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医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系统医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系统医学论文

生态系统下临床医学论文

1临床医学教学生态失衡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课堂以教师的知识输出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

(2)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欠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决定了其行为,部分学生对于临床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觉得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且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因此不愿意学习该门课程。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4)课程设置时间短、开设时间晚。临床医学概论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每周5学时。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门学科,每周5学时的课程显然不够。同时,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并不包括医学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该课程的学习。

(5)学生实践机会少,不能学以致用。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的学生没有去医院实习和见习的机会,单纯靠课堂上对书本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

(6)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后对教育效果的判断,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关注的只是最终的考试分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阅读全文

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5年11月~2009年11月期间,在我院的呼吸内科患者,共310例。其中男201例,女109例,年龄范围17~90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77例、哮喘60例、慢性支气管炎73例。

2护理

2.1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2.1.1意识观察: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朦胧、头痛、白天嗜睡、夜间烦躁不安、反应迟钝、两手扑击样震颤等,应加强巡视观察,并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1.2呼吸观察: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呼吸过快或过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现象,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的表现,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的可能。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

阅读全文

系统化技能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论文

1现状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医患关系由原来的医生主导、患者从属的地位逐渐转变,患者可以自主就医,因此,在一些医院,由于没有足够的病源,造成临床实习的学生无法找到充足的病例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由此可见,单靠传统的临床见习培养模式培养提高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故此,寻找一种新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2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本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探索、总结出新兴的、系统化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把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与临床体格检查视频相结合,采用多环节、多角度教学手段,具体步骤如下。(1)购进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为模型,通过参数调控模拟临床所有疾病体征,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对疾病的特定体征进行感性认识和实践,采用问、视、触、叩、听基本手法对临床需要掌握的体格检查基本知识进行实践和操作。让学生处于类似真实的病历之中,使临床教学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增加,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思维和创造力得以提高,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2)让有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的教师亲自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并录制课件,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合理化的体格检查视频课件,以弥补临床实践教学不足。(3)将多媒体示范教学与视频课件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在多媒体电子标准化患者上进行反复练习,使其在进入临床之时已经具备规范的技能操作手法,使学生有更高的热情进入临床见习。(4)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对学生进行标准的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3实验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3.1实验分组

实验分组的目的是检验系统化技能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该实验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组:采集64名未培训前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然后根据析因设计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学生进行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乙组学生进行传统带教模式进行授课,半年后,比较分析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第二组:选取我校见习生112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采用系统化教学模式授课)和B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授课),半年后,对甲乙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阅读全文

医学期刊论文编审工作问题

科技期刊的生命在于质量,而编辑恰恰是期刊质量的“守门人”。在论文的选题、组稿、审编稿、改稿、定稿等工作中,编审是重要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编审者的科学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期刊质量的关键所在。编审工作的对象是论文,工作流程是对稿件进行初审、筛选、送审、加工、修改、定稿、组稿等。医学论文编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稿件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医学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现就医学期刊论文的编审工作相关问题做如下探讨。

1选稿和标准

选择医学论文的标准主要是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生命,是论文的立足点,包括真实性、准确性、重复性、公正性和逻辑性。创新性是医学论文的灵魂,即创造性、创见性,是决定医学论文的主要标准。实用性是医学论文的基础,是指论文的实用价值,也是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是医学论文选稿最基本的标准,也是医学论文审稿中必须遵循的先决条件。

2论文的评价

初选论文经过通读论文之后,应根据审稿标准,对其优缺点作出全面评价。评价要着眼于论文的总体及论文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论文的优劣,应该是质量第一。坚持审稿标准,注重论文的科学性、知识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科学性是评价论文的基本标准,知识性的核心反映在论文中信息量的大小。提供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越多,刊出的价值就越高。时效性主要是及时介绍学术经验和传递信息;其次论文中的观点要鲜明、数据准确、论证充分、图表规范以及其成果数据要经得住历史的验证。可读性主要指论文要符合社会现实认识论要求,论文内容的思维结构要逻辑严谨,文字通顺,数据真实,图表规范。

3初审稿件的处理

初审作为三审制的第一关,编辑责任重大。编辑在初审环节上要多下功夫,可有效过滤明显不符合刊物定位和学术水平的论文,可提高后续外审、编辑等环节工作效率。初审稿件处理大致分两种方法。但处理前需详读论文,必须了解文题是否恰当,中心内容是否阐述清楚,材料是否准确可靠,结论是否确切,论文的组织结构是否严密,文字是否通顺,图标是否规范,书写格式是否符合编排规范,参考文献的标引规范等,掌握以上情况后再对论文提出处理意见。

阅读全文

什么是医学论著

论著是医学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的成果、经验、体会,以严密的逻辑论证、规范形成的文字作品,是医学论文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医学论著应具有四大特点:

1.在写作的形式上有比较规范的要求,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属地、邮编,符合问题内容要求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3-8个)、前言(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体会)和参考文献等各项内容(论著字数应在2500—3000字以上)。

2.医学论著是作者从自己已占有的基本素材(第一性资料)出发,经过科学、严谨地整理、加工、分析、论证,得出论点并形成规范性的文字作品。

3.医学论著所表达的结论比较明确、可信,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

4.医学论著应为一次性文献(含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

如何认定论著?

论文的文体结构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同时刊载于公开发行的合法主流期刊(非增刊或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上,不论刊载期刊是否设置“论著”栏内,均认定该论文属“论著”。如果该论文不具备“论著”所要求的各项规范内容及特点,即使该论文被编排于刊物(特指“合法”刊物)的“论著”栏目内,也不能认定该论文属“论著”。

阅读全文

医学期刊统计学错误思考

本文作者:张巧莲 郑玉建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正确使用能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并使科研成果更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可靠性。反之,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误用,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质量,反而会使读者产生误解,甚至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近年来,医学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已成为医学论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然而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有不少作者对统计方法的使用还不熟悉,实际应用中统计方法滥用、错用和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1]。据国外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不同医学期刊的调查,有统计学错误的论文比例最高者达66%,最低者也有20%[2-4]。国内有学者对5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985年统计错误的论文比例为24%,1995年为36%[5]。这些调查研究均说明统计方法误用的严重性以及正确应用的紧迫性。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针对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6]。这种研究有助于及时了解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应用统计方法的水平。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已发表的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希望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共识与重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

1 统计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统计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常见的统计设计问题有:忽视组间均衡性,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例数不足,未设置对照组,未随机分组,未提出统计分析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科研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均衡、重复”的原则[6]。

1.1不遵循或不重视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随机化既要随机抽样,还要随机分组,并有足够的样本量作前提。然而,在医学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此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论文中统计处理随机化不突出,随机化缺失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论文甚至将随机误解为随意、随便,不采用随机化处理方法,导致结果缺乏可靠性。还有些文章中没有提出“随机”抽样的设计与方法,没有排除标准,给人随意选择病例之感,且病例数少,因此没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部分文章虽然注明了“随机”,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随机化研究或两组间的例数相差甚远,不符合随机化的一般规律,没有临床参考价值[7]。

1.2缺少对照研究或对照组设计不合理

阅读全文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问题及策略

本文作者:甄长慧 郭书法 马晓婧 单位:蚌埠医学院外文教研室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须附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2]”在我国,大部分的学术期刊要求作者在递交论文时附上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随着我国学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学术论文进入SCI、SSCI和A&HCI等国际公认的“引文索引系统”不再只是个别顶尖学者的学术目标,各学术期刊也渐次展开了使其刊物被三大国际引文体系认可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技期刊也把随附英文摘要列为来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当前国内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不尽如人意,因而严重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及交流。本文分析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在英文标题、时态、语态以及数字和缩略语方面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提高医学期刊质量有所帮助。

1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格式

医学论文摘要的格式目前主要采用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abstract),它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家和生物统计学教授Haynes博士于1990年4月首先提出的[3]。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温哥华格式)规定采用四层次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4个部分。结构式英文摘要字数约为150~200个实词。我国大多数医学期刊都采用了4段式结构式摘要。四层次结构式摘要具体包括的内容如下。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重要性,常常涵盖文章的标题内容。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计思路,使用何种材料和方法,并介绍处置方法及主要结果的测定方法,如何对照分组,如何处理数据等。结果:简要介绍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何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此外,还要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简要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或讨论,并进行总结,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说明其理论价值,是否可以推荐、推广或需进一步研究[4]。

2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2.1论文标题问题及对策

论文标题是论文内容的缩影,要求简明扼要,明确反映主题,便于检索。一般来说,医学科技论文的标题通常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少数标题使用句子的形式。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标题的主要问题是:首字母大小写混乱、标题过长。英文标题的书写形式主要有三种:1)每一个字母都大写。2)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3)除虚词(包括冠词、连接词、介词),每个词的首字母都大写。当标题中间有破折号或者冒号时,其后面的冠词、介词通常也要大写。医学论文标题中医学术语多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6个单词,所以应注意省略不必要的词语。在论文标题中,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一般可以省略,但固定短语如afew中的a不可省略。汉语论文标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表示谦虚或者用以引起陈述的“套语”,如“试论……”、“探讨……”、“关于……研究”、“……观察”等标题。这些词语对于研究性的学术论文来说无任何学术意义,只是一些赘语,所以在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将其省略。但是,如果“研究”、“观察”等词带有限定成分时,则不宜省略,如“……的回顾研究”(Retrospec-tiveStudyon…)。试举一例说明正确标题的写法。例1.StudyOnThe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宜省略StudyOnThe且介词小写,应改为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盐酸小蘖碱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应用)。

阅读全文

高校医学期刊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大工程,在该战略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均将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著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之一[1]。在很多医学院校,甚至成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类优秀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来越高。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所属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大致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均占了较大比例。但是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经验,与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一直以来,充足、优质的稿源是高校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刊拥有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近年来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大量优质稿源外流。面对此种现状,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对策培养优秀作者群,拓宽稿源值得我们编辑深思。为此,笔者对《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养研究生作者群,增加优质研究生稿源,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

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

1.2科学性不够

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

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