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选修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选修课论文

毕业论文与专业选修课沉浸式融合思路

摘要:从培养惯例来看,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的课程通常以专业选修课为主。但在实践中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客观原因在于,高年级学生的时间有限,必须针对这一具体情况设计信息更加密集,转化效率更高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的沉浸式融合是多门选修课的有机结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正面效果。其思路值得重视和优化。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沉浸式教学;课程融合;毕业论文

从国内大学培养方案的惯例来看,一二年级主要以公共课、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为主,注重基本专业知识的体系性建构;三四年级则开始向专业选修课倾斜,注重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上的差异化培养。以西南政法大学哲学专业为例,三年级安排了《文化哲学》《法哲学》等一系列部门哲学专业选修课,以及《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就业指导》等工具性选修课。但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选修课到课率低,学生积极性差。结果导致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和工具选修课在老师和学生眼中处境尴尬。学生为了挣学分勉强出勤,老师由于缺乏严肃的聆听者而意兴阑珊,两者共同形成了所谓的“大四现象”。[1-2]为此,我们在三年级下期的《法哲学》专业选修课中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模拟对象,尝试了沉浸式的选修课多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的做法值得借鉴与审视。

一、高年级选修课处境尴尬的主因

从理论上讲,“专业主干必修课”+“专业部门选修课”的专业课程设置是尊重专业学科规律,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合理选择。专业必修课提供各个专业基本的知识体系,专业选修课则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方向。但在教学实践当中专业选修课的实际效果却远远不如理论上那么美好。据调研报告显示,八成左右的学生具有明确的选修意愿[3],不过选修课的实际效果却难以获得多数学生的认同[4]。排除选修课体系设置不科学,比如内容重复、先难后易;教师积极性不强,比如备课成本和产出收益不成正比;高年级学生管理松懈等外在偶然因素,我们认为造成专业选修课“失格”的客观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就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多方面的任务,专业选修课程虽然数量不多,但相对高年级学生对时间的分配和权重而言,仍然显得过于繁重。在众多任务当中,能够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有效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大三大四仍然指望学生全身心投入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这是不现实的。第二,由于专业选修课本身属性,难以同主干课一样具有较高的信息有效率。简单地讲,相比于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范围有限,并且各个专业选修课传递的信息范围较窄,往往并不适应于本专业的每一个学生,或者说对不同学生的有效性差异较大。对于相当部分学生来讲,专业选修课有效信息产出率低下,是一种不经济的无奈之选。

二、课程有机融合的解决思路

专业选修课相对于专业主干课程具有补充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征。但由于升学和就业压力,高年级本科生学习目的和动机明显向实用方向倾斜,更愿意把精力集中在服务于各类考试的课程上。所以高年级专业选修课通常被当成“休闲课”“水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专业选修课的理论价值和它的实际境遇天差地别,这个问题的成因是多层面的,消解这个问题办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毫无疑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专业选修课的突破创新。虽然高年级选修课课程数量较多,但单个课程的覆盖面和信息量相对主干课程极其有限。如何在“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框架下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呢?我们认为课程的有机融合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改革思路。如果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融合能够做到一方面减少学生的必要课时,一方面又能够保留几门被融合课程的核心内容,强化信息供给的效率,那么问题就能同时得到解决。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从课程设计的层面上提高专业选修课的信息供给效率。就此问题,先对相关成功经验进行考察。国外著名学府的选修课设计大多具有课程功能多元化,课程内容专题化,注重学科交叉的特点。[5]专业选修课设计向更加符合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所需要的“问题导向”倾斜,表现为课程的“部门化”和“领域化”。这在国内也并非新鲜,原因在于专业选修课的部门化符合当下主动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本身不是外界知识信息刺激心灵从而产生理解。理解的机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统摄和涵盖。当代学习和认知理论中的重要一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习得知识的关键在于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建构和生长。与这种学习观相契合的方法则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主动学习,而非知识传输的被动学习[6]。按照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观点,教学所提供的无非是知识生长的平台。相比以客观知识体系为平台,以对问题理解和阐释为平台,显然同主体的联系更为紧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理解和解释的主观性所在。所以,专题化、问题化的课程总体上更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然而,仅仅在课程内容上具有“问题意识”,还不足以保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学实践也表明,部门化的选修课程也的确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同学生、教师、管理等因素也有直接关系,但如前所述,偶然性和主观性因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合主动学习的学习对象并不必然引起切实的主动学习和有效的主动学习。为此,我们的课程改革思路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往前推进一步,以一种沉浸式的,或者说“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共同实践的方式,利用教师对相关问题的主动学习动机和知识建构经验,为学生提供参考。简单讲,教师除了传达必要的体系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的学习研究实践中传达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比于一般的经验交流,沉浸式体验教学所传达的经验是在相似背景、相似处境、相似语言中的,是更容易被理解接受的。结合国外选修课的成功经验以及当代教育理论,启发我们设计一种沉浸式的课程融合模式。具体讲这种模式包含三个步骤,第一,设计部门化、领域化、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赋予学生一种特殊的身份或任务;第三;教师引导、伴随学生完成身份或任务要求的相关体验。按照这种思路,我们能用一门选修课的课时涵盖多门选修课的重要信息,并通过“问题化”和“体验式”的课程设计,有效地实现多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阅读全文

语文选修课教学设计论文

一、兴趣为先,突出选择

就学生对模块中内容的选择,因学生的爱好兴趣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教师必须对该模块的内容做恰当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以激发兴趣。兴趣源对于以往学习的程度,源于某种特殊的机缘,源于老师对模块内容的介绍和激发。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在学校老师指定的模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愿意学习的内容,然后在教师、学生共同协作下,按一定的计划完成两三个专题的研讨学习。

二、能力为本,提升素养

语文选修课的根本还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化、深化,还是要落实课标的教学目标,还是要围绕积累和整合、思考和领悟、感受和鉴赏、应用和拓展、发现和创新等目标,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有进一步提高。语文选修课,还是语文课,不能因学生兴趣,去研究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等。往往有的学生选择的内容与这些有关,结果成了历史选修课或生物选修课了。学生选择何种内容都必须围绕“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来进行。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了模块中的某一内容后,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根据高中语文学习目标的要求,安排学习的步骤和方法,确定学习的重点以及成果展示的形式,并指明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试图提升和强化哪方面的能力。课标中说,有的内容适宜应用能力提升,有的适宜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的适宜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所选内容,强化和突出某种能力。

三、专题为主,强调特色

开展专题教学,是课程标准的建议,更是选修课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语文选修课“面广点多”,五大系列,十多本教材,如果一本一本地学,一篇一篇地教,很难体现出“选”的特点,也很难“修”出效果。采用专题为主的策略,则有利于知识架构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理解层次的深化和升华,有利于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特色的形成和发挥。确立专题,应从选修课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找到选修教材的整合点、内容的切入点、能力的提升点、选择的兴奋点,以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色。一般来说,一本选修教材(一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只有九周,教师应在学生学习之前,根据其特点设计好若干个专题,在课堂上介绍各专题的学习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先选一个专题,然后把所选专题相同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进行专题研修。研修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一定要符合语文课程目标。一般一个选修专题的学习时间为两三周,完成任务后,再另选新的专题,重新组合小组。一个模块要让学生多选几个专题,在教师确立的专题之外,学生也可自己确立专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选什么专题,也就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在学习中也可能会突出自己的特色,其成果特色往往也与众不同。

四、合作为式,注重实效

阅读全文

有效性选修课程高中语文论文

一、选修课的有效设计

1.以基础性为学习前提

新课标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提到“选修课程的课程内容也应该体现基础性”,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选修课与必修课一样,同样也是基础性课程,必修课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基础;而选修课则是“致力于让学生能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即侧重于强调选修课是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2.以实际性为基础途径

对于什么是选修课程的实际性原则,在新课标中对此的解释是:“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开设选修课,对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如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师资条件等,要充分分析估计,不能简单照搬外校的课程。”在选修课实施的实际性中,还包括要顾及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自身的兴趣爱好等等,只从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来喜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决定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

3.以贯彻主体性为基本原则

选修课程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新课标中,选修课共设了五个系列,每一个系列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它既不作为必修课的课外补充,也不是选修课程中所需要的课外练习。这体现了它第一个特点,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的定位;其次,主体性的特点还表现在,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通过对于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多个方面获得了发展,但只靠必修课程的学习获得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重视突出选修课程的地位。

阅读全文

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论文

1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资源选择不符合培养目标

学校即便有的少量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宁可搞科研、挣外快,也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出于无奈,公共艺术选修课只能由新进人员、青年教师、甚至业余艺术类教师开设,教学效果差,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大都由名师讲授,面向不同层次的高校,囊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课程,其他精品网络课程也是种类繁多。为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要求,只要视频课程名称与艺术类相符即可引进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但往往难以符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质量课源成为教学管理的第一难题。

1.2网络运行环境难以保障

视频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师生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使学生观看流畅的视频,学校需要配置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为解决网络技术问题,须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网络技术问题。目前学校没有完全覆盖无线网,学生需要去机房或者自己花钱上网,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辅助教师不一定是网络技术人员,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1.3教学管理及考核质量方式需要完善

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选课,辅助教师负责批改作业,考核由观看视频比例、作业成绩、讨论成绩、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由于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教师无法监控与掌握真实的学习情况,难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做出规范的要求,教学管理的程序化也无法实现。

阅读全文

应用化学培养策划构建的探讨

作者:房晓敏 徐元清 丁涛 任艳蓉 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压缩四大化学基础课学时,合理配置先修后继顺序河南大学原有的应用化学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和化学专业基本相同。四大化学及其实验课时充足,基础非常扎实。但是,由于课时太多及先修顺序问题使得后续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造成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学生课业繁重,影响其考研、找工作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另外,专业课程完全地偏于理科,达不到理工结合,也缺乏特色。四大化学课程中存在的重复交叉内容,也很有必要进行删减、理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发行了相关指导草案,使得在保障四大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压缩学时成为可能。压缩四大化学学时,依照无机、分析、有机、物化的合理顺序依次排课,并在前四学期内完成全部教学,给后续以四大化学为基础的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提供时间和空间。如无机化学及实验的学时压缩为54+36,在第一学期完成全部教学。分析化学及实验压缩为36+36学时,第二学期开课。同时,增设《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共72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验36学时。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仪器分析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要求必须加强此课程。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都为108学时,分为(一)和(二)分别提前到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开课,相应实验和课程同学期开设,并在第五学期前完成全部四大化学基础课程。

增设必要工科基础课程,夯实工科基础应用化学专业兼具理科和工科的特点,需要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还需要兼具必要的化工基础理论。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是为非工科化学类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采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化工原理及实验》取代原有的化工基础及实验课程。《化工原理》是以四大化学为前修课程的一门化工基础理论课程。开设学时设定为72+36学时,分别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开课。《化工原理实验》课程设置36学时,第五学期开课。此外,工科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化工方向,离不开相应的电子电工学基础以及工程制图或化工制图等方向的课程。在保证数学、物理等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必须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中增设《电子电工学及实验》和《工程制图》课程及金工实习环节。《电子电工学及实验》设置共72学时,其中36学时讲授,36学时实验,第三学期开课。《工程制图》设置为54学时,第三学期完成课程教学。金工实习2周,第五学期进行。

开设“宽口径”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应用化学还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从全国重点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模块差异较大,但是都体现自己的科研特色。例如北大,具有核药物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高分子、超分子化学与材料、新能源与材料和核环境化学5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开设应用辐射化学、应用放射化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和学科科研特色结合起来,开设相关课程。根据自身学科科研特色以及师资力量,我们设置3类可供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偏向理学的应用化学方向模块课程、偏向工科的专业方向模块以及高分子材料方向模块。此外,根据目前我院教师们的学术专长、特色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开设了应用化学前沿讲座、日用化学品、阻燃技术,农药化学、高分子助剂及应用、染料化工与助剂、催化原理、精细化学品开发与设计等选修课程,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分享老师们研发产品的经验、教训以及研发思路。

以“大论文”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强化“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实验—金工实习,工厂见习和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多层次课内实践教学体系[2]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以毕业论文环节为抓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生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保证人才质量、与人才市场对接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环节设置不合理,时间短,任务重,监管不严的问题,我们采取“大论文”措施改革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延长时间,注重过程,加强监管,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大论文”之“大”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的提高;毕业论文要求的拔高;毕业论文时间的增加;毕业环节和专业课程的关联与衔接更加密切;学生能力培养也更加综合、立体等方面。首先,毕业论文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在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之后,即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要求的教育,同时结合学院教师科研特色开展专业研究方向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和指导老师。然后根据课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有目的地选修必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为进入课题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第五学期设置的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在相关课程教师和课题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自选课题进行相关文献信息的检索,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翻译,相应考核成绩分别记录为文献检索及专业英语的课程成绩。第六到第八学期,学生进入实验室,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的初步探索。并在课题老师的指导下继续选择必要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实施论文中期检查回报和毕业答辩的监管。严格管理程序,设置必要的奖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热情。

增加学生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自我规划,自我培养

阅读全文

生命伦理学教育思路

本文作者:王明丽 王军辉 郭景森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作为选修课,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由于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性质不同,基础课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而选修课作为辅修内容,学生缺少应有的重视,多凭兴趣选取,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多样,既能教给学生必要的生命伦理学知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主要以PBL教学法为主,[3]并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此种方法对生命伦理学的授课非常实用。

如在讲授安乐死专题时,首先概述安乐死的历史演变、定义、死亡的相关知识、安乐死在世界各国的现状;接下来播放中国第一例安乐死视频及各国对安乐死的态度;再让学生思考安乐死面临哪些伦理问题;然后开展讨论,学生讨论是否同意安乐死;最后教师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捕捉、整理、判断各种信息及不断思索、发现、创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体性。实践反馈表明,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每轮课程结束即发放调查问卷,三次共发放了298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分别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学生选修生命伦理学的初衷。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前对生命伦理学不了解(其中91%的学生是第一次听说这门学科),多数学生是在好奇的心理下选修生命伦理学课程,也有学生是随意选修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评价。生命伦理学课程先概述生命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内容等,重点讲述生命伦理学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面临的境地、主要的伦理问题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反映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内容很新颖、很前沿,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安乐死、临终关怀、辅助生殖技术等。

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生命伦理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反映通过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审视这些有关生死的事件。在这点上,教学的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对上课形式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是PBL教学法,效果良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多数倾向于此种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这些相对较新的事物。学生对考试形式的意见。

以论文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是选修课常规采用的方式,也是生命伦理学选修课采取的主要方式。但作为选修课,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由于课堂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并播放了相关的视频,学生可以任意选取感兴趣的视频或领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写课后布置的命题论文。在论文评分上主要从其选题、构思以及内容上进行评分,并根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考查了学生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这也符合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4]

目前,生命伦理学选修课经过3个学期教学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可以说生命伦理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生命伦理学知识普及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作为选修课,生命伦理学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缺课现象时有发生,重视程度不够。生命伦理学体现了医学类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高校教育不仅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人性”的培养,这点对于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珍惜、尊重生命的态度,增强其爱心和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阅读全文

谈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育体系的革新

一、研究方法

1.访谈法围绕本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及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了2次座谈会。2011年5月23日,在光明初级中学召开了上海市黄浦区部分体育骨干教师座谈会,主要有来自大同中学、光明中学、市南中学、尚文中学、市八初级中学、光明初级中学及商贸旅游学校等校的骨干教师。同年5月29日,在上师大徐汇校区体化楼310会议室召开了上海市部分体育教研组长、教研员座谈会,出席人员为七宝中学、市二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莘庄中学、汾阳中学、一师附小等校的体育教研组长及徐汇区、黄浦区、原卢湾区、静安区、杨浦区等区的体育教研员。

2.问卷调查法针对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后,请有关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表明此问卷效度颇高。问卷发放对象为上海师范大学体教专业2012届留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98。6%;其中有效问卷67份,有效率为95。7%。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重测时间与第一次问卷时间相隔10d,将2次问卷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相关系数为0。87,表明此份问卷信度较高。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本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及上海市中小学的要求

1.1生源质量在下降,教学技能需加强近些年上海生源的减少导致学校可选择的体育生不足,生源质量亦下降较大。不少学生是因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前临改体而“误”入此行的,只能称其为体育积极分子。这些学生进入了体教专业后,因为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较弱,发展空间不大。由此出现教学技能较差状况,尤其是在教案书写、吹哨、口令、讲解、示范、队列队形及队伍调动等方面。中小学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及教育实习前能加强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培训。

阅读全文

生命伦理学教学实践思考

作者:王明丽 王军辉 郭景森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

1开设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为了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要求,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指由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根据学校统一提供,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1]其开设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巩固专业知识。对于医学、药学专业学生来讲,他们从事的是直接或者间接面对人体、面对死亡的事业,只有加强对医学生的生命伦理学教育,使其从进入医学、药学领域开始就懂得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使他们在生命科学的学习和不断深入中具备更好的工作能力和人文关怀。[2]因此,吉林医药学院于2009~2011年共开展三轮生命伦理学选修课,讲述当前生命伦理学的热点问题,并制作融科学性、前沿性、时代性、趣味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系列多媒体课件。经过三轮的教学实践,对生命伦理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研究,希望对学生普及基本的生命伦理学知识,并对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2教学准备

2.1教材的选择分析有关生命伦理学参考书的特点,经过慎重比较,选择沈铭贤所著的《生命伦理学》作为本次选修课的主要教材,将邱仁宗所著《生命伦理学》及翟晓梅、邱仁宗主编的《生命伦理学导论》作为参考材料。

2.2课程安排三次选修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学生人数均为100人,共计300人。三次选修课计划教学20学时,均以多媒体授课为主。

2.3课程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