科教育的本质息息相关。体育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体育学科教育要干什么和在学生身上要引起行为模式、人格、体力和精神等变化以及其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标准。体育教育目的则有主观性,目的决定对功能的选择和价值的认定,并决定功能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而人对体育学科教育功能的认识及教育价值取向,又是影响体育学科教育的目的制约与彰显体育学科教育的某些功能,凸显其教育价值取向。人们对体育学科教育功能的认识,是随着体育教育的实践和发展而不断得以扩展的,是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自觉而逐步得到增强和深化的。它是与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体育学科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30余年的探索,体育学科已基本上确立自己的专有研究、对象领域,勾画出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且逐渐形成体育教育知识体系追求和学科建设追求的学术自觉。但由于体育学科本来就是从西方引进,诸多探索也还没有与中国传统的具有独特的体育理论和实践交融,因此至今尚未确立为体育学的学科地位。
体育学科的改革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相对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除十大体育学院和部分师范院校外,基本上没有高等体育教育。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的体育教育由于定位于为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学科界域、学科层次都有所局限;而一些普通大学所设“体育教研室”,20世纪90年代才升格为“体育部”,基本上行使着开设体育公共课和课外活动及课余训练等职能。第二,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作为独立院校的体育教育,其主体部分是培养体育从业者的职业教育。这使得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理所当然的把技能教育放在比学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这也导致体育教育被“矮化”现象。第三,体育教育处于体育项目繁多,各种体育项目的学理建设大都借助教育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的理论来构建和影响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的学理,这也意味着体育学科基本统摄教育学的门下。其实,早在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就确定中国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是向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5大门类。在这个学科分类中,“体育学”与“教育”是并列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事实上,“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仅在于其数千年来可考可研的文献积累和有知有识的学理构建,而但体育只是隶属于它之下的一门学科,大部分靠口传身授来延续,而有些依托现代科学文化进步出现的新兴体育形态如跆拳道、野外生存、攀岩、街舞、民族舞蹈、沙滩排球等,一时半会儿的似乎还难以被传统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所接纳。一个鲜见的是事实,体育作为学科教育的迅速扩张和高速发展,对应的是一个“浅阅读”的读图时代,是一个“娱乐至上”乃至“愚乐至上”的接受境遇。
“学校体育学科理论”的建构是“体育学科”学理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学校体育学理论”的构建也需要对各体育项目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性加以理论言说,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但至少在目前,我们的“体育概论”还无法建立一个能有效统摄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建设的框架。显而易见的是,既往参照教育学划为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医学等,但都没有触及学校体育学理建构的核心课题,或者说大大游离于各体育项目本体的学理构建。实际上笔者认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学理构建的领域,最精炼的表达就是史、论、术3个方面。并且,史和论的主体的主题应当是“术”的演进史和创造论作为学科门类的体育学理构建,当前最为主要的是各体育项目本体“术”的学科建构,没有这个“核心课题”的解决,我们根本不可能建立起具有成熟“学科品质”的学科门类。换言之,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是“以德观器”并“以技通道”。这就需要我们体育学界艰辛与持久的努力,而且还需要社会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因为文化产业已列为国家重要的软实力,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与高科技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体育教育怎么样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怎么样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怎么样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确实是我们急需探讨和深思的问题。身心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但是,我国大学体育尽管在理论上受到推崇,但是在实践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不占优势。理论上、口头上重视体育,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在大学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困境”。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在理论上一贯倡导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教育,甚至规定体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但是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却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在当前那种重“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体育在大学始终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合法的栖身地”,它的发展真可谓坎坷不平。在体育教育实践中,普遍出现对体育教育缺乏深刻的反思。体育的真正意义在育“体”,“体”即“身”,为心之基,所以体育则由体及心,渗透在整个生命之中,是身心统一的教育,亦使体不仅成为肉身之体,还要成为智慧之体、道德之体、精神之体、审美之体。但是,今天我们把体育教育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作为体育教育发生的原点,不知不觉偏离了体育教育的本真。体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它是对人的认知构成了哲学的主题。但当前的体育教育缺乏思想、身体、情感和人性的思考,导致体育教育人文精神贫乏。为此,社会已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如学校体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但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得不到明显的效果,相反却令人忧虑重重。近20年来,学生的肺活量、耐久力、爆发力、力量等素质连续呈下降的趋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甚至还不如中小学学生。尤为严重的是城市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伴随而来的是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龄化现象,近视眼居高不下,口腔保健水平较低等。这意味着,传统的体育理论已不能自圆其说,学校体育似乎离教育越来越远。虽然体育课程自小学到大学长达14年,总学时数高于其他学科,但并没有能解决学生对体质健康的了解,更不知怎样做才能增强体质或变得更健康。#p#分页标题#e#
ESI高校学科建设论文
一、ESI全球学科排名作用不容忽视
(一)ESI概念和具体指标
⒈论文收录数。
论文收录数指10年来被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总量,它反映了该研究机构对全球学科交流的贡献度。由于收录论文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且经过同行评议,ESI收录论文数成为评价研究机构科研绩效,考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⒉论文被引量。
论文被引量指10年来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被引用的总量,根据论文被引量可以排出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量体现了全球学术同行的关注度,被引量越高,说明该学科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论文被引量是评价学术表现、锁定全球位置的关键性指标。
⒊篇均被引频次。
教育部一级学科投稿期刊建设实践探索
2015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该方案。这一方案是我国继“211”、“985”工程之后,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导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特别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图书馆参与高校的学科服务,采用SCI、ESI、JCR、InCites等多个数据库作为信息源,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分析方法对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和数据深度挖掘,为促进学校更多学科加速进入全球前1%、更多学术论文成为高影响力论文,推动学科发展作了大量的情报分析工作。本文整理高校科研成果,根据教育部一级学科对大学学术论文进行标引分析,从角度分析期刊影响力,建设学科投稿期刊目录信息,为高校学术发表期刊选择提供信息支撑;以学科为例进行数据梳理,结合科研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为高校教育部一级学科学术影响力发展提供参考。
1设计思路
1.1服务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学者既关心投稿的成功发表,也关注后的被引次数,被引次数涉及个人、学科、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是期刊关注的目标,目前期刊影响力的各种量化指标也是由论文的被引次数来计算的。从作者角度要考虑更快速、更适合自己学术水平的期刊,从期刊编辑部角度要考虑哪些论文的内容更切合学术热点,更能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为提高论文影响力,本文投稿期刊主要考虑SCI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同时考虑期刊出版周期、中国作者的友好程度等因素,根据已发表学术论文对应期刊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编辑期刊投稿指南,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应本校的投稿期刊目录信息,利用不同指标标注期刊推荐的级别。
1.2期刊界定
学术投稿通常会选取具有高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主要量化指标。由于期刊的影响因子每年都有变动,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具有可比性。JCR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按学科将期刊平均分为四个区,如Q1处于前1/4区域,Q4处于后1/4区域。本文高水平期刊通常界定在Q1、Q2区域,但由于高校有大量的硕博士,本文对Q3和Q4期刊选择指标进行信息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期刊投稿需求。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反映该期刊论文被引的几率,论文被引百分比越高,期刊的零被引率就越低,由于高校学科有习惯性投稿期刊,从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可以分析高校投稿的合理程度,引导科研人员向被引较高期刊进行投稿,以提高学校论文的被引率。在分析期刊被引过程中,本文对Q3或Q4期刊,若本校论文被引百分比高于同学科Q2期刊均值,该期刊也纳入推荐期刊。ESI数据库提供有学科被引前50%的期刊,这部分期刊在分析过程中与本校的高被引论文所属期刊略有不同,本校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覆盖JCR的四个分区期刊内,由于期刊是跨学科收录,需具体考虑该高引论文收录期刊所属学科,在期刊信息中备注高被引论文期刊,以增加期刊的推荐程度。学科论文在期刊中的百分比,录用多学科论文的期刊,如“PLOSONE”主要收录医学生物,但也少量收录电气学科论文,这类期刊在目录中备注信息不作推荐。SCI异常期刊,部分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大量引用自己期刊的论文,使自引率超过20%,这类期刊往往会被镇压,镇压(suppressed)不等于剔除(dropped),论文依旧被收录,如果不改正,很可能会有被剔除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SCI互引,如2016年KoreanJournalofMetalsandMaterials引用JournalofCeramicProcessingResearch的论文达21%,这种互引情况会导致期刊的镇压,这类镇压期刊将不出现在投稿推荐目录中。
2教育部学科类别标引
广告学研究成果研讨
作者:黄硕 初广志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研究缘起
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积累数量庞杂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的价值都值得探究。为此,整理学术发展脉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既有学术史方面的价值,又可以对当前的研究提供借鉴。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我国广告学正处于这一阶段。部分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类、广告类期刊上的学术文章以及硕士论文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梳理了国内广告学术研究的发展轨迹。归纳起来,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梳理广告学术发展轨迹以定量研究手法进行历时分析,描绘广告学术研究文章在数量与分布、研究主题、论文著者、原载刊物及其他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并对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以阐释,揭示出我国广告事业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何佳讯、王智颖分析了《中国广告学研究20年主题分布与阶段演进》[1];姚曦、李名亮选取了1979-2002年《全国报刊索引》收录的共计2375篇广告学文献,统计了广告学论文的发表时间、著者、研究方法、研究取向、研究主题及刊载情况,对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评析[2];于静对广告学期刊论文的数量及主题分布、著者及机构、期刊类别及核心期刊进行了定量分析[3];郑欢在分类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告三大学术期刊在2008年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文章的研究方法[4]。
(二)对广告学术研究的反思和规范李彪通过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考察,发现大量的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尤其是思辨论证法,而定量方法很少运用[5];丁俊杰等对1979-2008年我国五种主要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梳理,指出广告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简单陈旧、论证深度不强、缺乏实质性理论突破等问题[6];杨柳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的统计和分析,认为我国广告业存在“重术轻学”、研究领域不平衡、广告专业学术期刊缺失等问题[7]。此外,彭子玄基于对1998到2006年九年间美国《广告杂志》杂志的内容分析,从研究主题的变化预测了西方广告理论研究的发展[8];郑欢等基于传播类博士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对传播学“5W”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9]。可是,目前关于广告学博士论文的研究仍是空白。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下,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方法和结论应代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最高水平。
研究思路
本研究试图以历年的广告学博士论文为对象,从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参考文献的专业性、学科之间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所提到的广告学博士论文,包括研究者所能搜集到的不同学科以广告为研究对象的论文。
中文期刊卓越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分析期刊自身不足,通过查阅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发现该刊论文学术影响力在学科内处于领先水平,学术质量稳定,但在论文推广传播方面的工作不够。下一步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论文的传播,进一步提高该刊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其他中文梯队期刊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世界一流期刊;出版传播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年)框架方案,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该项目包括7个子项目,其中梯队期刊项目择优遴选200种(中、英文科技期刊各100项)具备一定办刊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科技期刊作为支持对象,入选的期刊无一不是该领域内的优秀期刊。2019年11月《中华护理杂志》凭借多年的积淀和优异的办刊成绩,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中华护理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中文期刊,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中华护理杂志》继续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列学科第一,在全国2049种自然科学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位次上升至第4位,显示了《中华护理杂志》卓越的学科影响力。虽然在国内本领域具有权威地位,但对比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定义[2],《中华护理杂志》成为世界一流期刊任重道远。如何发现自身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是《中华护理杂志》未来5年的目标,也是所有入选梯队项目期刊的共同目标。本文以《中华护理杂志》作为中文权威期刊的代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也为其他中文梯队期刊提供借鉴。
二、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参照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期刊设定了文献计量学目标。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的主要特征,涉及多个不同方面,期刊编辑出版者也可以从这些指标上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期刊的发展方向[3]。本研究查阅2018和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4-5]本学科各核心期刊数据,通过比较指标变化,分析我刊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常来说,期刊综合评价总分越高,说明该期刊在所在学科内相对的综合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水平越高。近年来中信所采用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他引率、基金论文比、引文率、开放因子等6项指标来计算综合评价总分。
(一)本刊论文学术影响力在学科内处于领先水平。在27种护理学类科技期刊中,有9种入选2018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有10种期刊入选2019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核心影响因子、核心总被引频次在2017年和2018年一直保持在学科排名第一的位置,充分反映了本刊论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多年来我刊在保证期刊质量方面可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严把学术质量关,严格执行外审双匿名审稿、专家集体定稿,积极策划专题,编辑出版阶段严格执行三审三校,期刊出版后积极落实审读制度,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经过如此严格的流程,刊出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我刊也得到广大护理界同仁的认可与厚爱,均以能在我刊上刊登文章为荣耀。
网络科学传播形式探索
作者:张浈 张明伟 周荣庭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网络科学传播模式是对通过互联网进行科学传播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其传播内容主要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公共事务等,传播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对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很难选择“科学共同体专业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子集团内部的科学传播”等概念,类似说法比较冗长,难以理解。考虑到学科层次的学术交流主要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之所以没有选择科学同行这样的字眼,主要是因为在当下的语境中,科学同行容易被理解为科学共同体。学科同行的确定,一般依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
一、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简析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主要指学术交流,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为,论文的传播模式对会议报告、开放课件等具有参考意义。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主要要素包括论文、网络、学科同行,公众也可以参与其中。本文提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见图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其实是一个开放的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个拥有反馈机制的循环模式,学科同行以网络为载体,在同行内部和公众之间进行科学传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对论文而言,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传播途径,要想在作者、读者、资助者间建立互信,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高质量。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中,同行评议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同行评议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同行评议在传播模式中的位置并无定规,既可以在于网络之前进行,也可在于网络之后进行。该模式中的网络,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实时发表,另一方面指论文在网络上进行典藏,即论文仓储数据库。学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论文得以典藏并能实时查阅,是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该模式中的学科同行,是指能看懂论文并能进行反馈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该模式中的公众,除了非科学共同体成员还包括非学科同行科学共同体成员———他们也难以对论文进行反馈,与非科学共同体成员并无太大区别。图1是对学科同行内部科学传播模式的抽象概括,这其实是一种无阻碍的理想描述———论文生产完毕,快速发表典藏于网络,学科同行阅读使用并进行反馈。在实践中,相关工作者正努力实现这种理想状态,其中以开放获取模式(OpenAccess)为代表。
二、开放获取思想与其特点
学科同行内部的科学传播也即专业交流,除去面对面的交流,一开始是通过写信等方式来完成,后来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发表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学术期刊出现。1665年在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是最早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同行评议是一种科学的专家决策制度,到目前为止仍被公认为最好的一种决策制度。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期刊,几百年来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第一,学术期刊体量有限,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学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发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学术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载太多文章,科学共同体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无疑问就被浪费。第二,时效性不强,不能及时捕捉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论文写作到发表之间的周期过长,会影响科学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进行了统计,审稿时间不低于2个月的超过50%。第三,期刊价格快速升高,读者不堪重负。纸质期刊价格升高,出版商又通过IP和密码等控制电子版,信息费用被抬高。据LibraryJournal的统计,2004年到2008年,平均价格相对上涨最高的为哲学与宗教领域的期刊,上涨幅度达到178%,最低为数学与计算机学科领域,上涨幅度也达到27%。第四,传播价值无法最大化。学科同行之外的公众,基本不可能订阅学术期刊,当其对某论文有需求时,路径依赖导致其不知也难以查阅。纸质期刊数量有限,不易保存,后来者很难继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期刊涨价与图书馆经费减少、网络使用范围扩大与学术期刊电子版访问受限、学术研究速度加快与学术期刊出版滞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渐凸显,并导致学术交流危机,于是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得以提出并逐渐得到认可。开放获取是一种全新的文献出版模式,它由作者付费而用户免费,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获取该学术资源。通过开放获取,科研成果可以直接与公众见面,避开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机构,促进了信息传播。在网络作用下,文献检索更方便,典藏也更有技术保证。
三、开放获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
科技期刊编辑提升科研能力的方法
1编辑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对科研信息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科院前院长卢嘉锡先生曾指出:“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又是龙头。”而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其中编辑是科技期刊最核心的要素,作为能动力量非常关键,只有编辑自身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才有利于科技期刊作用的真正发挥,从而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因此,编辑科研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也非常必要。一是,编辑个人发展的需要。科研意识是编辑鉴别、运用高质量科研信息的基础和前提,是编辑学术把关的重要保障,也是编辑必具的基本素质。科技期刊编辑从事科研活动对编辑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编研结合是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编辑应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逐步实现由“文字编辑”向“科学编辑”转变[2]。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需要。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在稿件的组织、评审及编辑等环节把好关。编辑自身科研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提高期刊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学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编辑的科研能力。编辑的科研活动是期刊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所在,科技期刊需要既有过硬的编校技能又有丰富的科研知识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三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不断调整,国家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媒体转型与融合不断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不断实施;期刊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前沿问题、难点问题需调研、研究和破解。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三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对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要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编辑自身发展的需要、科技期刊本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科技期刊编辑都应积极从事各类相关的科研活动,切实加强科研意识,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编辑科研能力的主要内涵
科技期刊属于学术出版范畴,科技期刊既要抓好学术,也要抓好出版,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其科研能力也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能力,主要是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科研能力,要具有对科研信息的敏锐能力和学术洞察力,具有对科研选题的策划能力,具有对科研成果的鉴别能力,具有对作者的指导能力,要充分发挥好“科学守门人”的重要角色;学术能力重在前端,关键在于抓好学术质量和学术把关。二是出版能力,主要是指编辑学方面的科研能力,熟悉了解期刊发展前沿,深入理解办刊规律,能够熟练运用编辑出版学相关知识、技能和手段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出版能力重在过程和后端,抓好出版规范和学术传播,关键在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笔者以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研能力应该是学术能力和出版能力的有机结合,不仅涉及编辑学方面的科研能力,还包含对某一专门学科的科研能力,不能顾此失彼,要两手抓、两手硬。
3编辑从事科研工作的优势和不足
3.1编辑从事科研工作的优势
一方面,多数科技期刊编辑至少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拥有相关专业的背景,在求学期间已具有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加之从业后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学习与再学习,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编辑长期与学术论文接触、审阅大量稿件,在论文撰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字功底好,实践基础好,加之文献检索便利,相对容易,有利于论文撰写与编辑,并将办刊与科研活动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我国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水文化研究至今,学术界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准确掌握我国水文化研究的新动态、新形态、新业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检索对象,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检索出来的关于“水文化”的论文,从学科分类、发表年度、文献来源、关键词、研究机构及论文影响力诸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为构建“水文化+”研究范式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水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