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信仰心得体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三生教育对学校的必要性
本文作者:杨立雄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
几天前读完了罗厅长的“教育三部曲”:《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价值》,一时间文思泉涌,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Logic(逻辑)+Intelligence(智慧)+Value(价值)+Education(教育)=Live。这是我对“教育三部曲”的直观反映。当然,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一方面,人需要通过教育获取智慧、逻辑、价值,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另一方面,逻辑、智慧、价值是哲学概念,即教育发展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定、智慧生成的质量互变、价值取向的主体需求。所以,我的理解是:“三生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逻辑必然、智慧必然、价值必然成果。
身为校长,我从《教育的逻辑》一书中,认识到了“设计学习”是新时期校长创新管理的第一要务。该书的主要内容有观察教育的三个维度、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教育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制度设计、教育的未来走向等。其中“,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为我们提供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校长,要建设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我们在建立学校管理制度时,首先就要设计好全校的“学习地图”,让师生的工作、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要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指南针。
今天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内容来修正、完善,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三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发展的必然。生命是一本书、生存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要用心去品读,才能真正领会真谛。
罗厅长著书立说、首倡“三生教育”,可以说是设计了全省教育领域的学习。中小学校长创新学校管理问题也亟需解决,怎样解决?就是做好学校的设计师,把全校的学习设计好,通过学习制度、学习机制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三生教育”的学习与实践。
罗厅长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还记录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内容,其中“学校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教育是全社会挥之不去的情感。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教育,不敬畏教育,不发展教育”,这段话,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的幸福感!当然不能只有校长一人感到幸福就可以了,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幸福,如何做到?校长就要带头学习、带头读书,调动全校的学习积极性,做学生、老师读书学习的表率、榜样。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读书的地方,要让大家感到读书、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为人,成为幸福的人”,这句话出自《教育的智慧》第十五页。“三生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关注教育民生的教育,“三生教育”从最初的认知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已经日臻成熟为重视生命价值、历练生存智慧、培植生活信仰的教育,通过与“三生教育”的共识、共振、共进来提升教育民生幸福感,也是中小学校长光荣的职责与神圣使命。
法学专业教学评价思考
在教育行政部门干预以及市场的调节下,法学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政法大学和重点大学法学院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研究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在这个整合过程中,一般学校的法律院系的培养目标被调整为“应用型法律人才”。[1] 就全国的法学教育来讲,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有层次,这是整个法学教育的需求,也是法律服务市场的需要。一般院校法学专业的考核评价机制应该符合这个宗旨,即培养比较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并能够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来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可以在社会各个部门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法学专业实践课的考核体系也应进行改革,本文将分析当前法学专业实践课的现状并设计一套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考评的评价体系。 一、目前法学专业实践课的情况梳理 法学教学既要重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也要对实践教学足够重视。国内法学院的法学专业实践课主要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它包括课堂讨论、口试、专题辩论、模拟审判、观摩庭审、法律义务咨询、案例分析报告、专业论文撰写、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方式,对于不同的实践方式,考核应当有所区别。 1.课内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应加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对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内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讨论和模拟法庭等形式来实现。讨论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法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对疑难案例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课形式活泼、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充分。课堂讨论早在1904年进入德国大学,而哈佛大学首先将课堂讨论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课堂讨论教学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提前找到一个好的话题,设计讨论程序,提炼核心问题,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对法学教育管理者来讲,课堂讨论课如何进行考核是其所关心的问题。 模拟法庭教学是模拟法院审判的方式,将学生安排成不同的角色参与活动,将课堂上已经学习过的法律知识、基本程序运用于模拟法庭教学,在整个模拟审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运用已掌握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还要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模拟法庭,学生可以掌握他们没有掌握的知识,促使他们课下继续钻研、探索。此外,模拟法庭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指导教师和学生必须认真准备才能达到训练实际能力的目的。 2.课外实践教学环节 (1)诊所式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是指法学院的学生在有律师执业资格教师的指导下,处理真实的案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来到法律诊所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诊断”当事人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心并使其了解律师的社会角色。 (2)毕业实习。学生到公检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进行传统的法学专业的实习活动。由于近几年法学院的扩招,法学专业学生较多,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对学生毕业实习不进行统一组织安排,使其流于形式,学生多是找熟人盖个章而已。 二、目前法学教学实践环节考评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考核大多流于形式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普遍认为:“法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因此,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实践能力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学生的成绩评估体系中,“实践教学”的测试项目,一般约占10%,所占分数过少,没有体现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由于学生的表现评定标准模糊,教师通常凭主观印象给学生评分,常常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更有甚者,大部分课程都没有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学生普遍反映在法律实践教学中考核的形式过于单一,很难发挥法学实践教学的实际作用。 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面过于狭窄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在课堂上或实践过程中,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没有具体的考试范围,在拿一个案例让同学们讨论时,没有评分范围和标准,仅仅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出考核分数,这种做法即片面又主观性较强。其实法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存在于课堂讨论、口试、专题辩论、模拟审判、观摩庭审、法律义务咨询、案例分析报告、专业论文撰写、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中,考核的出发点及侧重点均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应当事先进行全面的安排,设置不同的考核项目,分别考察学生的不同能力。 3.实践能力的考核时间安排不够科学 通常实践能力的考核也像理论课一样,在教学结束时进行,没有体现过程的动态管理理念。因此,这些考核要分散到平时的课内或课外进行,不要集中在期末一次性进行,时间安排上要讲究科学性及合理性。 4.诊所式实践课的工作量计算不合理 诊所式教学的工作量受大多数实践教学教师的关注。如果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将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影响诊所教育的持久性。每间诊所通常有两个或更多的教师,诊所课程一般为3学分至4学分。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如何计算诊所教师的工作量,是教学管理者应当考虑的问题。教师不仅在诊所讲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还要培训学生对整个案件的把握,处理应急事务,还要考虑社会效应。教师要运用法律及社会知识,教授学生从起草和修改法律文件,案件证据收集整理,准备开庭材料,撰写起诉书、词、辩护词等,教师都必须给予学生“一对一”、“手把手”的办案指导,并跟踪指导案件办理的全过程。教学工作量仅按3学分至4学分来计算,显然是太少了,不足以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p#分页标题#e# 三、改革法学实践课的评价体系 改革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机制是由法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的。实践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考核的多样性,仅阅读书面材料,以确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不公平的,书面材料对于许多学生来讲不是件难事。因此,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该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1.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持续扩招,法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在形势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上,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成为用人单位选择的重点。没有受过实践法律训练的学生,缺少法律的逻辑思维,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激烈的就业市场,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2.注重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 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学生法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有其特殊性,例如律师在选择解决方案时必然会面对伤害或不利于一方而有利于另一方的情况,律师可以为他明知有罪的人辩护,法官不得对当事人抱有同情心,法官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暴行不得疾恶如仇,而应当保持中立,等等。法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它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职业素质、树立法律职业者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将法律职业的最高理想传播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法学教育对法律人法律信仰的培植就是对法律人法治人格的塑造,应是法学教育的终极性或综合性目标。然而在我国由于深受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法学教育被视为是实现某种社会目的的工具,因而强调培养学生为这种目的服务的专业素养。在阶级斗争主导的时代,培养掌握刀把子人才;在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流的时代,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人才;在法律职业化的时代,人们将目光转向法律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价值需要被无情地抹杀。因而法律信仰这一关乎法律人人格塑造的根本,成为法学教育的空白”[3]。这种教育体制导致的现状是许多优秀法学本科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法律知识,但不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 4.学生参与法学实践课的评价 法学实践性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实践性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实际进行评价。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比教师更真实地了解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因此,在实践性教学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效果评价的主体,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应建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考核机制。例如可在毕业实习考核中增加一项现场考核,对于法律咨询等活动可采用口试与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4] 四、完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评价的具体措施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1.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法律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学科,法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法律应用人才的教育,应该有一定数量“双师型”人才,即一批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走进教室,他是一名教师,去了社会,他可以成为一名律师或法官,可以直接处理法律实务。一般高校的法律专业教师重理论研究,其本身法律运用能力不足,要创造条件让老师从事实践活动,比如去当地的法院或检察院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以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 2.考试方式多样化 可以采用口试,其程序可以参照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让考生抽取题目,学生当场回答评委提问,最后评委根据考生的综合表现给出成绩。口试能比较准确地考核学生掌握法学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并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其敏捷。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如模拟法庭的考核方式。模拟审判采取模拟开庭、制作法律文书与提交个人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其中模拟开庭占50分,制作法律文书占30分,个人心得体会占10分,小组内评分占10分,四项相加之和即为总评成绩。 3.提高法律诊所教师的待遇 我们认为,计算每一个法律诊所教师的工作量应当独立,这样做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此外,由于法律诊所课程讲授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这种师徒式的教授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从长远来看,适当增加教师在诊所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这样有利于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应打破现有的评价机制,建立独立的针对诊所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并设立专职和专业的诊所教师,除了诊所课程之外,无需承担其他的课程和科研任务。在课酬之外,通过补贴费、加班费等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之外的工作进行肯定,这样无疑会提高诊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够把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诊所教育中去。[5] 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 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考核。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现实问题,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课程的设置、大纲等问题。对学生的考核,要实行量化指标考核。1)要求学生四年大学期间至少参与办理一个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使学生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分析、法律适用和诉讼程序有一定的把握。2)要确保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学生年终实习和毕业实习累加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做出安排。3)要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以学生法律思维、法律实际操作能力、合理交流能力等为内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多点式”考核评价制度,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形成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指标。#p#分页标题#e#
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初探
摘要: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建立以基层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精心研究和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面对全体党员,人人接受教育,整合优势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开展教育培训,实现企业内部党员教育的上下联动,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活动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纪律教育;业务技能
旅游产业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领略美丽中国神韵的一个是朝阳产业。河北旅游投资集团作为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从严从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推进,提高每个党员的思想觉悟,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使企业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一、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
党的后,我党要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大规模开展和加强党员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和灵魂。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每个党员的工作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在群众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是党员教育的两种主要方式。经常性教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和组织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不断巩固和发展教育成果、提高党员素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往往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和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候,旨在于加强特别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强调“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就是一次新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建立以基层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精心研究和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面对全体党员,人人接受教育,整合优势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开展教育培训,实现企业内部党员教育的上下联动,推动党员教育活动的管理创新。
二、形成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长效机制
要组织全体党员共同读原著、学原文,通过讨论和写心得体会领悟基本原理、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两个维护”作为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的中心主题。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提高每个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每个党员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本人自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发现自己所在学院的学生法律意识相当淡薄。在例行班会中,我时常召开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从中发现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大部分同学知道怎么样是违法,但并不知道违反了什么法。而甚至有小部分同学,根本不懂怎样做是违反了法律法规,更不知道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同时我在担任法律相关选修课任务时,也大面积接触了全校学生,通过课程上的互动,也发现同样的问题。总结下来,高职院校作为专科层次的高校,起点相对于本科院校较低,但又没有跟本科院校一样开展《法律基础》必修课程,从而导致目前的现状。
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与本科学校相比,三年的学制时间限制了许多基础课程的开展。
高职学生的基础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大学里需要学习更多的基础性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加之较本科院校相比本来就少一年的学习时间,这样就直接导致部分课程被删减,最终变成基本没有任何法律课程的开展。尽管有少量相关的选修课程,但课程时间非常有限,受众面窄;并且能讲授的法律知识也仅仅限于皮毛,没有足够的课时为学生传递系统的法律知识,故而并无明显效果。
2.校园中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氛围营造欠缺。
在大部分本科院校中,开设有法学院和各类型的法律专业,因此在校园中时常有相关专业老师及学生组织开展的法律知识普及讲座和宣传活动,给有学习兴趣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并且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普法、学法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在潜意识中得到教育和影响。而在高职院校中几乎没有任何相关法律主题的推广活动,导致同学们只能局限于自学的状态。同时最多的相关知识来源于网络和报纸新闻等,而绝大部分同学并无阅读和学习的主动性。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1电力企业文化打造途径
1.1营造“实干”氛围,促进竞争成才
始终把实干作为企业职工人才建设的落脚点。把收入凭贡献,岗位靠竞争,作为职工与企业同发展的唯一通道。一是营造公平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层出不穷。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始终是第一位的,公司任人唯贤的人才使用通道始终朝着每一位员工敞开着,公司人才使用原则始终是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和发展亟需各种有用人才。公司坚持管理岗位通过民主测评、人力资源考评、技能考试、公开面试等竞聘环节择优产生,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走过场、不讲关系,让公司成为员工干事创业大有作为的舞台,在这里想干事就给你机会,会干事就给你平台,干成事就给予重奖重用。二是营造建功高地,激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公司提倡每年都结合实际,确定科技攻关重点课题,按专业、按职能承包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责任到人。让敬业爱岗、恪守本职者得实惠,让技术拔尖、贡献突出者受重用,重奖让人眼红,严罚让人脸红。公司需要和鼓励广大员工锐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和创新创效,公司期待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三是营造创新机制,激励人才尽快成长。公司始终注重人才建设管理创新。要完善人才规划,加强人才培养,放手大胆使用,着力构建公司经营管理型、专业技术型和实用操作型三类专门人才培养渠道,形成管理型和技术型双轨人才成长机制,从生产一线选拔管理层专工。不拘一格,从全公司范围挑选精通业务技术过硬的职工打造和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
1.2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岗位成才
公司始终以培养合格电力“职业人”为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氛围,努力打造高素质学习型人才队伍。一是立足早成才,扎实学能力。即学经营能力、学管理能力、学业务能力、学技术能力、学规范能力。公司倡导以读促学、以比促用,在职工中大力开展送文化、强素质“123”读书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读好书促工作座谈会,每个职工至少撰写两篇以上读书心得体会,职工每年至少阅读三本专业书。建设职工书屋,购买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及专业工具书目,把职工的业余时间都吸引到自觉读好书受教育中来。引领广大职工坚持自学、以比促学,远学有楷模,近比有榜样,学比有干劲,创优得实惠。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提高素质能力;二是推行正激励,促进人才发挥正能量。以价值创造和工作业绩为导向,以绩效管理正激励手段,激励广大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岗位成才,促进自觉实现“三个转变”。即工作上由安排执行向自觉落实转变;管理上由要我负责向我要负责转变;角色上由传统员工向现代“职业人”转变;三是争当学习型人才,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以严格的标准、务实的举措抓常、抓细、抓长,推进集中反“四风”改作风转为经常性的作风建设,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坚持群众路线、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员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考察重要内容,健全和落实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总结运用教育实践活动宝贵经验,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固化下来,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出来,好制度、好措施执行下去。
1.3营造亲和氛围,促进德才兼备
公司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在文化凝聚上做文章,在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上下功夫。一是注重人情味,形成家人亲和。针对年轻员工队伍,公司领导要带头做到工作上当“班长”,生活上当“家长”,思想上当“兄长”。坚持做好一人一事、和风细雨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五必访”:思想情绪必访、产生矛盾必访、伤病住院必访、家有“白事”必访、突发灾害必访。公司要给每一位员工送上生日祝福和新婚员工祝福贺喜。培养广大员工对企业始终有一种家园情结,企业内部始终有一种家庭情缘,职工之间始终有一种“家人”情感;二是注重建机制,形成民主风气。切实加强以职代会制度为主体以厂务公开为窗口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尊重和重视发挥职工合理诉求的依法维权机制,倡导和激励员工敬业爱岗创新创效的建功竞赛机制,陶冶、丰富和活跃员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机制;三是注重建小家,形成凝聚力。大力开展建设党员之家、班组之家和职工之家。在建家实践中,坚持创建学习型组织,着力把党员之家、班组之家和职工之家打造成党员和员工读书求知的学习之家、技术讲课的培训之家、文化娱乐的活动之家和钻研创新的实验之家。公司通过建家用家,让员工社团活动有组织,文体爱好有协会,精神信仰有归属,要求上进有支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自查工作报告
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今年3月以来,我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及市局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列会议、文件精神,在分局全体党员干部中认认真真地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局高度认识到开展好这次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和市局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研究分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相关事宜,为分局全面深入的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认真传达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好头、起好步。3月7日,我局召开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组织大家学习了市局有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并就分局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同时,分局迅速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宣传方案、大调研大纳谏服务工作方案、学习计划等,确保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狠抓学习教育,寻找作风差距,提升干部素质。从3月3日开始,我局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每周组织不少于2次的集中学习、2次自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中发〔2013〕4号、赣发〔2013〕8号文件等重要文件,《论群众路线一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一重要论述摘编》等选编摘编,《同志在正定》、《同呼吸才能心相印——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群众路线纪实》和关于苏区精神的重要论述,《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反对本本主义》、《寻乌调查》、《兴国调查》和《长冈乡调查》等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党关于群众路线专题论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简明读本》,并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筑梦之基》、《永恒的信念》、《红色故事汇》、《信仰之光》等电视专题片。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我局把“抓学习、寻差距、提素质”作为学习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中,认真“照镜子、整衣冠”,寻找自身在工作、生活作风上存在的差距,然后“洗洗澡”,根据自身问题加以改进,提高自身素质、道德理念、业务工作能力和服务人民群众水平。
二、广开言路、虚心请教,拓宽征求意见渠道
按照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要求,我局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寻找差距、整改提高的同时,认真制定征求意见建议方案,广开言路、虚心请教,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打好坚实基础。
一是研究制定《公路分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实施方案》,确保征求意见不走样。从征求意见的范围、层次、内容等方面对我局征求意见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从而确保我局征求意见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开门搞活动,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征求意见与学习教育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边学边查边改,征求意见既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同时,也作为第一环节的重点任务集中开展。我局紧扣作风建设这一重点,广泛听取基层职工,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重点征求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征求意见内容包括“四风”问题、单位发展、工作问题和发展瓶颈等各方面意见。
德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高中的政治教学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列毛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力理论的相关教育。因此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同学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思想开始渗透进我们的校园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状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在价值观方面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努力通过政治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针对德育在思政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德育;高中政治;教学渗透
现代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自我价值。而高中的政治课堂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所以作为高中政治老师要找准方法,将德育工作渗透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1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升学为主,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在高中生中普及德育教育。对学生缺少正确的思想引导,也缺少相关的法治教育,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生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才进行教育工作。这样使得学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高分低德”的学生不在少数。
1.2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对接,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全方位课程思政教育目的。在药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药学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制定思政教育目标,在各教学环节渗透思政教育,同时强化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实践。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课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师资团队对接,形成密集型与全方位并存、渗透型与一体化互进的全新教育模式[2]。新时代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改革需要和当代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思路、内容、方法、手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因此,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如何以专业课程为载体,通过复杂多变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心灵,使其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是药学专业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1药学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药学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药学专业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并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拓展教学内容。如在中药学教学中,可从神农尝百草到《神农本草经》,从《新修本草》到《本草纲目》,再到屠呦呦带领团队历尽艰辛,最终因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引导学生讨论中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专业自信。同时,从历代医药名家身上学习严谨、求真、仁爱、创新的品质。
2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策略
2.1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制定思政教育目标